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信息炯探讨:情报概念的一个新的认识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粗[火用]”理论的分析方法具有方法论的意义,根据相似性原理,通过情报过程与能量过程的比较,论证了把“[火用]”理论引入情报学的可行性。从“情报是在一定环境下对用户有用的信息”这一命题出发,提出了情报即“信息焖”的观点。从“信息[火用]”的情报观出发,阐述了情报学就是以“信息[火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该学科的中心任务就是研究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信息中所包含的“信息[火用]”。“信息[火用]”是情报概念的一个新的认识视角,具有探索性。  相似文献   

2.
刘洁  任福兵 《情报杂志》2023,(2):99-104+98
[研究目的]信息迷雾治理是事关国家安全和稳定的重大问题。研究信息迷雾,感知信息迷雾的特征,对于中国在国际竞争中获取优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方法]运用传播学中的“3W1H”分析法,构建信息迷雾的情报感知分析框架;基于内容分析法,以中美竞争为切入点,对拜登执政后美国制造的同中国有关的信息迷雾进行感知研究。[研究结论]揭示了中美竞争中信息迷雾在源头层面、目的层面、手段层面、内容层面的主要特征,针对这些特征提出了中国应对和治理信息迷雾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失真信息治理是信息疫情时代中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也是图书情报学科近年来的热点议题。在传统信息纠偏研究中事后纠正的滞后性与局限性促使学者将目光转向更为主动的预先干预,预先干预的剖析对失真信息治理的理解与实践具有重大意义。[方法/过程]系统梳理过去几十年间的相关研究,解析失真信息预先干预的概念内涵,回溯相关理论基础,构建研究框架深入分析失真信息预先干预的相关研究与实践。[结果/结论]失真信息预先干预以预防接种理论为理论核心,涉及情报学、心理学与传播学等学科。时间、内容、目的与特征是阐释失真信息预先干预的四大构件。当前研究围绕“应用情境—影响因素—干预方式—干预结果”展开,未来还可从理论内涵拓展、行为特征探索与研究方法创新三大角度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权利作为现代法学的基本范畴,一直以来倍受关注,对其本质的解说也层出不穷。目前流行的“自由说”、“意志说”和“选择说”等观点都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陷。在考察和梳理各种权利学说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权利的本质应是法律所保护的、被违法行为侵犯或威胁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科学的信息公开质量评估体系,对有效开展信息公开质量评估工作,明确当前信息公开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而提高政府信息公开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通过对27篇研究文献及10份政策文件的内容分析,构建了基于“政府—公众”双主体的政府信息公开质量评估体系。[结果/结论]该体系融合已有文献的评估指标,提出政府保障、信息传播、公众体验和政民互动4个评估维度及相应的指标。揭示当前信息公开质量评估的侧重点与局限性,包括重视政府公开过程中传播内容的质量,却缺乏对信息公开前后公众体验的关注及政民互动等,为推动有效开展政府信息公开质量评估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旨在调查国内外信息实践研究中的基础理论,并揭示这些理论的特征及其对信息实践研究的贡献。[方法/过程]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于55篇文献中识别出19个理论,并归纳出这些理论对信息实践研究的贡献。[结果/结论]信息实践研究的基础理论主要源于社会学、哲学、图书情报学、心理学和生态学,且呈现出三个特征:认可实践是社会生活的中心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塑造,强调信息实践根植于实践和社会建构主义;强调从社会文化视角考察人类的信息实践;不排斥影响信息实践的认知因素,而是将其融入主体能动性中考虑。这些理论对信息实践研究的贡献体现在:在宏观层面确立了信息实践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进路;在中观层面为信息实践研究的设计与实施提供支持;在微观层面塑造了信息实践的核心研究内容。此外,研究进一步验证了信息实践研究尚未发展出属于自身领域的理论,未来应辩证地融入其他学科以及图书情报学的相关理论,以丰富信息实践的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从建构主义视角出发,综述国外“搜索即学习”领域中“将信息搜索视为学习过程”的研究成果,为今后探索用户网络信息搜索中的知识变化主题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支持。[方法/过程]围绕用户网络信息搜索中用户领域知识结构的变化、用户系统知识结构的变化、用户知识变化的搜索实验任务设计、面向用户学习的信息检索系统优化设计4个分主题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结论]第一,意义建构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可以有效地揭示用户信息搜索过程中的学习机制。第二,用户网络信息搜索中的学习同时包括领域知识学习和系统知识学习两部分,但是已有的研究却缺乏对这两个组成部分交互机制的探索。第三,已有的研究设计了面向用户学习的检索算法,并优化或开发了相应的搜索系统。  相似文献   

8.
黄传慧 《情报探索》2021,(1):129-134
[目的/意义]旨在揭示国外用户健康信息搜索行为的内容、特点及趋势,以期为我国用户健康信息搜索行为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过程]以Web of Science为数据源,对86篇文献采用综合、归纳、对比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从相关概念、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对知识脉络研究进行梳理,按老年人、成年人、青年人分别对健康信息搜索行为研究进行述评。[结果/结论]研究进展及对我国用户搜索行为研究的启示包括:①国外研究对象主体更加多元化;②国外信息搜索行为研究内容比较接地气;③研究方法不必过度“数学化”和“模型化”;④学术语言要具有可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为了缓解微信订阅服务中信息过载的现象。[方法/过程]本文构建了一套用于探究用户对分类机制设置偏好的指标体系,利用调查问卷从用户个人因素、信息特质、组织设计三方面开展调查与分析。[结果/结论]本文发现:用户普遍认为,当前微信订阅服务推送的内容存在重复、低质等问题,存在信息过载现象,且用户对微信订阅服务中的分类设置具有一定偏好。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建立微信订阅服务中信息过载防控机制的建议。[局限]由于本文仅仅是从理论方面提出了建立微信订阅服务中信息过载防控机制的建议,并未进行相关的实证研究,因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论信息势     
王如起 《情报杂志》1990,9(4):50-53
[一]引言我们先提出两个问题:(1)信息通讯能够实现的自身前提是什么?(2)信息通讯的实质目的是什么?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实现信息通讯的前提,但不是“自身”前提;服务于人类的经济生活及日常社会生活是信息通讯的目的,但不是其“实质”目的。我们认为:这个自身前提就是事物之间永恒存在的信息差异,简言之就是信息的不平衡性,我  相似文献   

11.
张敏  马臻  聂瑞  张艳 《现代情报》2019,39(2):94-104
[目的/意义]旨在探究社交网络环境下用户健康信息分享意愿的形成机理,为社交健康网络的开发者、设计者和运营者的实践活动提供可供参考的管理启示。[方法/过程]基于"深度访谈+扎根理论"获取二阶信息链(含二阶信息链、二阶信任链)分析框架下社交健康信息生态链中信息内容与信息信任的作用机理,并通过整合感知价值理论、信任理论、技术接受模型中提取出的关键因素,从信息主体、信息环境、信息内容及信息技术4个层面展开系统分析,提出研究假设并构建理论研究模型。选取微信的深度用户为实证样本,通过"情境实验+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400份有效数据样本,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方法验证理论模型。[结果/结论]信息主体因素(分享价值、自我效能及面子意识)、信息环境因素(分享态度、信源引力认知信任与情感信任、信宿推力认知信任与情感信任)、信息内容因素(信息正向情绪性、信息负向情绪性)均能显著正向影响社交网络用户的社交健康信息分享意愿,而信息技术因素(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对分享意愿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为了避免国内图书情报学界在大数据浪潮下走创新不守正的老路。[方法/过程]对情报学界开设大数据专业面临的挑战与冲击、情报学的学科根基、如何变革情报学研究与教育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结果/结论]如果不对现有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进行调整,不对师资队伍的知识储备进行充实,情报学界培养出来的大数据人才将缺乏市场竞争力。大数据时代的情报学研究既要追求学科知识的严谨性,坚守研究内容与教学内容的相关性,也要理性地将大数据思维、大数据方法与技术融入情报学的学科知识体系。大数据时代的情报学教育应该保持学科边界的稳定性,保持内容结构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韩啸  汤志伟 《情报杂志》2021,(1):171-177,188
[目的/意义]现有研究大多是从服务成功的视角展开分析,尚未对服务失败进行深入讨论,认识上的不足会阻碍实践的提升。该研究旨在透过对失败成因与影响的探究,丰富现有认识,为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通过整合信息系统成功模型与电子商务服务失败模型,将在线政务服务失败的成因划分为信息失败、功能失败、系统失败和服务失败;借助期望不一致理论和“退出-呼吁-忠诚”理论,建立了“成因-期望-行为”为逻辑主线的理论模型。使用问卷收集数据,运用软件Smart PLS进行路径分析,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信息、功能、系统和服务四个因素可以很好的解释在线政务服务失败;结果期望不一致、过程期望不一致对退出行为、呼吁行为具有显著影响,但不会对接受行为产生作用;成本期望不一致对这三类行为都会产生显著影响;信息失败、功能失败、系统失败和服务失败对用户行为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韩啸  郭雨晖  汤志伟 《现代情报》2018,38(5):164-171
[目的/意义]为了回应政府信息公开所面临的困境,需要对政府信息公开领域的研究成果展开一次全面评估与反思,以推动未来研究发展,为实践提供可行方案。[方法/过程]本文采用系统性文献分析法,首次对国内2007-2017年间公开发表的423篇文献进行了编码和梳理,提炼出了由使用者、信息公开方式、环境因素、使用类型、技术标准、效应和评估共7个部分组成的国内政府信息公开研究主题框架;归纳总结了该研究领域现有的理论、模型与不足,回应了国内研究的分歧。[结果/结论]研究发现,虽然文献数量增长较快,但存在实证方法运用不足、研究内容重复化、理论建设滞后等问题。基于此,提出均衡主题发展、总结中国经验等建议,并立足"供给——需求"视角,建构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健康信息搜索对改善人们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由非医学专业人士辅助他人搜索健康信息的现象受到了学者的关注,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将有助于弥合数字不平等对人们健康信息获取造成的差异。[方法/过程]以国外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梳理健康信息替代搜索的概念内涵和理论基础,并从现有文献的研究方法、影响因素和行为特征三个方面对健康信息替代搜索的知识体系进行分析,最后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两个维度进行前沿展望。[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国外现有的健康信息替代搜索大多局限于现象层面的分析,对主体参与动机、信息交换过程和效果机制的研究都不够深入,我国图书情报领域的学者在这一研究方向上有进一步探索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田梅 《现代情报》2017,37(12):42-47
[目的/意义]明晰信息偶遇在信息行为框架中的定位并进一步探讨阐释信息偶遇研究的理论基础对于信息偶遇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针对代表性概念与模型进行分析,探讨了信息偶遇在信息行为框架中的定位以及与其他信息行为之间的关系;从信息偶遇过程研究与影响因素研究两个方面,结合具体研究成果,阐释了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结果/结论]信息偶遇与信息搜寻、信息搜索等共同构成了信息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与两者存在交叉;可以基于非线性理论、关联主义学习理论、意义构建理论等认知科学理论以及自我效能理论等心理学相关理论对信息偶遇相关研究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 面对复杂的国家安全新形势,需要情报学界拓展与国家安全情报相关的问题领域,发展能够为国家安全情报工作提供指导的情报学理论、方法与技术。探讨"总体国家安全观"思想对情报方法研究的影响有助于情报学界把握学科建设的内容与方向。[研究设计/方法] 使用文献调查法和内容分析法,探讨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开展情报方法研究的相关问题。[结论/发现] 论证了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开展情报方法研究的必要性,梳理出适用于国家安全治理的常用情报方法以及"总体国家安全观"下情报方法研究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8.
范昊  王贺  付少雄  何建平 《现代情报》2019,39(10):136-144
[目的/意义]基于社交媒体个人信息安全事件频发的现状,通过审核社交媒体的个人信息保护政策,以期从法律政策文本层面规范社交媒体的个人信息保护,保障个人信息合法权益与社会公共安全利益。[方法/过程]本文以国内外16款用户量最大、使用频次最高的社交媒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法,从个人信息采集与利用、Cookie及相关技术的提醒、个人信息储存及保护、个人信息共享转让与披露、个人信息处理权益、未成年个人信息保护角度对社交媒体的个人信息保护政策进行分析。[结果/结论]政府层面亟需保障《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等法律法规的底层实施,企业层面需开展个人信息保护的内部制度化建设,结合服务与产品特征细化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内容,采用实名制规范未成年个人信息保护。  相似文献   

19.
代宝  续杨晓雪  罗蕊 《现代情报》2009,40(1):152-158
[目的/意义] 为了在系统了解国内外关于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过载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为未来的研究指明方向并为企业基于社交媒体的营销实践提供指导。[方法/过程] 本文从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过载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后果两方面对相关文献予以系统分析。[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社交媒体的系统特征因素、信息特征因素和用户的心理性因素、行为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是导致社交媒体用户感知信息过载的主要因素;信息过载会导致用户出现倦怠、情绪枯竭、不满意等消极情绪,并引起他们的不持续使用或转移行为、信息回避行为等。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信息安全标准作为信息安全保障的指导性技术文件在保障我国信息安全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必要对比我国和ISO信息安全标准的差别,以查找问题。[研究方法]该研究通过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相结合的方法对402项我国信息安全标准和378项ISO信息安全标准,以及71项我国在研标准计划和82项ISO在研标准计划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论]研究发现,我国信息安全标准从体量和更新速度上略胜ISO。从主题上来看,我国标准着重于技术类和应用类标准的发展,并已超越ISO。但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和隐私保护方面,我国相对落后。此外,我国标准化工作效率和完成度仍有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