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刘美芬 《科研管理》2019,40(5):233-243
创新绩效是衡量一个企业创新水平的有效标准,高管政治联系对民营企业创新绩效具有重要影响。但是高管政治联系不是直接作用于创新绩效,而是借助于董事会治理行为。本文构建了“高管政治联系→董事会治理行为→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模型,对2009-2013年我国深市民营上市公司3065个有效观测值采用非线性检验方法验证董事会治理行为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高管政治联系和董事会治理行为呈非线性倒U型关系;董事会治理行为和创新绩效呈现非线性对数关系;在高管政治联系和创新绩效间董事会治理行为具有非线性中介作用。本文研究对民营企业完善创新机制、提升创新效率以及政府制定监控政策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鉴于从企业文化维度分析企业创新的经验研究较为匮乏,用文本分析有效识别“诚信”导向的企业文化数据,以2007-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实证分析“诚信”文化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并进一步从微观的公司特征层面与宏观的制度环境层面检验了此影响的差异性。实证结果表明:视“诚信”为首要文化的企业,专利申请数量更高,创新能力更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诚信”文化对于企业创新的“驱动”影响在国有企业、两权合一的企业以及制度环境较差地区的企业中作用更大。本文从普适性的企业文化视角对影响企业创新的作用情境进行了解释,为企业文化影响企业绩效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与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3.
企业创新能力是实现“创新驱动转型”战略的微观基础,因此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是个重要议题。许多学者探索了如何提升创新能力,但对哪些因素驱动企业创新能力本身动态发展解释不足。整合动态能力理论与认知理论,从管理认知视角出发,利用国内419个企业样本,本文对高管人员的管理认知与企业创新能力提升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1)高管人员的管理认知是构建企业创新能力的关键性驱动因素;(2)高管人员对内部资源与对外部环境的认知在提升创新能力过程中,存在复杂的交互效应;(3)高管人员驱动企业创新能力构建中,呈现出“自内向外”的资源驱动而不是“由外向内”的机会拉动的特征。文章最后讨论了理论贡献、管理意义及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本研究将创造力效能感与工作卷入引入到积极情绪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的分析框架内,构建了积极情绪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模型,并以研发人员为对象,通过调查研究发现:1)在中国企业背景下,积极情绪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有显著的直接影响(0.092);2)积极情绪通过创造力效能感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研发人员的创新行为,该路径的解释力是最强的(0.406);3)积极情绪通过工作卷入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研发人员的创新行为,该路径的解释力相对较弱(0.114);理论模型中“积极情绪→创造力效能感→工作卷入→研发人员创新行为”的路径作用也显著,但解释力相对较弱(0.058)。以上研究发现有助于厘清积极情绪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并为企业创新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双创”是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对于如何评价“双创”对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当前“双创”对经济发展的驱动效果如何等问题还缺乏理论关注与实证研究。研究结合“双创”发展特征,在修订波特的钻石模型基础上,构建了“双创”驱动经济发展要素模型并形成评价指标体系,基于324家企业的调查结果,分析了“双创”驱动经济发展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总体来看“双创”驱动经济发展效果明显,但仍有部分要素需要进一步关注与改善。  相似文献   

6.
陈力田  岑杰 《科学学研究》2018,36(7):1215-1223
转型经济情境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演进过程中存在“数量-质量”核心矛盾。秉承“专用、通用和权变”能力特征视角,基于305家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先采用DEA方法将公司专利数量增长能力解构为三种子能力,再比较这三种子能力对企业专利质量的效用,以及环境不可预测性在此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研究识别了专利质量导向下企业专利数量增长能力的优先级自低至高次序:研发规模控制能力→技术领域内效率提升能力→技术领域选择能力。环境不可预测性越强,该次序越有向以下路径重塑的倾向:研发规模控制能力→技术领域选择能力→技术领域内效率提升能力。该发现基于能力特征视角突破了技术创新领域的“数量与质量替代”逻辑,调和了理论分歧;并对本土企业如何通过技术创新能力重塑实现从增加努力程度向改变努力模式的转型,以实现专利数量和专利质量的均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金融合作提升“一带一路”区域创新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融合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关键支撑作用,对于沿线国家区域创新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对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速度增长加快,同时在沿线国家申请专利数量也呈现相同趋势,说明金融合作提升了“一带一路”区域创新水平。本文从区域创新能力的概念出发,梳理影响区域创新的内外部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金融合作对区域创新的影响,重点从金融体系、FDI和OFDI三方面研究其对区域创新活动的影响。之后对“一带一路”金融合作现状进行综述,从投融资合作、金融服务合作、信用合作、金融监管合作等方面,对沿线国家金融合作现状与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最后,立足于“一带一路”国家视角,探讨金融合作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路径,提出了金融合作提升“一带一路”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框架,以及新的研究方向,为推进“一带一路”国家金融合作与区域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江玉国 《科研管理》2006,41(2):104-114
本文从企业内外两个层面分析了其“智造”转型的主要影响因素,具体包括企业创新能力、制度压力以及利益相关者压力三个方面,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其进行了验证,并比较了各变量的作用强度,对企业“智造”转型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剖析。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创新能力和制度压力对工业企业“智造”转型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主要利益相关者对工业企业“智造”转型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次要利益相关者并不具有显著影响;企业规模调节了企业创新能力和制度压力对工业企业“智造”转型的影响作用,但对利益相关者压力的调节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刘艳 《科研管理》2010,31(1):134-146
摘要:本文以社会关系网络结构的视角,构建了高校社会资本对组织创新、教学与科研绩效产生影响的概念模型,并以我国69家高校作为调研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检验了涵盖高校内外部社会网络的高校社会资本三维度的测量模型是可行有效的;证实了组织创新在高校社会资本影响教学与科研绩效过程中的中介作用;解析了内、外部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关系维、认知维对教学与科研绩效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方面的效应差异及其交互作用。找到了高校关系维社会资本会对组织创新产生负效应的路径,论证了“强关系”和“过度信任”会产生负作用;但是综合高校内、外部社会资本各维度水平的交互总效应,它们对教学与科研绩效水平、组织创新能力的影响仍然是正向显著的。同时,本文也考察了“学校属性”、“办学历史”、“211工程”、“985工程”、“地理区域”作为控制变量对于高校教学与科研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曲彤  卜伟 《科学学研究》2019,37(8):1405-1414
从行为金融学视角出发,采用“产业政策--投资者关注--企业创新策略选择”这一研究思路,以2011-2015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Multinomial Logit-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策略选择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与发明专利相比,产业政策的“资源效应”显著增加了企业非发明专利申请的数量。我国证券市场具有典型的投资者有限理性特征,产业政策会带来“投资者关注效应”,当市场有效性不足时会进一步诱使管理层选择低质量的创新策略。对于非国有企业以及不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而言,产业政策引致的“投资者关注效应”是诱使其选择低质量创新策略的主要原因。研究结论为更好地引导产业政策和证券市场共同提升企业实质性创新能力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2011-2015年度的制造业和信息软件行业作为样本,讨论混合所有制企业控制权特征因素对企业研发创新行为的影响。本文利用Tobit模型实证检验发现:混合所有制企业中非国有资本董监事分享控制权会抑制了企业研发创新。同时,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受到制度环境深刻的影响,与制度薄弱地区相比,制度完善地区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特征更有利于激发企业的研发创新,并抑制了堑壕效应。  相似文献   

12.
政府的税收优惠和研发补贴是政府支持企业创新的重要方式。但目前的学术研究并不能够回答“哪种支持方式更有利于企业创新”。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分析政府税收优惠和直接研发补贴对企业创新绩效和创新质量的影响。采用505家高新技术企业2011-2013年调研数据为样本,对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有利于企业创新绩效和高质量创新产出的提升;相反政府的研发补贴对企业的创新绩效和创新质量均具有挤出作用;同时,对于技术能力比较强的企业,税收优惠对高质量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将越弱。本文的结论从理论上丰富了已有创新政策的研究,实践中为政府更有针对性的实施创新政策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本文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股权结构和高层治理两个维度出发,利用2008-2017年国有企业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国有企业股权结构的改变并未对创新绩效产生明显影响,而非国有股东委派董监高明显促进了国有企业的创新绩效;(2)基于现金持有视角,非国有股东参股和委派代表均能提高国有企业现金持有对创新活动的投入意愿;(3)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国有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不同,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创新绩效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影响。最后,本文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创新资源是开展研发活动、获得创新产出的物质基础,但研究发现在部分情境下充沛的创新资源反而会导致创新绩效下滑,引发“资源诅咒”现象。通过收集31个省级行政区的创新资源与治理环境数据,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创新资源和治理环境组合对创新产出的效用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创新产出效用较高的组合形式可以分为体系化法律支持模式、竞争性市场驱动模式和管理型政府驱动模式三种类型。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提升创新治理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章芬  原长弘  郭建路 《科研管理》2021,42(11):43-53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然而,新型研发机构如何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是当今重要而又缺乏探究的新课题。本文以新型研发机构的典范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为研究对象,运用探索式案例深入探讨了新型研发机构如何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过程,剖析了体制机制创新的关键密码,并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命题。本文开启了新型研发机构体制机制创新的探索,拓展了产学研融合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以2014—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管理者权力对创新行为的影响,并剖析异质机构投资者在两者间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所有权和专家权对创新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所有权更有利于市场创新,专家权更有利于技术创新;组织权和声誉权对创新行为具有负效应,组织权会抑制技术创新,声誉权对市场创新的负向影响更强;不论是在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17.
2013年是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加速及对外直接投资(OFDI)跨越发展交汇的起点,但目前有关我国国企改革的研究大多未涉及混合所有制改革与OFDI逆向技术溢出赋能国企协同创新的政策效果。为此,从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OFDI技术寻求战略的视角出发,基于沪深两市2003—2019年重点投资于发达国家的4 102家国企样本数据,以混合所有制改革政策冲击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和工具变量法等检验方法,实证检验混合所有制改革对OFDI国企高质量创新的影响作用,以及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多样性和OFDI逆向技术溢出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混合所有制改革对OFDI国企的高质量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在与东道国存在较大的技术差距以及东道国治理水平差异和企业吸收能力差异的情境下更加明显,而且可以通过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多样性、OFDI逆向技术溢出产生积极作用。据此,应进一步强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国企外循环赋能的创新发展动力,发挥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多样性、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监督制衡和枢纽传递机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08—2017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以及企业所在城市地方政府工作报告的文本分析,考察普惠化制度安排和选择性直接支持对企业研发绩效的影响及其异质性创新治理效应。研究发现:(1)与选择性直接支持相比,普惠化制度安排能够更精准地促进企业高质量研发产出,且其创新促进作用更持久;(2)政府参与创新的两种方式对企业高质量研发产出存在协同促进作用;(3)普惠化制度安排能够缓解不完善的市场化环境对企业研发活动的负面影响,而选择性直接支持的创新促进作用在较高的市场化水平下才能充分实现;(4)普惠化制度安排对不同生命周期企业的研发绩效均有显著促进作用,而选择性直接支持的政策效果在成长期企业中更显著。政府应在进一步优化现有选择性、差异化直接支持政策的同时,更加注重通过功能性、普惠化的制度安排推动国家创新治理体系完善和优化。  相似文献   

19.
徐浩  祝志勇  叶芸 《科研管理》2006,41(2):73-82
厘清行政环境(行政治理、法治水平)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首先,本文系统剖析了行政环境优化、偏向性投资和技术创新间的作用机制,其次,以2005-2016年我国97个地级市数据为样本,结合动态空间计量模型(SEM)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地方政府偏向性投资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负向挤出效应,且该效应在西部地区最强;(2)行政环境优化对技术创新具有直接的正向推动作用,该效应在东部地区最强;(3)十八大后,偏向性投资的挤出效应有所下降,行政环境优化的推动效应有所上升。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4)行政环境优化通过提升地方政府“经济政治人”诉求的机会成本,弱化了偏向性投资对技术创新的负向技术效应。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发现,中介效应可以解释行政环境优化促进技术创新总效应的8.51%。最后,本文认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基层司法部门的省级直管是改善行政环境,进而提升营商环境的重要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