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亚洲内陆有着北半球最大的中纬度干旱带,该地区干旱的起源和发展引起人们越来越浓厚的兴趣。人们仍不清楚亚洲内陆的风积物的年代和范围.风对中纬度干旱带形成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干旱地区,降雨稀少,气候干燥,由于缺乏水分,一般情况下作物不能正常生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根据干燥度(年降水量与蒸发能力之比)将全球干旱地区分成:极端干旱、干旱、半干旱、半干旱-半湿润(过渡)四类地带。本文参照此标准,将我国干旱地带划分如下: 1.极端干旱地带。干燥度小于0.03,年降水量小于100毫米,相当于我国最干旱的荒漠地区。包括新疆古尔班通古特、塔克拉玛干、内蒙古巴丹吉林等沙漠、新疆准噶尔、塔里木、青海柴达木盆地、藏北羌塘地区。  相似文献   

3.
气候环境     
<正>极端湿润气候对森林生产力的补偿效应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刘鸿雁教授研究团队综合利用1929条树轮序列、全球长时间序列遥感植被绿度观测数据和6个全球气候模式模拟结果,系统地研究了森林生产力对极端湿润事件的响应。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对森林生态系统影响巨大。森林在经历极端湿润事件后,有持续1?5年的生长加速现象,总体上补偿了极端干旱事件的影响,并且这一补偿效应在干旱半干旱区森林中尤为明显。研究揭示了干旱区森林对于极端湿润和干旱事件的对称响应规律,提升了人们对于森林响应极端气候事件的认识,为改进陆面模型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自治区位处温带内陆,夏季东南季风影响不强,是东北、华北湿润、半湿润的森林,森林草原向亚洲腹地的干旱荒漠过渡的半干旱地区。这种地理位置形成了以草原为主体的生物—气候条件。因此草原植被广泛发育,不仅类型多样,而且面积也大,约占全区总面积的80%左右,是我国草原区的主要部分,所以内蒙古就成为我国主要畜牧业基地之一。随着畜牧业的日益发展,研究各类草场资源的特性和改良草原就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冷蒿草原便是内蒙古的一类重要天然草场。  相似文献   

5.
气候环境     
<正>多尺度气候变化"西风模态"形成的物理机制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陈发虎院士主导的气候环境变化研究团队系统总结了近20年在亚洲中纬度地区所获成果,论证了亚洲中部干旱区在现代间冰期千年—百年—年代际时间尺度上皆存在显著不同于季风区的气候变化"西风模  相似文献   

6.
利用MODIS时间序列数据和地面气象数据,通过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及Thornthwaite湿润指数(Im),对2000年~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化进行了动态评估。结果显示:内蒙古自治区不同荒漠化气候类型的空间分布有着较强的规律性,其中干旱区主要分布于阿拉善盟戈壁及沙漠地区,半干旱区则主要分布于锡林郭勒盟以西和科尔沁沙地一带,且以半干旱区为主导。相比2000年~2013年,内蒙古干旱及半干旱地区整体面积减少了18.75万km2,干旱区总面积减少了18.46万km2,半干旱地区年际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是其面积到2013年也减少了0.29万km2;与此同时内蒙古干旱及半干旱地区的边界向西部地区移动,这表明两种气候类型区的荒漠化逆转。  相似文献   

7.
水,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也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因子之一,它对气候变化的反映最为敏感.对我国内陆干旱区来说,水更是制约生产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近年来国际上认为,今后五十年内大气平均温度上升,中纬度大陆夏季干旱的频率可能增大.那末,未来气候变化对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区的水资源会有什么样的影响,不能不成为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新疆地区干湿状况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代亮  邓睿  黄敬峰  蔡承侠 《科技通报》2007,23(5):635-640,645
利用新疆100个气象站点、1990-1999年10年的月平均气象资料与1 km的DEM数据,运用SPSS统计软件,通过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各气象因子与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的数学模型,应用GIS空间分析相关技术,生成各气象因子的空间分布栅格图。然后利用基于改进的Penman公式的湿润指数计算方法(D=R∕EPT),实现新疆地区湿润指数的空间化处理,验证表明空间化处理达到了较高的精度,根据湿润指数将新疆分为极端干旱区(D<0.03)、干旱区(0.03~0.2)、半干旱区(0.2~0.5)、半湿润区(0.5~0.77)、湿润区(D>0.77),进而分析新疆地区干湿状况时空变化规律。分析结果发现:空间变化上,高海拔地区较湿润,局部地区因季节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空间分布,沙漠地区长年处于极端干旱、干旱或半干旱状况;季节变化上,总体表现为夏季湿润指数开始有增大的趋势,冬季达到最大值,北疆比南疆干湿季节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9.
土地荒漠化,是指由于气候变异和人为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的土地退化。土地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它的发展现已影响到世界1/5的人口和全球1/3的陆地,给全球环境及许多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产、生活以至生存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并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中国人》2011,(17):38-38
8月14—15日.由中国科协主办.甘肃省科协承办的第十五次中国科协论坛内陆干旱区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在甘肃省古浪县召开。由于身居西北内陆.气候干燥,降雨稀少,蒸发强烈,甘肃河西走廊形成了独特的“荒漠绿洲,  相似文献   

11.
全球变化科学领域的若干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东亚中心在全球变化科学研究方面的一些进展。主要包括:(1)参与了国际和国内全球变化科学的开拓工作;(2)提出了区域水平上的全球变化研究新方向;(3)气候突变和全球增暖的区域响应研究;(4)东亚季风区植被-大气相互作用研究;(5)区域环境系统模式的发展和亚洲区域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活动;(6)提出了对全球变化的人类有序适应的概念、试验观测、理论和方法;(7)面向国家需求的全球变化问题——北方干旱化研究;(8)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毛捷  杨晓兰 《软科学》2002,16(1):23-28
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末的40多年中,东亚地区的经济保持了持续的高速增长。日本、“四小龙”(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东盟四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和地区经济的先后腾飞,引起了人们对东亚经济研究的极大兴趣。然而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1997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等,使人们对东亚模式产生了质疑,不少文章指出和批评了东亚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但东亚各国和地区并未止步不前,东亚模式仍然充满生机,本文旨在通过阐析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东亚产业区域转移出现的新特点及其原因,借鉴其经验和教训,以期对我国产业调整和升级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沙漠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沙漠化(Aeolian desertification)是干旱、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地区由于人地关系不相协调所造成的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沙漠化科学是将风沙活动为主导灾害现象的区域作为完整的生态蛳环境蛳社会蛳经济综合体,开展沙漠化过程及其防治研究的科学。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沙漠化研究的进展,结合我国在该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近期沙漠化科学研究的主导学术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以更好地服务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过程中对北方沙漠化防治、区域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修复。  相似文献   

14.
文章回顾了近年来关于东亚季风气候系统变异和我国重大气候灾害发生机理的研究进展。通过许多观测事实分析揭示了东亚季风系统的时空变化和异常特征;并且从分析、动力理论和数值模拟研究了热带海洋、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陆面过程和青藏高原雪盖变化对东亚季风系统的影响及其过程,提出"东亚季风气候系统"新概念和此系统内动力学机理,并从东亚季风气候系统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异提出长江流域严重洪涝发生的气候学概念模型和华北持续干旱灾害发生的气候背景;此外,本文还提出关于东亚季风气候系统亟需研究的若干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亚地区天然气资源丰富,而且中亚各国大力开发天然气资源,不断提高生产量及出口量,致力实现出口多元化,因而成为世界各大国及各大力量争夺关注的焦点。而我国由于人口众多且消费巨大,天然气资源严重依赖进口,对外依存度逐年攀升。目前中亚地区占我国天然气进口市场的份额在50%左右,未来虽然该比重会有所下降,但进口总量会稳步增加,因此中亚天然气仍然在我国天然气保障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中亚天然气资源具有比较优势高、安全性和稳定性好等优点,但我国与中亚天然气资源的合作开发也会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因素的扰动。为此,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角度出发,详细分析了中亚天然气资源的地缘配置格局及对我国天然气安全的保障程度与保障效益,分析了外部扰动因素对中亚天然气资源开发的影响和对中国能源安全的保障风险,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当前我国与中亚天然气资源合作开发亟待采取的对策建议:(1)建立副总理级的天然气合作开发协调委员会;(2)制定并完善与中亚五国的天然气双边贸易协定;(3)继续扩大中亚—中国天然气管道输气能力;(4)优选我国与中亚天然气合作开发模式;(5)建立中国-中亚天然气交易中心。  相似文献   

16.
The variability and dynamic mechanism of the East Asian monsoon climate is a major scientific puzzle in the exploration of global change. As early as in the late 1990s, a research team led by Prof. AN Zhisheng from the CAS Institute of Earth Environment started their work in this topic, with an objective of improving the hypothesis of monsoon-controlled East Asian environment and advancing the basic studies of past global changes in eastern Asia.  相似文献   

17.
在高强度人类活动和全球变化的影响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资源环境面临严峻问题与挑战。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中亚地区的生态环境退化已经上升为全球干旱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地区之一,严重制约了中亚及周边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文章针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中国新疆、中亚地区及周边区域的典型生态环境要素:植被要素和水资源要素,基于长时间序列的卫星遥感数据,研究和分析了其参数时空演进格局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中亚地区近几十年的生态环境总体上呈现退化趋势,具体表现为水储量减少、湖泊面积萎缩、地表土壤水分减少和植被退化等。  相似文献   

18.
Networks are both imagined and directly experienced. While most people have trouble concretely explaining what networks are and how they structure our world, very few doubt their prominence in an increasingly globalized world where information moves at a dizzying pace. Networks speak to the link between the local and global—linking an event in a small village in Tunisia to the evening news in London. Yet they bind peoples and ideas not only across distance, but also in proximity. How are such networks imagined by peoples across dimensions of class, religion, gender, and generation in the dynamic environment that is revolutionary Egypt today? This article presents initial findings from initial ethnographic and interview-focused fieldwork conducted with Egyptians across a range of demographics. It presents insights around how technological, institutional, and human networks coordinate to present convergent and divergent actions, insights that shape an ever-changing Egyptian political reality.  相似文献   

19.
The genus Burmannaia is one of the largest genera in the Burmanniaceae, of which 12 species have been recorded in China.  It is mainly a tropical genus.  The species in China are all confined to the region south of Yangtze River. They are distributed chiefly in the provinces Guangdong (9 species) and Yunnan (6 species). After having studied the areas of all the species in China, we are able to classify them into follow- ing 4 area-types:      1.  Area-type of Tropical Asia to Tropical Australia. The two non-saprophytic species (Burmannia disticha, B. caelestis) and one saprophytic (B. championii) belong to this area-type.  It is an ancient type.  The plants of this type mostly have a wide ecological amplitude, for example, B. disticha may be found in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regions.  The plants occur not only in evergreen forests, in bushs, but also in rather arid herbosa and on the side of streams (Fig. 2).     2. Area-type of Tropical SE Asia.  In the type are 3 saprophytic species i.e. B. oblonga, B. wallichii and B. nepalensis.      3. Area-type of E. Asia.  (Fig. 3) Burmannia in China with E. Asian distribu- tion is poor in species.  There are only 2 saprophytic species. B. cryptopetala is distri-buted in Haina (China), Kyushu and Honshu (Japan); B. itoana occurs in Taiwan (China), Riukiu and Kyushu (Japan).  They are known only on the islands of E. Asia. Such a pattern of distribution may suggest connection of these islands once in the prehistoric time in spite of their present isolation.      4.  Endemic area-type. (Fig. 4).  Here are 3 saprophytic species and one variety with green leaves.  B. nana occurs only in E. Taiwan.  One of the two new species described by present author in this paper, B. fadouensis, is known from Xichou Xiao, S. E. Yunnan, to Longzhou Xian of the province Gaunxi; the other one, B. pingbien- ensis occurs only in Pinbien Xian of S. E. Yunnan. The last species is endemic to China. B. pusilla var. hongkongensis is non-saprophytic and known from the province Guang- dong and its bordering islands.  Both B. fadouensis and B. pingbienensis are characte- rized by the axillary bulbils, which enable them to adapt to rather arid and cold condi-tions in northern part of the tropical region.  相似文献   

20.
本文概述了全球铜资源状况,总结了全球铜生产、消费的变化规律和行业需求趋势。总体而言,全球铜资源丰富,基本能够满足需求。铜储量约一半集中在美洲地区,但全球对美洲地区铜资源的依赖正在降低。同时,全球铜的生产与消费呈现增长率快慢交替的周期性变化,且增速逐渐递减。全球铜消费由欧美发达地区向亚洲地区转移,建筑业对铜的需求巨大。通过对人均铜累积量的测算预测了全球矿山铜需求量,全球铜的需求将长期保持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