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借鉴科技创新体系的三螺旋结构框架提出科技服务业面向服务的科技创新体系,从服务创新产业发展潜力、服务创新资源投入能力、服务创新成果创造能力等3个方面构建科技服务业服务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CRITIC-VIKOR法对我国科技服务业服务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四大经济区域的服务创新能力差异显著,其中东部的服务创新能力最强且大幅度领先,西部的服务创新能力最弱且停滞不前。研究提出应积极落实各项国家战略决策,缩小各区域服务创新能力差距,推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2.
科技服务业与科技创新是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对于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以2015—2019年中国内地31个省级区域科技服务业发展与科技创新的相关时序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QAP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与区域科技创新耦合协调水平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各省份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均在稳步提升,但是存在明显的地区分化趋势;各省份科技服务业发展系统与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耦合关系已经达到高水平耦合层次,两大系统的关联性较强;目前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与区域科技创新的耦合协调关系仍处于低耦合协调的状况,尚未达到高水平耦合协调的层次;科技服务业发展与区域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特征明显,整体上呈现出东高西低、南北中趋向均衡,由东部沿海向内陆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两大系统耦合协调度差距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科技服务业系统的劳动力、资产和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上游环节。基于此,提出增强科技服务业对区域科技创新的支撑能力,建立健全区域创新系统协调发展机制,把人才和资金作为推动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核心资源,重视上游环节在科技...  相似文献   

3.
建立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模糊物元评价模型,利用熵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对2001-2011年新疆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析,得出新疆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结果:创新环境水平波动性强、总体水平低,创新投入水平和创新产出水平低,创新成效水平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总体水平略有提高。最后提出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增加科技创新投入、提高科技创新产出和科技创新成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探索改变传统科技创新评价中过于偏重总量和增长速度的综合评价思路,关注科技创新绩效评价,包括产业结构升级、绿色生态影响和社会影响力方面。为此,基于高质量发展新理念,立足我国科技创新新阶段,融合大数据指标,采用组合赋权方法,从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企业创新和创新绩效5个维度构建我国区域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考察评估2012—2022年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水平程度、特征和趋势。结果表明,我国科技创新水平整体稳步提升,但区域发展不平衡,呈现“西低、中平、东高”的格局;创新环境、创新产出和企业创新指数均有所提升,而创新投入和创新绩效呈现波动趋势。根据研究发现,提出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包括加快高水平创新人才建设、强化科技发展区域协同以及绿色科技体系创新建设等。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Griliches-Jaffe知识生产函数,基于2003—2015年制造业分行业面板数据,利用投入产出方法测度与制造业各行业相匹配的外资科技服务使用指数,考察科技服务业FDI与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发现:科技服务业FDI显著提升了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但其作用效果小于自主研发。从要素密集度来看,科技服务业FDI对非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创新促进作用高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从持续性影响来看,科技服务业FDI的创新促进作用不仅体现在当期,还具有长期性和可持续性创新红利特征;从使用路径来看,科技服务业FDI“一步到位”式投入相比间接迂回式投入的创新效果更明显。此外,科技服务业FDI对国内制造业企业自主研发存在挤出效应,尤其体现在研发人力资本领域。研究发现可为我国高水平引进科技服务业外资、培育制造业创新发展新动能以及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学术界关于指数指标体系的研究更多地聚焦科技创新或城市创新,结合国际合作的指数研究相对较少。在新的发展环境下,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国家整体科技创新实力的国际科技合作的评价研究成为评估研究的新焦点。通过梳理和借鉴全球创新指数、欧洲创新记分牌以及中国科技部发布的重点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等国内外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成果,基于“压力-状态-响应”分析模型,通过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从投入水平、合作实力和创新绩效3个维度构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浙江省11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结果表明:2020年11个城市中,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指数得分最高的前3位依次为杭州、嘉兴、宁波,而金华、丽水、衢州三地处于末3位;各地政府科技创新资源投入程度不同,其中杭州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市;地市间创新发展很不平衡,呈现两极分化态势。因此,浙江省要在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上合理布局、因地施策,搭建国际科技合作平台。  相似文献   

7.
科技服务业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广东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现状,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广东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与北京、上海等7省市进行评价比较,进而提出广东科技服务业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为科学有效监测广东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成效和不足,借鉴国内外创新监测研究成果,立足广东科技创新新阶段,采用综合加权评价方法,从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企业创新、创新绩效5个方面构建广东创新能力监测指标体系.监测结果显示,广东科技创新能力在"十三五"期间大幅提升,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创新氛围日趋浓厚,创新投入显著提高,创新产出硕果累累,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夯实,但仍存在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比较低、企业创新产出成果转化率偏低、创新促进绿色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提出广东下一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提高创新治理效能的对策建议,包括形成基础研究稳定投入机制、鼓励大型龙头企业开展基础研究,以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为契机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强省建设,加快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以及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  相似文献   

9.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京沪穗三市科技服务业用地的规模和结构具有下列主要特点:(1)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孵化规模与孵化能力不成比例;(2)不同等级和不同区域城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用地(用房)结构均存在一定差异,但年际变动幅度较小;(3)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场地的用地(用房)结构在调整中趋于优化.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得出影响科技服务业用地绩效的主要因素是科技资源投入强度和产出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度因素等.并提出促进科技服务业用地规模和结构优化及效益提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科技创新是培育区域竞争优势的核心要素,也是拉动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而技术创新环境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发展的潜力。选取14个新一线城市作为研究对比对象,从城市宏观经济情况、创新基础资源、科研投入资源、科研产出水平等四个方面与西安的科技创新环境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东部城市的经济水平整体上优于中西部城市,但是中西部城市更具发展潜力;而西安市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科技创新环境为西安市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基础创新环境,以及丰富的财力资源投入,但在RD人员研究数和城镇人均收入的能力还有所欠缺。研究结论对西安市科技创新环境及相关法律政策的进一步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于DEA交叉效率模型的区域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的差异已经成为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重要原因。提出了将DEA(数据包络分析)交叉效率模型应用到技术创新效率评价中,成功克服了传统CCR模型中只进行单纯自评和有效单元过多的问题。截取了2008年各地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的截面数据,实证研究并给出了31个省、市、自治区技术创新效率的完全排名。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短期内各地技术创新投入规模难以大幅增加的假设,提出使用层次聚类的方法将投入规模相似的省份聚为一类分析,以便于技术创新效率较低地区寻找改进基准。最后通过构建技术创新投入产出转化简易模型,指出准确辨别技术效率差异的关键在于理清技术创新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2.
付亚玲 《科研管理》2005,26(6):61-67
本文在介绍了知识螺旋和技术创新路径组合的相关理论后,分析了在自主创新和二次创新模式下知识螺旋的特点,并以知识螺旋和技术知识成熟度为两个维度构建了技术知识定位矩阵,然后在矩阵中比较了自主创新和二次创新的知识分布图的区别,并分别分析了技术创新路径组合的四种模式下,技术知识在定位矩阵中的分布和衔接,根据分布和衔接形成的“知识空洞”和“知识赘肉”提出相对应的创新管理措施,从而使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随着知识螺旋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13.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庆东 《现代情报》2005,25(9):174-176
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决定了企业的发展能力。而企业管理者对本企业创新能力能否做出正确的评价.关系到企业的成败。本文设计了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兵评价方法.以便企业管理者能够对技术创新能力做出正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技术间断、技术创新陷阱与战略技术创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论述了技术间断的本质和战略影响 ,指出了技术创新陷阱的本质和企业陷入技术创新陷阱的原因 ,最后分析了战略技术创新的内涵和动作模式。技术间断是技术范式的转变 ,在其中隐藏着两种技术创新陷阱 ,在技术创新陷阱中 ,企业越创新越死亡 ,只有实施战略技术创新 ,企业才能跨越技术间断 ,避开技术创新陷阱  相似文献   

15.
对创新网络中技术共同体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借助于技术共同体这一分析工具,对创新网络中共同的技术来源、环境和市场、利益规范,以及共有共享的技术整体等有关共同体的整体问题作了深入分析,对联系交融与创新成功之间互为因果的关系作了进一步的阐释。  相似文献   

16.
回顾技术创新审计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比较美国、欧洲和亚太地区技术创新审计研究的差异,进而通过社会网络分析对中国技术创新审计研究的现状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揭示国内技术创新审计的3个阶段和分类体系。借鉴以前的研究成果和财务审计的观点,将技术创新审计分为第三方独立评估的创新绩效审计、着眼于技术创新管理过程的创新管理审计和从政府角度出发的创新政策审计三类,探讨各自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7.
论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结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夏保华 《科学学研究》2002,20(5):534-538
企业持续技术创新是技术创新型企业的独特的组织行为 ,是由技术家族创新和战略技术创新两个阶段组成的多次循环往复的过程。本文分析了技术家族创新、战略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型企业的结构。  相似文献   

18.
陈春晖  曾德明  彭盾 《软科学》2007,21(5):97-101
技术标准化与技术创新自成体系、相互分离是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问题。这种状况使得双方都存在严重问题:科研项目立项和验收缺乏市场化手段、缺乏通过产业化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技术创新效率低下;技术标准的技术水平低下、技术标准与市场需求脱节、市场主体标准意识薄弱等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化战略和技术创新政策,我国应该以网络结构联结两大体系,将技术标准纳入国家创新体系,使之协调一致、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9.
技术创新资产功能分类及其组合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创新资产与创新的资源与能力紧密相关.在界定技术创新资产概念的基础上,对其功能进行分类,提出了产品创新除性能、价格之外的第三类指标——美学指标,并就不同功能资产在创新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不同的技术创新资产具有潜在的互补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有必要利用多种类型资产的特定集合作用,在质态、量态、空间和时间上进行组合,实现资源的重新组合和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20.
加入WTO对国家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群 《软科学》2002,16(2):15-18
在研究《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有关R&D补贴条款基本规定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加入WTO给国家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带来的冲击和机遇。最后对我国充分利用入世机遇,调整和完善国家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有关政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