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研究了IT能力及社会资本对企业知识集成能力的影响,给出了IT能力和社会资本与企业知识集成能力的系统化能力、社会能力、合作化能力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假设.进行大量的问卷调查,并以SPSS和AMOS管理统计软件作为数据分析工具,建立了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社会资本对企业知识集成能力的系统化能力、合作能力、社会化能力三个维度的影响效应依次递增,而IT能力对企业知识集成能力三维度的影响效应依次递减,同时,IT能力对社会资本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技术集成的企业技术能力成长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在技术体系膨胀和需求变化加速的背景下,技术集成为企业技术能力成长提供了新途径。分析了基于技术集成的技术能力成长过程;对技术集成过程中企业的建构能力、技术监测能力和快速响应能力的成长机制进行了研究,表明技术集成有助于企业在利用外部技术源的同时,掌握产品开发主动权,促进自主技术能力的成长;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技术集成的技术能力成长模型。  相似文献   

3.
随着开放式创新理论的发展,集成创新已成为中小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个关键路径.本文在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从信息集成能力、知识集成能力、技术集成能力、组织集成能力和战略集成能力五个维度构建企业集成能力影响创新绩效的概念模型,然后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对相应的理论假设进行检验.最后,为我国中小企业如何通过提高集成能力提高创新绩效和获取竞争优势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知识集成能力是企业能力的本质和竞争优势的来源,但当前对于企业知识集成能力的测量还缺乏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实践的发展。论文剖析了企业知识集成能力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企业知识集成能力体系结构,参照Churchill的量表开发程序,开发了相应的量表并对其进行了信度和效度的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证实了所开发的量表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在理论上可为将来的学术研究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测量框架,在实践方面也可作为企业培育和提升知识集成能力的标杆,为企业知识集成实践和能力的评价提供有效的支撑。  相似文献   

5.
郭亮  于渤 《科研管理》2013,34(12):75-84
技术集成能力是技术集成的内生动力,其能力水平将直接影响集成实施的效果。作为新时期企业形成集成创新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技术集成能力已逐步引起企业决策者及管理层的高度重视。本研究在深入分析技术集成能力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从动态视角出发构建企业技术集成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模糊TOPSIS法对企业的技术集成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分析了造成评价效果差异化的原因,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技术集成能力是保证企业技术集成有效实施的核心基础,是集成创新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之一,已成为企业自主创新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本研究在对技术集成能力内涵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以装备制造业企业为例,结合该行业产品特征,基于信息维、学习维、技术维、组织维四个维度提出技术集成能力由技术监测能力、技术学习能力、技术系统整合能力及组织系统整合能力构成,建立了技术集成能力测度模型,并以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对此模型加以验证。本研究在推进相关理论研究的同时,为中国装备制造业企业基于自身特点如何有效调整集成创新方式并最终提升其综合竞争优势提供理论借鉴及实践对策。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组织结构和知识集成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给出了组织结构和知识集成能力各维度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假设.进行大量的问卷调查,使用结构方程模型,以SPSS和AMOS作为统计工具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组织结构以知识集成能力为中介影响创新绩效;组织结构的分权程度和非正式化程度正向影响知识集成能力;知识集成能力的社会化能力与合作能力维度显著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8.
李随成  姜银浩 《科学学研究》2009,27(8):1255-1262
 从组织学习、资源依赖和核心能力等理论角度对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理论分析,归纳了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研究方法对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取出交互学习能力、资源集成能力、创新核心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四个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9.
基于灰色多层次方法的企业知识集成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企业知识集成能力的涵义,在此基础上,从社会化能力、外部化能力、组合化能力和内部化能力四个方面设计了知识集成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针对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灰色评价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灰色多层次评价模型,并结合实例论述了灰色多层次方法应用于知识集成能力评价的基本过程.  相似文献   

10.
知识集成能力及其构成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和界定了知识集成能力的概念,探讨了知识集成能力构成要素:关系资本、知识共享水平和吸收能力,在此基础上,对77家知识型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知识集成能力与关系资本、知识共享水平和吸收能力均成正比例关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后发国家对于领先国家的经济追赶最终体现为技术追赶,而大中型工程因其复杂性和动态性有别于一般的产品技术追赶。通过对中国水电工程成功实现技术追赶的理论总结,揭示了技术追赶的内在机制,也为其他大中型工程实现技术追赶提供借鉴。基于动态能力和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建立概念模型,实证分析了技术整合能力对技术追赶绩效的影响,并探究了商业生态系统健康程度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1)技术整合能力对技术追赶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即技术整合能力越强大中型工程的技术追赶绩效越高;(2)商业生态系统健康程度在技术整合能力与技术追赶绩效的关系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即健康的商业生态系统能更加稳定地发挥技术整合能力从而提升追赶绩效。  相似文献   

12.
   基于动态能力束观点,本文研究了资源重构能力通过顾客整合与供应商整合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提出了相关研究假设。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回归分析方法对来自154家企业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检验了这些研究假设。研究发现:资源重构能力的两个维度——资源重组能力与资源重置能力,对商业模式创新不仅具有直接影响而且具有间接影响;资源重组能力可与顾客整合组合形成动态能力束进而能够通过顾客整合影响商业模式创新;资源重置能力可分别与顾客整合、供应商整合组合形成动态能力束进而能够分别通过它们影响商业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13.
薛晓芳  霍宝锋  孙林岩 《科研管理》2015,36(10):104-112
本文结合我国的企业联盟实践和相关理论,提出了IT能力的概念,并运用实证方法验证了IT整合能力对IT关系能力的影响。结构方程模型的结果表明,在IT整合能力中,IT集成能力正向影响IT管理能力;在IT关系能力中,IT与业务关系正向影响外部IT联系;且IT整合能力对IT关系能力具有正向影响,IT集成能力通过IT管理能力的部分中介作用正向影响IT关系能力;IT管理能力通过IT与业务关系的部分中介作用正向影响外部IT联系。该研究不仅为基于联盟的IT能力提供了理论基础,也对企业经理管理联盟中的IT活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郭亮  綦良群  于渤 《科研管理》2019,40(9):211-220
技术集成能力是衡量企业资源配置水平,影响企业集成创新效果的内生动力,其形成方式与成长过程一直是理论界的研究热点。本文借鉴企业基因理论,从仿生学视角剖析技术集成能力基因本质,运用实证方法探究技术集成能力基因碱基的具体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构建技术集成能力基因结构模型,揭示其成长“黑箱”。研究表明,技术集成能力基因是由技术链和管理链构成的双螺旋结构,信息监测、组织柔性、系统整合和技术学习是技术集成能力基因碱基要素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是技术集成能力成长的驱动要素。技术集成能力基因通过复制、变异和重组的一系列进化过程,实现要素匹配和功能优化,完成能力的适应性演化,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本文旨在为基因结构模型研究由概念性构建向实证识别提供全新思路和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15.
解释结构模型在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刘显东 《科技与管理》2002,4(4):122-123,126
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应用解释结构模型法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分析与评价方法进行了科学的探讨,结合西安高新区的具体实例,重点探讨了方法的应用与结果的分析,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应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分析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常玉  刘显东  杨莉 《科研管理》2003,24(2):41-48
本文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应用解释结构模型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科学的的分析与评价,文章结合西安高新区的具体实例,重点探讨了方法的应用与结果的分析,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王国顺  唐健雄 《预测》2008,27(3):23-28
利用动态能力理论,提出了企业战略转型能力的一个构建框架,它包括环境识别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管理控制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等四个方面,克服了以往对于企业战略转型能力构成的片面认识,因而较好地阐释了企业间战略转型绩效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群生存与发展能力主要取决于自身结构,而集群结构主要包括企业集聚结构和支撑结构。本文通过设计大企业集中度、集群品牌、专业市场、公共科技平台和行业协会等指标度量集群结构指数,根据对浙江省产值超50亿元的112个集群的数据收集与分析,划分产业集群为四种类型。结果显示,目前绝大数集群是处于大企业集中度低、支撑结构不完善的块状经济形态。同时,通过设计集群生存能力、发展能力与适应能力的指标体系,并选择样本中四个典型集群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集群结构与生存能力、发展能力和适应能力存在显著正相关,即,随着集群的大企业集中度提高和综合支撑体系完善,集群的适应能力上升。进一步解剖四个典型集群的结构动态升级过程,找到了集群升级的三条路径,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地区差异分析:框架、指标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缩小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距,落后地区必须大力推进技术创新,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最终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由此,提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分析框架、指标体系,并利用现有统计资料,对各地区技术创新能力作出评估,以期为西部地区技术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区域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郝斌 《科学学研究》2011,29(1):147-153
 随着模块化研究的深入,主流文献逐渐将视角聚焦于技术创新的模块化,模块化创新开始成为学界研究的核心问题。基于吸收能力与企业间网络理论,从模块化影响企业创新的路径与机理角度,探讨了模块化创新企业间的价值吸收问题。首先,分析了模块化创新企业间价值吸收的本质,即产品内分工深化引起的企业能力生成和价值生成的分离,具体表现为:(1)能力生成边界和能力作用边界的分离,(2)价值生成和价值整合的分离。其次,探讨了模块化创新企业间的价值吸收机制,指出价值吸收包括共享吸收、互补吸收、单体吸收等三条路径,需经历搜寻、甄选、内化、整合、实现等五阶段过程。最后,通过对丰田公司的案例分析,论证了文中提出的理论观点,也进一步拓展了模块化创新的实践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