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1 毫秒
1.
基于生态系统内部行为机制分析,从创新环境健康、组织网络健康、创新能力健康三个维度构建区域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健康性评价体系,借助VHSD-EM组合评价和DEMATEL-ISM递阶结构解释模型对中国30个省份的研究样本进行动态评价并深入探讨其驱动机制。研究发现,(1)中国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得分偏低,区域间健康性水平呈现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具体表现为中西部地区的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低于东部地区;(2)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直接影响因素重点体现在数字型企业的创新网络布局,间接影响因素聚焦于区域的数字创新环境建设,而数字产业的研发投入是其根源影响因素;(3)递阶结构解释模型的传递路线图表明该系统健康发展存在因果要素间的关联影响效应,是核心原因因素通过基层间接因素的支持作用于结果因素推动了系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基于生态位理论构建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对中国30个省市2009-2018共十年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⑴ 中国整体的创新生态位适宜度较低,但进化空间较大,发展趋势较好;⑵ 中国的创新引领地区和创新领先地区共涵盖20%的省市,其余为创新落后地区,创新生态系统发展呈现区域不均衡;⑶ 在区域分布方面,创新生态位适宜度呈现从东部到西部递减趋势。此外,采用GM(1,1)模型预测系统对2020-2024五年的生态位适宜度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⑴ 2020-2024年,中国整体的创新生态位适宜度将有所提升;⑵ 在权重方面,2020-2024年,生境生态位将继续占据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最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3.
构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已成为实现区域协同创新发展以及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关键战略。基于创新生态观,以我国31个省市为案例样本,应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驱动创新绩效的协同机制以及创新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1)充足的人力资源是驱动高创新绩效的必要条件,缺乏研发经费是导致非高创新绩效的必要条件;(2)存在四条驱动高创新绩效的路径:知识创新主体—人力资源型、技术创新主体—研发经费型、知识创新主体—均衡型和技术创新主体—均衡型,进一步可归纳为"主体—资源"双重驱动型和"主体—资源—环境"均衡驱动型两类协同创新策略。非高创新绩效的驱动路径有三条,且与高创新绩效的驱动路径存在非对称关系;(3)在一定条件下,创新主体之间以及各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组合之间具有替代关系;(4)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策略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布特征,东部地区以"主体—资源—环境"均衡驱动型为主、中西部以"主体—资源"双重驱动型为主。  相似文献   

4.
正确判别创新生态系统的协同性,有利于促进区域高技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借鉴创新生态系统理论、Lotka-Volterra模型和聚类分析法,构建了一套较为系统的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性的分类评价体系;以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1997-2014年)的相关数据为基础,从生产经营水平、研发创新活动水平与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协同关系两方面,给出了中国大陆31省市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性的分类评估结果和优化对策。 研究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性总体态势较好,不同类型省市的创新生态系统生产经营水平差距悬殊;切实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益,不断提升研发创新活动效率,并促进研发创新活动和固定资产投资同步发展,是相对落后省市改进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性的主要路径。本研究为我国不同类别省市优化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性提供了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5.
构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功能机制3个层面构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分析框架,以中国29个省域的高技术产业为样本,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究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驱动高产业竞争力的复杂因果机制。研究发现:(1)研发创新主体是产生高产业竞争力的必要条件;(2)产生高产业竞争力的创新生态系统有4类,即环境支持下的研发-运营驱动型、主体-机制联合驱动型、主体-环境联合驱动型、研发-运营主导驱动型;(3)产生非高产业竞争力的创新生态系统有两大类,即主体-技术环境抑制型、研发-运营-机制抑制型;(4)在一定条件下,实现高产业竞争力的创新生态系统要素组合之间具有替代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剖析创新生态系统韧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收集2009—2020年30个省份的创新与经济发展的面板数据,采用门槛效应模型测度创新生态系统韧性及其通过成果转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运用SPSS软件对创新生态系统韧性进行聚类分析。研究发现:(1)从空间上看,创新生态系统韧性区域聚类特征显著,它可分为4个板块:区域龙头型、东、中、西部主导型。板块中各省市的韧性结构特征呈现异质性。(2)从时间上看,东部的龙头型省份一直领先,中部、西南西北的智力密集省份进步明显。龙头型、智力密集型省市创新生态系统韧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高度相关。(3)创新生态系统韧性自身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正向双门槛影响且边际效应递增;创新成果转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正向双门槛影响且边际效应波浪式递增。  相似文献   

7.
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紧紧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必须坚持数字创新引领发展。精准把握数字创新的提升潜力、准确辨析其失衡症结并探寻其平衡发展路径,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基于2008—2021年省域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度中国数字创新效率,借助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和QAP方法全面揭示和识别重大国家战略区域数字创新发展的空间非均衡及其成因。研究发现:(1)考察期内全国和重大国家战略区域数字创新效率均呈波动上升态势,但各区域存在显著差距;(2)考察期内重大国家战略区域数字创新发展空间不平衡程度表现出逐年下降的态势,其总体差距主要源于区域间差距;(3)全国数字创新发展总体离散程度呈扩大趋势,各区域呈现出不同类型的极化趋势,且极化趋势逐渐加剧;(4)对外开放程度不同是全国数字创新发展差异形成的最大成因,而区域数字创新发展差异的形成和变化的强度存在地区异质性,且不同区域主导因素有所差异。本研究对于协同提升中国数字创新发展水平、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启示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建设富有韧性的数字创新生态系统是抵御外部风险冲击、推动区域创新发展数字转型的必由之路。本文以28个省市的数字创新生态系统为分析对象,通过指标评价方法测度其韧性,并使用fsQCA方法研究治理利基组态对区域数字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影响。研究识别了导致高韧性的“知识-资源”驱动和“市场驱动”两种组态,以及导致低韧性的“资源主导”和“知识主导”两种组态。研究发现有助于数字创新生态及其治理理论的发展,也对制定区域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发展政策制定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价值链视角,将中国工业行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分解为技术开发和技术转化两个阶段,在构建环境规制对两阶段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理论框架基础上,利用2004-2011年中国工业37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考察了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异质性效应。研究发现:(1)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长短期促进效应,但存在明显的行业异质性;(2)环境规制对技术转化能力的长期促进效应大于技术开发能力,但不同行业的阶段异质性效应明显;(3)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能力的长期均衡具有显著的短期修正效应,技术创新能力向均衡状态的调整速度存在明显的行业异质性;(4)部分行业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效应出现了长短期不一致的情况。最后,基于价值链视角提出了促进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能力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以数字经济推动区域创新创业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强劲抓手。本文基于2005—2019年中国28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系统考察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创业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对我国区域创新创业活动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在经过一系列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2)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通过降低交易成本,畅通要素流动,抑制资源错配,推动区域创新创业;(3)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对南方城市、一般级别城市和较低水平创新创业城市的创新创业活动具有更强劲的推动作用,需要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对南北方城市创新创业造成的进一步分化。  相似文献   

11.
中国式创新正经历“低质低效”向“高质高效”转变的关键时期。数字技术迅猛发展对中国式创新产生了颠覆式改变,成为加速中国式创新的重要驱动力。本文以数字技术驱动的创新生态为基础,遵循“技术赋能-要素制约-路径实现”的演进思路,揭示数字技术赋能中国式创新的作用机制和实现路径。文章的主要结论有:(1)界定了中国式创新的显著要素特征,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以本土市场为应用场景、制度创新为驱动力、完整产业基础为依托、区域要素联通为突破、用户价值为导向和快速决策为方式的数字技术赋能中国式创新机制;(2)剖析了中国式创新所面临的制约因素,包括基础研究人才不足、技术成果商业化困难、产业链和价值链不可持续等;(3)提出了以异质性、多层次需求为导向,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抓手,政产企等多元主体协同发力助推中国式创新提质升级的实现路径。本文对于中国式创新理论和实践以及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为案例,基于“组合赋能-创新组织演进-创新模式升级-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技术进步”分析框架,探究制造业创新组织演进及其影响。结果表明:(1)创新组织演进经历了创新系统、创新生态系统和创新联合体依次递进的3个阶段;(2)与创新组织演进同步,创新模式实现了从合作创新到协同创新再到融通创新的升级;(3)伴随着创新组织演进和创新模式升级,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经历了技术吸收能力、技术改造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数字化创新能力4个阶段,同时制造能力发展经历了从基础制造能力、国产化能力、整机制造能力到智能制造能力的逐级跃升;(4)产业依托创新系统完成了技术“跟跑”,依托创新生态系统实现了技术“并跑”,依托创新联合体则取得了技术“领跑”;(5)创新组织演进是“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组合赋能的结果。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创新组织演进机理研究既能丰富产学研融合创新理论体系,也为其他高端制造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国际封锁提供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13.
徐晓舟  阮珂 《科研管理》2016,37(4):53-60
本文基于产业结构与金融发展与区域创新绩效正相关假设,选取中国31个省市2004-2013年的面板数据,利用零截断负二项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产业结构与金融发展对省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1)产业结构水平与省域创新绩效负相关;(2)金融发展水平与省域创新绩效负相关。进一步研究表明:(1)产业结构与金融发展具有互补效应;(2)产业结构与金融发展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文得出了一些结论与启示。  相似文献   

14.
创新指数是当前国内外评价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选取全球创新指数等7个国内外典型创新指数,探讨创新能力评价框架的构建特点与创新指标选取的规律。研究结果显示:(1)基于投入-产出为基础的创新过程是构建国内外创新能力评价框架的理论基础模型;(2)创新环境逐步成为国内外创新能力评价的重要内容;(3)特定区域创新能力指标框架的构建依据具有明显的地区发展导向;(4)科技人力资源类指标、专利产出类指标是评价必选指标;(5)设立结构性指标是构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准则;(6)定性指标在制度创新类指标、创新服务类指标与创新环境类指标等指标选取中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15.
有别于传统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数字创新在数字创新生态系统中有着核心位置,而现有研究对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探讨尚处于初级阶段,急需探究其概念内涵、核心特征和运行机制。为进一步拓展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边界,采用文献调研法和理论演绎法,从“数字创新”和“创新生态系统”两个概念解析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内涵与构成要素,借鉴创新生态系统研究范式,从企业微观、产业中观和国家宏观3个层面构建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框架。结合数字生态系统和创新生态系统两大理论体系,提出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六要素包括生产者、消费者、赋能者、运营者、研究者和生态环境,并揭示其具有模块性、适应性、多样性、生长性和共生性五大核心特征。运用概念模型法建构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模型分析其运行机制发现,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稳定演化主要依托于异质性创新资源整合机制、数字化创新能力提升机制、数字价值实现机制和数字协同治理机制4个方面的有序运行来实现。为保障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应丰富系统内的创新主体类型,并建立面向企业、产业和国家三层次的价值共生协同体系。  相似文献   

16.
《软科学》2019,(11):35-40
采用2007~2016年中国30个省区面板数据,从发展程度、发展速度和社会质量三个维度测度人口老龄化。在此基础上,运用面板聚类模型将人口老龄化区域划分为四类,结合面板门槛进一步探究人口老龄化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异质性影响。研究表明:(1)四类区域的人口老龄化发展特征显著,其对区域技术创新具有线性和非线性影响;(2)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对四类区域的技术创新表现为显著线性抑制作用;(3)人口老龄化发展程度和社会质量对区域技术创新存在异质门槛效应。发展程度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单一门槛效应存在于深度老龄化区域;社会质量仅对浅度老龄化区域技术创新产生显著U型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地方政府异质性的角度出发,探究区位导向性政策——开发区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基于1998-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采用熵平衡基础上的双重差分方法对开发区政策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总体而言开发区政策能够显著促进区内企业创新;(2)地方政府效率越高、所在地区市场化水平越高,开发区政策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也越显著;(3)开发区政策对民营企业和中低技术行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中国2000-2015年30个省市的数据,基于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研究了自然资源丰裕度、人力资本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1)自然资源、人力资本和区域创新能力各指标变量都通过了莫兰检验,存在空间关联性,模型的最佳形式为固定效应下的空间杜宾模型;(2)丰裕的自然资源不利于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即存在创新资源诅咒,而人力资本积累有助于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控制变量人均GDP增加和人均财政科技支持有利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但FDI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不显著;(3)临接矩阵、反距离矩阵和社会经济权重矩阵下SDM各变量空间效应都表明,自然资源丰裕度不仅降低了本地区的创新能力水平,和其他省市的创新能力水平也显著负相关。平均受教育年限有利于本地区创新能力的提高,但抑制其他省市创新能力水平。控制变量方面,FDI对本地区创新能力提高影响不显著,但促进临近地区创新能力的提高。人均GDP增加提高了本地区的创新能力,但抑制其他省市的创新,人均财政科技支出增加有利于本地区和临近省市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科技人力资源作为科技创新活动的载体受到更多重视。科技人力资源在创新活动中分为2类,以企业为代表的全面开发型与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代表的专职研究型,两类是否对科技创新绩效都产生影响以及影响的大小如何,决定着科技创新资源与政策资源的分配有效性。对中国除西藏外30个省市自治区2011—2014年的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人力资源数量对科技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显著;(2)企业对科技创新绩效的促进主要体现在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中;(3)科技创新绩效是"博采众长"的结果,而非仅依靠少数优秀研究人员;(4)政策引导对经济发达水平的区域具有正向作用。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扩大科研人员队伍,加强高校和机构的队伍建设;(2)完善市场竞争机制,促进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3)重视基层创新能力,激发"万众创新"的积极性;(4)适应各省发展特点,优化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政策引导。  相似文献   

20.
构建吸收能力与技术溢出的整合框架,探析基于吸收能力门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FDI技术溢出机制;收集中国高技术产业2000-2016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非线性面板平滑转换模型,测度产业集聚与FDI溢出效应大小,检验并测算其各自的吸收能力门槛效应及其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1)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大于FDI的溢出效应;(2)追赶企业与内资企业的吸收能力跨越特定门槛,才能有效利用产业集聚与FDI技术溢出;(3)研发经费与研发人员引致的吸收能力门槛存在区域异质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区域高新技术企业吸收能力、促进并利用技术溢出的有效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