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语境"的元哲学问题虽不是技术哲学研究的内容,但将这一理论应用于技术哲学研究,使技术哲学研究从抽象走向具体,从单一性走向系统性,从两极对立到相互融合,从而影响了当代技术哲学研究纲领的形成和研究范式的更替,同时对技术哲学未来的发展趋势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论文以分析"语境"的含义为切入点,从上述三个方面论述了语境论对当代技术哲学研究产生的深远影响,进而指出技术哲学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从关注技术"本身"转向关注技术创新,尤其关注技术创新和文化的相关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佘诗武 《情报杂志》2002,21(2):22-22,21
分析研究了军事哲学,军事情报学的定义,地位以及其研究的对象,探讨了军事哲学与哲学和军事情报学之间的关系,提出军事哲学对军事情报学具有理论基础和方法论的指导作用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韩洪波  李婵娟 《科教文汇》2009,(16):279-280
技术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近几年技术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以前的学者多从二元分立的角度进行考察,提出了技术决定论、社会建构论和技术社会互动论。本文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将技术与社会看作一个整体来研究,提出了技术一社会整体论的观点。认为技术与社会不是二元分立的.而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系统整体,它们在起源上具有同时性,发展上具有相关性.终极目标上具有同一性。技术与社会不可能各自孤立存在,自主发展,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无缝之网”。  相似文献   

4.
本文所论述的科学的政治哲学并非一门新创的学科,而是科学论继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与科学知识社会学(SSK)之后的一种新型的研究方案.通过对J·劳斯的<知识与权力--走向科学的政治哲学>一书的剖析,本文展示了这一研究方案的大致轮廓.我们认为,如果把科学认定为是一种公共的事业,那么新的科学论的构筑就必然要涉及权力的关系及其辩护方式;并且,如果科学与权力(包含物质力量)是一种内在的联系,那么它们只有在政治哲学维度才能得到整合.  相似文献   

5.
日本哲学家三木清及其《技术哲学》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日本哲学家三木清的《技术哲学》一书,详尽地论析了技术的本质及其与工具、程序、方法的关系,讨论了技术概念的广义化和广义技术的基本类型问题,阐释了技术与科学、发明与发现的关系以及技术的社会功能、技术所引起的社会性和道德性问题、技术工作者的社会责任等。三木清主张对技术做出整体性的规定,将技术定义为人为了适应新环境而发明的新的行为形式。三木清涉足技术哲学领域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他青年时代留学欧洲,主要居留国恰是作为技术哲学策源地的德国,二是他经历了20世纪30——40年代日本学术界关于技术本质的大讨论。三木清的学术探索给我们以重要的启示技术哲学是一个疆界开阔的研究领域,技术哲学研究者应广泛地借鉴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城市科学、工程科学等众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不断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  相似文献   

6.
将哲学冠以科学或实践之名也许是不合适的,哲学的概念具有最大和最普遍意义,一切哲学的结论只是逻辑的或思维的结论,因而一切哲学都只具有信仰主义的意义;哲学间的对立只是理论或信仰范围内不同观点或不同观念之间的斗争,哲学间的批判也不具有根本性的意义,都是对概念的争论,在科学与实践上都不可能有最终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强调确立统一的情报学哲学基础必要性的基础上,回顾了现有国内对于情报学哲学基础的主要观点,归纳为科学哲学观点、信息哲学观点、批判现实主义哲学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以及其他哲学观点。我们认为尽管每一种观点都能在某一方面解释情报学的本质,但建立统一的情报学哲学基础,非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点莫属。  相似文献   

8.
陈孝春 《科教文汇》2010,(34):49-52
为了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课程论的影响,文章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入手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重点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身特点,借助于哲学影响课程的不同视角,进一步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无论从课程的目的、课程的制定、课程的实施等方方面面都对课程产生了积极、独特的影响,并认为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指导课程论的基础研究将有利于课程论基础研究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界定了地理学与地理知识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边缘科学地理学哲学起源与发展的阐述,论证了地理学与哲学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并希借此引出将此联系实际运用到教育教学中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技术哲学研究走向成熟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这一学科本身研究范式上的缺陷,由此引发了当代西方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不仅是研究方法的转向,更重要的是研究对象的转向,即将工程正式纳入哲学研究的范畴,进而开辟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工程哲学.  相似文献   

11.
文章探讨了在古代社会,哲学一直没有把工程问题纳入研究对象的根源;分析和论述了当前工程哲学研究的两条进路:工程师的工程哲学和哲学家的工程哲学;并认为加强这两条研究进路的融合,是解决现代工程带来的根本问题,让工程真正造福人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在20世纪50年代,弗兰克率先在科学哲学界提出了类似于后来出现的"历史主义"的一些观点.虽然属于逻辑实证主义阵营,但他的视野不像一般的逻辑实证主义者那样狭窄,只注重对科学进行逻辑分析,而是在进行逻辑分析的同时,也重视对科学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发展的考察.早在维也纳时期,弗兰克就已经开始从较为广阔的视野来研究科学哲学问题,后期的工作则更加接近历史主义学派.因此,可以认为,弗兰克在科学与哲学之间初步架起了桥梁.  相似文献   

13.
技术哲学研究的定位及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技术哲学研究要融入哲学主流和切近社会现实 ,必须定位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自然改造论。在这样的定位下 ,技术创新哲学研究又成为了整个技术哲学研究的关键内容。  相似文献   

14.
论科学、技术与工程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中把科学定义为知识体系,把技术定义为以知识为基础的手段,把工程定义为有目的、有组织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在此基础上对科学-技术-工程之间的关系、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科学之间的关系和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工程哲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的人才思想非常丰富,充满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底蕴,分别表现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才标准观、唯物辩证法的人才培养观、全面联系的人才价值观。它们是培养现代化人才、开展全面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与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中国人》2012,(23):82
内容:本书包括《大道运行论》、《绵延论》、《盛衰论》、《心性灵明论》、《道德本体论》五卷著作。这五卷著作全是贯通大道哲学本体论,贯通中国文化根本精神的。第一卷《大道运行论》是研究中国哲学大道本体与最高精神的;第二卷《绵延论》是研究中国文化精神数千年绵延之理的;《盛衰论》是将大道本体论贯通于社会历史领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中国人》2012,(17):59
内容:本书包括《大道运行论》、《绵延论》、《盛衰论》、《心性灵明论》、《道德本体论》五卷著作。这五卷著作全是贯通大道哲学本体论,贯通中国文化根本精神的。第一卷《大道运行论》是研究中国哲学大道本体与最高精神的;第二卷《绵延论》是研究中国文化精神数千年绵延之理的;《盛衰论》是将大道本体论贯通于社会历史领域,研究中国五千年盛衰治乱之理的;  相似文献   

18.
米切姆在<技术哲学概论>中对技术哲学的研究传统作了工程传统与人文传统的二元划分,这一划分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当前技术哲学研究中的规范分类,它不但理清了以往技术哲学研究的内容,也揭示了两种传统长久分裂、彼此轻视,致使技术哲学研究走向困境的原因.伴随着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米切姆从自己的技术哲学二分理论出发,主张工程传统与人文传统的融合,工程哲学作为沟通两种传统的重要途径而产生.  相似文献   

19.
1.我们的物理学哲学研究的总纲领,是毕达哥拉斯主义与科学实在论的理念的整合。换句话说,我们相信物理世界的基本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的奥秘都深藏于数学和谐的规律之中。然而,这并非人为的而是客观世界本身所固有的。2.在本体论上,我们相信"场的实在论",认为无形无象的场是物理世界的第一性实体。同时承认"关于结构的知识"是认识不可观察实体的必由之路(知识论版本的结构实在论)。3.在因果性观点上,我们主张,作为自组织系统的物理世界,在整体上是由因果律与机遇律共同决定的。4.我们持有多元主义方法论观点,认为从不同视角看,多种量子力学解释各有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王爱芳 《现代情报》2006,26(9):18-19
本文系统分析了这一新领域(信息哲学论)的一些基本问题,包括信息哲学的概念、产生过程和科学目标,认为图书情报学是一门应用信息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