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吴汉嵩 《未来与发展》2010,31(2):14-18,8
国际贸易能提高社会的福利水平,推动经济的增长。但是,随着国际贸易的增加,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冲突越来越激烈。生态经济理论为我们正确处理贸易与环境的关系、政善进出口商品结构、避免绿色壁垒等新贸易保护主义的限制提供了新思路。为此,我国必须正确处理贸易与生态经济的关系.从产业政策、财税政策等入手制定适应生态经济发展的外贸发展战略,使生态经济与外贸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85年-2003年的数据,对服务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服务贸易出口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对经济的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服务贸易的进口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并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济增长方式和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本文分别讨论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贸易增长方式的内涵,并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出在制订政策时一定要考虑其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4.
贸易开放度与中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结合国外关于贸易开放度度量方法的新进展,选取5种指标具体测算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贸易开放度,并且分析了各种指标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不同的度量方法、不同的贸易开放度指标导致了不同的结论,而且在这5种度量指标中,只有外贸依存度较好地反映了我国经济开放程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正>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香港回归,海峡两岸关系的逐步改善,祖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的经贸关系不断加强,两岸三地的经济贸易高速发展。自1993年起,在世界银行的报告中开始称之为“华人经济区”,也有人称其为“大中华经济圈”。全面认识与正确把握两岸三地的经济贸易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两岸三地的贸易 1.两岸贸易 海峡两岸的贸易近年来增长很快,从1979年的7700万美元上升到1997年的250亿美元,年均年增长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高速的增长,这是和我国经济制度的变革分不开的,其中FDI、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影响。本文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的检验和Johansen协整检验,分析了我国出口贸易、进口贸易、FDI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均衡关系,发现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外商直接投资是我国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它们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7.
杨婧  周发明  兰勇 《软科学》2010,24(6):20-26
运用GL指数和GHM法分析了1992~2006年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水平和结构,发现产业内贸易已成为中国制造业的主要贸易方式,而制造业产业内贸易以垂直型为主.运用Eviews5.0对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协整回归和误差修正模型表明,在长期内我国的经济增长与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存在稳定的正相关关系,短期内同样存在这种关系;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方差分解给出了两者之间交互影响的具体特征描述.  相似文献   

8.
科技投入、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集约型可持续性发展、社会发展(环境保护、文明程度、社会福利等)的重要指标。为此有必要研究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定性、定量关系。文章采用2001-2005年山东省经济增长与科技投入情况的数据,建立山东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度模型、生产函数模型,进而对山东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得到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9.
基于区域贸易差距视角,纳入国外技术这一冲击区域贸易差距的影响因子,利用我国1997-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探求国外技术溢出冲击、区域贸易差距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区域贸易差距对中国经济增长作用具有倒U型关系,并计算其拐点值为2.909;当把国外技术溢出冲击与区域贸易差距联系起来考察区域贸易差距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时,这种边际效应不仅与国外技术溢出冲击大小有关,而且与区域贸易差距和国外技术溢出冲击相互作用有关。其根本条件是看区域贸易差距在临界值范围内,二者是互补关系还是替代关系,并计算其临界值为1.845。随后我们分析了实证结果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0.
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两难、环境承载阈值及环境问题负的外部性的存在昭示着我们必须走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赢。本文以兰州市为例来说明欠发达地区如何缩小经济与环境的两难区间,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相似文献   

11.
张良强  郑雨苹 《软科学》2007,21(3):88-90
国际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全球人口持续膨胀、功利主义和现代消费主义的观念,以及科技应用的负效应是导致环境保护困境的重要因素。改善国际经济贸易关系、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全球人口控制意识、建立国际间对科学技术研究的道德约束和监督机制是走出困境的重要出路。  相似文献   

12.
基于脱钩指数的2020 年江苏省耕地保有量目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丽群  吴群 《资源科学》2012,34(3):442-448
脱钩理论是近年来国际上在测度经济增长与物质消耗之间关系过程中提出的一种理论方法。本研究引入脱钩理论中的脱钩指数及其评价标准,采用历史分析与未来预测相结合的方法,估算了2020年江苏省耕地保有量目标实现的难易程度及其耕地保有量缺口。并且利用试算内插法,测算出了实现耕地保有量目标时的脱钩指数值。研究结果表明:①近30年来,江苏省经济增长与耕地消耗的脱钩指数一直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主要是结构效应和政策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②实现2020年耕地保有量目标压力巨大,脱钩指数只有维持在不大于0.0012的水平,才有可能实现耕地保有量目标。因此,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耕地保有量规划目标,则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采取更多积极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简泽 《科学学研究》2011,29(3):366-372
 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地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中国奇迹”。 然而,我们就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认识还局限在线性增长的框架中。在一个非线性增长的视角下,这篇文章显示,国际贸易活动中的知识溢出效应和市场范围的扩展激发了中国经济从传统技术下的低增长路径向现代工业技术下高增长路径的转换,技术变迁、工业革命和经济起飞联合内生。通过把国际贸易发展的门槛效应、技术变迁与中国经济发展的非线性行为联系起来,这篇文章从理论和经验上揭示了中国经济从贫困向现代经济增长起飞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4.
林琳  赵树东 《科教文汇》2012,(31):203-204
环境与国际贸易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日益凸显,如何厘清两者之间的关系,促进两者的良性互动发展,成为了国际贸易领域中非常现实的问题.本文从国际贸易与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入手,分析了问题的实质在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指出了在此问题上的因应之道.  相似文献   

15.
以实现保护安全、健康、环保、反欺诈等合法目标为由,世界各国制定了大量的技术性贸易措施,近年来更是呈现快速增长和泛滥的趋势。技术性贸易措施复杂化、国际化、贸易化、政治化的趋势不断增强,一些国家恶意炒作我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把个别问题上升为对中国制造的质疑,成为遏制中国快速崛起的软约束手段。我国已成为遭受国外贸易壁垒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80%以上的贸易壁垒都与技术性贸易措施有关,对我国产品出口和国家利益造成了严重影响。要善于利用协定赋予WTO成员的各项权利,用活规则,用足规则,通过多双边渠道加强对外交涉,合理采取反制措施,必要时通过WTO争端解决机制维护我国利益。加强对出口企业和商(协)会应对国外技术壁垒的服务与指导,逐步形成政府主管部门与协会(商会)和企业协调行动、共同应对国外技术壁垒的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16.
代迪尔 《软科学》2011,25(4):81-86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探讨了贸易开放度、技术进步与温室效应的关系。基于中国1960~2007年的时序数据,结合环境学理论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建立了定量分析的温室效应估计方程。采用ARDL法估计的结果表明:自主研发强度、国际技术溢出、技术转化均能有效减少温室气体CO2的排放量,减轻温室效应;贸易开放度、能源消耗会加重温室效应;人均收入与温室效应无关。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技术扩散已成为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外商直接投资与进口贸易是国际技术扩散的重要路径。本文利用山东省各地区的1992-2007年的面板数据,对外商直接投资及进口贸易等技术扩散路径与我省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关系及影响程度进行实证研究,以得出可供参考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通过建立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利用我国20012010年30省市的面板数据,建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考察工业企业竞争结构对国际贸易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控制了工业企业竞争结构、金融发展水平以及外商直接投资水平等差异后,每年各省国际贸易增长的收敛速度大约为4.5%,表明省际间工业企业竞争结构差异是造成省份国际贸易差异的重要原因,缩小省际间工业企业结构差异,加快各省的中小工业企业发展有利于缩小国际贸易发展的差距。  相似文献   

19.
绿色贸易壁垒是国际贸易中一种新的非关税贸易障碍.它是一把双刃剑,既对人类有益,又随时都可能成为发达国家限制进口发展中国家产品的贸易保护措施,这对我国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面对绿色贸易壁垒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正视绿色贸易壁垒的存在、正视环境措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充分认识到我国在环保与贸易之间法律协调的欠缺,趋利避害,将环境措施的贸易影响纳入环境立法中,采取积极的应时措施,并合理利用绿色贸易壁垒维护我国的合法权益.我国在发展绿色产品、改善环境管理制度的同时,应尽快完善国内有关贸易与环境立法,构筑我国完善的绿色贸易壁垒法律体系,促进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