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爱婧 《科技风》2014,(14):199-200
微博的兴起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技术条件和发展新契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微博本身的互动性、便捷性、自主性,有效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灵活性、针对性,但微博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挑战。高校通过树立微观念、搭建微平台、提高微素养这些新路径来充分利用微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
万杨  陈阳 《科技风》2013,(7):224
随着微博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的途径加宽,信息传播朝多元化发展,高校学生的思想也日益复杂化,这给传统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一名理工科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何把当前社会中广泛应用的微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应用于理工科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搭建多维度高校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台,全方位进行微博用于理工科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探讨,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和方法,来提高工作效率,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的,也是本文重点要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3.
微博的出现与兴起,及其在校园里的广泛运用,使之迅速成为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平台。它的发展影响了大学生的生活,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应准确把握微博的特点和运行规律,主动运用好这一新媒体平台,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同时,还应设法减少和避免因微博的消极因素带来的负面作用,构建一套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才能从根本上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4.
在"微时代"背景下,当代大学生逐渐发展为庞大的微博用户群体。基于此,高校借助微博的媒介手段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打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性,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正确认识微博思想政治教育的两面性,在校园中营造一个良好的思想政治氛围。本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用微博的积极作用进行探讨,并分析了如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充分发挥微博积极作用,旨在提高大学生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5.
刘曦 《科教文汇》2014,(10):10-11
微博时代的到来给中国各领域提出了新的话题、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作为微博使用频度最高、传播和受众范围最广的高校无疑是微博流行的热点区域。微博的广泛使用已经深刻改变了传统高校舆论场和语言秩序,如何在微博时代建构高校舆论平台,管理、教育、引导和服务好在微博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大学生,与时俱进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微博时代的到来给中国各领域提出了新的话题、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作为微博使用频度最高、传播和受众范围最广的高校无疑是微博流行的热点区域。微博的广泛使用已经深刻改变了传统高校舆论场和语言秩序,如何在微博时代建构高校舆论平台,管理、教育、引导和服务好在微博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大学生,与时俱进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朱妍珏 《科教文汇》2013,(7):140-141
微博是一个具有开放性和互动性的平台,其巨大的传播功能和价值毋庸置疑。微博流行以来,对大学生产生了深刻影响,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了新领域,提供了新视角。体育院校如何根据学生特点,合理运用微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同时也是自媒体时代对体育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8.
微博是一个具有开放性和互动性的平台,其巨大的传播功能和价值毋庸置疑。微博流行以来,对大学生产生了深刻影响,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了新领域,提供了新视角。体育院校如何根据学生特点,合理运用微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同时也是自媒体时代对体育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9.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媒介,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也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青睐。高校应该正确把握微博带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和挑战。在“微博”环境下,教育者应当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这一新载体,重新审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把挑战化为动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把微博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平台,是实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现代化的很好方式。本文探讨了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如何更好的利用微博,有效地开展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辅导员微博"这一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在国内各高校已被广泛应用。加强高校辅导员微博建设有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进行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有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高校辅导员应主动占领微博阵地,积极探索"微时代"辅导员工作的新途径和新办法,提高辅导员微博的影响力,迎接微博时代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基于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的“思政类微博”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烁 《科教文汇》2012,(6):24-25
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使用微博,微博改变着大学生网络舆论的传播生态。"思政类"微博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微博"时代下引导大学生网络舆论的主要平台,通过建设"微博红军"队伍、构建分层分类引导体系、强化议程设置功能等手段,引导大学生网络舆论朝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预期目标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加之信息化进程的快速推动,以互联网为媒介的网络教育平台成为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网络传播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的建设,对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现代化及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高校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多样化信息为教育服务,同时也要坚守住核心思想及基本立场.由朱琳编著、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一书,通过回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的发展历程,总结经验教训,明确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建设的发展方向,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水平,为党和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新时代接班人.  相似文献   

14.
“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微博的产生,手机媒体技术的更新与广泛应用,微公益的蓬勃发展,"微时代"已经到来。面对"微时代"带来的新的社会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积极运用微博、手机媒体等"微传播"方式开展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并引导学生认识和投身微公益活动等方式,发展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以充分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博、微信等网络交互平台也开始吸引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形成了较为强大的微时代话语场域。加之其话语载体有着一定的开放性,发布上也具有一定的便捷性,这样也就对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等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针对微时代情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建构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微博、微信等互联网沟通工具的广泛运用标志着―微时代‖的到来,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在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沟通方式、扩大思想政治教育范围,促进资源共享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率,增进师生互动。其挑战在于冲击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影响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和挑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因此,通过充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等措施,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7.
随着近几年微博的广泛流行,如何将微博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是值得关注和探讨的课题。文章尝试运用拉斯韦尔的5W模式解读微博传播机制,并且从四个方面探究了微博传播机制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最后就微博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当注意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大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是学生开始转向职业生涯的过渡阶段。但是在这一成长阶段,大学生面临职业生涯的选择,难免遇到心理或思想上的问题,因此加强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社交工具,凭借其优越的特点在大学生中广泛应用和传播,并且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增进了师生感情,并且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本文主要对利用微博交流工具,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高校辅导员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肩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的重任。面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高校要以人为本,加大辅导员队伍建设步伐,让辅导员干事有平台,发展有保障,对于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数据量爆发式增长,由此社会进入"大数据时代"。如何将"大数据"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课题组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技术相结合,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问题,从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本文深入分析了"大数据"核心技术、价值挖掘、共享平台建设存在的困境。并从提升"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效果,提出了可行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