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生态工业园与集群式供应链的耦合正是集群企业在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以及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等问题时形成的一种全新的组织生产模式。本文根据国内外生态工业园与产业集群的特点,提出了生态工业园与集群式供应链耦合的概念;从低成本交易性、差异化互补性和集中化规模性角度系统研究了生态工业园与集群式供应链的耦合驱动机理;结合武汉青山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发展实际,通过生态工业园与集群式供应链的耦合研究,揭示了生态工业园集群式供应链的形成过程。为我国传统产业集群向生态工业园改造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2.
集群式供应链组织续衍不仅是集群升级的主要途径,而且也为产业集群与物流园区耦合提供了基础。本文根据集群式供应链组织续衍的物流特点,对集群供应链组织续衍与物流园区的耦合性进行了分析,提出集群供应链组织续衍与物流园区耦合的三种模式,并以苏州IT产业集群为例,来分析集群式供应链组织续衍的演变规律,以及对物流园区发展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黎继子  李柏勋 《科研管理》2007,28(6):167-174
集群式供应链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组织系统,在大规模定制化生产上,有其独特的优势。本文系统阐述了集群式供应链大规模定制化运作的基本框架和驱动机理等相关理论,并给出详细的集群式供应链大规模定制化生产运作流程图。最后,通过以晋江鞋业产业集群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引证了集群式供应链实施大规模定制化生产,能为顾客提供柔性、快速、廉价的定制化产品和服务,从而提高相关产业集群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彭勃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3):144-148,152
综合产业集群、港口物流产业集群、港口物流园区、港口供应链和柔性供应链的基础理论及港口自身特点,提出基于产业集群模式的港口物流柔性供应链的概念,并从供应链运作理念、结构以及运行流程三个方面构建基于产业集群模式的港口物流柔性供应链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5.
在集群式供应链技术创新的基础上,从单链与单链的链际间的横向合作视角,研究集群式供应链横向合作下的技术创新模式.根据集群式供应链横向合作环节的差异,将其技术创新模式分为PC模式、RDC模式和MC模式,并以这三种模式的内在联系分析了集群式供应链创新模式演变及传导路径.最后,以宁波注塑机产业集群的海天和海太为例,分析了横向合作下集群式供应链技术创新内在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6.
生态工业园中工业共生网络运作模式研究   总被引:57,自引:1,他引:57  
工业共生网络是生态工业园内企业合作的主要组织形式。由于生态工业园形成的路径不同,工业共生网络运作模式也各有差异,但不同的运作模式面临的风险和具有的效率不同,会最终影响整个共生网络运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本文结合国际范围内生态工业园发展趋势提出依托型共生、平等型共生、嵌套型共生和虚拟型共生四种最具代表性的工业共生网络运作模式,分析其形成机理、运作特点和存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顺利进行生态工业园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型复杂产品制造业集群供应链的组织特征,并以此为基础从产业关联、组织运作和知识集成三个维度构建了大型复杂产品制造业集群供应链三维空间模型.分别从这三个维度出发,深入分析了集群供应链系统与大型复杂产品制造业集群发展之间的重要关系,并用实际案例对所提出的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为促进我国大型复杂产品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政策借鉴.  相似文献   

8.
疏礼兵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10):21-22,10
以加工制造、中小企业为主和集群化发展为特色的浙江民营企业,由于技术创新能力薄弱而面临在新一轮产业分工中被边缘化的危险。文章认为集群式技术创新是适合浙江民营企业特点的新型创新模式,并根据产业集群中不同创新主体发挥作用的差异,提出了地方政府推动型、产学研合作互动型和龙头企业主导型三种典型的集群式技术创新模式,并对其适用情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高技术产业集群式协同创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群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然而,能否协同使用集聚区内企业间的资源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成功的关键。本文在综合产业集群理论和协同理论的基础上提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式协同创新模式,并结合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企业内外部两方面对协同创新模式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吴荻  武春友 《科研管理》2010,31(4):156-162
摘要:实现生态化原则与产业集群行为规范的整合、建构生态型产业集群,对于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此,本文将研究对象锁定为生态型产业集群,根据产业集群内主导产业在生态化过程中所处地位的不同归纳出三种运作模式,并以案例研究的方式比较分析了上述运作模式的特点、选择依据和优劣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生态工业园是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生态工业园的发展目标是通过产业共生最大限度地降低产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出产业共生的"技术创新悖论"问题,通过对产业共生与技术创新关系的辨析,揭示了当前生态工业园效率低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产业集群供应链的协同能力的研究现状,分析产业集群供应链的关键影响因素和外部需求条件,基于此,从不同角度考虑电子商务对产业集群供应链的驱动效应,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通过案例研究分析得出结论,电子商务有利于促进产业集群供应链的信息协同、增强企业间的信任合作、缩短市场响应时间、快速整合市场资源、促进集群供应链内企业间的协作和竞争。  相似文献   

13.
宋涛  郑挺国  韩良  佟连军  赵妍 《科学学研究》2006,24(Z2):444-447
基于两类典型的产业生态系统建立基本数学模型,提出清洁生产系数和耦合适应度系数概念,在运用数学模型对生态产业园区的几种类型进行解释说明的基础上,得出清洁生产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生态产业园区和区域副产品循环网络具有相对的适用性,而技术创新是产业生态系统成功运行的关键因素等结论。  相似文献   

14.
基于低碳经济理念的产业集群生态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低碳经济发展特征,研究产业集群生态创新的方向和动力,分析基于环境-资源-创新-经济的生态创新系统;结合上述研究,提出我国产业集群的生态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5.
在国内外生态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研究基础上,对鄱阳湖生态产业集群内部、外部网络进行梳理,并利用鱼骨图模型分析鄱阳湖生态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因素,构建出生态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因素模型;同时将影响因素导入AHP模型中,以定性结合定量的方法建立判断矩阵,通过计算影响因素进行排名,找出关键影响因素,为鄱阳湖生态产业集群建设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鄱阳湖生态产业集群的因素层中,群内企业因素和公共管理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其他外部因素和智力支持影响较小;方案层中,生态产业集群的环境维持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循环理念排在第二,政府主导调控和产业选择分列第三和第四。因此,在生态产业集群的建设过程中,要以系统思维为导向,着重做好群内企业服务和公共管理服务,同时结合好资源输出效率和知识创新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我国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生态工业园的建设既可以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增加经济、社会效益,又可以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是园区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基于国内外生态工业园的发展现状和系统科学的理论,提出在循环经济范式下的三类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而后分析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的特性。最后,提出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从生态工业园的产业体系和支撑体系两个方面来反映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发展的水平,共涵盖了24个指标。  相似文献   

17.
生态工业园区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黄鹍  陈森发  周振国  亓霞 《科研管理》2004,25(6):92-95,69
摘要:生态工业园区是21世纪新兴的工业组织模式,是人类探索经济发展新途径的产物。本文根据生态工业园区的基本内涵和设计原则,构建了相对完整的生态工业园区指标体系,并运用该体系对生态工业园区综合评价进行了初步研究,为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发展中的企业邻近与集聚辨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在“产业集群”风靡我国的时候,两种倾向尤为显著:一是将企业集中到工业园区发展,二是在城市或区域内打造和拉伸产业链。这引发了两个基本的问题,其一,企业的地理邻近是否一定有利于企业和区域竞争力的提高?其二,产业链是否一定要在本区域中打造?本文回顾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分析了我国的实例后提出,为提高区域和城市竞争力与创新能力,不仅要重视企业的地理邻近,更重要的是促进产业联系的形成和增强.既包括近距离的联系,也包括关系邻近而地理距离遥远的产业联系。那种简单地把产业集群与工业园区混淆,以及把产业集群发展看成本地产业链的打造都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