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技术创新离不开先进的工具和方法,专利地图和TRIZ均为有效的创新工具,但二者的侧重点不同,专利地图注重宏观方向的把握,TRIZ注重微观问题的解决。由此可以选择一种专利地图和TRIZ融合的创新模式以确定技术创新目标,运用专利地图分析技术现状和进行战略布局以确定技术创新方向,运用TRIZ理论进行技术创新方案设计与优选。将这种融合创新模式应用于矿用潜水电泵的创新设计中,可以有效提高创新效率,进而为我国技术创新提供一种可借鉴的高效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在介绍TRIZ理论及其应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TRIZ理论面向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内涵和建设目标与原则,探讨了基于TRIZ理论面向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基本结构和各子平台的功能,以期为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的建构提供具体的思路,加强学校与企业科技创新的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3.
基于TRIZ理论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评价的指标体系,该体系依据TRIZ原理从创新管理能力、创新研发能力、创新生产能力、创新营销能力和社会效益能力五个角度构建,每个指标依照企业经营成果指标计算得出,评价采用模糊评价方法,并基于J2EE技术实现,采用某省企业技术中心数据,得到评价结果科学合理,实用性极高。  相似文献   

4.
专利信息包含着技术创新和发展的相关数据,是企业创新活动非常有价值的信息资源。专利分析是企业创新技术预测管理的有效工具。较为全面地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基于专利引文分析、基于专利网络分析、基于关键词专利地图和基于TRIZ理论的创新预测研究方法及其应用进展,并在此基础上综合比较了这些方法的优势和操作的局限性,以期指导有效地利用专利分析工具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活动。  相似文献   

5.
孙加臣 《中国科技信息》2011,(15):222+224-222,224
在当今的时代,知识和信息是极其丰富的,而对于企业来说,真正稀缺的是能有意义地使用它们的能力,即应用知识实施技术创新的能力。TRIZ理论是一种基于知识的系统化创新方法。文章以TRIZ理论的基本原理为基础,以知识库的建设为主体,构建了创新方法推广应用服务平台建设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6.
讨论TRIZ理论推广过程中的企业文化、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过程等因素对知识流动的影响.实现有效的知识流动是应用创新方法助力企业自主创新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创新方法是自主创新根本之源,TRIZ创新方法对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以黑龙江省为例,在区域创新现状分析基础上制定TRIZ创新方法区域推广战略目标,设计TRIZ创新方法 "宣传普及→试点应用→全面推广"的梯度推进战略框架,提出各阶段的战略重点、推广模式及实现路径,建立"以点带面、梯次发展、协同创新、辐射区域"的TRIZ创新方法区域推广体系,旨在为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提供有效支撑和决策借鉴。  相似文献   

8.
创新方法是自主创新根本之源,TRIZ创新方法对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以黑龙江省为例,在区域创新现状分析基础上,制定TRIZ创新方法区域推广战略目标,设计TRIZ创新方法“宣传普及→试点应用→全面推广”梯度推进战略框架,提出各阶段战略重点、推广模式及实现路径,建立“以点带面、梯次发展、协同创新、辐射区域”的TRIZ创新方法区域推广体系,旨在为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提供有效支撑和决策借鉴。  相似文献   

9.
研究与推广应用先进的创新方法是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作为一种公认的、较成熟的创新方法,TRIZ理论的推广应用对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从源头上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从广东实际出发,总结广东研究与推广应用TRIZ等创新方法的成效与不足,建议有关部门加大投入、分类指导,从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社会五个层面有选择地重点突破,加快广东省创新方法研究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TRIZ理论推广应用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作为技术创新方法的重点省份,在TRIZ理论推广应用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基于此,提出了以政府为主体,以企业为核心,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共同参与的TRIZ理论推广应用体系,在服务黑龙江省的同时,旨在为我国各省市开展技术创新方法的推广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杨波 《科研管理》2014,35(8):93-100
管理创新是推动科技型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要素,而TRIZ作为一种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已拓展应用于管理领域并较好适用于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基于理论分析构建了TRIZ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影响的概念模型,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检验了所提出的假设。研究结果表明,TRIZ的管理发明原理、最终理想解、管理冲突与分离原理、管理进化理论等理论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从理论研究、政府和企业层面提出了有效推动TRIZ应用于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的政策建议。研究结论深化和拓展了TRIZ在管理领域的应用,也为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管理创新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TRIZ理论促进企业创新的作用机理与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RIZ理论作为一种先进的创新方法,已成为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创新构思、创新协同以及创新扩散等不同阶段.揭示TRIZ理论促进企业创新的作用机理,并提出运用TRIZ理论促进企业创新的相关策略,可为我国企业自主创新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TRIZ理论在协同创新体系的构建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TRIZ理论进行提炼和升华,构建面向TRIZ的企业内部协同创新体系的特征和条件。选取应用TRIZ构建协同创新体系获取较大成功,并成为湖北省创新方法示范企业的七家企业进行多案例探索性研究,应用T-LAB9.0分析软件得出面向TRIZ企业内部协同创新体系构建的六个关键点、四大主题要素并验证了此体系构建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TRIZ创新方法的由来、理论体系及解决问题的基本模式入手,简要介绍了TRIZ理论的特点,并由此展开,建议在企业中推广该创新方法应从制度建设,宣传、培训以及团队建设几方面入手,以期更多的企业掌握创新方法,实现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20,(11)
高职教育是国家培养技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在分析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现状的基础上,文章采用融合TRIZ创新方法的校企联动的培养模式提升高职学生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团队创新能力,进一步构建基于TRIZ理论的高职院校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中美技术竞争没有妥协的余地,唯一的出路在于实施卓越的科技战略、选择科学的突破路径去赢得竞争的基本判断,根据“卡脖子”技术的特性,运用TRIZ思维,建立了基于TRIZ冲突解决原理的突破“卡脖子”技术思维体系;同时,构建了宏观层面上基于战略层和应用层有机联动的“卡脖子”技术突破机制和微观层面上基于TIRZ技术创新分级的企业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实施机制。在对上述机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突破“卡脖子”技术的4条路径:1. 面向政府和企业两个核心主体,从宏观层面建立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宏观机制;2. 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以TRIZ方法辅助企业技术创新;3. 融合技术创新系统思想,建立跨学科、跨行业的联动机制;4. 发挥平台功能,实现优秀人才的有效集聚。  相似文献   

17.
进行知识创新是项目型企业持续发展、保持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结合知识创新内涵、过程模式与项目型企业特点,分析项目型企业知识创新过程存在的问题,引入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理论),探讨基于TRIZ理论的项目型企业知识创新机制,从构建项目型企业知识创新的完备知识链、解决知识链中的关键冲突和重构知识创新的动态循环过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为项目型企业进行知识创新及应用TRIZ理论解决创新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TRIZ理论作为一种先进的新型创新方法,是目前国际上大力推广应用的科技创新方法。本文在分析TRIZ理论国内部分试点省市推广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基础上,提出辽宁省推广TRIZ理论的相关政策。着重指出作为一项科技政策TRIZ理论推广应以政府为主导,以推广TRIZ理论为目标,改善创新思维为根本,应先点后面的在省内企业中铺开,使得TRIZ理论推广组织建制化。  相似文献   

19.
基于TRIZ理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将TRIZ理论引入人才培养模式中,构建了基于TRIZ理论的由教学培训平台、创新实践平台和知识产品平台组成的创新人才培养平台。面向师生和企业技术人员,推行以TRIZ理论为主的创新理论和创新方法教学,构建校内外实践平台,引导高校师生和企业人员参与创新、实践创新。培养了掌握创新方法、具有创新精神和创...  相似文献   

20.
国际主流技术创新方法的比较分析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TRIZ技术创新方法使用效率,从产生背景、理论基础、分析框架、解题工具、操作流程等方面对经典TRIZ,OTSM,USIT等国际主流技术创新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比较.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提高技术创新方法的形式化与结构化程度,开发统一的面向对象的分析框架和综合性方案生成工具等是进一步开展技术创新方法研究与推广应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