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知识产权对象与客体的界定长期无法达成一致,对知识产权法学的体系化具有不利影响。从传统民事权利对象的界定方法来看,知识产权的对象就是知识和信息,是有价值、可再现并与现有知识、信息相区别的知识和信息,具体包括作品、专利技术方案、商标以及其他未公开的信息。结合权利的本质可知,知识产权的客体就是利用这些知识信息所生之利益。权利客体的财产性和权利对象的独特性,是知识产权成为独立一类民事权利的二元依据。  相似文献   

2.
知识产权对象与客体的界定长期无法达成一致,对知识产权法学的体系化具有不利影响。从传统民事权利对象的界定方法来看,知识产权的对象就是知识和信息,是有价值、可再现并与现有知识、信息相区别的知识和信息,具体包括作品、专利技术方案、商标以及其他未公开的信息。结合权利的本质可知,知识产权的客体就是利用这些知识信息所生之利益,权利客体的财产性和权利对象的独特性是知识产权成为独立一类民事权利的二元依据。  相似文献   

3.
从概念、分类(或内容)、性质、价值取向、保障机制和立法进展等方面对信息权利和知识产权进行比较分析,明晰二者的异同,并呼唤信息权利意识,提出通过法律、制度、道德、伦理等层面来保障信息权利。  相似文献   

4.
李昊青 《现代情报》2011,31(5):55-57,62
在厘定信息公平基本原则之意义基础上,通过建构信息权利语境,阐释了信息公平与信息权利的内在关联,并指出信息权利的宣示与践行是信息公平的制度化体现,是实现信息公平的程序化保障,进而提出了践行信息公平的四项基本原则,即公共利益优先原则、人权优先原则、权利平衡原则以及权利限制原则。  相似文献   

5.
韩学志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27(2):141-143,147
针对网络信息服务中对作品的使用和网络作品著作权的保护,是否增加作品使用的新权利以因应作品数字化进行超范围、高速度传播的性质,是否将此种使用作品的新方式、赋予作者的新权利归结为“网络传输方式”和“网络传输权”,是信息服务中网络资源利用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张继国  何春元 《情报杂志》2006,25(8):16-17,21
以系统论的理论作指导,将众多具有相互联系的信息点纳入到一个系统内,从而构成信息场。对信息场的数学结构予以了分析,探讨了信息场内信息强度与相关性问题,讨论了互信息的一些基本性质。以信息点集合之间的互信息为基础,定义了信息传递函数、期望信息距离及信息面等具有信息强度的概念,同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7.
信息产权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信息的大量生成和传播必然带来一系列的法律问题。通过对几种以信息为客体的权利,包括知识产权、隐私权和知情权的具体分析,说明信息产权和信息权这两个不同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从信息权利法学理论研究和信息权利专门研究2个方面,对目前我国信息权利研究的现状进行综述,分析其成果,指出其不足,以期为我国信息权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田文英  赵纲 《情报杂志》2005,24(3):23-26
网络信息安全法的调整方法是指网络信息安全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体系所适用的调整方法。依照网络信息安全法律关系的形成和完整状态、介入法律关系的权利 (权力 )性质、主体的法律地位等标准可有多种调整方法。网络信息安全法之调整方法的纵横交错性、跨部门性、多层次性决定了其侧重点应在事后调整、公权救济与事前调整、私权救济机制之间寻求协调平衡 ,保障网络信息安全及共享  相似文献   

10.
2005年6月印度正式颁布了<信息权利法2005>,该法案赋予了公民依法享有获取政府信息的权力,并且通过设立信息委员会和公共管理机构等信息监督机构,来确保信息权利法真正能够得到执行.这不仅有利于印度政府管理的透明性和公正性,而且,也间接反映了公民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参与程度,为提高政府的信任度和透明度提供了法律保障.主要介绍"信息权利法"的简要内容以及其配套的信息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1.
消费风险与政府管制:一个基于产权理论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学哲  贾小玫  田学斌 《预测》2006,25(2):1-6,11
消费风险和消费成本的增加,影响居民消费安全和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本文在引入产权经济学的范式后,提出消费品产权的概念,探讨消费品的产权结构,研究产业分工全球化条件下的消费品关键信息分配方式,分析消费品产权保护的治理机制,提出改善政府监管、优化制度环境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2.
单美玉  李彩霞  宋微 《现代情报》2013,33(12):129-131
由于网络和信息数字化技术的日益成熟,21世纪是信息化和网络化的综合体。网络把计算机和通讯的特征相结合,被称之为第四媒体,原因是它的信息量大、传播的速度快并且有强大的交互特征。如今,网络技术已经渗入到各个领域中,这在客观上就要求我们必须对知识产权进行严格的保护。然而由于网络具有可以全球传播、随意复制等特性,对网络信息知识产权的侵权成为普遍现象。本文对网络信息知识产权的概念和特征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在分析了网络信息知识产权的现状和必要性之后,提出了几点关于保护网络信息知识产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Clearly, public policy-making is an activity that both generates and uses information. Both the role of public policy in relation to informational assets and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have been widely canvassed, But can the concept of information itself be used analytically to understand public policy-making? In pursuit of this objective, key theories of public policy are re-interpreted from an informational perspective using a process of reciprocal interrogation. From this analysis, three types of informational role are identified within the policy process: response, control and accountability; structured interaction; and meaning-making. In summary, it is argued that public policy enables collective responses to problems to be formulated and implemented through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nd signalling. Through institutional pattern-making, public policy structures and selects information flows. Finally, information forms the basis of meaning-making in public policy. As a result of this exploration, some suggestions are made as to how these concepts may be used to improve policy-making.  相似文献   

14.
略论人力资本产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程承坪 《软科学》2003,17(1):74-77
本文在对产权概念进行定位和解剖人力资本特征的基础上,从人力资本形成历史的角度,基于企业框架内,分析了人力资本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  相似文献   

15.
J. van den Hoven suggested to analyse privac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al justice, whereby he referred to the concept of distributive justice presented by M. Walzer in “Spheres of Justice”. In “privacy as contextual integrity” Helen Nissenbaum did also point to Walzer’s approach of complex equality as well to van den Hoven’s concept. In this article I will analyse the challenges of applying Walzer’s concept to issues of informational privacy. I will also discuss the possibilities of framing privacy from the point of the “art of separation” by looking at the intersection of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s and institutions.  相似文献   

16.
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问题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赵伟 《情报科学》1998,16(5):391-394
全球信息化对现有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提出了挑战,网络下的知识产权问题已成为各国信息化过程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各国为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关注,并对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潘婷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9):153-154
从数字图书馆与知识产权的概念、国内外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国内外的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关于我国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保护的建议等几个方面对数字图书馆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8.
自法人财产权的概念在我国提出以来,很多学者都进行了探讨,但由于传统民法理论的局限性,使得在立法上和理论分析上都陷入了困境。本文尝试用经济法学理论和法律经济学理论来剖析现代产权制度下的法人财产权,认为股东在出资以后,对投入公司的财产归属感日益淡薄,其所关心的是利润的最大化。公司作为股东获取利益的“平台”,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还必须正确处理受经济法调控的法人财产权与效率、公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While macro theorists of informational capitalism have tended to consid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a vague and general way, intellectual property researchers have tended to focus on extremely specific issues. What gets missed is an understanding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as a system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totality of capitalism. Starting from a cognitive materialist approach, this article offers a systematic account of the recent expans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hereafter, it situates the data on the expans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vis-à-vis the transition from industrial to informational capitalism and relates that expansion specifically to informational productive processes. It concludes with a general proposition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nges of stage in capitalism and the institution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相似文献   

20.
梅莉 《未来与发展》2012,35(5):59-65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经济发展中的知识含量越来越高,知识和信息逐渐变成与人力、资金并列的企业第三大"战略资源",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产学研合作及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是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目标的关键和保障。本文以知识产权战略下企业创新机制的作用、特点和其发展新理念为入手点,在构建以内部知识产权为根本的知识管理模式的背景下,对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机制进行了内部网络型组织结构、内部市场化运作、虚拟结构等方面的方法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知识产权战略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的重要突破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