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声音     
正李言荣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校长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也是目前制约我国科技创新的主要短板。近年来,我国基础科学研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主要还是填补空白的多、验证性的多,开山架桥挖井的少,解决眼前问题和跟踪的多,真正关注十年以后我国成为科技强国后能引领世界的重大原创成果的少。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迫切需要在全国尤其在西部布局建设一批基础科学中心,特别是要尽快建设多学科交叉的基础创新中心和跨学科基础人才培养基地。  相似文献   

2.
《学会》2010,(11):20-21
黄小晶在《让科技创新引领福建跨越发展》的报告中说,福建正全力推动跨越发展,科技创新是跨越发展的强大引擎。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科技支撑和创新引领,努力打造人才集聚的宝地、成果转化的洼地、科技创新的高地。在推进科技创新进程中,  相似文献   

3.
中国缺少像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那样能够全面反映中国科技创新、制造业和新经济成果,特别是能够引领世界产业发展方向的博览会。"雄安世界创新发展博览会"聚焦于科技创新、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等新产业革命前沿与高端制造业发展主题,旨在向国际社会展示我国科技创新、高端制造业和新经济发展的成果,宣传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理念,加强我国科技和产业标准、技术路线的引领,扩大中国制造、中国解决方案的国际影响。筹划创办"雄安世界创新发展博览会"无论对于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还是对于雄安新区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符合雄安新区的发展定位,有成功的国内外经验可供借鉴,应从规划、建设、组织、宣传、产业发展等方面加以统筹谋划。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的发展阶段。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这一重大举措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问题是提高农业生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和引领。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农战略,要完善国家农业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全国政协委…  相似文献   

5.
通过环保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绿色环保产业发展,已成为我国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十三五"期间,我国以"创新"、"绿色"为发展理念,要建设成为"绿色中国",必须大力发展环保科技研发及产业。广东作为我国经济大省和科技强省,在环保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方面一直处于全国前列。为此,本文重点分析"十二五"以来广东环保科技研发及产业发展现状,把脉广东推动环境污染预防和治理技术研究进展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十三五"时期推动环保科技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试点政策已经成为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优势公共政策制定机制,科技创新试点为深化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发挥了引领性作用。从“增长极”到“创新极”的理论增进过程中,“创新增长极”成为符合中国现实的发展方向。然而科技创新试点政策的实施成效如何,试点能否成为创新增长极等问题仍缺乏系统性分析。研究界定了“创新增长极”的概念与内涵,并结合科技创新试点的政治运转逻辑搭建理论框架,最后基于实证分析验证了其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实施的科技创新试点能够成为创新增长极,理论和实证分析都支持这一观点。科技创新试点伴随着“集聚创新资源—创新驱动经济发展—辐射带动邻近地区发展”的发展机理,通过强化综合优势成为创新增长极。此外,相比于系统性评估,单项试点政策的集聚效应和经济效应会存在约7%-19%和8%-26%的高估。研究基于中国实施的典型科技创新试点政策,旨在为优化地区资源配置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证证据。  相似文献   

7.
科技创新人才对于“一带一路”发展至关重要,中国作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面对当前人才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出台政策吸引国际学生和科技创新人才的严峻态势,急需探索解决如何吸引高质量优秀人才来华深造、如何科学高效地培养更多科技创新人才服务“一带一路”发展等重要问题。文章基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中国科教发展现状对比、共建国家来华留学情况及关键影响因素调查分析,提出了设立“一带一路”海外人才培养中心、选培海外青年科学家、选拔高层次留学生、开展科创管理高端培训等4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关键路径和相关政策建议,以期提升中国高教国际影响并为“一带一路”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与快速发展阶段,迫切需要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升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我国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也由此日益呈现上升趋势。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如何借助科技创新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当代高校创新创业教师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由杨雪梅,王文亮等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时代科技创新创业论》一书,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的新时期背景下科技创新创业为  相似文献   

9.
提高我国科技创新治理能力,具有赋能经济增长转型和推动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高地、引领经济高质量开放发展的时代价值.廓清提高科技创新治理能力的内在动力机制包括科技创新的动力协同驱动机制、投入产出互动机制以及产学研协同创新与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科技创新治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评价2008-2018年我国科技创新治理能力,结果表明我国科技创新治理能力总体水平仍然较低,但呈现渐进式提高的态势,横向上各区域的水平差距较大,纵向上的发展呈先下降后上升的“V”字型.为更好地解决提高我国科技创新治理能力中治理模式存在偏差、管理体制机制有待改善、主体培育机制和协同机制有待健全以及治理环境和人才制度建设有待加强等一系列问题,提出未来必须把握好提高科技创新治理能力的重要政策取向,推进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和加强科技创新资源投入制度、创新主体多元培育制度和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制度建设,并完善科技创新治理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0.
企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与激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千金何足惜,一士固难求。21世纪的今天,知识经济成为了主宰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尤其是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资源,已成为企业竞争制胜的最终决定性因素。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激励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了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客观环境、个人素质和再教育方面的构想,并对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激励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建立一套适应高新技术园区区位和发展定位的科技创新创业项目选择机制和评价指标对于发挥财政资金有效性非常关键。专利价值评议日益成为经济转型发展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科技创新创业项目的创新过程分段风险和价值追求分析,设计了从专利价值和创新过程风险视角的评价指标和评议机制,并成功应用于苏州工业园区科技领军人才创业工程项目评审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成果可以拓展到国家各类项目或政策投入创新要素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科技发展成就辉煌,但一些"瓶颈"问题也日益凸显。面向未来30年的科技强国建设,首先必须深入探查问题表面症状背后的根源,找到制约科学发展的核心阻力,开出针对性的药方。文章通过对"李约瑟难题"和"钱学森之问"的历史脉络和我国科技发展"瓶颈"问题的哲学根源进行分析推演,提出"哲学的贫困"可能是我国科技发展"瓶颈"问题的根源;并从哲学对科学的作用和影响的角度,进一步论证了"哲学的贫困"是我国无法建立自主的科学体系、原始创新匮乏、科学大师缺失、学术生态恶化等问题的主要原因。文章针对哲学建设的特点和困境,引用孟子关于"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论述进行类比,提出哲学建设是我国科技强国建设的"三十年之艾",应当采取"苟为不畜,终身不得"的策略,在国家战略层面进行系统实施;同时,也要在哲学的引领下进行更加统筹平衡、系统深入、成熟定型的科技改革,为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奠定现实和长远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由创新驱动走向创新引领的发展态势下,建设新型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加快重大核心关键技术突破,提升国家和企业在全球创新体系中的位势与持续竞争力,成为创新治理的关键内容。整合式创新理论作为科技创新的新范式,是战略引领、协同创新、全面创新和开放创新的综合体。结合整合式创新、生态位等理论,提出"科技创新生态位"的概念,阐述了其定义和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14.
张兰英 《科教文汇》2010,(24):192-194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社会对科技创新、加快培养创新人才提出更加迫切的呼唤,这为地方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契机并提出了更高的期望,需要地方高校努力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输送大量高质量的创新人才;以产学研一体化为目标,以科技创新的成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15.
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要继续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与会专家就如何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展开了讨论,提出要始终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要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基础研究;要建设世界级的创新型企业,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要培育良好的创新文化,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相似文献   

16.
绿色发展理念已被全球各国政府、国际组织、民间机构团体所认同,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是掌握绿色发展核心工具、技术和能力的群体,充分发挥其价值引领作用将会促进全球绿色发展的效率和质量。本文从进一步提升全球对绿色发展的共识、加强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激励、深入开展人才国际合作这三个方面展开了思考,探索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从李约瑟难题,到钱学森之问,针对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提出了一道艰深命题,如何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和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创新成果尤为重要,文章从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和发展研究出发,探索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方法,并以山东科技大学创新教育为例,通过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指导学生撰写申报专利的途径,探讨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形成大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培养的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进入大科学时代,科技创新范式发生了改变,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等成为趋势。新的时代背景下,亟需采用系统的管理方法完善我国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引导科研人员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关注“卡脖子”问题,进行原创性探索研究,进一步提升我国科技创新水平。本研究基于SPIO(结构-过程-输入-结果)模型,从科技创新管理体系的结构、过程、输入、结果四个维度入手,系统地分析了科技创新体系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改进优化建议,为我国科研管理决策部门的实践探索和相关学者开展理论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正第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5月18日下午圆满落幕。为期六天的科博会,通过举办主题报告会和高新技术展览会、科技项目成果推介洽谈、高端论坛三大系列数十场活动,多维度诠释了"创新驱动,融合发展"主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为北京明确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集中展示了中国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和重大突破,收获了引领中国科技产业发展的前沿思想理念和经验,助推了一大批科技成果转化和重大产业合作项目落地。  相似文献   

20.
高峡 《科协论坛》2016,(4):16-19
正一、科学大国的科学活动与发展出现畸形,优化学术环境成为创新引领的迫切需求我们发现,近二十年来中国科技形态中有一种现象:一方面科技在一些硬要素的刺激下,出现了一大批成果、研发人员世界排名第一,科研经费与科学论文出现非凡的增长势态;另一方面科技体制机制障碍难以攻破,科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