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地理环境与覆冰现象的发生存在不可分割的关系,在贵州省这样典型的山地地区体现得更是明显,常出现相邻地区覆冰量级相差很大的特点。本文基于地理信息技术分析贵州省冰区分布与海拔、地貌、坡度、坡向四个地理环境因子之间的空间相关性,并引入了信息熵原理计算出覆冰与其的空间相关性系数,结果表明贵州区域内覆冰厚度与其空间相关性的排序依次为:海拔地貌坡度坡向,分别为0.1108、0.0614、0.0020、0.0011,覆冰厚度与海拔、地貌显著相关,覆冰厚度与坡度、坡向相关性很低。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6,(17)
本文采用新一代的计算流体动力学Xflow软件对新月形覆冰四分裂导线的气动力特性进行数值模拟。首先建立了新月型覆冰四分裂导线周围的空气流场,并利用其获得了覆冰厚度的变化对各个子导线的阻力系数、升力系数、扭矩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子导线尾流相互干扰对空气动力系数有显著的影响,利用Xflow无网格技术对覆冰导线气动力特性进行研究是一种实用、有效、正确的数值模拟方法,为覆冰导线舞动的计算与仿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前,电缆电线防冰技术已很成熟,东南大学刚刚开展斜拉索覆冰病害研究,而对于碳纤维加固的梁体覆冰病害研究在全国还属于空白。本文主要从冰害的角度探讨碳纤维加固中存在的不足,以期为工程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冬季的严寒和恶劣天气经常会导致输电线路损毁,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迄今为止,还没有什么有效的方法能够解决输电线路覆冰的问题,人们所能做的只有祈祷电线不会被上面厚厚的冰层压断、电线杆塔不会在覆冰的重压下倒塌。去年冬天,我国14个省、市、自治区以及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纽约州、新英格兰地区都遭遇了罕见的冰雪灾害。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21,(3)
电力系统作为最重要的国民生命系统之一,一直遭受着覆冰灾害的威胁。开展相关的输电线路覆冰机理的研究对于提高易覆冰区域电网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滑动灰关联分析方法用于覆冰关键影响因素的分析。利用该方法分析了毕节局110kV威龙线现场覆冰的监测数据,确定了线路覆冰与微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并与灰色关联分析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覆冰最关键的影响因素为温度,其次为相对湿度,影响最小的是风向。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7,(20)
调度端掌握着电网全部实时数据,面对海量数据,高效的分析方法显得至关重要。本文提出了一种灰色综合关联分析的方法,针对调度端输电线路覆冰的气象数据,确定了覆冰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度,得出了监测段覆冰的主要因素,证明了灰色综合关联分析方法在覆冰因素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环境温度、湿度、风速、风向和降雨量均与线路覆冰有较强的关联性,其中环境温度与覆冰的关联度最大,是影响输电线路覆冰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是否考虑气象因素的线下场强估算值存在差异,为此进行气象因素对线下场强的影响研究。以模拟电荷法为基础,结合matlab仿真,研究了温度、湿度、覆冰厚度、风以及雾霾等气象因素作用下,输电线路线下场强的变化情况。仿真分析表明:升高温度、覆冰厚度增加都会增强线下场强;湿度增加不但影响设备测量准确度还会引起导线电晕放电增大线下场强;大风使场强分布曲线随风向偏移;雾霾会降低输电设备的绝缘性致使线下场强增加。此外,为减缓气象因素对线下场强的影响,提出相关措施:增加杆塔高度、架设屏蔽线、涂抹防电晕涂料、防冰、除冰、更换绝缘子以及加设重锤等。  相似文献   

8.
导线覆冰影响着电力系统的安全和工程造价,合理的确定导线覆冰的取值对特高压输电工程安全运行和降低工程造价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列举了内外重大覆冰灾害,总结出实测数据频率计算分析法、覆冰调查分析法、附近工程成果取值法、相似地区类比法、冰区分布图取值法等导线覆冰分析法及其计算公式,并将各种方法应用于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2008年年初华中电网冰害情况的技术分析,分析覆冰形成过程的气象条件和形式以及覆冰事故的特点,总结覆冰主要集中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2月份;归纳海拔高度、微地形、微气象对覆冰的影响度,结合内蒙古地区的自然地理情况和气象条件,从输电线路的规划和设计以及生产三个方面提出了减少和防治线路覆冰事故的工作措施。  相似文献   

10.
杨晓辉  余江  楼文娟 《科技通报》2019,35(1):224-231
通过风洞试验研究了D形覆冰八分裂导线的气动力特性和驰振稳定性。对D形覆冰单导线和八分裂导线进行了气动力系数测定试验,分析了风速和风攻角对覆冰导线气动力特性的影响以及八分裂导线整体与子导线驰振稳定性的关系,并对国内外类似试验结果进行了汇总和比较,最后通过分裂导线舞动非线性数值模拟仿真再现了Den Hartog和Nigol舞动现象。结果表明:风速对D形覆冰导线阻力系数和升力系数的影响不大;八分裂导线整体阻力系数小于单导线,整体扭转系数大于单导线且波动更加明显;覆冰表面粗糙度和覆冰形状对导线气动力有一定影响;分裂导线整体Den Hartog舞动存在由部分子导线的舞动激发产生的现象;Den Hartog和Nigol系数均小于零时竖向舞动幅值非常大。  相似文献   

11.
辽东湾海冰资源量的遥感估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该文提出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海冰资源量遥感估算方法,包括提取海冰的结冰范围和反演冰厚分布。根据这种方法,利用2000年1月30日辽东湾NOAA/AVHRR资料,进行了海冰资源量遥感估算的尝试,得到了当天的海冰厚度分布图和海冰资源总量的数据,进而讨论了估算结果的合理性。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1)NOAA/AVHRR资料的第一通道数据可以用于进行海陆分离和冰水分离;(2)基于反照率与海冰厚度指数关系的冰厚反演公式,可以用于海冰厚度的遥感估算;(3)得到的海冰资源量遥感估算结果,基本上符合辽东湾海冰分布的实际情况,可以为海冰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  相似文献   

12.
气象服务产业化问题的提出是对当前体制下发展传统意义上的公益性事业的创新,涉及到科学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性和非技术性难题。为在新经济体系中充分发挥气象科技的效益,应当加速我国气象服务产业化,调整气象产业结构,发展气象信息服务产业和气象工程服务产业以及相关技术与装备产业,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气象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3.
冯晓龙  陈宗兴  霍学喜 《资源科学》2015,37(12):2491-2500
气象灾害适应性行为已经成为稳定苹果种植户收入,促进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利用陕西、山东、甘肃和河南4个苹果主产省的45个村庄与931个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分层模型对苹果种植户气象灾害适应性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96.67%的样本农户苹果生产受到气象灾害影响,其中85.92%的农户采用了适应性行为,但对包括覆膜、防冻剂等新型适应性措施的采用比例较低;村庄和农户层次的因素共同影响苹果种植户适应气象灾害的行为;村庄层次的苹果种植面积占比、基础设施供给情况,农户层次的户主风险类型、家庭规模、生产特征等因素正向影响农户采取适应性行为,而县年平均温度负向影响农户采取适应性行为;农户采取事前预防性行为和补救性行为的村庄与农户层次的影响因素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4.
文章回顾了中国气象卫星的发展历史、所提供的服务和应用。中国气象卫星是在全球气象卫星发展的浪潮中发展起来的。经过40多年的发展,极轨和静止两个系列的气象卫星已经业务运行。中国的气象卫星工程由卫星、运载火箭、发射、测控和地面应用5大系统组成。地面系统作为气象卫星工程大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卫星应用效益起重要的作用,在卫星发射后对卫星有效荷载进行运行管理,实施从卫星下传数据的接收、处理、分发、应用和服务。中国气象卫星投入业务运行以后,为改善天气预报、环境监测和短期气候预测提供了有用的信息。在天气预报领域,为台风、暴雨、冰雹 、暴雪、沙尘暴、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提供了更有力的手段;在短期气候预测领域,提供了更多有用的参数,如海表水温、雪盖、植被指数等;在环境监测领域,在洪涝、森林草原火情、沙尘暴、雪灾和海冰等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阶段,中国气象卫星面临的最大机遇和挑战在于提高产品的精度,为定量应用服务。其内容涵盖气象卫星的空间段和地面段,并且与数值天气预报本身也有密切的关系。气象卫星为数值天气预报提供全球资料,数值预报模式为气象卫星提供定量产品推导的背景场。气象卫星与数值天气预报协同工作,才能促进气象卫星应用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刘成  车达升  李晓东 《资源科学》2019,41(6):1167-1175
海冰是中国黄渤海冬季主要海洋灾害之一。为进一步认识黄渤海海冰分布特征和日变化机理,提高海冰短期预报水平,本文利用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NSIDC)MASIE海冰范围产品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统计了2018年冬季黄渤海海冰时空分布特征,并通过相关性分析,研究了日海冰面积与海洋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2018年冬季黄渤海海冰集中在辽东湾和朝鲜湾,海冰覆盖率随离岸距离的增加而降低;海冰变化经历了生成、维持和融化3个阶段,其中生成阶段明显长于融化阶段。39°N以北黄渤海日均海表温度(SST)、海面2 m气温(T2m)、海面2 m气温<-2℃积温(Tc)和海冰面积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61(P<0.01)、-0.52(P<0.01)和-0.50(P<0.01)。因此,39°N以北黄渤海海气界面的热力环境是影响黄渤海海冰面积的重要因素。另外研究发现在2018年黄渤海海冰生成发展阶段,海冰面积共出现两次异常减少,这两次日海冰面积异常减少主要是由海区前一日升温和偏南风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华北地区能源行业产出对气象条件变化的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性的气候变化正在成为社会经济的重大影响因素,能源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应对气候变化,特别是包括应对极端气候事件在内的影响因素。本文旨在研究气象灾害对华北地区能源行业产出的影响变化情况,将气象因素引入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对1987-2010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动态的分析,研究能源行业产出对气象条件变化的历年敏感性影响,并具体分析气象灾害对能源行业产出的影响方向和程度。研究结果显示:①气象条件变化对华北地区各省市的影响程度和方向不一,但总体而言对能源行业产出存在显著敏感性影响;②就整个华北地区而言,低温冰雪灾害对能源行业的影响程度远大于高温、干旱、洪涝等灾害对能源行业的影响程度;③从历年变化的角度来看,华北地区能源行业产出对气候因素变化的敏感性变化情况,与各省市相关气象灾害的分布和损失情况存在某种一致性。根据敏感性研究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电子政府与公共服务的改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平 《科学学研究》2003,21(5):496-501
信息技术正以其广泛的适应性和强大的渗透性为公共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电子政府推动着公共服务的改善。本文在综述国内外电子政府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分析了电子政府与公共服务改善的相关性:(1)电子政府与政府职能转变;(2)电子政府与公共服务程序改革;(3)电子政府与社区公众服务系统建立。  相似文献   

18.
陈文振  杨强生 《科技通报》1999,15(5):347-349
研究了冰围绕压缩比J=1/2,2水平椭圆柱的压力熔化。求得边界层厚度、作用力与椭圆柱下降速度的关系。分析表明:(1)J=1/2,2的椭圆柱,边界层厚度随圆周角变化,且变化规律不同。(2)同一椭圆柱,以J=2方式熔化的速度为J=1/2熔化速度的4倍,并大于相同面积的圆柱熔化速度。  相似文献   

19.
新疆山区低层冰云云水资源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采用NASA地球观测系统(EOS)的"云与地球辐射能量系统(CERES)"2003年至2007年CERES SSF Aqua MODIS Edition 2B/2C云资料,以新疆天山、阿尔泰山和昆仑山三大山区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考察云水柱含量和粒子有效直径,对低层冰云云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冰云云水柱含量还是冰云粒子有效直径,多年平均的高值区集中在天山和昆仑山;盆地及其沙漠地区则是低值区,阿尔泰山处于高值区和低值区的过渡带上。新疆地区的低层冰云云水柱含量的多年平均值在(70~135)g/m2之间,冰云粒子有效直径的多年平均值在37~48μm之间。三大山区附近城市的低层云冰云云水柱含量多年平均值较高,部分城市如伊宁、乌鲁木齐、塔城、博乐达(100~150)g/m2。按季节来分析,三大山区多年平均的冰云云水柱含量夏季最高,冬季最低,春季和秋季较接近,而冰云粒子有效直径的季节变化各山区不相同。  相似文献   

20.
第四纪是以大冰期为标志的最新地质历史时期。这个大冰期的基本特征是轨道尺度的冰期-间冰期交替及亚轨道尺度的冰阶-间冰阶变化。现在是比较温暖的间冰期,冰川只覆盖陆地面积的10%。而在冰期最盛时,冰川覆盖全球陆地面积的30%,冻土扩展,气候干旱,风沙盛行,海平面降低130—150 m,植被向低纬度收缩10o以上,垂直带谱下移1 000 m以上。冰期天文理论成功解释了冰期-间冰期循环周期问题,但还存在诸多挑战。第四纪也是古人类向现代人发展的时期。古人类诞生于东非,约200万年前曾向欧亚大陆有限扩散,但一直到了末次间冰期才大规模扩散;尤其在随后的末次冰期中,人类更是借助于大陆桥扩散到美洲和澳洲。新仙女木事件后,气候变暖,人类进入细石器时代并逐渐过渡到农业社会。工业革命开始,人类发展深刻影响到了地球的自然进程,导致全球变暖,预示着一个"人类纪"的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