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周喜君  郭丕斌 《资源科学》2015,37(2):318-324
深入研究"资源诅咒"现象在煤炭资源型区域的存在性以及规避途径,对促进这些区域经济发展和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选择同属中西部的8个富煤省区作为研究样本,运用2000-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煤炭资源丰裕度、煤炭就地转化水平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从整体上看,煤炭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之间负相关,即煤炭资源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经济增长,表明样本省区整体上存在"资源诅咒"现象;但陕蒙二省单独回归发现,其煤炭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之间正相关,说明其较有效地规避了"资源诅咒",进一步研究发现提高煤炭资源就地转化水平是其规避"资源诅咒"的重要途径。最后,文章针对如何通过提高煤炭资源就地转化水平,从而帮助广大煤炭资源型区域有效规避"资源诅咒"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依据"资源诅咒"理论,通过对内蒙古资源型城市发展带来的新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内蒙古要保持持续的经济增长、避免资源诅咒,更好的选择就是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实行循环且多元化经济,走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导致很多自然环境都面临枯竭,在这个背景下,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与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资源型城市的生态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也成为目前城市转型的主流方向。资源型城市的生态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到经济、生态与资源等多个领域的重大课题,基于此,本文就主要针对资源型城市生态转型与可可续发展的相关的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冯国强  马通 《软科学》2024,(2):42-48
利用2004—2018年我国285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SO2排放量的面板数据,系统检验资源依赖对于环境保护究竟是“福音”还是“诅咒”,以及强化环境规制能否突破资源依赖带来的“诅咒”机制,并在理论上厘清增长资源“诅咒”与环境治理资源“诅咒”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资源依赖与环境治理之间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环境治理的资源诅咒效应更容易出现在拐点之前,拐点之后二者之间呈负相关;环境监管强化能够形成拐点前移动力,推动城市环境治理突破资源诅咒。  相似文献   

5.
西北干旱区资源型城市发展与转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永凯  马国霞 《资源科学》2008,30(7):1013-1017
资源型城市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城市群体。本文以资源产业的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以西北干旱区为区域背景,以资源型城市为典型案例,通过对西北干旱区资源型城市发展现状的分析,指出西北干旱区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除了受到经济结构畸形、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等资源型城市面临的普遍问题之外,还面临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脆弱两大特殊瓶颈。最后基于资源型城市的生命周期理论和干旱区的特殊性,提出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与转型要具体分析、分类指导。对处于幼年期的资源型城市,要搞好资源产地和城市发展的长期规划,资源产地不一定要设市;对处于中年期的资源型城市,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势转换,提前做好转型准备;对处于老年期的资源型城市,要利用积累下来的资金、技术、人才等带动其他产业,逐步把重点转移到非资源型行业领域中,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进一步做好城市的未来发展与转型。  相似文献   

6.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问题,是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保证。以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河南焦作为例,利用灰色理论研究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焦作市已从传统的依赖煤炭的矿业城市,转向以铝业和旅游业为主的新兴工业和旅游型城市。  相似文献   

7.
资源型城市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自然资源,面临着资源耗尽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必须进行低碳转型升级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首先阐释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的影响制约因素,构建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转型等级进行划分;在此基础上,确定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评价模型,以国内17个典型资源型城市为例,通过生产率指数(ML)及全要素生产率(TFP)分解值在不同年度的差异化变动进行实证评价,以检验所构建的评价系统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实证评价结果表明,低碳技术进步和环境管制政策的双重作用能够促进资源型城市的低碳转型,两者效应的叠加使资金更多地向技术创新领域倾斜,并集中于低碳产业,这有效促进资源型城市低碳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8.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问题,是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保证。以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河南焦作为例,利用灰色理论研究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焦作市已从传统的依赖煤炭的矿业城市,转向以铝业和旅游业为主的新兴工业和旅游型城市。  相似文献   

9.
董锁成  李泽红  石广义  李宇  李岱 《资源科学》2013,35(9):1755-1764
国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为资源经济学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为资源经济学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成立30周年之际,以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经济研究专业委员相关研究团队及全国主要资源科学研究团队的科研实践为例,本文回顾和总结了资源经济学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已有学术贡献,对资源经济学的学科价值进行了再认识,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时期我国资源经济学学术创新的主要方向。资源经济学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已有学术贡献主要包括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发展关系研究、资源承载力研究、资源安全研究、资源流动研究、资源循环利用与循环经济研究、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世界资源经济研究等7个领域。生态文明战略的提出更进一步提升了我国资源经济学的学科价值,我国资源经济学应紧跟国家战略需求,在水、土、能源和矿产等部门资源经济学领域、循环经济领域、资源产权与价值领域和资源经济研究方法等4个方面推进学术创新。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经济研究专业委员会应担负起学科发展导向和学术创新组织的重任,引领中国资源经济学迈向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0.
体制双轨制视角下的“中国式资源诅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仲常  谢波  丁从明 《科研管理》2012,33(8):153-160
本文从新的研究视角,用中国经济转型中形成的体制双轨制(即产权双轨制和价格双轨制)解析了我国资源富集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由于中国的资源诅咒形成的机理中具有中国特有的体制因素,因此是"中国式的资源诅咒"问题。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的资源诅咒现象确实存在,且体制双轨制是导致地区自然资源富集程度与经济发展负相关的重要原因。本文进一步使用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能源资源的供给(或需求)与双轨制(政府价格控制程度、公有经济比重)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并证明了体制双轨制会加剧资源相对富集地区的资源诅咒效应。  相似文献   

11.
严太华  胡尧 《资源科学》2019,41(12):2172-2181
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发展中的重要议题,合理识别资源型城市发展与转型状态是科学决策的前提。资源依赖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的本质特征,本文通过分析资源型城市职能发展与城市-资源关系的互动演变规律,发现城市的优势职能可以合理反映城市发展与资源的依赖关系,并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可行的分类方法:按照资源依赖强度,可以静态地将城市划分为强依赖型、中依赖型和弱依赖型;利用资源脱钩模型,可以动态地将城市分为强脱钩、弱脱钩、衰退性脱钩、强负脱钩、扩张性负脱钩和弱负脱钩6种状态。进一步对107个资源型城市的实证研究发现,资源型城市资源脱钩率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资源型城市转型初见成效,分类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地区发展现实。  相似文献   

12.
徐盈之  胡永舜 《资源科学》2010,32(12):2391-2399
本文从"资源诅咒"假说出发,对内蒙古地区的资源优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计量检验和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内蒙古的确存在着"资源诅咒"现象,主要原因是资源开发导致的"荷兰病"效应。但西部大开发以后,随着国家及地区各项政策的实施",资源诅咒"现象在内蒙古地区被破解。通过进一步实证分析,本文发现该地区破解"资源诅咒"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制造业部门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提升,使得经济增长呈现出可持续性,但随着近年来该地区能源开发强度的增大,制度弱化的趋势日益呈现。  相似文献   

13.
胡春生  莫秀蓉 《资源科学》2016,38(12):2338-2347
资源型城市与其他类型城市间的经济差距是中国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十三五”时期“努力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目标需要攻坚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经济收敛的角度对1999-2013年间69个资源型城市与135个其他城市的经济差距进行了考察,发现资源型城市收敛更快,二者差距正在缩小。进一步地,对资源型城市经济收敛的结构分解表明,资源型城市间存在显著的结构性差异,主要表现为:①西部资源型城市和衰退型资源城市整体经济的收敛速度更快;②成长型资源城市除二产外,其他产业未收敛;③成熟型资源城市的二产收敛速度较低;④不含东北三省数据,东部资源型城市经济收敛速度依然最高;⑤近年来,一些资源型城市的经济收敛趋势有所放缓。最后,本文指出,当前国家正在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达地区在突破瓶颈后,将开辟出新的增长路径。这种情况下,资源型城市必须跟上转型浪潮,以防止艰难缩小的经济差距再次拉大。  相似文献   

14.
黄河流域半数以上城市是资源型城市,该类型城市生态和产业协调发展对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文章以环境治理数据和工业企业数据为样本,采用面板门限模型、熵值法等方法,基于资源禀赋分异对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进行类型划分,解析资源禀赋、环境规制和产业路径创造交互作用关系,归纳高、中、低等级资源禀赋下环境规制对产业路径创造的影响机制,进而针对不同等级资源禀赋条件下资源型城市提出高质量发展建议。结果表明:2003—2016年,黄河流域城市环境规制水平增长显著,且地区差距不断缩小,总体呈现上、中、下游逐级递增态势;2003—2013年,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产业路径创造水平提升明显,但地区差异显著;不同资源禀赋条件下,环境规制对资源类和非资源类产业路径创造的影响机制具有显著差异。为此,环境政策的制定和选择要考虑当地资源禀赋条件和经济发展对资源行业的依赖程度,科学设计精细化的环境政策,充分发挥环境规制对生态保护和产业转型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绿色经济效率评价对干旱区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质量提升和经济转型意义重大。通过构建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SBM-Undesirable和Malmquist-Luenberger模型,对中国北方干旱区20个资源型城市2006—2016年静态效率、动态效率进行测度。并借助城市发展周期、主导资源类型分类特征以及动态变化视角对干旱区资源型城市的绿色发展水平和特征规律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①干旱区资源型城市绿色经济静态效率总体水平较低(0.932),且城市间效率值表现出较大差异性,其中吕梁、延安和庆阳等城市绿色发展水平相对较高。②按照主导资源类型划分城市的绿色经济效率,呈现石油类(0.995)>综合类(0.958)>金属类(0.908)>煤炭类(0.904)规律特征,金属类城市和煤炭类城市变化趋势相似且都处于较低状态;依据城市发展周期划分城市的绿色经济效率,呈现成长型(0.978)>再生型(0.945)>成熟型(0.920)>衰退型(0.882)的规律特征,衰退型城市绿色发展明显滞后。③干旱区资源型城市绿色经济动态效率总体处于增长状态,在2006-2016年整个时期呈现出“逐步上升—快速上升—缓慢上升”的变化规律。④根据ML指数将城市划分为4种类型,其中增长型和波动增长型城市占比为65%。大同、包头和白银等城市动态效率值较高,绿色经济的增长速度较快。整体上干旱区资源型城市在国家政策引导和统筹管理下,绿色发展水平正逐步得到改善提升。  相似文献   

16.
资源型城市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自然资源。然而随着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资源耗尽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资源型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低碳转型升级。基于此本文首先阐释了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的影响制约因素,构建了低碳转型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转型等级进行了划分,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评价模型,以17个典型资源型城市为例,通过ML指数及TFP分解值在不同年度的差异化变动进行了实证评价,以检验评价系统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森林“资源诅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宗飞  姚顺波  刘越 《资源科学》2015,37(2):379-390
利用我国27个省区1985-2012年面板数据,在考虑各地区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使用SEM模型分别对区域森林资源丰裕度以及森林资源依赖度是否存在资源诅咒进行了验证,结论显示:11985-2012年间森林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呈显著正相关,不存在资源诅咒;而林业政策的转变使得1998年前后森林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关系发生了改变;2森林资源依赖度存在明显的资源诅咒效应,即便在控制了影响经济增长各变量后,这种效应依然显著;3进一步分析可知,森林资源丰裕度与森林资源依赖度并不具有必然联系,依托森林资源比较优势及在森林资源不丰裕情况下都可形成高资源诅咒区;4在缓解高资源诅咒的过程中,前者应在提升林业产业效率,将森林资源由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等方面做出努力;而后者则应该转变区域产业结构,提升区域人力资本水平,走可持续的区域经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李文静  张朝枝 《资源科学》2019,41(9):1724-1733
旅游资源诅咒假说常在旅游研究中解释旅游发展与经济长期增长的非线性关系,但这一过程是怎样形成的却并不清楚。本文通过系统梳理旅游资源诅咒假说相关文献,认为资源依赖型旅游发展模式是否阻碍经济增长是判断旅游资源诅咒假说成立的基础,旅游发展的挤出效应是旅游资源诅咒假说的作用原理,而路径依赖则是旅游资源诅咒的生成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旅游资源价值的动态变化特征、旅游产业演化的复杂特征,结合路径依赖复合模型,建立了结合宏观及微观两个层面的旅游资源诅咒演变模型。模型认为:受旅游资源丰裕度影响,旅游目的地在宏观上会在路径依赖的影响下陷入发展模式锁定状态;但受旅游资源价值边界变化的影响,旅游目的地在微观上会根据市场需要不断发生层级演化及转换发展,试图通过不同发展路径重组突破旅游资源诅咒困境。本文加深了对旅游资源诅咒复杂演化过程的理解,对促进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