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克强 《科研管理》1999,20(5):51-55
知识既是内生变量,又是外生变量,这是理解高科技知识报酬递增与递减特点的基础.高科技知识的报酬递增与递减都有可能,这是由高科技知识创新系统的各生产要素的供给有限性和该系统的自组织能力的有限性决定的.在一定条件下,高科技知识创新存在一个阈值,每次高科技知识大的突破,都是系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周期,在这个新的发展周期有比前一个周期更高的阈值.要使高科技知识在整个发展过程保持持续报酬递增,必须加速创新和整合,使之在未到达报酬递减前就进入下一个周期的递增阶段: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知识创新的报酬保持持续递增是有可能的,但要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知识既是内生变量,又是外生变量,这是理解高科技知识报酬递增与递减特点的基础。高科技知识的报酬递增与递减都有可能,这是由高科技知识创新系统的各生产要素的供给有限性和该系统的自组织能力的有限性决定的。在一定条件下,高科技知识创新存在一个阈值,每次高科技知识大的突破,都是系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周期,在这个新的发展周期有比前一个周期更高的阈值。要使高科技知识在整个发展过程保持持续报酬递增,必须加速创新和整合,使之在未到达报酬递减前就进入下一个周期的递增阶段: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知识创新的报酬保持持续递增是有可能的,但要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论知识经济的报酬递增特点及其经济管理意义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王建安 《科研管理》1999,20(2):14-21
报酬递增是知识经济的基本特点,可以说知识经济在本质上就是报酬递增的经济。本文基于作者对报酬递增现象的多年研究,深入探讨了知识经济作为报酬递增经济对经济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综述我国农业增长"剩余之谜"研究基础上,从报酬递增角度考察农业发展,分析我国农业报酬递增的源泉,探讨农业发展中的逆报酬递增行为,最后提出实现农业报酬递增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5.
王建安 《科研管理》1997,18(3):41-45
本文定义了经济系统中技术结构的概念,指出报酬递增机制是形成某种特定技术结构的根源,着重分析讨论了一个描述这种技术结构演化的数学模型——非线性波利亚过程对它在研究实际技术结构演化和形成中的应用,并提示了其用于研究技术扩散问题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何勇 《科技广场》2007,(8):32-34
技术进步源于劳动分工,分工具有自发演进的正反馈机制。技术进步能够导致报酬递增的结果,所以分工的演进才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作为分工演进的自然结果,服务业在经济活动中起着重要甚至是核心的作用。发达的服务业已成为劳动分工深化和技术进步的前提和条件。  相似文献   

7.
"碳锁定"已经成为阻碍低碳技术扩散和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碳锁定"的形成一般会经过碳基技术系统市场化、制度化和社会嵌入三个阶段。其中,市场化过程中由于报酬递增和系统转换成本所导致的碳基技术系统锁定是"碳锁定"形成的关键环节。报酬递增产生的原因包括生产的规模经济和学习效应,以及使用的网络效应;而资产专用性产生的沉没成本、技术互补性产生的兼容成本,以及与沉没成本和互补性相关的交易成本则导致了转换成本的出现。  相似文献   

8.
戴菊贵  王伟 《软科学》2012,26(9):20-23
研究表明,不管是否进行合作研发,古诺竞争下的研发投入不低于伯川德竞争下的研发投入。在合作研发条件下企业的研发投入随产品差分度而递增;当产品差分度越低,研发溢出效应越大,古诺竞争均衡比伯川德竞争均衡更有效。而且,与不合作研发相比,合作研发提高了古诺均衡比伯川德均衡有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技术进步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条件和机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洪银 《软科学》2011,25(7):87-91
采用数理方法研究技术进步对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作用规律。研究认为,只有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在规模报酬递减阶段,采用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生产较高需求弹性的产品,技术进步的就业补偿效应才能得以发挥。研究还表明,长期内,技术进步能够扩张劳动需求;技术进步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正向作用,而非农部门资本产出弹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截面数据对民营科技企业和上市公司(制造业)的生产函数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两类企业的生产函数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发现规模报酬与企业效益之间存在悖论现象:民营科技企业的投入产出特征为规模报酬不变,而上市公司的投入产出特征为规模报酬递增,但是民营科技企业的经营效益却明显高于上市公司的水平。该现象表明规模报酬递增并不意味着低成本高效益,个中原因及其深刻的经济学与现实意义值得人们深思。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探究   总被引:74,自引:0,他引:74  
产业集群的地理集中是一种普遍的空间经济现象,其内生源泉主要在于分工与协作、劳动力共享市场、边干边学机制与创新。因此,产业集群内劳动生产率增长是内生的,且呈现规模收益递增的特征。对于区域经济来说,由于产业内和产业间联系,规模收益递增不仅体现在企业中,而且还体现在行业中。此外,在区域宏观经济水平上也会出现递增的收益。运用区域乘数和投入-产出分析工具可以衡量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效应。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不仅依赖于市场机制,而且也有赖于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调节。合理有效的区域政策可以推动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从而提高产业和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上海证券市场的分形结构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史永东 《预测》2000,19(5):78-80,50
本文应用赫斯特提出的R/S分析方法研究了上海证券市场股票收益的波动规律。结果显示上海的股票收益遵循有偏的随机游走过程或分析布朗运动,人格不能对信息做出及时充分地反映,收益序列呈现出持久性,今天的股票价格影响未来,时间是重要的,就像一块卵石落入水中,今天的事件在时间中像涟漪那样向前扩散,涟漪逐渐减弱直至在实际上消失。  相似文献   

13.
刘鹏  匡兴华  吴鸣 《科学学研究》2004,22(5):513-516
作为知识型企业的主要投入品,知识所具有的规模经济性、无限复制性、极易变通性,改变了工业企业的生产特点和规律,使知识型企业具有了新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文章通过知识型企业与工业行企业的对比分析,给出了知识型企业新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形式,并对由此导致的知识型企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进行了说明,最后认为知识型企业应该立足于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14.
宁钟  郭熙保 《软科学》2001,15(1):39-43
本文论述了光电子信息产业的时代背景,分析了其基本经济规律是收益递增规律、独特的空间经济规律、投融资特性和联系效应规律。  相似文献   

15.
杨国梁  刘文斌 《科研管理》2015,36(1):104-111
本文旨在分析2011年中国科学院15个生物领域研究所的规模收益变化情况。首先,本文提出分析所用的投入产出指标:人员、经费、SCI论文、高质量论文和研究生培养;其次,本文采用杨国梁(2012)提出的基于DEA的方向规模收益、最优投入方向以及"方向阻塞"效应的判断方法深入分析中科院生物领域研究所的方向规模收益、最优投入方向以及"方向阻塞"效应。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发现:一是通过规模收益分析,可以找到各研究所规模收益递增(递减、不变)的区域,以及投入进一步增加和减少的最优方向,作为研究所调整其组织规模的决策依据之一;二是通过"方向阻塞"效应的分析,我们发现部分研究所存在"阻塞"效应,同时在某些方向上存在"方向阻塞"效应。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增加投入会导致产出的降低,因此研究所需要深入挖掘导致"阻塞"效应的原因,避免进一步扩大投入的规模,才能实现科技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6.
陈艳莹 《预测》2002,21(5):46-49,19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定污染与收入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本文通过构建微观模型和实证研究得出,污染治理的规模收益递增是导致这一现象的最基本原因,对环境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很多现有解释都可以包括在该模型中。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规模报酬递增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包含集聚经济的生产函数,分析了城市化和市场化对中国各地区集聚经济效应的影响。基于1978-2004年的省级地区数据,本文发现中国各地区集聚经济效应显著;集聚经济效应在地区经济增长中作用明显;市场化和城市化对资本和劳动力效率具有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