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万寿菊简介 万寿菊别名蜂窝菊,奥芙蓉,千寿菊。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60-100cm,喜温暖和充足的阳光,耐干旱,公顷产量2400公斤以上,公顷纯效益58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就种植密度对菊芋植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减小,菊芋各植物学性状指标呈增加趋势,以株距40cm、行距80cm时最大;不同种植密度产量比较,种植株距40cm、行距70cm产量最高.显示出增产优势。  相似文献   

3.
我国西部地区地跨热带、亚热带、温带3个气候带,地貌多样,生态复杂,野生资源得天独厚,特别是天然的植物资源,不仅品种丰富,而且绝少污染,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1.保健饮料原料西部黄土高原上随处可见的沙棘、杜仲、刺梨、白刺、山楂、黄刺玫、杏、猕猴桃、柿子、桦树、贝母、万寿菊、酸枣、山梨、沙枣等,都是保健饮料中具有疗效功能的重要原料。 2.天然食用色素资源目前,在世界各国以天然食用色素取代合成色素已成为食品工业的必然趋势。我国西部可开发的色素资源尤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主要考察温度、酸度、光照、常用食品添加剂对桑堪色素稳定性的影响,从而找出桑堪色素在食品中使用及加工含有桑堪色素的食品时应该注意的事项,为生产上应用桑堪色素提供理论依据及指导。  相似文献   

5.
通过采样方法调查了拉萨郊区农田杂草植被,用不同方法调查了拉萨郊区农田杂草土壤短暂种子库和持久种子库的组成和大小,比较了萌发法和物理分离法的结果优劣。结果表明:拉萨郊区样方农田杂草土壤短暂种子库的密度为2719.7个/m2,杂草种子有9科17种,其物种组成主要有金狗尾草、天蓝苜蓿、细果角茴香、油菜、苦苣菜、尼伯尔蓼、密花香薷、白草、圆叶锦葵等。以萌发法分析出的杂草土壤持久种子库的总密度为10371.8个/m2,杂草种子有14科28种,持久种子库的密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11~15cm土层中杂草种子密度最大。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对四川蒲江地区黄肉猕猴桃于贮藏期出现的木栓果的分离方法进行初步探索,根据果实木栓前后其密度变小及物理学浮力定律,试验设置不同密度溶液(清水—0.993g/cm3,P1—1.001g/cm3,P2—1.006g/cm3,P3—1.01g/cm3,P4—1.015g/cm3,P5—1.021g/cm3)对不同程度木栓果实进行分离,试验发现在设置的浓度范围内,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木栓分离的效率不断升高,效果最好的为P5浓度的溶液,其对整体木栓果的分离效率为79.87%,对木栓程度为10%—100%的果实分离效率为95.43%,各密度间分离效率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
周绍华 《科技风》2013,(5):28+30
本文通过研究施肥量与栽培密度不同的条件下,水稻产量是否受到影响。经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品种中优9801在B3(氮肥为94.0kg/hm)2×C3(30cm×10.0cm)的条件下,产量可达到最高,为9530.8kg/hm2。因此,应参照此施肥量与栽培密度来管理水稻种植,争取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万寿菊也叫金盏花,现浅谈一下种植万寿菊的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  相似文献   

9.
种子质量不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低、耕层浅、通透性差;阶段性干旱;病虫害严重以及不合理的种植密度是制约玉米生产的几个障碍因子.  相似文献   

10.
万寿菊镇咳有效部位LD50和ED50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万寿菊镇咳的有效部位的LD50和ED50,为新药开发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浓氨水引咳法研究万寿菊有效部位的药理作用:Bliss法测量它的LD50,ED50。结果:万寿菊镇咳有效部位的ED50为11.95mg/kg,LD50测不出。结论:万寿菊的镇咳有效部位毒性很低,非常安全。  相似文献   

11.
玉米高产的关键是:良种的选择,合理整地,种子处理,适宜的种植密度以及田间管理工作的跟上。  相似文献   

12.
在癸二酸生产过程中,裂化后的物料经中和分离出脂肪酸及聚合物后,除癸二酸单钠盐外,尚含有一定量的甲酚、有机色素、机械杂质等。这些杂质的存在影响产品的纯度,必须进行脱色。笔者用新型凹凸棒石粘土吸附剂进行脱色试验,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采用促主垄控副垄的栽培模式,主垄为垄距136cm大垄,行间覆膜,副垄为垄距68cm小垄,主垄高肥、增密,亩施化肥商品量25kg,播种密度米间粒数31粒,副垄低密、低肥化控控高,亩施化肥商品量12kg,播种密度米间粒数16粒。副垄在初花期喷施15%多效唑,每亩用量35g,使植株矮化。主垄植株粗壮繁茂,田间垄型呈两垄高一垄低的高低垄形态,使田间植株叶片受光面积增加20%左右。较常规大垄行间腹膜栽培亩增产32.5kg,增产率为17%,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2001年/2002年在云南冬春香料烟主产区保山的罗明片和柯街片进行密度种植试验和气候考察.揭示出本区冬春香料烟生产季最高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和土温时空变化特点及差异气候特征;其中,冬季温度变化关键期(12月/1月)大部时段土温旬均值高于气温O.5℃~3.0℃,最低气温极值为3.0℃~3.4℃,随时空而异.研究表明,密度对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以及株高迅速生长的天数随气候类型的不同而异;冬季热量水平低是生产优质冬春香料烟的制约因素;影响冬春香料烟生长发育和烟叶品质的温度因素因地域而异;光温差积影响烟叶总糖含量,10 cm土温影响烟叶烟碱含量;适宜种植密度行株距为40cm×12cm,单株风干烟茎重达28.44g~31.33g/株、风干烟叶重达82.99g~91.41g/株、产量为1 729.1kg~1 903.8kg/hn2.此外,建立了株高-温度关系模型,模型通式:y'=c0 n∑i=1ci·xi.在此基础上,提出在主产区实现优质香料烟生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辣椒天然红色素提取工艺研究辣椒红色素是以辣椒为原料提取而成,属天然食用色素,对人本无害无毒,主要用于食品、化妆品和医药工业.由于合成色素会致癌和致畸,发达国家已相继禁止使用.我国辣椒资源丰富,生产辣椒红色素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和较高经济社会效益.目前生产...  相似文献   

16.
菊苣为菊科属多年生宿根植物,原产欧洲,80年代引入我国。其根部粗壮形似萝卜,单根重1kg左右。叶期平均高度80cm,抽茎开花期高达200cm,叶片25~38片,叶片形似苦荬菜,长30~46cm,宽8~12cm。6月初开蓝色花朵,8月种子成熟,公顷产种子450~600kg,种子呈米黄色,千粒重0.96~1.2g。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北温带湿地不同退水时间条件下土壤种质资源的特征,在3个不同的水位条件下,通过幼苗萌发法对野鸭湖湿地近10年来退水湿地面积中土壤种子资源的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的种子在不同的退水时间条件下,变化明显:种子的密度在退水5~7年时达到最大值2.389×104ind./m2,在退水7~10年时最小,为1.352×104ind./m2;萌发植物的物种数量与之相一致,其中广泛分布类型植物与水生植物的萌发在退水5~7年时同样达到最大值,但萌发的湿生植物的数量在退水1~3年时,达到最大值;湿地中土壤种子在0~5cm和5~10cm分层上,萌发的物种数差异不显著,但在萌发数量上有明显分层现象.本文还结合以上研究结果,分析了在不同退水时间条件下,土壤种质资源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而讨论了土壤种子资源在湿地恢复和湿地保护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吕敬军高级农艺师是临沂市种子管理站站长,自参加工作以来他长期奋战在农业生产的第一线,在种子管理和参加国家花生体系工作方面,深入农业生产实际,积极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为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作了诸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以公农1号苜蓿为研究对象,在65cm行距条件下,通过对播种量,磷、钾肥施用量的研究,确定实现公农1号紫花苜蓿种子生产优质高效的组合。结果表明:在吉林省西部公农1号苜蓿种子在旱作条件下,播种量3kg/hm2、硫酸二铵施用量240kg/hm2、硫酸钾施用量120kg/hm2为合理组合,其种子产量314kg/hm2,比对照250kg/hm2,提高25.4%。  相似文献   

20.
典型峰林平原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曦  彭稳  曹建华 《科技通报》2012,28(2):167-173
以桂林峰林平原岩溶区为例分析了土壤和土壤剖面的有机碳含量,计算了土壤有机碳密度以及9.27 km2研究区的土壤有机碳库储量。研究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范围为2.46~17.89 g.kg-1,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呈现递减的趋势。水田中土壤剖面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幅度最大;表层0~20cm的土壤有机碳密度2.29~5.35 kg.m-2,平均值为3.65 kg.m-2;而0~100cm土壤有机碳密度值范围为5.88~13.54 kg.m-2,平均碳密度为9.83 kg.m-2。0~20cm土壤有机碳密度为水田>弃耕地>旱地>易涝地>园地>林地>草地,而0~100cm土壤有机碳密为弃耕地>园地>旱地>水田>林地>易涝地>草地。研究区表层0~20cm的土壤有机碳储量为2.785×104t,而0~100cm的土壤有机碳储量为8.514×104t。表层土壤0~20cm土壤有机碳储量占0~100cm的32.7%。与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少的重庆金佛山研究结果相比,本区的土壤有机碳密度明显偏低,这意味着岩溶区土壤有机碳容易受到人为干扰、易分解、易流失。而不同的土地利用、耕作方式及管理措施也影响着土壤碳库的大小,合理安排土地利用方式,将有助于土壤有机碳的累积和农业生产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