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北京耕地流失的时空特征与驱动机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孙强  蔡运龙  王乐 《资源科学》2007,29(4):158-163
利用1996年和2004年北京市两期土地利用图,提取各类用地的图斑,运用GIS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1996年~2004年间北京耕地流失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996年~2004年北京土地利用变化中,大多数地类转换都与耕地直接有关,耕地流失是北京土地利用变化的核心问题;城镇扩展主要占用耕地,且耕地生产力高的平原地区因建设占用而流失的耕地量大;远郊山区耕地被建设占用的压力相对较小,但被生态用地占用的压力相对较大;1996年~2004年间,尽管耕地面积减少,但耕地破碎化程度却在加重;地形和交通状况对耕地的空间变化过程影响显著。本文研究表明,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是促使北京地区耕地流失的最主要的动力, 由此带来的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北京耕地变化的解释力最强,恰好与前人相关研究结论相互印证;人口快速增长、区域土地市场过度竞争、农业结构调整及退耕还林政策也是北京耕地流失的重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2.
中国耕地资源区域变化态势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采用1996年~2004年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和同期各地类的流向数据,对我国耕地资源8年来变化流向情况及耕地资源增加和减少的来源构成进行了分析,并着重分析了我国非农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996年~2004年间全国共有9.3%的耕地转移为非耕地,全国耕地转移的速率是平均每年转移1.03%,同期全国共新增耕地2.93%,耕地年平均新增速率是0.33%。综合耕地转移和新增结果,1996年~2004年间全国共12.24%的耕地发生了变化,其年平均变化速率是1.36%。进一步分析表明,我国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生态退耕,而耕地增加主要是由于土地开发和农业结构调整,且耕地流向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此外,我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势头加速增长,且以独立工矿用地和城镇扩展占用耕地较严重。江苏、山东、浙江、河南、河北和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和粮食主产区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尤为突出,国家粮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3.
1998年~2006年中国耕地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史娟  张凤荣  赵婷婷 《资源科学》2008,30(8):1191-1198
根据1998年~2006年全国土地利用变更和全国耕地变化情况数据,对中国耕地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①1998年~2006年间,耕地资源结构变化的区域分异明显。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东部和东南沿海这些水热条件好、优质耕地集中的区域,灌溉耕地面积减少,耕地生产力降低;②除新疆和黑龙江耕地面积净增加外,全国其它地区耕地面积均呈下降趋势。耕地变化最为剧烈的地区分布在京津塘、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快速发展区和内蒙长城沿线农牧交错带;③耕地资源增减分布的区域差异明显。耕地减少区域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区、内蒙古及长城沿线的农牧交错带区和东部水热条件较好的平原及丘陵区;耕地增加区域呈明显的西移趋势,由此而导致耕地的整体生态条件恶化;④耕地增减变化的原因亦存在区域差异。在黄土高原区和内蒙古及长城沿线的农牧交错区,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生态退耕;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区,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结构调整和建设用地扩张。对于新增耕地而言,在西部地区,主要来自土地开发;在中东部地区,主要来自土地开发和整理;⑤建设用地占用耕地主要是由于独立工矿和村庄的扩张,其区位分布恰和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域相重叠。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耕地占用与GDP增长的脱钩分析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杨克  陈百明  宋伟 《资源科学》2009,31(11):1940-1946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大量优质耕地被占用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本文基于脱钩理论,运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的脱钩指数计算模型和Tapio等划分的脱钩状态,构建脱钩模型,计算脱钩弹性,建立脱钩程度坐标图,并以河北省为例分析各阶段脱钩状态及其原因,以期指导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耕地保护问题.研究表明:1990年~1999年脱钩弹性值变化平缓,由强脱钩向复钩状态变化,建设占用耕地压力增大;2000年~2005年脱钩弹性值变化剧烈,由强脱钩向复钩状态变化,建设占用耕地压力较前一阶段急剧减小后增大;2006年~2007年脱钩弹性减小,呈现弱脱钩状态,建设占用耕地压力减小.总体来看,建设占用耕地与非农GDP产值的关系曲线呈现"M"型变化,耕地保护政策、措施实施效果明显.随着经济发展,在未来一段时期建设占有耕地与非农GDP产值关系有向复钩状态发展的趋势,建设占用耕地压力将增大,为此应加大建设占用耕地管理力度,采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耕地利用综合效益的时空分异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庞英  王宝海  刘学忠  马博 《资源科学》2007,29(2):131-136
90年代末期我国进入了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大量占用耕地时期。伴随着低效利用和环境污染再加上结构调整的压力,我国耕地面积绝对减少,从而使得我国粮食总产于2003年降至近20年来的最低点。这一变化再次引起国内外对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普遍关注。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就依靠技术进步,实现耕地利用模式的转变——集约利用。本文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用因子分析法,尝试性地提出了耕地利用综合效益测度的指标体系并应用于我国沿海地区山东省的案例研究,对不同区域耕地利用综合效益时空差异状况进行了数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近十年来耕地利用综合效益运行的平稳性较差:一些地区在波动中实现了耕地利用模式的升级,而另外一些地区则逆转为粗放型或耗损型;目前多数发达地区耕地利用模式仍属粗放型。研究的政策启示是:新时期中央政府对耕地的利用和保护政策应从“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变,引导耕地利用走向集约化。  相似文献   

6.
2000-2010年中国耕地变化与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中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深入分析了2000-2010年间中国耕地变化及其空间差异,并对中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0年间中国耕地面积有所减少,由2000年的1.85亿hm2,减少到2010年的1.81亿hm2,耕地减少的主要方式为耕地转为城镇建设用地。耕地变化在空间上呈现出西增东减,北增南减,东部沿海自然条件良好地区以及中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耕地减少,西部水资源缺乏地区耕地增加的基本格局。大部分省份没有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基本目标,有18个省份占补平衡指数小于-50%。建设占用的耕地多适宜农业耕作,而新增耕地只有不到一半适宜农业耕作。研究时段内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加以及城镇化等因素导致的建设用地需求快速增加,决定了东部地区耕地占补平衡很难有效实施。全国耕地总体占补平衡背后存在较为严重的生态风险,耕地增加过于依赖土地开发,对现有耕地的保护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东北黑土地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土壤侵蚀是造成土地退化和粮食产量下降的重要原因,已成为该地区不容忽视的问题。开展东北黑土地土壤侵蚀研究,对控制该地区水土流失、阻控黑土退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基于RUSLE和RWEQ模型,对东北黑土区耕地2000—2020年水蚀和风蚀进行了模拟,分析了水蚀和风蚀的空间分布、时空演化特征以及受耕地变化的影响。【结果】(1)东北黑土区耕地水蚀和风蚀程度均以微度侵蚀为主,水蚀是主要侵蚀类型。长白山和辽河平原水蚀较为严重,而辽河平原、大兴安岭和松嫩平原风蚀较为严重。(2)东北黑土区耕地20年来水蚀总体呈现减缓趋势,辽河平原水蚀缓解较为明显。水蚀在前后两个10年表现为先增后减的趋势,水蚀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3)东北黑土区耕地20年来风蚀整体呈现减缓趋势,辽河平原和风蚀区的黑土地风蚀减少较为明显,风蚀年际变化趋势在前后两个10年表现为先大幅减少、后小幅增加。(4)东北黑土区20年来耕地变化对水蚀和风蚀变化影响明显。退耕、开垦地区水蚀有所缓解,水旱田转换地区水蚀加重;退耕和城镇扩张对缓解风蚀有积极作用。前10年耕地变化对水蚀和风...  相似文献   

8.
公主岭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不同的景观结构组成和空间配置具有不同的生态效应,因此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会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本文选取1975年Landsat/MSS影像数据和1986年、1996年和2000年Landsat/TM标准假彩色合成影像作为基本信息源,借助GIS空间分析和地统计分析功能,从景观生态学角度提出了景观生态指数来反映LUCC变化所带来的生态效应。研究发现,近30年来公主岭市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显著。1975年~1986年间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尤为明显,到1996年~200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的速度明显减慢。从土地资源分布重心可以看出,土地利用分布空间变化主要是由耕地的变化引起的。景观生态指数计算结果表明,公主岭市1975年~1986年间由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造成的生态风险不断增加,随后逐渐减小,这种变化与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特别是耕地、林地和草地的变化趋势呈高度相关,说明该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厘清生态退耕时空格局及驱动因素对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结构调整与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退耕指数、空间自相关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模型,剖析2000-2020年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退耕时空分异特征,探究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2000—2020年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退耕面积为27617.84 km2,年均退耕面积为1380.89 km2,退耕指数为10.27%,退耕耕地主要转化为草地、林地和水域,占退耕总面积的75.20%。②2000—2020年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退耕空间集聚特征显著,高值集聚区趋于山区集中,并由东北向西南扩展,低值集聚区趋于省际边缘、市区及周边地区集中分布,呈现向东北转移态势。③生态退耕时空分异受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及政策因素的共同影响。坡向、海拔高程、生态工程数量、路网密度、年均降水量的影响程度不断增强,生态管控面积比、城镇化水平、年均气温的影响程度有所降低。各驱动因子交互作用对生态退耕时空分异呈现双因子增强和非线性增强效应。本文结果可为北方农牧交错带科学推进生态系统结构优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刘芳  张红旗 《资源科学》2011,33(2):294-301
本文对我国8个重要农业区1980s末至2005年间土地利用结构及其时空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我国耕地和城乡工矿及居民用地集中分布在黄淮海平原、长江中游及江淮地区、四川盆地和松嫩平原,草地、林地和未利用地则积聚在新疆、内蒙古东部区和华南蔗果区;②1980s末至2005年间8区耕地总量上升,其中内蒙古东部区、新疆和三江平原增量显著,长江中游平原及江淮地区、四川盆地和黄淮海平原减少,耕地空间重心由我国东部、中部复种指数较高的传统农业核心区向西北、东北等复种指数较低且生态相对脆弱地区迁移,整体土地生产能力有所下降;③各区草地面积皆下降,其中内蒙古东部区和新疆为减量主体;各区城乡工矿及居民用地面积快速上升,其中黄淮海平原和松嫩平原面积增量占8区总增量的70%;林地面积总体增加,其中内蒙古东部区占8区林地净增总量的90%,而三江平原和黄淮海平原林地略降;④未利用地面积总体增加,增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部区、新疆和松嫩平原,构成多为沙地、裸土地和盐碱地,表明局部地区存在土地退化现象;黄淮海平原、长江中游及江淮地区和四川盆地因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未利用地进一步减少,后备土地资源日趋紧张。  相似文献   

11.
60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农垦事业为新疆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文章通过对兵团水土资源开发过程及其生态建设成就与问题的分析,提出兵团农垦按土地开发规模和速度可以划分为初具规模、波动增长、缓慢增长、快速发展和转型跨越5个发展阶段。兵团农垦在农业、林业、草地、水域、城市等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同时,也存在自然植被退化和生物多样性降低、土壤次生盐渍化、农田防护林退化、土地沙化等生态问题。文章指出新疆兵团生态建设的核心是维护人工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重点是遏制荒漠生态系统的进一步退化,关键是协调生产用水与生态用水的关系。实现从"生产建设兵团"到"生态建设兵团"的跨越。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汉台区1978年至2006年耕地数量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汉台区是陕西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典型示范区,近年来,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还草和建设占用耕地,汉台区耕地数量大量减少,耕地供需矛盾突出。本文利用1978年以来汉台区耕地长序列统计资料和近9年的土地详查与变更数据,研究汉台区土地利用现状及其结构变化、分析汉台区耕地数量变化的基本过程及空间差异、探讨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①1978年~2006年全区耕地共减少5600hm2,平均每年减少200hm2,人均耕地减少0.027hm2,耕地递减率曲线与人均耕地递减率曲线走势基本一致;②建设占用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和农业结构调整等直接影响因子在4种类型区影响耕地变化差异明显;总体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全区耕地减少的主导因素,经济发展较快的城镇,建设占用耕地较多;③耕地面积与社会经济发展各因素间的相关系数约低于累计耕地面积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说明全区耕地减少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时间上的错位性,即经济和社会发展滞后于对耕地资源的占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分省耕地警戒值区域差异及指示功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基于国家耕地警戒值,系统地研究大陆各省区的耕地警戒值及其指示作用,为国家耕地管理决策提供 参考。设计了区域人均耕地警戒值的算法,计算31个大陆省区的耕地警戒值、耕地压力指数、耕地盈余/赤字量,构 建利益驱动型的激励-约束耕保机制。结果表明:在不考虑人均食物消费支出的省区差异时,甘肃的人均耕地警戒 值是湖南的7.78倍,北京的耕地压力是黑龙江的15.04倍,相反,在考虑人均食物消费支出的省区差异时分别为 5.31倍和37.77倍,耕地警戒值和耕地压力有省区差异。结论是:全国耕地管理划分为3个激励-约束级,北京、上 海、天津和广东4个省(市)为耕地管理的强力约束级,山西、浙江、福建、西藏、陕西、青海和辽宁7个省(区)为一般 约束级,其余20个省区为政策性激励级,国家应制定差异性的耕地管理激励-约束政策;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 建、广东、山西、陕西、西藏、青海和辽宁等11个省区,用于生产食物的耕地有不同程度的赤字,其他20个省区有耕 地盈余,提出构建国家粮食-生态安全金的省区差异性分担制度的政策性建议,以抑制耕地赤字省区的耕地继续减 少行为和激励耕地盈余省区的耕地保护行为。  相似文献   

14.
新疆艾比湖地区沙尘天气的地表条件及土壤保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和参照区相比,减弱艾比湖地区地表抗风蚀能力,导致沙尘天气形成的不利因素首先是该区春季裸露的耕地和低覆盖度荒漠景观的分离度/破碎度较低。其次是较高的植被生态优势度、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和pH值,以及较差的土壤粒度分选性。而利于地表土壤稳定性的积极因素则是植被盖度、植物群落多样性及较粗的土壤质地。在查明艾比湖地区沙尘天气发生的地表条件基础上,可以通过生物的、物理和化学的方法使上述地表环境向抑制沙尘天气发生和保护土壤免遭风蚀的方向演替。通过人工种植草、木本植物和退耕还林还草,提高植被覆盖度。同时,注意增加植物群落的多样性。选用耐盐碱植物和先进的灌溉技术治理土壤的盐碱化,降低其pH值。掺沙改良粘重的土壤,减少沙尘源地。并按一定空间格局退耕还林还草和合理布置农田防护林网,对大面积耕地/低盖度荒漠进行充分分隔,以增加其离散程度,能有效防止土壤流失(风蚀)。  相似文献   

15.
伊犁新垦区未开发农业土地资源限制性因素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红旗  杨阳 《资源科学》2009,31(12):2009-2015
应用3S 技术对伊犁新垦区进行未开发农业土地资源限制性因素评价,结果表明:新垦区现有未开发农业土地29.05×104hm2,其中受到重度限制的土地占到未开发土地的55.86%,总体质量较差。新垦区未来农业土地利用方向应是农牧并举。南岸大渠灌区的主导限制因素为土层厚度和沟壑密度,可在土层薄、沟壑密度大地区发展多年生牧草和饲料,土地质量较好地区发展特早熟棉花、小麦、玉米和甜菜等;伊犁河北岸灌区限制因素主要为沙丘起伏程度、土壤质地和有机质,可适度发展葡萄、玉米、薰衣草、瓜果等,沙丘密布区要坚决退牧还林、灌、草;察布查尔县伊犁河灌区主要受地下水埋深、排水和盐碱限制,可适量发展水稻和苜蓿,防治土地盐渍化;团结和跃进灌区主要受地下水埋深和排水限制,靠近南岸大渠地带可适度发展粮经作物,湿地区则以生态保护为主,不宜开垦。  相似文献   

16.
农用地整治项目的碳效应分析与核算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用地整治项目作为一项采取工程技术措施对土地利用的结构、方式等进行改造的实践活动,在显著改变土地利用活动的同时,也对区域碳平衡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从工程实施碳效应、土地结构碳效应、土地利用方式碳效应三方面对农用地整治的碳效应进行了分析,并以江苏宜兴市农用地整治项目为例进行了测算。主要结论如下:①项目整治后,土地结构变化碳储量增加3 718t,工程建设净碳排放量约为6 830t,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年碳汇量增加5 459t;②项目区耕地碳储量增加11 071t,耕地面积增加是主要原因;③灌溉排水工程是影响碳排放量的最重要的工程类型,水泥、钢材和柴油等工程建设物资投入是促使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来源;④区域年净碳汇量增长显著,增幅为23.64%,主要源于耕地种植面积的增加和农业灌溉条件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挖损耕地复垦前后生产能力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华北平原的曲周县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挖损耕地复垦前后生产能力变化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挖损地块与对照地块相比,二者生产能力没有显著差别.这主要是因为曲周县位于华北平原地区,这里土层深厚,且在县域范围内不同土层土壤质地和肥力水平变化不大,各土层保水保肥能力相当,只是底层土壤未熟化,如果能保证水肥和农业管理投入,挖损耕地生产能力会很快恢复.建议复垦工作须因地制宜,在平原地区,挖损耕地不超过一定深度且不影响影响耕作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恢复耕种,不需用专门的复垦工艺进行挖损耕地的复垦或培肥.  相似文献   

18.
郭春华  黄彪 《资源科学》2013,35(12):2384-2389
由于地方政府既是土地资源使用者也是其管理者,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增加政绩工程,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过程中,违法违规管地用地行为时常发生,导致耕地资源减少迅速。中央政府为了进一步保护耕地,规范地方政府管地用地行为,实行了土地行政问责制。为了探求土地行政问责对耕地保护的政策效果,本文以江苏省为例,采用虚拟变量模型,以Eviews为分析工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施土地行政问责后,江苏省第二、三产业每增加1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可节约耕地0.25hm2,2009-2011年间,土地行政问责共使江苏省节约土地11 739.51hm2,江苏省土地行政问责对耕地保护的短期效果明显。但根据江苏省未来几年发展规划和现有的第二、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边际违法耕地占用量的预测结果来看,未来几年(至2015年)江苏省遏制违法占用耕地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据此,文章提出了加强土地行政问责力度和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各省耕地数量占补平衡趋势预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6年,出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控制耕地快速减少的考虑,我国实行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土地管理政策。政策出台后,对建设占用耕地的势头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但是,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经济发展依然会继续占用耕地,而我国后备土地资源又十分有限,那么未来耕地占补平衡的前景将会如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9年来各省(市、自治区)耕地被建设占用的情况及其同经济发展的关系,并结合耕地后备资源状况,预测了未来各地区耕地占补平衡的趋势。结果表明:①我国各地区建设占用耕地情况差异悬殊,并且同经济发展指标密切相关。年均占用数量最多的是山东省,最少的是西藏自治区,两者相差近百倍;②采用3种模型对各省建设占用耕地数量进行趋势外推得到:2010年,浙江省将无法实现耕地占补平衡;2015年,北京、上海、贵州和云南几省市也将无法现耕地占补平衡;③如果按照我国目前建设占用耕地的平均速度测算,即使不计成本与效益开发所有勉强可以耕种的土地,要维持占补平衡,可开发耕地资源潜力最多只能维持39年。而且将有一半的省市10年内就会将所有可开发为耕地的未利用地全部开发完毕。  相似文献   

20.
试论耕地占用与GDP增长的脱钩研究副标题用   总被引:24,自引:8,他引:24  
陈百明  杜红亮   《资源科学》2006,28(5):36-42
我国人均耕地资源匮乏,耕地占用压力十分巨大,为深入分析和认识耕地占用与GDP增长的关系,可以应用Decoupling(脱钩)理论与分析方法,开展我国耕地占用与GDP增长的脱钩研究。其主要思路是在全面分析、对比和总结国内外不同GDP增长阶段耕地保护政策的基础上,建立基于DPR(驱动力-压力-响应)系统的耕地占用与GDP增长之间的脱钩指标体系,应用脱钩指标分析耕地占用和GDP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DPR(GDP增长驱动力-耕地占用压力-政策响应)系统,建立耕地占用与GDP增长脱钩的新型管理制度,最后应用上述框架模式,分别按省、地、县三级选取一些典型区域进行同尺度之间的实证分析,并进行跟踪分析,以验证耕地占用与GDP增长脱钩指标及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政策的实施效果,揭示我国各类区域耕地占用与GDP增长的相互关系的典型模式,提升耕地保护研究 的理论水平与促进我国的耕地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