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琨 《科教文汇》2007,(8Z):205-205
儒家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在其两千多年的漫长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管理思维。其中包括:“唯人则天”的管理本体论、“知治一致”的管理认识论、“执经达权”的管理方法论、“义以生利”的管理价值论,以及“劳心治人”的管理本质观、“人性可塑”的管理人性观、“能群善分”的管理组织观、“无为而治”的管理行为观、“道之以德”的管理控制观、  相似文献   

2.
人性假设是管理理论建构和管理政策选择的理论前提。“和合人”是立足中国传统和合思想、反思西方管理人性观和因应时代变迁而提出的一种新的人性假设。和合人性假设是“经济人”与“社会人”、“工具人”与“目的人”、“理性人”与“情感人”、“经济人”与“道德人”、“现实人”与“理想人”的和合化生。和合人性假设为当代管理理论的融合创新提供理论支撑,为中国式管理理论的建构奠定人性基础,为中西方管理文化的会通确立思想前提,在当代管理理论与实践创新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 一、改变人才结构,图书馆在选才环节上要确立才能观 古人云:“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诸葛亮说:“治国之道,务在举贤。”古人招贤纳士都抓住了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强调人的“主体性”,人是事业的“核心”,因此图书馆要充分认识到人性,尊重人性,充分认识到对人的投入就是对事  相似文献   

4.
经济管理首先是对人的管理,如何看待人、解释人的本性,决定了管理者建立什么样的组织机构、人事制度以及相应的管理措施、方式。本文全面回顾管理心理学历史上出现过的四种人性假设,即“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并探讨在此人性假设下的人性行为观与管理的内涵,以便更好地理解人性,促进管理,发挥人在组织中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素芳 《科教文汇》2007,(4S):184-184
余华早期作品着眼与对“人性恶”的揭示,无不充满了压抑与晦暗。他对非人性的描写,得力于他对经验的怀疑和想象力的作用。后期的温情让人感受到了善的一面,给人希望与温暖。然而,无论是“善”、是“恶”,人性永远摆脱不了本能与欲望,“人性”也永远是以自我为标准去衡量万物的,人是以自身认同的价值观念,行使着做人的资格。  相似文献   

6.
李志  向征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4):91-92,90
本文以西方学者提出的X理论、Y理论、超Y理论和Z理论四种管理人性观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企业管理者最为倾向于Y理论与Z理论,而对X理论倾向性最低;管理者和普通员工管理人性观存在着一定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论快乐教育     
田蜜 《科教文汇》2007,(1):41-42
近年来应试教育的弊端不断暴露,各种批评都欲将它扫出历史舞台。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交替的背景下,快乐教育的响声也响亮了起来,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有广泛响应。快乐教育着手激发学习兴趣和增加学习活力,是教育的一大进步,但它背后的快乐主义人性观和“顺乎人性”的教育观,都受到了批评。它对传承深度文化、培养理性约束和丰富人生内容。都有消极作用。因此提倡快乐教育,一方面要纠正其理论误解,另一方面要丰富其实践内容。  相似文献   

8.
中国哲学博大精深,其鲜明的自然、整体、发展与有机等特性,对现代科学的借镜极为清晰锐利。文章仅从“道”与宇宙的生成演化观、“机”与生成演化的动力观、“熵”与积极有为的科学观以及“和”与科学的开放包容观等四个方面进行挖掘与分析,力图拳证中国哲学的现代科学借镜于一斑。  相似文献   

9.
“知识人”假定的社会基础与理念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社会发展的知识化和知识观的当代发展从不同的层面昭示:人、知识和社会三者在知识社会的发展中是内在统一和不可分割的。知识社会的发展为“知识人”假定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知识观的当代发展为“知识人”假定提供了崭新的理念基础。“知识人”的理论假设作为知识社会的社会制度建设和社会治理的人性基础渐显端倪。  相似文献   

10.
方霞 《科教文汇》2007,(8Z):84-184
阿·伊宁的小说《纪念日》对人性作了入木三分的刻画。小说故事虽然简单,蕴涵的思想却很丰富。小说体现了叔本华的“权力意志”论。从人性的角度来看,小说深刻揭示了人性中的阴暗面,对人性中的“恶”进行了批判。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人性在管理学中的应用以及对生活实例中的人性的分析,揭示出人性的根源是“私”。正如作者所言,这里的“私”是一个中性词,可以随着环境和心态的变化表现为善或恶,表现为复杂多变的性格。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技术观不是“技术决定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国内一些学者提出的“马克思主义的技术决定论”,“马克思主义的技术观是社会制约的技术决定论”,“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包含着科学技术决定论”等观点,本文通过对“技术决定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技术观的比较分析,认为二者是性质根本对立的两码事,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技术观的误解或歪曲。  相似文献   

13.
试论"以人为本"的情报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春虎 《情报杂志》2004,23(3):84-85
运用“以人为本”的思想观点对情报工作与实践、情报学研究进行了系统地论述,并结合情报学的现状,提出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情报观,并探讨了“以人为本”的情报观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医学科技人才的特点和人文科学与管理科学知识在医学科技人才知识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提出了“用其所长”“因人设岗”“因岗选人”等以人为本的岗位育人观和“科研育人”“政策引导”的人才培养观。  相似文献   

15.
“复杂人性假说”的提出对初中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目的旨在把管理学中的“复杂人性假说”引入初中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以期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共谋初中生教育管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经济管理首先是对人的管理,如何看待人、解释人的本性,决定了管理者建立什么样的组织机构、人事制度以及相应的管理措施、方式.本文全面回顾管理心理学历史上出现过的四种人性假设,即“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并探讨在此人性假设下的人性行为观与管理的内涵,以便更好地理解人性,促进管理,发挥人在组织中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观的由来     
李莉 《百科知识》2007,(1X):57-57
在古代,观指的是宫阙两旁的望楼。汉朝时期,皇帝重视道教。于是,人们将道教的庙宇尊称为“观”。东汉以后,道佛两教都很兴盛,寺、观开始并称。北魏《洛阳伽蓝记》上说:“寺观友烬,庙塔丘墟。”唐康骈《剧谈录》载:“至于佛宇道观,游览者罕不经历。”从汉朝以来,“观”一直是道教徒修行的地方,例如紫阳观、太玄观、玄妙观等。现在,观已经成为道教的象征性建筑。  相似文献   

18.
企业文化激励功能的发挥离不开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本文分别介绍了“经济人”和x理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和Y理论以及“复杂人”理论,分析了企业文化激励与这些人性思想及人性管理理论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与罗尔斯都对功利主义自由观进行了批判,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各具特点的自由理论,构成各自正义观的理论基调。二者都探讨了“谁的自由”“怎样的自由”与“如何自由”等重要问题: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为视角,关注资本所有制下受剥削与异化的无产阶级的生存,将自由看作人的本质的实现,指出通过劳动生产力的发展与无产阶级革命的结合,逐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罗尔斯从现有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体制出发,关注社会中由于自然偶然分配的“最不利者”的权益,将自由界定为社会全部成员最大均等的自由,指出通过改善现有的社会政策,保障“最不利者”的利益,实现公平正义的良序社会。罗尔斯的自由观是完善现有社会制度的内在的自由,马克思的自由观是变革资本社会的超越的自由;罗尔斯的正义观侧重当下,马克思的正义观蕴含超越;二者都旨在构建一个满足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正义社会。对二者在自由理论基础上正义观的厘清无论对国内的政治哲学研究,还是对我国当下美好社会的建设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知识产权法因技术理性观的侵蚀而呈现的失衡状态,在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为标志的数字时代愈发凸显,隐藏着从局部失衡发展为系统性、结构性失衡的隐患。知识产权与隐私权、“数字人权”、生命健康权、信息获取权等权利的冲突亟待规制。建构主义的技术观从技术产生与运作中“人”的能动因素入手,为这一冲突的解决提供了思路。数字时代知识产权法的建构应当以人本主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树立平衡保护观”“培育创新与发展共同体”和“构建风险共同体”三重维度培育人本主义知识产权观,从坚持人的主体地位、强化人的主体责任、完善人的基本权利三个层面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人本主义知识产权保护理念的提出,也将为中国法迎来世界时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