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实证分析   总被引:260,自引:6,他引:260  
张望军  彭剑锋 《科研管理》2001,22(6):90-96,62
本文通过对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因素进行了中外对比,以及对知识型员工与非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因素进行对比,探讨了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型员工的报酬激励,文化激励、组织激励、工作激励四大激励模式。  相似文献   

2.
知识型员工整合激励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构成的分析,得出了知识型员工最主要的三方面激励因素(薪酬、工作特性和自我实现),并分析了这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明确了这三者互为基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据此提出了知识型员工整合激励理论,系统地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激励.  相似文献   

3.
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3,自引:4,他引:29  
通过对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发现不同性别、不同职称、不同年龄段、不同学历层次的知识型员工有不同的“业务成就”“工作环境”“薪酬福利”和“个人成长”激励因素偏好,并据此提出了针对不同特征知识型员工激励偏好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图书馆知识型员工需求的激励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刚  宁婧  张晓英 《情报科学》2007,25(9):1302-1305
数字化图书馆的出现,使得图书馆员工向知识型员工转变。本文通过分析图书馆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和需求,提出了图书馆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模型和激励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知识经济时代,对社会和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的是知识以及掌握知识的知识型员工。如何有针对性地激励知识型员工,有效地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是广大经营者以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从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方法,并指出激励只有和风险防范结合在一起才能相得益彰,在激励员工的同时,对员工的流失进行风险防范也是十分关键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与知识型员工密切相关,而知识型员工的产出数量和质量很犬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对他们的激励。因此,如何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激励是一个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应该以吸引、开发、稳定三个阶段的激励构成知识型员工激励模式。  相似文献   

7.
通过运用《知识型员工的非经济性激励因素及其激励效果研究》一文的数据和线性多元回归模型,计算知识型员工非经济性激励因素对员工总体被激励程度(激励强度)的弹性和激励强度与激励因素的关系,找出具有不同敏感性的激励因素,并对过度激励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熊志坚  曲浩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8):145-150
针对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个人喜好倾向评价这个问题,根据由7类、45项要素构成的激励因素体系进行针对性问卷调查,利用SPSS17.0对相关数据进行频率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确定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及其构成要素个人喜好倾向评价排序,且知识型员工个人特征对激励因素及其构成要素个人喜好倾向的评价具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9.
刘艳莉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5):144+197-144,197
知识型员工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知识型员工的有效激励已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任务。现在介绍高新技术企业和知识型员工定义的基础上,分析知识型员工的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知识型组织知识型员工与激励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知识社会的来临,知识型组织应运而生,知识型员工是伴随着知识型组织的出现而出现的,具有本身独特的特征与激励需求。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激励管理,需要采取一定的策略,才能激发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热情,促进知识型组织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刘冰 《科技与管理》2007,9(2):132-135
知识型员工是企业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析了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激励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知识型新员工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就如何激励企业知识型新员工问题,从职业成长路径、工作氛围、企业文化以及激励体制等方面进行了多维度的激励对策探讨。  相似文献   

13.
基于知识互补性的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知识互补性引入传统委托-代理模型,研究了互补性知识的应用及其所依赖的自由程度的增加对激励强度和雇员努力程度及委托人净收入的影响,认为企业需要致力于创立一种充分利用互补性知识进行创新的组织结构。同时,培养员工的学习能力,以降低互补性知识的学习和分享成本。培养员工的责任感和企业忠诚度,以降低员工努力的成本。雇主也要认清给员工更多自主性的好处,降低放权导致的心理成本,由此充分利用互补性知识增加实际净收入。最后进行了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4.
孙长索  郭名 《科研管理》2021,42(6):184-193
非正式地位是员工竞相争取的宝贵资源,它能有效地改善个体的自我认知、情感和行为表现。本研究以知识型员工为研究对象,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将创新期望与差错氛围引入非正式地位与创新行为关系的分析框架中,构建差错氛围调节创新期望在非正式地位和创新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的模型,对问卷调查法收集到461份有效问卷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非正式地位对创新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新期望在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2)差错氛围正向调节创新期望与创新行为的关系,还进一步正向调节知识型员工非正式地位通过创新期望影响创新行为的中介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樊斌  鞠晓峰 《科学学研究》2009,27(9):1365-1369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企业内部知识共享过程中所呈现的不完全信息特征,构建了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企业内部知识共享多阶段激励机制模型。通过最优化一阶条件分别求解员工风险中性与风险规避时的最优激励机制,并分析最优激励机制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企业内部知识共享过程中,当员工为风险中性时,企业无需对员工进行激励,员工会承担全部风险实际充当委托人角色;当员工为风险规避时,企业应采用固定报酬加利润分成方式设计激励合同,使得员工承担一定风险,此时帕累托最优合同无法实现。最后,以黑龙江省电力科学研究院为例,应用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了激励企业内部知识共享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Knowledge incentive mechanisms are a new development in the management of knowledge. The most prevalent perspective presented in the available literature is that the knowledge incentive mechanisms must have the ability to manage the flow of business knowledge.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knowledge incentive mechanisms, knowledge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and individual knowledge creation behavior. This study use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to test a sample of R&D professionals from high-tech companies in Taiwan. Data analysis suggests that knowledge incentive mechanisms promote the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by the knowledge owner so that he or she actively carries out knowledge innovation. This implies that knowledge incentive mechanisms stress private proprietary characteristics employees who possess real ownership when they innovate will deem such innovation as an extension of self, giving rise to a protective or defensive mindset, which then has an impact on individual knowledge creation behaviors because of the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of knowledge.  相似文献   

17.
知识的增长离不开员工之间知识转移,有效的激励机制是组织开展知识转移活动的关键,而知识转移的效果又取决于高位势知识员工转移知识的意愿和低位势知识员工吸收知识的能力。本文从知识位势的角度出发,引入知识吸收系数,探讨高知识位势员工、低知识位势员工和企业三方的利益机制下知识转移的效果,分析了多种激励机制在促进组织内知识转移的有效性。研究表明,对知识拥有者采用精神激励加团队收益激励的策略,最有利于员工知识转移。  相似文献   

18.
黄新建  尤珊珊 《科研管理》2020,41(3):217-226
本文以2010-2017年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多元线性回归、Tobit模型、PSM模型研究股权激励计划中契约要素对技术创新、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严格的行权条件减少了创新投入、增加了创新产出、提高了创新效率;较长的激励有效期增加了创新投入及产出、提高了创新效率,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激励作用越弱,到第3年激励作用消失;核心员工股权激励增加了创新投入及产出,而高管股权激励减少了创新投入及产出。研究结论为企业设计恰当的股权激励契约要素提供实证证据。  相似文献   

19.
陈祥槐 《科研管理》2006,27(5):124-131,86
管理文化对员工激励的影响虽然受到较多的关注,但目前并没有一个操作性较强的文化对员工激励影响关系框架供管理者参考。本文将视角集中于管理文化各维度对员工对激励因素的感知的影响关系,基于霍夫史台德的文化维度框架和作者对员工对激励因素的总结,选择了浙江温州地区和陕西关中地区作为两个代表性的文化区域,在对两地21家企业412名员工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出五个文化维度和五个员工激励因素维度,并通过因素分析得出相关维度数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文化与员工对激励因素感知的影响关系,得出了文化与员工对激励因素感知影响关系的一般图景。  相似文献   

20.
肖传亮  丁雯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2):137-141
知识员工职业发展相对于非知识员工而言,更具复杂性,其意义也更加重大。现实表明知识员工的大部分,其职业生涯规划需要规划专业工作者或已经成功探索者予以帮助和指导。由于需要帮助和指导的原因的多元性,加上知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所涉及的因素较复杂,故要帮助和指导知识员工正确地进行规划和实现规划,就必须探索和选择合理的路径,并要根据员工个体情况,进行多种路径的交叉、整合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