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本文基于对慢行交通的认识,分析了山地城市发展慢行交通的必要性,并以左权县城市慢行交通规划为例,对山地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做出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内江科技》2016,(2):121-122
在友好城市理念下慢行交通环境构建,是未来城市交通的发展方向。几乎所有城市的慢行交通通行空间在规划、设计、建设及管理方面存在一定不足,难以保证慢行交通在该区域通行的安全性、连续性和舒适性。慢行交通改善需要从政策、规划、设计、管理与宣传几个层面出发,构筑一个安全、舒适、便捷的慢行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3.
慢行交通,是指需要人力骑行,能进行空间移动的交通成为慢性交通。它包括步行和非机动车交通两种。但随着我国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慢行交通已经成为被广大群众公认绿色环保出行方式之一。慢行交通绿色环保,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带了很多的交通安全事故。据数据统计,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每年都有高度10万人次左右,尤其以步行和驾驶电动自行车的人为交通事故高发人群。为了改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安全性问题,侧重分析我国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安全现状,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从根本上推动慢行交通系统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市当前慢行交通状况不容乐观,大量城市不具备清晰的发展方向,慢行环境急待治理,对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管理进行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论述了我国城市慢行交通规划管理情况,以深圳市交通情况为例提出了针对性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小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如今,为了倡导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城市需要解决的不仅仅是交通拥挤的问题,更需要保持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在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方便的公共交通与慢行交通"、"轨道交通与慢行交通"基础上,提出了公交优先概念。本文通过对成都市目前的交通状况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构建"公共都市"的策略,它将城市的轨道交通、公共汽车、出租车及慢行交通有机地连接起来。同时,本文还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例如一些衔接站点的建设等。所有的这些建议,希望能在某种程度上为探索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当前正在推进城市化发展,快速的城市化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但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也造成了城市建设中空间规划不合理的问题,使得当前城市中土地问题和交通拥堵问题逐渐严重化,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健康城市是当前我国城市建设发展中提出的新的发展理念,在建设中构建健康的交通系统以及交通结构,要求在发展中重视机动车辆、公共交通以及慢行交通。本文针对当前城市发展中的健康城市概念,分析了健康城市建设中公交和慢行交通的作用,提出了合适的交通规划措施。  相似文献   

7.
城市立体过街设施除了解决常规行人过街安全与机动车通行效率的矛盾,作为城市慢行系统打破城市机动车流空间障碍的重要通道,能有效提高城市慢行品质。为了高效、合理、经济的布设城市立体过街设施,首先通过总结归纳城市立体过街设施选址优先区指导平面选址,然后对比人行过街天桥和人行过街地道在技术、经济、体验等方面特点便于设施选型,最后采用过街行人交通流线和流量对出入口形态予以控制,并明确各种基本出入口形态的形态特点和适用场合。  相似文献   

8.
卢楚璘 《金秋科苑》2010,(16):30-31
近几年,广州在改善行人设施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禁摩实施以来,非机动车的出行比例也随之提高。但随着绿色交通、低碳交通的呼声渐高,现行慢行系统已远远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交通的需求。在广州市交通拥堵加剧、中心区全面禁摩的背景下,应大力发展与改善慢行交通系统,创造宜人舒适的慢行环境。并充分发挥其优势,实现慢行交通与公共交通系统的良好换乘衔接,使其发展走向系统化、舒适化和有序化。  相似文献   

9.
卢楚璘 《今日科苑》2010,(16):30-31
近几年,广州在改善行人设施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禁摩实施以来,非机动车的出行比例也随之提高。但随着绿色交通、低碳交通的呼声渐高,现行慢行系统已远远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交通的需求。在广州市交通拥堵加剧、中心区全面禁摩的背景下,应大力发展与改善慢行交通系统,创造宜人舒适的慢行环境。并充分发挥其优势,实现慢行交通与公共交通系统的良好换乘衔接,使其发展走向系统化、舒适化和有序化。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慢行交通特性及慢行交通在中小城市优化发展的地位和意义,从慢行核、慢行路网、慢行节点3个方面探讨中小城市优化发展期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与水平测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伟山  张义丰  袁境 《资源科学》2013,35(8):1677-1684
从地理学的角度探讨了生态文明城市的内涵,提出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六维路线图,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生态制度体系、生态文化体系、人居环境体系、环境支撑体系、资源保障体系和生态经济体系六大体系;从制度保障、生态人居、环境支撑、经济运行和意识文化5个方面选择35项指标构建了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水平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了相应的测度方法,并对沈阳市和平区、苏州市相城区、西安市浐灞区、成都市温江区和贵阳市等5个典型城市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水平进行测度分析.结果显示:苏州市相城区、成都市温江区和沈阳市和平区属于生态文明建设模范城市;贵阳市和西安市浐灞区属于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城市.最后针对各市、区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现状对其生态文明城市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总结国内外产业发展对劳动力转移影响相关理论与经验的基础上,针对黑龙江省劳动力非农业化趋势变缓,省际迁移高素质人口比重较高,资源型城市出现就业困难,人口老龄化趋势日渐明显影响劳动力配置等问题,提出以产业化经营推动农业劳动力转移,拓展服务业领域增加吸纳劳动力能力,通过新兴产业发展扩大资源型城市劳动力就业,实现多元化的劳动就业等策略。  相似文献   

13.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资源型城市的特点,通过对国外、国内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比较研究,建立了反映资源型城市的压力、状态、发展及相应政策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张卉  王艳 《未来与发展》2012,35(8):66-69
文化软实力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构成和基础,文化发展对城市软实力建设而言关系重大。文化发展带来文化产品的繁荣,包括公共文化产品和私人文化产品的繁荣,文化发展需要依靠文化公共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驱动。文化发展对城市软实力具有资源完善、效果转化以及奠定基础的效应。实践和理论经验显示,通过以公共文化事业构建城市整体文化圈、以文化产业园区融合主题城区发展、以精品工程结合文化旅游发展、以文化领军创意人才聚集引领城市文化方向等文化发展路径可以有效地实现城市软实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肖海燕  黄新建 《科技广场》2004,(11):104-106
研究和实施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既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提高我国城市化推进质量,确保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是指小城镇建设和发展,以小城镇人口发展和素质提高为核心,谋求小城镇生态-经济-社会三者协调发展。本文阐述了我国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内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经过几年的发展,重庆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然而与东部沿海城市相比,发展仍显得相对缓慢。结合重庆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实际情况,探讨其运作模式,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推进和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在重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陈军飞  吴铭峰 《软科学》2006,20(1):9-11
对城市复合系统发展水平进行研究,建立了城市复合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南京市1990~2003年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的数据资料,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了南京市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子系统以及复合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对城市建设与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翟义波 《未来与发展》2012,35(5):13-17,40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银行也随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现代银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国内情况来看,电子银行近年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处于国内银行第三梯队的城市商业银行,尽管得益于近几年国内金融市场的有利形势而得到快速发展。但就其整体而言,其竞争力依然很弱,而其电子银行发展更是滞后,这已经无法满足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因此,城商行需要清醒认识到电子银行对其自身转型与生存的重要性,找出自身差距,并采取积极措施,不断完善其电子银行的发展,来满足其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农业竞争力对促进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首次基于生态位视角,创新构建农业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测算了浙江省各个地级市农业竞争力生态位值、生态位重叠度和生态位宽度,并据此对各个地级市农业竞争力进行评价与演化分析。[结果]结果表明:①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农业竞争力水平整体表现出从东北向西南的距离衰减性,舟山、宁波和杭州综合生态位值处于领先地位,金华、衢州和丽水综合生态位值处于落后地位,在2010-2019年10年间各个地级市之间综合生态位排名次序相对稳定,农业经济出现固化态势;②地级市的综合农业生态位与生态位宽度,产生背离现象,衡量农业竞争力发展水平,需综合考虑其影响支配力( 生态位值) 和资源获取力( 生态位宽度);③地级市之间农业竞争力生态位高度重叠,竞争显著。[结论]最后研究发现:各个地级市应强化核心区辐射带动,开展生态位扩充、生态位协同发展策略,优化生态位结构,提高其农业竞争力,破除农业经济固化态势。  相似文献   

20.
港口与城市的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构成了复杂的港城关系。本文依据系统动力学的相关理论,构建了港口与城市的互动系统。并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因果反馈理论,对港口系统、城市系统以及港城互动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分析,找出港城互动系统发展的关键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港城互动系统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