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国时期旗袍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使它本身既具有传统的民族特色,又符合女性对美的要求,其变化奠定了它在中国女性服装界上的至尊地位,成为中华民族女性服装的象征;中西文化思想相结合的统一体;与其他服装相比有着较大的融合性、适应性;同时也奠定了中国女性服装简单化、凸显人体美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李丽 《科教文汇》2007,(12Z):167-167
民国时期旗袍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使它本身既具有传统的民族特色,又符合女性对美的要求,其变化奠定了它在中国女性服装界上的至尊地位,成为中华民族女性服装的象征;中西文化思想相结合的统一体;与其他服装相比有着较大的融合性、适应性;同时也奠定了中国女性服装简单化、凸显人体美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民国时期是古老中国的“千古变局”,最显著的变化即旧服制被彻底废除,新服制自上而下被确立。服装的发展紧扣着社会的变革,社会史也承载着服装史。正是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推动下,旗袍得以诞生与发展,并最终成为国粹。民国女装发展的政治背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1911年)使中国近代的服装发生了质的变化,推动了中国服装的变革。辛亥革命彻底推翻了统治中国的封建帝制,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给中国带来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同样也对中国服装的嬗变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毋庸置疑,服装在当今人类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服装越来越靓、越来越彰显个性与自我,而随着服装贩卖同时产生的广告宣传,也逐步受人关注,成为值得深入研究的商业现象。近年来,随着众多服装企业进行品牌化发展,市场宣传推广已成为品牌快速进入消费市场并获取营销利益的最直接、最重要手段。而服装海报作为市场宣传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品牌企业首当其冲的作为提高品牌知名度、建立产品营销的有力武器。服装时尚的变化一直是社会政治经济变化的一面镜子,而服装海报则以另一种方式紧紧追随或者领导着这种变化的潮流,服装海报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不仅在于其所实现的商业目的,更重要的是在于它可以融入大众流行文化,并构成了其中最具影响力的组成部分,服装海报的发展历史也是一部全面反映世界服装流行趋势变化的缡年史。  相似文献   

5.
张洁具有女性意识和反映女性问题的代表性作品《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红蘑菇》、《无字》等,反映了在张洁真爱理想的建构和解构过程中对建立独立的女性人格的不懈追求,奠定了她在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中先驱者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服饰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对于消费者来说,服装是一种象征、一种语言和一种工具.改革开放后,中国服装市场受到西方服装产业的巨大冲击和影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关流行款式与流行消费者的特征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服装企业确定准确的市场定位,同时也可以引导中国的消费者形成成熟的穿着文化和消费理念.  相似文献   

7.
中国休闲类服装在迅速成长和发展,找到一个既符合国际潮流又能体现本国本民族特点的发展方向,对中国服装文化的发展和中国服装业都是十分有利的.文章通过了解历史背景,社会变革,经济、政治水平等因素对人们生活方式及审美观念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年轻化服装的特点及变化发展,结合当今的时代、社会发展现状、现代年轻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态度对当今年轻化服装发展,分析得出我们在发展年轻化休闲服装的同时,还可以再努力探索中国传统服饰艺术现代化发展的路子和方向,赋予这一灿烂而悠久的历史文化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8.
形体课教学在学生职业素质养成中的地位和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形体课教学是在体育学的基础上产生,并不断完善和发展成为职业学校各专业(广电艺术、公关营销、旅游、宾馆礼仪、服装表演等)中的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它根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身体健美训练和形体理论传授;对塑造优美形体和仪态,培养学生鉴赏美,表现形体美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和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形体基础知识基础。  相似文献   

9.
形体课教学在学生职业素质养成中的地位和导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   形体课教学是在体育学的基础上产生,并不断完善和发展成为职业学校各专业(广电艺术、公关营销、旅游、宾馆礼仪、服装表演等)中的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它根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身体健美训练和形体理论传授;对塑造优美形体和仪态,培养学生鉴赏美,表现形体美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和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形体基础和知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淳晓燕 《科教文汇》2007,(9S):163-163
服饰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对于消费者来说,服装是一种象征、一种语言和一种工具。改革开放后,中国服装市场受到西方服装产业的巨大冲击和影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关流行款式与流行消费者的特征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服装企业确定准确的市场定位,同时也可以引导中国的消费者形成成熟的穿着文化和消费理念。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人们的审美观已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就拿衣着打扮来说吧,服装已不再单纯地作为御寒蔽体之用,它将发挥装饰、扮靓功能。据权威部门分析,中国加入WTO后,服装业成为国内最具发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是以中国服装零售行业小微企业为研究对象,针对创业网络类型与创业资源获取进行的质性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被访者的背景资料(年龄、何时来京、家庭构成情况)、店铺的基本信息(何时成立、总年收入、供销渠道)的访谈,旨在研究女性创业精神、男女性别差异对创业精神的影响及被访者对国外创业的认识。研究结果发现,大部分人认为女性在服装行业相对于男性更具创业精神,而囿于被访者对国外认识的限制,很难得出中国女性相对于其他国家女性创业精神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点子与窍门     
何不开发带﹃电﹄衣柜木质衣柜起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但它的悠久历史为人所共知,木质衣柜为人们保管服装提供了方便。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穿着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衣服档次越来越高,品种和款式也越来越多,对服装的存放也越来越讲究。而衣柜却是几十年一贯制的老面孔,其不足逐步暴露出来。第一,它不能防潮;第二,它不能防虫;第三,它不能消毒杀菌。这些缺陷,使人们迫切渴望有一种更新、更好的衣柜诞生。如今家用电器大步进入家庭,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既然电可以进入碗柜,为什么电不可以进入衣柜呢?衣柜能不能从家俱家族的一…  相似文献   

14.
赵媛琴 《今日科苑》2010,(18):217-218
20世纪中国的女权理性是五四启蒙运动传统理性与现代理性的激烈交锋中诞生的,它是现代理性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伴随着时代、政治、文学思潮的变迁而不断变化,随之给女性文学带来了多样的价值评判力量。运用女权主义的视点,对《雷雨》中蘩漪形象和《白鹿原》中的田小娥作一个新的描述,能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野,发现过去未曾察觉到的许多成分。从而从更深层内涵上呼吁"女性特质"和自然母性的回归,实现女性的真正个性解放,极有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在这三十年的时间里,从最早的绿、蓝、黑、灰等几种颜色占据的“统治地位”,到如今的万紫千红的“奇装异服”,中国人的服装消费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在这三十年的时间里,中国服装到底在卖什么呢?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时装产业的快速发展,服装表演在此环境下获得了稳定的发展,它为人们带来了双重的享受,即:物质与精神享受。服装表演作为艺术活动的一种,它不仅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还拥有强烈的艺术价值,在二者有机结合的基础上,推动了服装表演的稳定与健康发展。服装表演为了凸显自身的价值,十分关注视听效果的营造,在视觉方面,对模特、舞美的要求不断提高;在听觉方面,对音乐的制作更加精致。本文分析了服装表演的特点,同时阐述了其视听效果的营造。  相似文献   

17.
“美特斯&#183;邦威,不走寻常路!”果然,这家公司就像它的这句广告词一样,三年间营业额翻了3倍多,营业利润却翻了49倍。它以“不寻常”的商业模式,创造了中国服装企业的发展奇迹。创始人周成建把成功的原因归结为“虚拟经营”,具体说就是“借鸡生蛋”和“借网捕鱼”。  相似文献   

18.
《技术创新》2004,(6):10-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服装除了它的最基础功能外,还被赋予了时尚潮流的新概念,由此引发了国际服装生产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和新的生产模式。其中一些国家的企业采用的OR(quickresponse,即快速反应)服装生产模式就最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9.
服装从穿在人身上的那一刻起,它就具备了沟通的能力。几十个世纪以来,服装一直用它的语言记录着世界的改变。服装和人类有着密切的联系,服饰文化不仅完全融入时尚生活当中,且逐步成为一种生活理念与态度。对现代设计师而言,设计服装就等于在设计生活。在经济全球化、科技以人为本的今天,服装成为了一种生活态度。解读服装语言,就是在剖析现代人的生存理念、社会的运行模式。服装是人类的第二种语言。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中,人们不仅有日常穿着的各种服装,还有许多装饰性的服装。这些服饰,有的是对传统服装样式的补充或改进;有的是在传统服装的基础上,增加美感或特定功能;也有的是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又赋予新的内涵。正是有了这些服饰,才使得中国古代的服装绚丽多彩,更加美观且具有特殊的功能和涵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