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7 毫秒
1.
湿地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其保护和恢复事关国家生态安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存福祉。文章系统总结了我国湿地资源现状、湿地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效,以期支撑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决策。遥感监测结果显示,2020年中国湿地面积约为41.2×104 km2,位居亚洲第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湿地面积整体呈恢复态势,保障水安全的作用更加明显,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湿地碳汇功能潜力巨大,湿地合理利用模式不断创新,保护体系日趋完善,恢复技术体系基本形成。为推进新时期湿地保护工作发展,建议实施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湿地保护战略行动,完善湿地科学基础理论和学科体系,创新完善湿地保护修复技术和工程措施,加强建设湿地研究人才高地和湿地管理咨询智库。  相似文献   

2.
韩乐悟 《金秋科苑》2010,(19):24-25
酝酿已久的湿地保护国家立法,经过有关方面的艰辛努力,终获实质性进展。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国家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介绍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条例(送审稿)》目前正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待修改完善后,报送国务院法制办。  相似文献   

3.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的聚宝盆,在国家生态区位上十分重要。开展柴达木湿地资源调查研究,对加强柴达木湿地保护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介绍了柴达木河流、湖泊、沼泽和人工湿地种类、面积以及动植物资源等,表明柴达木湿地总面积有3.51×10~6 hm~2,柴达木湿地率14%,比全国的平均湿地率高(5.58%)。在湿地类型中,其中河流占湿地总面积比例6.34%;湖泊占11.12%;沼泽占79.94%;人工湿地占2.60%。柴达木湿地有植物群系55个、野生维管束植物647种、野生脊椎动物242种,同时还具有丰富的盐湖生物资源。同时,文中指出柴达木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湿地保护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美国湿地保护制度变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分析湿地保护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使不同国家的湿地保护制度研究能在统一语境下比较。首先基于科学计量学和系统研究方法筛选出公众、科学、政府和法律为影响湿地保护制度变迁的四个关键要素,并依赖博弈论工具建立了分析美国湿地保护制度的理论架构。基于这一架构,本文对包括关键利益相关者、政策执行路径、政策工具和管理挑战等内容的美国湿地政策史进行了讨论。对美国湿地保护制度的演化进行了四阶断之划分:“西进运动”与全民开垦(1900年之前)、“水鸟保护”与公众参与(1900-1970年)、核心法律与科学研究(1971-1980年)和完善制度与新的挑战(1980年至今)。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在湿地保护制度中,公众是源头、科学是前提、有效的政府管治和将湿地保护的规则和与政策制度化是关键。通过借鉴美国湿地保护制度变迁研究,本文构建了湿地保护制度变迁的“竹节模式”经验性模型,揭示了各动因之间的作用机理。虽然美国湿地保护制度也面临着公众教育、科学定义和政府管辖权等挑战,但中国的湿地管理者与政策制定者仍可从美国湿地政策执行的历史背景中吸取经验。同时本文的理论分析结构也可为自然资源及管理策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遥感的三江平原湿地保护工程成效初步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加强湿地保护,国家出台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2—2030年)》,三江平原湿地被列为首批重点保护和恢复工程项目区,目前工程已实施超过10年,对工程的实施成效进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2000—2015年的遥感数据,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及模型模拟方法,对三江平原湿地保护工程实施后的湿地面积及分布、湿地景观结构、生态系统质量、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等进行初步评估。研究结果显示,2000—2015年期间,三江平原湿地面积减少2 508.55 km~2,其中2000—2010年间湿地面积减小速率为209.40 km~2/a;2010—2015年间,湿地减少速度变缓,湿地减少速率为89.91 km~2/a;2000—2015年间湿地平均斑块面积先减小后增大;2000—2015年期间湿地植被覆盖度由91.8%减小至74.0%;自实施湿地保护工程以来,三江平原湿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有所增加,但水禽栖息地支持能力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6.
龙娟  宫兆宁  赵文吉  胡东 《资源科学》2011,33(7):1278-1283
本研究利用野外调查数据,采用市场价值法,客观的评估了北京市湿地珍稀鸟类价值。野外调查的珍稀鸟类共有302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有6种,分别为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黑鹳(Ciconia nigra)、白肩雕(Aquila heliaca)、大鸨(Otis tarda)、金雕(Aquila chrysaetos)、白尾海雕(Haliaeetus albicilla),国家Ⅱ级保护鸟类有38种,北京市Ⅰ级保护鸟类有21种,北京市Ⅱ级保护鸟类有89种。湿地珍稀鸟类在数量分布特征上,北京郊区珍稀鸟类数量和种类远大于城区,郊区湿地国家级珍稀鸟类的数量占国家级珍稀鸟类总数的90%,其中延庆野鸭湖自然保护区国家Ⅰ级保护鸟类总数最多,共115只,珍稀鸟类的总数最多,达34875只。在城市公园湿地中,玉渊潭湿地在城市湿地国家级珍稀鸟类数量中居首,占城市湿地国家级珍稀鸟类数量的46.9%。价值评估结果显示:①北京湿地珍稀鸟类总价值为73990万元,北京郊区湿地珍稀鸟类价值远大于城区,占总价值的98%;②按照区县分,密云县、延庆县、门头沟位居前三,分别占总价值的31%、14%和13%;③按照湿地类型分,珍稀鸟类分布在河流、蓄水区等地区的价值最大,分别占珍稀鸟类总价值的50%、39%;④在湿地类型单位面积价值中,沼泽湿地价值最大,为5.6万元/hm2。  相似文献   

7.
保护湿地资源,维持湿地的基本生态过程,对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和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国是世界上湿地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亚洲湿地类型最齐全、数量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在城市发展中,一些不合理的湿地开发行为,导致城市湿地功能退化。所以城市中的湿地保护显得更为重要,首先分析了城市化对湿地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而探讨了相关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中国湿地保护立法的现状、问题与完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在中国具有重要的生态地位,然而现有研究中对中国湿地保护立法进行整体、系统和深入分析的成果尚不多见,为此,从立法角度研究中国有关湿地保护的规定、问题及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回顾中国湿地保护相关的立法及政策,相继经历了1992年中国加入湿地公约以前为谋取经济利益保护湿地生物资源立法时期,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以后至2012年"十八大"前逐步认识湿地生态价值采取就地保护湿地的立法时期,以及"十八大"以来至今将湿地作为环境要素独立保护的立法时期。就当前中国有关湿地保护的立法而言,有关湿地保护规定的数量虽然多,却存在诸多不足,集中表现为:相关规定目标定位偏离、内容零散化、缺乏操作性;湿地保护的专门规定法律位阶过低;湿地的定义和范围界定混乱;有关湿地保护及利用的规定严重滞后。本质上讲,上述问题的产生源于专门和可操作的湿地保护法规缺位。由此,亟待完善湿地保护的相关立法,这些措施主要包括:以颁布《湿地保护条例》等专门法规为核心寻求突破;对涉及湿地保护利用的现有法规与政策规定进行系统评估和清理;完善与湿地保护相适应的配套机制和运行体制。  相似文献   

9.
湿地是国家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物质条件,破坏湿地的行为会产生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理应受到法律的规制。上个世纪90年代,湿地的保护问题开始受到重视,保护湿地的观念也才开始在中国形成。就现有资料看,国内目前对湿地法律保护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拟对这一问题作一些基础性分析,提出自己粗浅的认识,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我国湿地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我国湿地的类型、分布及面积,回顾了我国湿地研究的进展及已取得的成果;论述了湿地在我国开发利用的现状,并着重分析了我国湿地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湿地保护的重要性,并对湿地保护和湿地生态系统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湿地与森林、农田、草地等生态系统一样,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丰富、生产力很高的生态系统。它对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的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环境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对湿地的保护与持续利用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1971年,一部全球性政府间的湿地保护公约——《关于特别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诞生,至今为止已有96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2.
本月聚焦     
《科学生活》2007,(1):12-13
黄河湿地白天鹅屡遭毒手白天鹅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每年冬天,逾万只白天鹅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飞临黄河湿地过冬。截至2006年12月11日,已在黄河湿地发现22只死亡的白天鹅。三门峡黄河湿地管理处和平陆县林业局  相似文献   

13.
郑杰 《青海科技》2008,15(2):10-13
青海高原湿地保护已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国家的重视,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生态文明,对高原湿地保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青海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探讨建立高原湿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以缓解和遏制其功能下降,解决区域内民生发展问题,促进青海省生态保护战略和优势资源发展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4.
滨海湿地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是重要经济鱼类资源的产卵场、索饵场和越冬场,也为湿地鸟类提供食物和栖息环境,是地球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类型。同时,滨海湿地也是人类活动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已成为全球变化的生态脆弱带和环境变化敏感区。中国科学院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以下简称"黄河三角洲站")围绕我国滨海和河口湿地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国家战略科技需求,致力于滨海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陆-海相互作用过程、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为主线,基于长期定位监测和野外控制试验,量化了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碳汇现状、规律及其驱动机制,明确了水文过程与水盐运移对滨海湿地碳循环过程的影响;揭示了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与适应规律;构建了退化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技术体系,提出了"健康滨海湿地"理论与技术模式,研发了滨海湿地生态修复关键技术,实现滨海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协同发展,丰富和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滨海湿地生态学。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基础数据、科学依据和关键技术,弥补了我国特别是北方河口三角洲湿地长期观测研究的不足,也使得黄河三角洲站成为国内外无可替代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科学研究基地,为提升我国滨海与河口湿地研究的理论水平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科技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15.
七星河自然保护区作为三江平原的主要湿地分布区,已被国家列入首批湿地恢复项目示范点,通过此项目建设,逐步扩大保护区湿地面积,恢复湿地功能。本文介绍了七星河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情况和特点,以及七星河自然保护区湿地恢复及保护项目主要内容,并对项目实施后自然保护区的监测结果进行了简评。  相似文献   

16.
中国湿地资源及其保护研究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38  
中国湿地类型多,包括《湿地公约》列出的全部湿地类型。另外还包括青藏高原湿地,共计38种。湿地面积大,据最新统计,总面积约7 969 ×104 hm2 ,包括人工湿地3 447 ×104 hm2 ,自然湿地4 522 ×104 hm2 ,居世界第三位。湿地中蕴藏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泥炭资源、水资源,而其本身又是重要的土地资源。湿地在调节环境,保持小气候稳定,维持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和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湿地资源面临严重的威胁。湿地面积不断减少,湿地珍稀动植物种类、数量不断下降,湿地污染、破坏严重。湿地资源到了必须加以重视和保护的时候。本文在全面研究中国湿地资源现状基础上,分析了湿地面临的主要威胁,最后提出湿地保护及其对策。意在加强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使得湿地资源得以永续利用,造福于后世。  相似文献   

17.
周天福  谭丽凤  韦振海 《大众科技》2010,(8):100-101,82
通过野外调查,分析广西西津水库库区的陆生脊椎动物资源及区系成分,并根据国家重要湿地的评价标准对库区进行湿地重要性评价。结果表明,西津水库库区陆生脊椎动物资源丰富,在我国动物地理分布区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广西境内候鸟迁徙重要的停歇地和越冬地,达到国家重要湿地的标准。据此,对西津水库湿地资源提出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迁徙鸟类与地球上不同生态系统、当地生物多样性和人类文化的时空关联,诠释了"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用鸟类数量来确定国际重要湿地,将地球上受威胁最严重的湿地生态系统和水鸟这两者的保护紧密联系在一起。亚洲的湿地丧失和退化导致水鸟数量锐减,相关监测和保护已迫在眉睫。中国科学院联合10个国家的鸟类和生态环境相关研究机构,建立了亚洲最大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迁徙鸟类运动生态数据库,获得了亚洲大型鸟类迁徙策略和通道的基础数据。研究发现,亚洲20多个国家的大型迁徙水鸟均利用我国的湿地,其集中利用区域不超过国土面积的1.5%,主要分布在6条大河流域的湿地。进而,探讨了湿地面积、涨落区和水文过程与鸟类数量和行为的关联性。"大开发",尤其是对湿地和水资源的开发,导致了水鸟栖息地丧失和退化、水鸟数量锐减。从全球视角分析,保护迁徙鸟类及其栖息地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近年来,我国已对典型湿地开启了成功保护,这也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信心。最后,文章还提出了关于我国牵头组织全球迁徙鸟类及其栖息地监测和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湿地过程与功能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71年《湿地公约》缔结以来,国际社会越来越意识到加强湿地保护与生态恢复、促进湿地合理利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全球性的湿地消失和退化危机引发了严重的生态环境和社会问题,直接威胁到区域,国家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历史长河中的五年稍纵即逝,而在"十二五"期间,湿地保护中的青海印记,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从总面积达16.73万公顷的青海湖鸟岛、青海扎陵湖和青海鄂陵湖3处国际重要湿地,到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贵德黄河清、祁连黑河源、德令哈尕海、玉树巴塘河等11处国家湿地公园,在这片72.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高原肾脏"焕发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