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分析影响科技资源服务效果相关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分层的多指标服务绩效评价体系,探讨该评价体系的适用性。以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为例,运用归一化方法对平台"十二五"期间的服务效果统计分析,总结服务效果,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平台服务提出建议,为平台管理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介绍了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科技信息资源开发中心通过自主研发的科技网络服务平台为当地信息化和经济建设的服务情况,并对科技网络服务平台的建设内容、效果、意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采用互联网+服务模式构建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服务体系,提高平台的数据分析能力以及平台对企业的科技服务能力。分析了国内外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现状,提出了平台—产业链—终端三层应用服务体系架构方案,探讨了该体系架构的主要功能,以及基于该体系架构为企业提供精准信息服务的服务模式。以本文提出的体系架构方案能够支撑平台开放实验室更好地服务于企业需求,加快推进首都科技创新成果向应用转化落地。  相似文献   

4.
军事职业教育课程资源依托平台为全军官兵提供服务。如何对平台课程资源进行有效分类,是当前保障平台顺畅运行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着眼军事职业教育的组织学习与岗位学习特性,对平台现有分类方式进行了分析,借鉴互联网主流在线教育平台分类方法,提出一种平台课程资源分类体系框架,并提出平台课程资源分类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5.
区域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服务于区域创新创业活动,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提供了有效支撑。面对共享平台服务从"资源导向"到"需求导向"的演变趋势,设计共享平台服务需求分类获取方法,从用户维、资源维、服务维等角度对共享平台服务需求进行多维识别,依据需求分解及优先序原则,提出面上需求、重点需求、重大需求等共享平台服务需求集成过程与方式。为提高区域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提供了方法指导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子系统间协同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十个子系统基本涵盖研发活动全过程.研发活动的综合性使其往往存在多种资源和服务需求,需要整体解决方案,但目前各子系统独立运行,子系统间需要协同.通过分析研发活动协同需求,确定协同内涵及目标,设计协同服务概念模型,对平台实施协同服务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物流服务化是创新现代物流发展模式的关键。在分析国内外现代物流服务化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针对国内物流服务化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实现区域物流信息资源服务的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物流信息资源服务集成平台的功能和体系架构。  相似文献   

8.
通过信息技术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和经济发展对信息资源的迫切需求的论述,提出了在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中,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为企业创新搭建信息平台,为企业发展提供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9.
基于网格的应急物流信息网络平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丽媛  谭清美 《情报杂志》2012,(10):175-178,169
对应急物流信息网络的内涵和特点进行分析,基于网格技术提出了由资源层、通用服务层、业务服务层和应用层4层组成应急物流信息网络体系结构,根据该体系结构,构建了应急物流信息网络平台,对平台的功能结构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平台的构建原则.  相似文献   

10.
在不断发展的全球信息化环境下,用户对信息产品的需求和爱好也在不断变化。以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为代表的科技信息数据库产品要更好地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就需要对其服务和推广模式进行创新。以湖北省科技信息平台产品为研究对象,就目前科技文献资源网络化建设和服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日益复杂的客户需求提出了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服务推广体系。  相似文献   

11.
国土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生态安全,是生存之基,发展之本,财富之源。在规划"十二五"发展之际,有必要把国土资源领域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从而使国土资源在参与宏观调控的过程中发挥保障发展、保护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齐娜  赵伟  彭洁 《科研管理》2008,29(6):153-158
摘要: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和资源基础。近年来,为优化科技平台布局,提高服务水平,国家对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与服务进行了持续的经费投入,形成了庞大的科技基础资源。与此相适应,如何进一步完善科技经费支持的项目的监督、问责、评估机制,降低经费管理成本,提高经费使用效率,也随之成为科技管理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利用系统论的方法开展了我国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建设与服务的经费投入系统研究,分析了经费管理体系的系统结构组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经费管理系统的功能、外部依存环境及其相互作用机制,为完善科技资源建设与服务经费管理体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剖析五年规划是破解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之谜的入口。而当前学术界对五年规划绩效的实证研究较少,从省域视角切入的更少。本文从省级五年规划实施对规划绩效影响的角度,构建“有中介的调节变量”与“有调节的中介变量”混合模型,以重庆市“十二五”规划为例,通过调研数据加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规划执行主体对规划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规划实施资源对规划执行主体-规划绩效的中介效应显著,而规划组织特征有中介的调节效应和规划科学水平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均不显著。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野外站是分布式的野外科技基础设施,是中国科学院具有相对优势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特别是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主导、引领着我国生态系统领域国家站的建设和发展方向。"十四五"中国科学院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网络(以下简称"野外站网络")的建设更加重视顶层设计与全面布局,进一步明确野外站网络的定位和目标,提升野外观测数据的质量及其对外服务和共享;面向学科前沿、针对国家重大需求、突出科学内涵,重点建设野外站重点科技基础设施,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陆地生态系统观测实验网络("坤脉工程")的立项,提升野外站网络的装备水平,增强野外站的核心竞争能力;全面推动野外站的信息化建设,加强运行保障能力建设,改善野外站网络的科研环境;深化面向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的科学研究,凸显野外站网络的科学价值;建设与拓展专项观测网络;重视野外站网络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5.
民为国本,粮为民本,如何在“十四五”时期有效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缓解各类潜在风险,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对“十四五”时期我国粮食生产的发展态势进行展望,并聚焦分析粮食生产的主要风险因素。文章认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粮食生产将平稳发展,粮食产量呈上升趋势,在“十四五”期末有望达到6.9亿吨以上。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粮食生产主要面临自然资源约束加剧,劳动力约束加大,种子产业发展缓慢,规模化、机械化程度不高,生产过度集中,以及重大突发事件频发等潜在风险因素。最后,针对上述风险因素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高技术产业作为"十一五"期间的重点发展产业,科学地对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做出综合评价,对于国家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构建了由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和技术创新产出能力2个一级指标以及下属各项相应的二级三级指标构成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及计算公式,并依此对全国30个区域2006年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最终得出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综合分析现有数字资源评估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国防科技信息数字资源特征,从资源内容、质量、成本效益、易用性、售后服务等方面探讨国防科技信息数字资源评估内容。通过指标综合评价法分析各指标权重,构建国防科技信息数字资源评估指标体系,并实际运用于某信息机构数字资源的评估中,为该机构年度资源采购方案提出了切实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型基础设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日益突显,其内涵也从最初的5G、物联网等逐步拓展至包含信息、融合和创新3种类型的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是信息技术前沿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支撑平台,也是新型基础设施形态得以持续演进、功能得以不断拓展的动力源;将创新基础设施纳入新型基础设施的范畴,体现了国家对科技创新的充分信任和殷切期待。厘清3类新型基础设施的内涵与关系,认清当前创新基础设施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在“十四五”时期高效布局创新基础设施,对于统筹提升新型基础设施的供给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构建过程导向的因子理想关联评价模型和结果导向的三阶段DEA效率评价模型,对"十二五"以来的创新政策效果做评估,发现2010-2018年科技创新政策整体是有效的,但主要影响因子存在地区差距较大、有效性波动等问题;政策效果出现东西差距缩小、南北差距拉大、东北明显落后、中西部依赖性强等特点;创新效率由中心城市到经济圈再到其他地区递减.检验近年创新政策实施效果,对制定"十四五"创新政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十三五”期间,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备受重视,规模不断扩大。可以预计的是,该产业与其他产业间的关联关系将更加紧密,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将加大。然而现有文献对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基于投入产出方法,采用2007年、201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实证分析再生资源产业的关联效应和宏观经济效应。结果表明:① 再生资源产业前向关联大于后向关联,即对下游产业(如钢压延产品加工业、造纸和纸制品业等部门)的支撑大于对上游产业(如塑料制品业、有色金属压延加工业等部门)的拉动;② 再生资源产业受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大于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③ 再生资源产业投资效应最强,就业和出口效应较弱,消费效应为零;④ 样本期内,产业关联和宏观经济效应均有所提升。可见,该产业未来的发展势头良好,除了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之外,也将发挥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