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创新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创新的发展现状,结合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用人单位等合作主体的特征,探讨目前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创新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协作过程方面存在成效不足、成果转化率偏低、企业缺乏动力、政府支持不够等问题;保障机制方面存在法律不健全、目标和利益不一致等问题;主体差异方面存在能力和结构不匹配、诉求相互冲突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李阳  原长弘  王涛  陈志强 《科学学研究》2016,34(11):1744-1757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是实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是提升国家和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尽管学术界对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未能充分揭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是如何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本文基于对同方威视政产学研用合作的单案例研究,剖析了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的4个关键要素,从自组织理论视角出发,揭示了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动态演化过程。该研究成果对提高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绩效,实现企业竞争力有效提升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产学研以及"政产学研用"模式的由来及内涵进行了阐述。结合独立学院自身的特点,对"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进行总结和实践探索,得到的一些成果作为"政产学研用"的案例,以提供给其他地方作为借鉴。  相似文献   

4.
协同创新作为一种新的创新形式,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创新组织发展的体制与机制、实现路径等发面进行了分析与探究。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形成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创新体系,是促进我国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以青岛农业大学与东营市利津县的"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合作模式为案例,分析其具体做法,在此基础上探讨该合作模式取得成功的原因,为"政产学研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杨兴科教授作为我国矿产普查与勘探学科的带头人,坚守地学科研和教学一线近40年.他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科研引领找矿为宗旨,教学科研足迹遍布我国中西部,尤其在新疆天山戈壁、秦祁昆和青藏高原周缘盆山结合区开展了大量教学科研工作,为推动地球科学的科研成果创新、政产学研用合作以及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作出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隆昌县采取四项措施,积极推动全县政产学研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一是创新合作机制,进一步推动创新体系建设。建立企业与高校(院)合作机制,深化县校(院)合作,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在实施项目合作的同时,积极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依托高校的优势,鼓励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目前,我县已建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企业技术中心17个、工程实验室2个,硕士  相似文献   

8.
基于陕西工业技术研究院与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完成的汽车总线项目,本文运用单案例研究探究了该项目如何通过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揭示了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机理,分析了协同创新成功提升企业竞争力的4个关键点,并进一步探究了政产学研用协同可持续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9.
德国科技能长期保持世界领先水平,是因为它有一套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科技创新体系.德国成熟的科技创新模式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改革高等教育体制,发展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打造中介服务网络,并且加强创新主体间的联系和互动,形成协同创新的合力.  相似文献   

10.
产学研结合创新模式强调产业单位应该充分利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发优势,面向产业的需求,形成研究、开发和生产应用的一体化系统。"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与产学研用创新模式存在内在关联。河南省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实施工作还存在不足,与"中国制造2025"的落实推进还存在很多差距。需要通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策略进行补正。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端创新人才的需求,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具有学、研、产、政等跨界属性,为高端创新人才的培养开辟了新途径.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对高端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从构建科研与市场"双导师"制、完善教学培养体系、健全毕业考核内容等方面展开,体现了生态位理论中的错位发展、协同发展、扩充发展的逻辑.汕头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的发展模式充分体现了上述人才培养路径,对我国高端人才教育体制改革有重大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华侨华人与中国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在整合相关高校与研究机构,推进涉侨重大问题协同攻关的过程中发现亟需建立一个真正方便政产学研用各方互动交流、共同研讨与公开并汇总各种研究成果的大规模网络平台媒介.分别从平台构建的意义、思路和内容3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十一五"期间的区域经济建设以及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决定了高校实验室必须走出基础与专业简单划分的局限,积极参与到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依据近几年来大连工业大学实验室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积极探索将实验室打造成为教学科研服务平台,以此提高学生创新综合能力,增强高校科研发展能力以及提升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4.
华侨华人与中国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在整合相关高校与研究机构,推进涉侨重大问题协同攻关的过程中发现亟需建立一个真正方便政产学研用各方互动交流、共同研讨与公开并汇总各种研究成果的大规模网络平台媒介。分别从平台构建的意义、思路和内容3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中科院科技支撑西藏樟木地质灾害防治有关情况的介绍,以及对协同创新的思考,阐明了在科技驱动地方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实现从需求中挖掘科学问题,发挥"政产学研用"的综合优势,通过创新成果促发展的链条设计,为发挥科技创新在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6.
分析上海转型发展过程与政产学研模式、效果和存在问题。发现上海政产学研模式多样,科技带动作用较强,但由于企业、政府和学研自身的欠缺以及协同平台不健全等限制了政产学研功能的发挥。提出在健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的基础上形成政府引领、企业主导、高校和科研机构积极参与的创新格局,激发政产学研各级主体的创新动力,达到政企协同、企研协同、政研协同,实现技术创新和发展转型。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20,(6)
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在行业企业发展中发挥关键的支持作用。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推进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同样离不开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是一条值得关注途径,但当前对种模式重视的程度还远远不够。基于中原经济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需求现状,应采取有效的发展措施,促进"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21,(15)
通过对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近五年来发展现状的描述,在分析影响产业创新发展的要素后,提出了三个产业创新发展模式,即打造科技创新共同体和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政产学研用金"结合内外部技术创新发展模式以及技术移植创新发展模式,为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和理论的指导,帮助高新技术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寻找合适的创新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17,(6)
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面向区域发展,在现有产学研合作基础上,结合区域产业经济特点,通过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促进校校、校所、校企、校地间的深度融合,建立面向行业产业、区域发展的创新体系结构;研究校校、校所、校企、校地间的协同创新,打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充分发挥各类创新主体的独特优势,营造充满活力的创新环境,促进创新团队建设与创新能力提升,并为工科专业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本质是以知识转移为核心,整合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用户的优势资源,以人为载体实现知识创新、扩散、融合与增值。欠发达地区协同创新主体间信息传导机制缺失,创新要素在创新网络内循环流动受阻,各网络结点成为信息孤岛,不能有效实现资源整合。典型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在欠发达地区存在局限性,不适应欠发达地区发展的需求,本文创新性地提出在欠发达地区系统性构建以新型服务平台为桥梁的协同创新模型,实现柔性引才,创新要素能够以高层次人才为载体在创新网络内实现循环流动,产生非线性叠加效用,提升创新绩效。最后总结了与模型较为相符的院士工作站和人才驱动中心的实践模式,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