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为助力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实现核心技术突破,构建识别人工智能领域核心技术的方法并分析其现状。以智慧芽专利数据库收录的2000—2020年人工智能领域专利为数据源,从地域、申请人和国际专利分类号(IPC)层面分析人工智能领域技术的分布和发展情况;构建涵盖技术、法律和经济三维度的核心专利识别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AHP)-熵权法的核心识别模型进行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技术识别。结果发现:世界人工智能技术正处于快速增长期,逐渐形成以企业主导技术创新模式;中国在体量和应用多元化上有所突破,但发展不均衡,核心技术研发存在一定短板;识别得到的14项核心技术均为美国持有,集中在语音识别、通信传输、电数据处理、图像分析技术领域,美国在人工智能产业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技术研发重心逐渐扩散,已经涉及医疗、交通、物流以及金融、工业等各个产业领域。所筛选出的核心专利符合世界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发展现状,证明基于专利属性特征构建的三维核心技术识别模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最后基于研究结论,从政府、企业和研发方向等方面对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校合作网络与合作技术研发领域的持续互动和演变对实现资源共享和技术持续创新有重要意义。以江苏省"211工程"高校为研究对象,利用其专利合作数据和复杂网络分析方法研究高校技术研发领域和专利合作网络的共同演化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高校专利合作网络的演化带动了其技术研发领域的发展;技术研发领域的发展也促进了高校专利合作网络结构的演化,且技术研发领域的差异使得不同类型高校的专利合作网络演化过程不同;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的技术领域变化受到国家政策调整的影响;高校技术研发领域的发展在高校优势学科的形成过程中具有牵引作用。  相似文献   

3.
利用Orbit专利信息检索数据库和incoPat分析工具,对全球静脉识别技术专利情报进行检索策略、申请趋势、技术应用区域和创新机构竞争态势分析,尤其对核心专利进行深度挖掘,为国内相关研发提供参考。分析结果表明,静脉识别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集中于手指静脉认证系统改进和静脉图像特征识别领域,日本和韩国在该技术领域的研发实力较强,各自拥有独特的核心专利。中国虽然在该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量最大,但核心专利较少,核心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4.
全球技术竞争已经从单体技术竞争转变为共性技术竞争、从企业核心技术竞争转变为行业共性技术竞争;"平台性"和"创新繁殖性"作为共性技术的核心特征,对共性技术的溢出和扩散提出了特别的要求。针对现有"共性技术"研究往往向前看,而将"共性技术溢出"视为自然而然的不足,本文以373家战略性新兴企业为研究样本,考察企业的专利合作网络特征对其共性技术溢出的影响,结果发现:企业专利合作网络规模与共性技术溢出间呈倒U型关系;企业专利合作网络相对中心度对共性技术溢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技术专有性在专利合作网络规模-共性技术溢出、以及专利合作网络相对中心度-共性技术溢出间均存在负向调节效应。本文的研究推动了对专利合作网络与共性技术溢出绩效间关系的认识,也对企业构建恰当的专利合作网络与技术专有性、从而推动共性技术研发及溢出提供了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船舶领域专利大数据进行分析,在Kleinberg突发监测算法基础上提出前沿技术/创新主体的识别指标,并将识别结果与专利网络图谱分析法相结合,清晰展现该领域的前沿技术/创新主体在整个网络中的位置和关联。结合相关资料对全球船舶领域前沿专利图谱的解读,主要有以下研究发现:目前全球船舶领域的技术创新前沿呈现多点开花的局面,LNG船舶的系列技术成为最亮眼的前沿技术群落,水上运动休闲专用船、船舶自动驾驶、海洋环境监测、海洋农业、海洋钻井、海洋环保、深海潜水等也都处于创新前沿;同时,全球船舶领域的创新主体开始出现结构性变化,处于创新网络核心的传统强企在新一轮技术竞争中的创新活力在退化,取而代之的是处于交叉新兴技术领域的中小型创新企业、研究机构和大学。根据研究结果给出相关建议,为政府部门制定发展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全球5G技术的研发背景入手,梳理美国、欧盟、韩国等主要国家在5G相关技术领域出台的政策规划和研究计划,通过分析5G技术专利数据,揭示了5G技术研究的发展历程和创新趋势及专利活动特点和创新趋势,为制定行业发展政策提供重要的科学参考。利用PatSnap专利信息检索工具,对全球5G专利的年申请趋势、专利权人竞争力、IPC分类和核心专利进行统计分析,获得该技术研发现状、技术分布、专利布局等重要信息。由上述分析可知,全球5G技术研发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中国近年来异军突起,拥有该领域大量专利,但绝大多数核心专利掌握在美日研发人员手中。国内企业与科研院所应加大5G核心技术研发和专利申请与保护。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德温特创新索引数据库中收录的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利数据进行分析,分别从技术整体态势、研发地域和创新机构等方面深入探讨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专利布局和竞争态势。研究发现: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利现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美国、中国、日本既是重要的国际市场地,也是重要的技术创新地和技术来源地;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活跃度较高,优势技术领域集中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智能搜索和神经网络算法等方面;全球人工智能顶尖研发机构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日本,中国的标杆性顶级企业有待增加;此外,还分析得到包括专家系统、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生物特征识别、虚拟现实、智能家居等在内的人工智能领域10组重要的技术主题。  相似文献   

8.
从全球5G技术的研发背景入手,梳理美国、欧盟、韩国等主要国家(地区)在5G相关技术领域出台的政策规划和研究计划,通过分析5G技术专利数据,揭示5G技术研究的发展历程和创新趋势及专利活动特点和创新趋势,为制定行业发展政策提供科学参考。利用PatSnap专利信息检索工具,对全球5G专利的年申请趋势、专利权人竞争力、IPC分类和核心专利进行统计分析,获得该技术研发现状、技术分布、专利布局等重要信息。研究表明,全球5G技术研发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中国近年来异军突起,拥有大量专利,但绝大多数核心专利掌握在美日研发人员手中。国内企业与科研院所应加大5G核心技术研发和专利申请与保护。  相似文献   

9.
 稀土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并作为重要的基础性材料对传统工业等行业有显著的改造和创新。为深层次探析稀土产业中游核心技术的发展情况,本文基于1967—2016年德温特数据库收录的稀土产业中游有关的专利数据,还应用到的方法有统计分析方法和科学知识图谱方法,从多个角度对国际稀土产业中游专利技术研发进行分析:对时间趋势分析发现整体趋势呈周期性指数增长,并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对区域分布分析发现中、日、美三国是推动稀土产业中游技术发展的主要力量;对专利申请人分析发现专利在核心申请人中比较集中,而在边缘申请人中比较分散,核心技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绘制专利申请人合作网络分析后发现,合作团体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并且发现国外的公司与机构之间有密切的合作,〖JP2〗中国对稀土应用材料的研究起步较晚,各研究机构之间合作关系稀疏,且多为大学和研究所;对热点技术领域分析发现,在图谱中处于核心位置的有B01J-023/63、B01D-053/94、B01J-023/10、B01J-037/02等技术领域,且密度较大;分析演进路径出现的专利的强度发现并非全部为核心专利。稀土产业中游应加大核心产业的升级,紧随国际前沿发展趋势,保持技术研发优势,强化创新体系和能力建设,从而促进稀土产业中游技术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基于incoPat专利文献数据库研究了全球近二十年的人工智能产业中机器学习等核心技术的发展趋势,分别对机器学习技术专利的申请与授权数据进行科学计量分析。首先,系统探索该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区域分布及其关键核心驱动要素;然后,从国民经济以及产业分布角度分析其核心关键技术与应用的衔接及其主要取得的成果;最后,根据专利相关信息的语义相关度实现主题的聚类,深入挖掘机器学习技术现阶段的研究热点分布以及创新状况,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战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数据分析表明,近二十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尽管发展迅速,但相比美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仍处于知识引入到知识输出的转型阶段,需要进一步增强自主技术创新实力。  相似文献   

11.
首先,梳理并总结国内外核心专利识别方法的研究进展。国外学者主要通过专利引文、同族专利大小、权利要求数及专利诉讼4个指标来识别核心专利,国内学者主要通过专利引文、同族专利大小、布拉德福德定律和综合指标来识别核心专利;国外学者未给出核心专利的定义,国内学者给出了核心专利的定义。然后,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重新定义核心专利的概念,将一定时期某技术领域内具备一定竞争力和/或市场价值的专利称为核心专利;并假设这些专利与其他专利相比具有某种特殊属性,可以从专利文献信息中分离出来,称这种分离方法为核心专利识别。最后,提出采用综合指标识别核心专利,采用客观方法确定核心专利指标权重,并基于时域和技术领域开展核心专利指标效力研究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专利数据进行核心技术演进的分析是当前理论和实践性较强的研究热点问题。以太阳能光伏电池技术为例,基于专利家族的分析视角,从专利家族数量、地区分布、专利引证分析和专利共现网络等方面对核心技术演进路径进行分析。将太阳能光伏电池技术的发展分为新技术类别涌现期、技术完善期、技术调整期三个阶段。探测其核心技术的演进为l03-e05b(太阳能电池)→u12-a02a5(太阳能电池装配)→l04-c11c(半导体电极)。分析我国与美日欧在相关技术专利家族方面的差距,提出我国当前应把握技术调整期这一机遇,缩小与美日欧技术差距。  相似文献   

13.
核心专利在产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从理论上区分核心专利与基本专利、外围专利和重要专利等术语,总结归纳核心专利的特征以及定义。进而,以新能源汽车装置领域为专利数据样本,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核心专利挖掘指标对核心专利的影响效应及解释能力,得到引用专利数量、IPC分类号数量、同族专利数量和同族专利被引用专利数量指标对核心专利显著正相关,说明书页数、附图页数和摘要字数逻辑回归中不显著,即其在核心专利挖掘中所起作用非常小,专利许可是有可能对核心专利显著正相关,专利权利转移与核心专利之间没有什么关系。研究从实证角度对核心专利挖掘指标的理论基础,对于核心专利挖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摘:PCR技术是对我们生活影响很大的颠覆性创新,基于具大的市场潜力,国际著名公司进行了专利垄断的战略布局和实施,通过文献检索和专利分析,对于PCR技术垄断巨头RACHI的专利布局的方式和垄断技术要点进行分析,从而解析该公司巨资买断专利和后续布局点专利的价值,说明后续巨额专利费的来源,同时解释了正是因为垄断策略布局而在原理性革命推进中,垄断专利策略失效和后来专利居上专利蛙跳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专利分析的我国大数据产业技术竞争态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 Soopat 和 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 平台,利用专利分析方法从我国本土和全球布局两个视角对我国大数据产业技术竞争态势进行全面扫描。主要从年度申请量、生命周期、国家或地区分布、申请人、专利分类号(IPC)、专利地图、专利引证等角度对我国大数据产业的技术发展趋势、技术竞争区域、技术竞争主体和技术竞争领域等4个方面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大数据产业技术竞争环境基本形成“内热外冷”的整体格局:大数据技术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技术竞争区域主要以国内为主、高校与企业共同引领技术竞争主体、技术竞争领域保持与全球同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精准识别潜在专利技术组合,将相互关联的技术组成保护范围更大的专利网,对于打破单项专利的局限性、构建更为缜密的技术壁垒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首先在对关键词与核心IPC进行语义抽取的基础上,筛选出核心专利集合,然后计算基于专利相似性与互补性的专利组合强度,最后利用MCL聚类算法直观、精准地识别潜在专利组合,并以艾滋病疫苗领域专利对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结论]该方法以核心专利集合为数据源有效降低了组合识别中的噪音,基于多维度的专利组合强度计算克服了以往组合识别指标的片面性,利用MCL聚类算法无需人为规定簇群数量,保证识别质量。  相似文献   

17.
郭磊  蔡虹  张越 《科学学研究》2016,34(11):1663-1671
在现代专利环境中,专利申请动机越发趋于战略性,这为专利的价值评估及核心专利判定带来更多挑战。为了解决此类专利的价值评估难题,基于专利权人的战略意图构建专利战略指标体系。进而,以中国电信产业2001-2008年向美国专利局申请的历史专利数据为样本,利用线性回归分析实证验证了专利战略指标对专利价值的影响效应及解释能力,客观地赋予了每个指标权重。最后,通过该指标体系的加权求和,预测中国电信产业2009-2012年的美国专利价值并识别出各年的核心专利,继而探索产业关键技术布局。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电信产业的核心专利布局存在两大方面的隐患,即前沿技术领域涉入不深和本土申请人统治力不足。研究从专利申请战略动机的角度夯实了专利价值评估指标的理论基础,对于专利估值的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获取核心技术情报对提高我国企业国际技术竞争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专利引文分析方法常被用来确定核心技术,但时滞比较长.对<德温特创新索引>专利数据进行专利家族分析和专利指定有效国分析,可以确认当前世界前沿技术领域的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专利计量法的核心业务测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大鹏  苏敬勤  仲小云 《科研管理》2006,27(2):122-127,101
本文针对目前核心业务测度方法不系统的问题,运用专利计量法,提出了分别从专利和销售收入两个指标对企业的业务进行评价假设。通过以国内外公司近五年的专利和销售收入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