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长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把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从培养学生兴趣、情绪、意志等心理品质入手,通过开展活动,形成了师生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李伟  梅继霞  熊卫 《科研管理》2020,41(6):228-236
在充满市场竞争的现代服务业中,情感耗竭日益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本文首次根据479份银行柜员的问卷调查,通过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运用多元回归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员工情绪智力对情感耗竭影响关系的路径及条件。结果表明:情绪智力对情感耗竭具有负向预测作用;情绪劳动策略中的表面扮演和深度扮演,分别中介了情绪智力对情感耗竭的影响关系;组织支持感是劳动策略影响情感耗竭的作用条件;组织支持感调节了劳动策略在情绪智力与情感耗竭之间的间接作用,即在组织支持感处于较低的前提下,情绪智力更多地通过表面扮演对情感耗竭构成影响效应,而在组织支持感较高的条件下,情绪智力更多地通过深度扮演对情感耗竭产生影响作用。相对于以往相关研究而言,这些成果既丰富和拓展了情绪智力等相关主题的理论研究,又可以对减轻情绪性工作员工的情感耗竭体验,发挥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
李慧娜  王光 《科教文汇》2008,(22):183-183
通过对我国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体育活动对情绪的影响的研究和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目前的研究都局限于健美操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而对健美操与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甚少。文章在此基础上对健美操与高中生情绪的关系作出全面的分析,并提出建议多研究一下健美操运动对高中生情绪的影响和促进。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长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把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从培养学生兴趣、情绪、意志等心理品质入手,通过开展活动,形成了师生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分析情绪宣泄方式的特征、性别及年龄差异;研究情绪宣泄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内在关系,合理的情绪宣泄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影响.在居民保持自身心理健康的过程中,合理、适度、适宜的进行情绪宣泄从而缓和情绪,继而,立足实际,综合运用知、情、意的手段,从根本上解决情绪问题,维护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332名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策略情况和人格特质进行了调查,以探究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策略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人口统计学变量和大五人格各因子对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策略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年龄,学历和出生地对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策略有影响;大五人格的五个因子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和责任感与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策略显著相关,是情绪劳动策略的有效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7.
董建红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1):162-162,161
目的:探讨以多种理论为指导的情绪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方法:使用教育部编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查,以整班测量、两两比较,选取没有显著性差异且专业相同的两个班为研究对象,对实验班进行十周的实验干预研究。结果:情绪教育干预十周后,实验班的心理健康水平均有显著改善,优于对照班。结论:情绪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情绪智力及其与工作绩效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岳红  张剑 《科学学研究》2006,24(Z2):536-539
综述不同学派对情绪智力内涵和外延的认识,分析与探讨情绪智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认为情绪智力会促进组织中不同水平的工作绩效;不同认知智力、情绪劳动水平等因素对二者关系产生调节作用。情绪智力与工作绩效间的关系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拓展相关的实证研究并建构更为完备的作用机制模型将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吴彩霞 《科教文汇》2009,(18):55-55
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本文结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和内容,使用文献研究的方法,探讨了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发展,并就此提出以查阅资料法、案例启发法、讨论互动法、行为践行法和心理剧法等方法为载体,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组织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本文结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和内容,使用文献研究的方法,探讨了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发展,并就此提出以查阅资料法、案例启发法、讨论互动法、行为践行法和心理剧法等方法为载体,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组织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文竹  陈永玲 《科教文汇》2013,(36):174-174,176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是大学生自我和人格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本文对近几年国内的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心理健康、情绪、人格发展等多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整理和阐述,并对未来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的研究提出了几点展望。  相似文献   

12.
龚会  时勘  卢嘉辉 《软科学》2012,26(8):98-103
通过对332名电信营业厅服务岗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员工工作中的心理解脱在情绪劳动与倦怠、情绪劳动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以及在他们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心理解脱不仅调节表层动作对生活满意度的负作用,而且调节倦怠对生活满意度的预测作用。当员工在下班之后,经历高的心理解脱时,表层动作和倦怠对生活满意度的负面影响作用将会降低。研究结果有助于解释努力-恢复理论中,工作压力可以通过远离工作任务的方式,重新获得心理资源,促进这些因素在家庭界面的积极作用,提高个人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文竹  陈永玲 《科教文汇》2013,(12):174+176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是大学生自我和人格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本文对近几年国内的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心理健康、情绪、人格发展等多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整理和阐述,并对未来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的研究提出了几点展望。  相似文献   

14.
心理学在国家安全、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心理学研究瞄准提升国民心理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巨大需求,在阐释心理健康问题成因、研发有效干预技术手段方面已经并仍将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科学院提出的“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目标要求,建议尽快建设心理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引领我国心理健康基础研究与应用;优化科研布局,推动开展真正解决国家战略和人民实际需求的科学研究;加强心理学人才队伍建设,构建科学分类评价机制;以改革项目组织形式为抓手,推进新形势下科技合作;加强心理学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建设,为党和国家决策提供高质量的咨询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企业组织情绪能力的研究是一个新兴主题,同时在组织创新领域已开始关注组织情绪等软性变量的影响。针对当前对组织层次上"情绪能力"的研究不足,在回顾组织创新影响因素研究、组织情绪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组织情绪能力的形成基础、基本内涵及作用影响,探讨了创新型企业的组织情绪能力问题及其创新影响机制,提出了未来在我国背景下深化组织情绪能力相关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诊断心理问题学生并进行心理咨询治疗,还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传播心理调适技能,保证全体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按照目前专业教师师资力量很难达到。因此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作用。大学生心理社团是学生自发组织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团体。在对心理社团加强专业指导前提下,努力调动其积极性,开展形式多样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活动,培养"自助、助人、互助"能力,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16,(12)
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逐步凸显。本文通过研究研究生的心理特点,分析影响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对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对策,研究生不仅要加强自身修养,注意情绪宣泄,同时学校加强管理,提高认识,采取各种方式疏导研究生的心理压力,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人才。  相似文献   

18.
借助情景实验,对任务紧迫性下个体情感网络特征、情绪劳动和个体创新行为之间的作用机理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情感网络中心性在浅层劳动与个体创新行为的关系中起着倒U型调节作用,情感网络中心性在深层劳动与个体创新行为之间起到正向的调节作用。对情绪劳动的合理引导以及对情感网络的有效控制能够充分运用情绪资源的资本优势,促进个体实施创新行为。  相似文献   

19.
郭成  徐丽娟 《知识窗》2023,(3):24-26
文章以《大学生心理健康十六讲》教材为例,通过描述性研究法与经验总结法,分析线上教学的设计思路、教学内容组织、教学实施与反思,最终从导论、自我意识、情绪管理、人际关系、恋爱与性心理、生涯规划、压力管理、心理咨询与干预八个模块对线上教学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0.
以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福利内涵分析为切入点,从组织管理、制度建设、目标导向、队伍培养、评价设计等维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立体多维的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福利模式,明晰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福利的实施路径,进而增强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福利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促进高校教师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