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目的:对重组人促红素异构体进行分析,同时探究重组人促红素不同异构体含量与生物学活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毛细管等电聚焦的方法对不同批次的进口重组人促红素进行分析,分析其异构体组成,并对该批次的人促红素进行生物学活性分析,测定唾液酸含量,确定人促红素生物活性与其异构体组成之间的关系。结果:重组人促红素生物学活性与人促红素的糖基化程度有关,人促红素糖基化程度越高(即唾液酸含量较高)其生物学活性越高,重组人促红素生物学活性与其糖基化程度呈正相关(r2=0.917,P0.05)。结论:提高重组人促红素异构体的糖基化程度可有效提高其生物学活性,从而达到对疾病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主要探讨采用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来生产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该类细胞株的稳定性好并且有较高的表达效率,rhEPO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与人尿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没有差别;其在临床应用上对治疗肾性贫血有较好的疗效,同时其对非肾性贫血的治疗也有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3.
干扰素是一类高活性、多功能细胞因子,由细胞基因控制并在特定诱导剂的作用下产生,是第一个用于肿瘤治疗的细胞因子。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干扰素已经成为治疗肿瘤疾病不可或缺的药物之一,而干扰素副作用的日益凸显也成为其临床应用的障碍,但是由于干扰素的适应症范围广,其在疾病治疗方面起的作用仍然十分重要。综述了干扰素的生物学作用研究进展、适应症、毒副作用、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分析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脂多糖诱导的人脐静脉血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分析其相关机制。方法:取人脐静脉血内皮细胞,将其分为四组,分别命名为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及对照组。实验1组使用脂多糖处理,实验2组先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进行孵育后再使用脂多糖处理,实验3组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血管生成素处理,对照组则使用不含有血清的M199进行培养,对四组细胞的凋亡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实验1组细胞的DNA亚二倍体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实验2组细胞的DNA亚二倍体含量高于对照组而低于实验1组,组间均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实验3组的DNA亚二倍体含量与对照组相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由脂多糖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具有较大的抑制作用,其体现为一种保护性的效果,这样的作用机制可能促使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作用于内皮细胞的生长及血管的生成。  相似文献   

5.
回顾近几年来临床联合用药实例具有增效和减毒两个方面说明其具有明显优势中西药联合应用有协同或相加作用缩短疗程减轻副作用。中西药配伍规律的研究和应用需要现代化技术与临床相结合从而建立一个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创制现代化的药物应用平台。为了提高治病效果,中药和西药联合应用,合理用药,已经成为我国临床治疗的重要和普遍的手段。因此,只有熟悉中西药药理知识,中西药配伍禁忌,采取辨证论治的中西药联合应用的基本原则,才能真正解决中西药联用的难题,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医疗水平。  相似文献   

6.
红细胞因其独特的细胞构造,细胞内可视为独立空间,并且红细胞膜可被降解,不产生有害物质,用作药物载体可以防止内源物质降解运载的药物,稳定血药浓度,延长作用时间,降低副作用等,在红细胞表面修饰多肽等物质还可以增加其靶向性。本文对红细胞载体的优势,载药特性,以及载体制备进行讨论,以期对红细胞递药系统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肿瘤药理、分子药理学研究的飞速发展,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已成为当今抗肿瘤药物研究开发的重要方向。靶向抗肿瘤药物有独特的靶向抗肿瘤作用,在当前临床治疗中已发挥重要作用,但仍不能完全根治恶性肿瘤。继续寻找更有效的抗肿瘤药物仍然是热点。近来,研究者们已发现Telomestatin(SOT-095)、elesdomol、PI-88及其类似物等化合物,在抗肿瘤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对此,结合大量研究结果介绍近年来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刘洪利 《科技风》2012,(10):39+41
促红细胞生成素是增强红细胞的生成的体液性因子,分力量在6万到7万之间,属于糖蛋白的一种,现已证明血和尿中都有存在.未分化的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系干细胞(erythropoietinresponsivecel),促红细胞生成素在此发挥作用,使之变为前成红细胞.对进一步再成熟为成红血细胞、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合成以及流入末梢血管等均有促进作用.一般在贫血和低氧状态时,根据身体组织对氧的需要,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供给量将增加,但在肾脏贫血时其含量则非常低.其生成器官和机制虽尚未清楚,可是作为某肾脏因子(renalerythropoi-eticfactor)与血浆的基质反应产生肾小球的说法是有力的.此外,起着相当于促红细胞生成素作用的因子中,促进白细胞生成的有 colony stimulatingfactor,促进血小板生成的为促血小板生成素,包括促红细胞生成素在内,统称为造血促进因子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锌元素对高强度运动肾促红细胞生成的影响。方法:选取某体育学院60名男性运动员,将运动员随机分为对照组20人,运动组40人,进行长跑运动训练1周后,根据肾促红细胞血象参数、体重以及运动能力将运动组运动员,划分为运动组20人和补锌运动组20人,持续进行长跑运动和锌元素的补充,观察补充锌元素对高强度运动肾促红细胞血象以及血清肾促红细胞EPO水平的影响。结果:5周长跑运动训练后的运动组运动员与对照组肾促血细胞指标比较,运动组的Hb、RBC和Hc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对比补锌运动组和对照组可以看出,补锌运动组的肾促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肾促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以及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尤其两组的MCHC指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但两组间剩余肾促红细胞相关参数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补锌运动组的Hb、RBC、Hct水平明显高于运动组(P0.01或P0.05)。补锌运动组运动员的血清肾促EP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运动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充锌元素能够促进运动员肾促红细胞的生成,锌元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机体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0.
植物激素脱落酸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脱落酸(Abscisicacid,ABA)与生长素、乙烯、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并列为植物五大类激素。1963年脱落酸首次由AddcottOhkuma等人从棉花幼果中提取到,1965年确定了其平面化学结构式,1967年在第六届国际生长调节物质会上被正式定名。此后在深入研究其植物生理活性及应用前景方面,各国科学家作出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大量的研究证明,脱落酸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帮助植物抵抗不良生长环境等许多方面有着重要的生理活性作用和应用价值。但长期以来,脱落酸昂贵的价格限制了它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由于…  相似文献   

11.
较系统介绍本课题组在人肝细胞生成素的发现、蛋白质纯化、分子克隆、重组品研制及其性能研究等方面的工作,探讨了人肝细胞生成素在肝再生过程中的可能作用及作为重症肝病新型治疗药物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儿科过敏性疾病的治疗中,现已广泛地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虽有些副作用,但其治疗效果仍是肯定的。部分副作用是由于用药不当或滥用所致。为了正确使用,防止不良反应,现将其作用机理及在过敏性疾病中的合理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联合治疗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5月-2009年3月收治的8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伴有焦虑症状,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原发心血管疾病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百乐眠和西药罗拉,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原发心血管疾病的基础上仅加用西药罗拉。应用焦虑自测表为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组患者的焦虑症状显效率、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效果较好,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量表评分,治疗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症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症状,改善心理状态,并能控制心血管疾病,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副作用少,临床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由于具有时间、组织和位点特异性,Cre重组酶介导的DNA重组己成为基因靶位操作的一个重要工具。本实验人工合成Cre基因片段,并将其准确拼接.然后在动物(猪)的成纤维细胞中表达,为接下来构建含Cre基因的转基因猪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药物长效化在临床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极大的作用。长效重组蛋白药物是世界上药物研发的新热点,也是现有药物的升级换代产品,是深化研究的必然发展趋势,具有极好的社会效益和极为突出的经济效益。在国家863计划项目“白蛋白修饰新药研发”、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国家I类新药长效干扰素a2b融合蛋白临床前研究”、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长效重组融合蛋白国家I类新药临床前研究”等课题的支持下,天津林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富岩研究员主持开发的长效“注射用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干扰素α2a融合蛋白”新药相比较现有常规重组干扰素药物具有更长的血液半衰期、更好的安全性和更明显的临床治疗优势,是更有效和低成本的长效化病毒性肝炎患者和癌症患者药物的临床治疗用新药,是现有重组干扰素α类药物的升级换代产品。  相似文献   

16.
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共同完成的“2型糖尿病新治疗方案研究与临床应用”项目,探讨并提出了2型糖尿病新的胰岛素治疗方案,深入研究了新治疗方案中胰岛素作用的分子和遗传学机制,并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为完善我国2型糖尿病治疗模式做出了贡献。项目组发表SCI论著47篇,研究结果被国际国内著名学者和国际学术组织较广泛引用,研究成果也已成为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EASD)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制定2型糖尿病治疗新指南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头孢菌素类的抗菌药物的作用主要是抗菌作用比较强、毒性较低、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其过敏反应与青霉素等药物相比较少、且还可以耐青霉素酶,该类药物经过不断的发展后,在临床中的运用品种早已有70个左右。因为部分药物具有较大的副作用、且抗菌效果也不是非常理想、耐药性比较普遍,所以临床中仍然对新型的头孢菌素类药物进行研制并运用在临床治疗中。笔者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合成进展进行研究分析,为临床中合理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提供有力条件。  相似文献   

18.
卡托普利(Captopril)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 ACEI)中应用最广泛的临床降压药物。除了用于治疗各种类型高血压外,在糖尿病性肾病、肾小球肾炎、心力衰竭、心肌梗塞及肺心病等病症中也得以应用。卡托普利作为一种降压药,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系统,在多系统多病种的血管病变中发挥作用。在发挥其广泛而有效的临床疗效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如呼吸系统病变、低血糖、低血压等临床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自1911年荷兰Leiden大学生理学教授记录到人,类第一份心电图以来,心电图诊断技术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已成为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心脏疾病无创性诊断技术并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面对不断推出的各类心血管检测技术,我们深深体会到心电图诊断技术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诊断各种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判断电解质紊乱与药物对心脏的影响等方面,其准确性与否是临床上进行有效治疗和抢救的基础。对于心电图机,我们很多人都不陌生,因为很多生病的人去医院都做过这方面的检查。本文通过查阅资料,对心电图机中的动态心电图在临床上的运用方的问题及注意事项作出了一些浅显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新型的光学材料在对环境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人们对于金属纳米簇的研究和应用逐渐开展,其在环境分析方面的应用使其成为了被人们关注的点。其特殊的核结构使得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并且粒直径较小不仅无毒还能够发射强荧光物质,正是由于这些良好的性质使得其成为构建荧光传感器平台的重要的材料。对于金属纳米簇的研究与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包括检测PH值,重金属、无机阴离子和硝基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