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何建佳  刘举胜 《情报科学》2018,36(1):158-163
【目的/意义】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型社交媒体的出现,舆论逐渐呈现出一种碎片化、分裂化和圈层化的新 特点,在新形势下研究舆论的演化对推进舆论发展,构建健康稳定的舆论环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方法/ 过程】借鉴Hegselmann-Krause 模型粒子交互的建模思想,考虑了影响舆论演化的个体之间的亲和度这一因素,构 建了扩展Hegselmann-Krause 模型;在此模型上集中分析了观点坚持度、个体亲和度、意见领袖支持者比例对舆论 演化的影响机理。【结果/结论】研究发现:较小的初始坚持度、较大的亲和度和亲和度阈值,较大比例的意见领袖支 持者都可以有效促进舆论发生演化,促使舆论观点快速收敛,形成一致观点。这一研究结果为舆情管理部门处理 重大舆情提供了有效的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舆情当事人作为舆情事件中关注度较高的节点,其观点的信息质量会直接影响群体观点的分化和一致程度,该研究可为把控舆情发展方向、完善舆情预警系统的建设提供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研究方法]基于有界置信模型,引入了信息质量变量和个体信任阈值,构建了两阶段观点演化模型。通过仿真实验以及案例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分析了观点信息质量、观点发布时间和频率对舆论的不同影响作用。[研究结论]研究发现,论据越充足、态度越温和的观点,越容易影响公众的舆论走向;舆情当事人持有的观点及其信息质量不同,选择介入舆论的时间不同;舆情当事人观点发布频率对最终舆论存在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本文基于认知失调构建了观点演化模型,有助于研究群体观点的演化趋势。这是从心理学角度为舆情治理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也是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拓展了舆情监管的理论研究。[方法/过程]首先通过分析个体对认知失调的缓解措施,总结分析出网络拓扑的动态机制;然后根据差异化的个体网络结构划分了各自的亲密度,再根据亲密度衡量对其他个体观点的接受度,构建了新的观点演化规则;最后通过调节参数来设置不同的心理环境进行仿真实验,模拟不同情况下的观点演化结果。[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在认知失调的环境中,群体意见的聚合效果更加显著;认知失调环境中个体的社交阈值越大,即对矛盾观点的容忍度越强,这越有利于社会共识的达成;面对群体中不同数量的顽固个体,若监管部门需达成不同的舆论引导效果,应采取差异化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探究网络集群行为主体的观点演化机理,以期为引导和化解网络集群行为提供参考。【方法/ 过程】基于信息熵理论,借鉴有界信任模型中的HK模型,构建基于熵的观点演化模型并进行计算仿真实验,分析信 任阈值、观点自信度和群体异质性对网络集群行为主体观点演化的影响。【结果/结论】改进后的观点演化模型所需 的聚合轮次较少,网络社群观点演化能够较快的达到稳态;信任阈值对于网络集群行为主体的观点演化有正向影 响,信任阈值越小,观点聚合所需时间越短,最终观点集团数量越少;个体观点自信度对网络集群行为主体的观点 演化有正向影响,个体观点自信度越大,观点聚合所需时间越长,最终观点集团数量越多;初始阶段网络社群的群 体异质性越高,群体观点分布越具有偏向性,观点聚合所需时间越长,观点集团数量越多。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推荐算法等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网民群体中更容易形成信息茧房现象,并由此导致群体极化、网络巴尔干化的发生,增大了舆情危机发生的风险。在网络舆情研究中考虑信息茧房现象对舆情的治理尤为重要。[方法/过程]论文以经典传染病模型为基础,结合信息茧房理论与意见动力学,建立舆情传播的动态演化模型,并使用BA无标度网络对模型进行模拟仿真。[结果/结论]仿真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分析了用户初始意见分布、意见融合阈值对各群体密度的影响,以及后续刺激、舆情波动等因素对舆情演化的影响,为网络舆情的演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并为政府更好地管控网络舆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旨在为加强反转网络舆情监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引入前景理论,构建反转网络舆情监管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建立各主体收益感知矩阵,根据复制动态方程分析各种情况下知情者、媒体、政府策略选择。[结果/结论]该模型不存在稳定均衡策略,新闻核实成本、监管成本、处罚力度、公众媒介素养水平均会直接作用于系统演化方向。提出加强政府对网络舆论环境的监管力度,规范网民和媒体行为;加强媒体公信力建设,做好信息"把关人"的角色;提升网民媒介素养,理性表达观点等加强反转网络舆情监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从复杂网络视角,对有界信任模型中的DW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了基于社会关系强度的舆情 观点演化模型,分析网络社群舆情的观点演化机制,以期为引导网络舆情提供指导。【方法/过程】运用仿真实验的 方法,分析了信任阈值、观点开放度、关系强度对舆情观点演化过程的影响作用。【结果/结论】随着信任阈值的增 大,个体间观点经过不断交互而生成的观点簇数量逐渐减少,个体观点的聚合速度逐渐加快;随着群体从保守型转 变为开放型,个体观点经过不断交互而生成的观点簇数量逐渐减少,个体观点簇聚合速度逐渐加快;强关系更利于 网络社群舆情观点的快速聚合,且观点聚合达到稳态时的观点数量和观点分布方差均小于弱关系环境中。  相似文献   

8.
李青  朱恒民 《情报杂志》2012,(3):6-9,35
了解网民对某一话题所持的舆情观点倾向及其演化过程,是互联网舆情监控的一项重要内容。掌握舆情观点的演化特性对于及时引导和化解舆情危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考虑到互联网是一连接度分布具有幂律特性的复杂网络,提出了基于BA网络的舆情观点演化模型。模型考虑了个体本身以及个体对他人的信任关系两个因素,重点分析了模型中信任阀值对观点演化过程的影响,并对模型是否考虑网络拓扑结构因素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探究短视频用户的信息传播过程及演化规律有助于相关部门科学认知舆情发展态势,提高舆情危机处理能力。[方法/过程]在传统SEIR模型基础上,考虑网民的观点交互,将传播者分为谣言传播者和信息澄清者。基于此,构建SICR模型,并利用Python爬取抖音平台上关于“钟薛高烧不化”事件的短视频评论进行数据处理和仿真实验,验证模型的适用性。[结果/结论]信息澄清者在舆情爆发期增加发声渠道、占领舆论高地,采取处罚措施严惩谣言传播者,有利于引导事件转为正面讨论,促使真实信息被大众知晓,平息舆论。  相似文献   

10.
一种面向网络舆情危机预警的观点柔性挖掘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网络舆情危机预警方法的不尽完善,建立柔性舆情挖掘、观点演化和网络舆情危机预警三个子模型。采用统一挖掘算法,实现粗、中、细三种粒度观点柔性挖掘;采用发酵、异化和演化模型实现观点演化,并研判演化趋势;结合网络生态环境和观点演化趋势以及危机预警子模型实现对网络舆情危机的识别和预警并且给出了基于观点树的柔性观点挖掘实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从数据层面探索信息公开与舆情演化之间的关系,为完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政务微博为研究平台,选取新冠肺炎疫情事件为典型案例,聚焦病例信息公开及评论数据。使用内容分析法提取信息公开特征,基于SnowNLP模型计算社会情绪,结合焦点诉求分析舆情演化趋势。引入政府危机管理系列理论,探讨信息公开与舆情演化的双向作用机制。[结果/结论]信息公开不足会导致消极的社会情绪。随着信息公开工作的改进,公众诉求的态度和内容从一开始的强硬、笼统变得温和、具体。信息公开与舆情演化在周期上具有同步性,二者相互影响,这对于政府把握舆情规律,推进应急管理工作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周昕  邱长波  李瑞 《现代情报》2018,38(11):59-65
[目的]研究大数据网络环境发展新形势下,通过概率分析判断导致危机爆发的关键环节,为网络舆情危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方法]使用贝叶斯模型作为分析工具,探究网络舆情危机关键节点诊断的流程和机理。建立网络舆情危机分类匹配模型和关键节点诊断模型。[结果]建立60个网络舆情危机事件训练组得出模型条件概率表,3个测试组样本经实证诊断结果与事实相符。[局限]贝叶斯网络结构的构建需要进一步通过定量分析进行优化。[结论]对网络舆情危机进行分型,并精确地从复杂变量中诊断出对危机态势最具影响的关键节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准确掌握网路暴力事件的演化路径,并及时预测潜在的网络暴力事件,为相关部门治理舆情提供参考。[方法/过程]研究了网络暴力舆情事件的演进阶段、演进要素及演化路径;从舆情本体、舆情传播、舆情反应三个方面抽取网络暴力事件的相关特性。面向不平衡数据子集,基于多层感知机提出一种融合集成噪声识别与SMOTE算法的网络暴力预测模型。[结果/结论]提出的预测模型准确率达88.7%,且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暴露隐私信息是网络暴力事件发生最关键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探讨网络舆情事件中群体观点的演变规律,构建有效预测其演变趋势的方法。[方法/过程]参考物理学中场的思想和信息科学中数据场的方法,引入观点场概念,提出了一种基于观点势的观点潜在影响力评估模型;然后将该模型运用到微博评论的群体观点演化分析中,建立了微博评论的观点趋势预测方法。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以当前评论的观点势分布来预测未来评论的观点分布,在观点势计算时,以既有评论的排序值代表新的信息受众所处的参考场点与观点场中既有评论之间的距离。[结果/结论]通过实际的微博舆情事件数据实验表明,该网络舆情群体观点趋势预测模型能较好地评估已发表的显性观点对后来网民观点形成的影响力,具有较高的网络舆情观点趋势预测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网络舆情的蔓延很容易引发社会公共危机,给政府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如何积极引导和控制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成为评价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指标。科学合理地评价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导控行为,建立系统的评价体系是发现问题、采取对策的重要手段。[过程/方法]运用危机管理和过程管理的思想,根据舆情发生前、发生时和发生后的网络舆情发展历程构建了政府网络舆情导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我国25个省级行政区域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结论]根据各省份得分情况得出,各省份的网络舆情导控能力基本与本省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关,从地域分布上看,沿海地区省份总体高于内陆地区省份,少数民族地区的政府网络舆情导控能力较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医暴舆论空间积聚的情感能量推动观点衍化并深刻影响事件发展趋势,识别不同维度的情感认知且关注能量特征可有效循迹医患冲突的情感焦点。[方法/过程]以情感维度为能量源、情感能量特征为能量波构建医暴舆论情感能量域空间模型,能量源基于关键词云划分为自我认知、民生民意、社会发展三大维度,能量波以各认知维度的情感倾向、情感强度与扩散速度综合刻画能量趋势,最终依据能量域模型立体剖析突发医暴事件舆论空间。[结果/结论]结果显示,能量域空间模型能够真实反映医暴舆论情感演化趋势;各能量源均持续积聚负向情感能量;民生民意为医暴舆论的情感焦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旨在通过对网络舆情进行情感倾向分析和舆情追踪,为政府有效掌控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提供理论基础与决策支持。[方法/过程]以"罗一笑"事件为例,在建立加入特定事件语料情感分类词典和构建情感倾向分析模型的基础上,统计该事件微博文本的情感性强度和情感类型,从而划分网络舆情演化阶段。[结果/结论]揭示了舆情演化各阶段的特征与规律,据此提出引导网络舆情情感演化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