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2 毫秒
1.
陈寒松  田震 《科研管理》2022,43(5):11-22
大型企业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活动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并引起广泛关注,然而公司创业情境下,孵化企业如何整合多方资源构建服务生态系统还缺乏研究。本文基于资源编排理论,选取浪潮集团孵化的数字化企业进行纵向案例分析,探究公司创业情境下孵化企业服务生态系统的构建机制。研究发现:(1)孵化企业服务生态系统呈现企业—客户双向互动、企业—直接利益相关者多线联动、企业—广泛社会参与者系统协同的动态演进特征。(2)母体企业逐步发挥强资源扶持、平衡式资源支持和弱资源辅助作用,孵化企业依据发展阶段和所处情境进行资源编排的有效组合,促进服务生态系统的快速构建与发展演化。本研究丰富和拓展了服务生态系统理论与公司创业理论,对公司创业活动下的生态系统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谢秋华  刘潇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20):131-143
针对作为生态系统设计者的平台型企业如何在技术范式转移时期重塑商业生态系统以保持竞争优势的战略管理难题,以百度公司为对象,运用单案例研究法,基于资源编排理论探究平台型企业在技术范式转移下重塑商业生态系统的微观过程机制,并构建概念模型.研究发现:(1)范式内的技术演进驱动商业生态系统的迭代优化,而技术范式转移驱动商业生态系统从根本上实现重塑;(2)重塑机制表现为平台型企业在技术范式转移驱动下颠覆商业生态系统原有的价值主张,围绕新的价值主张更新平台基础、进行资源编排和价值创造,最终重构商业生态系统的资源基础和平台型企业的价值获取路径;(3)平台型企业的感知能力、创新能力与整合能力支持了商业生态系统的重塑.根据研究结论,正在进行平台化转型的企业管理者应进一步提高对平台及其商业生态系统的认知,而已经是平台型的企业则应重视资源编排能力的培育,以推动商业生态系统不断演化,实现系统成员间的价值共创.  相似文献   

3.
以小米公司对华米、九号、小贝的创业孵化过程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方法进行嵌入式案例研究,探索智能制造核心企业通过创业孵化实现创业生态价值涌现所蕴含的内在机理。智能制造核心企业以数字化赋能为基础,在平台生态情景中形成创业机会识别、创业资源编排、创业观念凝聚等创业孵化能力,在核心企业跨界提升、消费者协同演化以及创业企业生态反哺的作用下实现价值共创,最终形成创业生态的价值涌现,推动生态链企业高速成长。小米通过创业孵化实现创业生态的价值涌现主要有三种范式:华米的“互补导向型”范式、九号的“效率导向型”范式以及小贝的“新颖导向型”范式。  相似文献   

4.
创业孵化平台形成了以平台企业主导的创业生态优势,现有文献对其生态优势形成过程尚无有力解释。本文通过小米“投资+孵化”事件的探索性案例分析,以动态能力视角探究创业孵化平台价值共创对生态优势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创业孵化平台生态优势的影响机理遵循“价值共创-动态能力-生态优势”解释逻辑;它经历了三个阶段:(1)需求共同识别阶段,创业孵化平台与创业企业通过“交流”与“资源识别”促进“机会感知”并实现“生态共生”;(2)产品共同开发阶段,创业孵化平台与创业企业通过“交心”与“资源优化”促进“模式学习”并实现“生态互生”;(3)市场共同推广阶段,创业孵化平台与创业企业通过“交易”与“资源优化”促进“市场重构”并实现“生态再生”。研究结论对我国孵化器转型升级与“双创”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作为国家创新创业支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技术创业孵化平台的价值创造效率对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有重要现实意义。聚焦“技术创业孵化平台如何实现价值创造”这一核心问题,本文以4家技术创业孵化平台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依托“基础—逻辑—实现”的重点环节探究技术创业孵化平台的价值创造过程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作为技术创业孵化平台价值创造的基础环节,技术创业孵化平台不仅能够帮助创业企业克服内部新生障碍,还能填补外部科技成果产业化投资空谷,并通过持续创新孵化模式、构建丰富的孵化生态体系,促进价值创造。目标选拔与潜力挖掘、优势网络布局、战略性资源获取与利用作为技术创业孵化平台价值创造内在逻辑的起点、关键和核心,分别属于价值创造过程的初始起步阶段、加速发展阶段和实质推进阶段。技术创业孵化平台通过在价值创造的内在逻辑环节构建定制化机制、整合化机制和功能化机制,提高孵化广度和深度,进而实现科技价值、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多元共造。本文拓展了现有的孵化平台和价值创造相关理论,同时对于提高技术创业孵化服务平台和在孵企业的联合价值创造效率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开放式创新与互补性资产为理论基础,选择腾讯众创空间为代表,采用案例研究方法探究创新生态系统的价值共创机制.研究发现:创新生态系统中各主体通过开放协作满足各自价值获取目标和生态系统整体目标,实现价值共创;创新生态系统各主体角色不同,大企业应该肩负引领作用,政府应该提供政策保障,其他组织机构给予资源支持,共同助力中小企业与初创企业的创新活动;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大企业通过双向流动开放式创新机制帮扶中小企业与初创企业创新成长,创新生态系统各主体开放资源,为中小企业与初创企业提供互补性资产,帮助中小企业与初创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和获得收益.  相似文献   

7.
卫武  解济美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0):188-196
本文以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开放式创新理论以及价值来源模型为基础,以腾讯科技有限公司为案例代表,阐释开放战略演化过程中,商业生态系统的商业模式产生了怎样的变化。研究发现:(1)企业在较为封闭的状态下,虽然通过垄断机制与并购机制形成市场份额上的优势,但却极大得阻碍了产业创新、破坏了产业生态链(2)在众创空间介入开放战略前,企业已经开始了以线上为主的孵化机制探索,线上的主体多为二元且相互关系多为单向性,再加之物理位置的缺失、单一的合作关系,导致了商业模式中的效率的单方面增强,互补性、锁定性与新颖性都较低;(3)众创空间介入后,企业开放度得到扩展,核心企业通过提供线下物理空间的拓展实现资源开放与信息透明化、创造了高效的信息交流渠道、促进多样化合作伙伴关系等,使得整个生态系统呈现多元主体、环绕式、合作关系多样化的稳定结构,使得商业模式中的四个维度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8.
代君 《情报杂志》2005,24(3):76-78
企业成长中的信息资源管理战略是建立在企业基于资源的理论之上的 ,它为处在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 ,如何利用信息资源来获得跨越式发展的问题 ,提供了一种战略选择。以其中的信息资源杠杆战略为研究对象 ,从信息资源杠杆系统的作用机制角度阐述了它的基本原理 ,并对它的实施问题作了进一步地探讨。  相似文献   

9.
郑帅  王海军 《科研管理》2021,42(1):33-46
制造企业生态化创新战略转型中,枢纽企业为获得长期竞争优势,如何伴随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而做出技术、商业决策?依据“情境-结构-机制”的研究框架对海尔集团进行纵向案例研究,从模块化视角探索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结构、演化机制与路径特征。研究表明:(1)情境主导了技术创新的可实现性,技术标准、用户需求和政策支持3个情境因素驱动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交互演进。(2)发现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结构的3个重要特征,即创新架构模块化、交互界面开放性、网络治理嵌入性。海尔模块化生态圈战略转型历经的开拓布网期、扩展织网期和颠覆融网期3个发展阶段,以 “产品、生产模块化-组织模块化-超模块化”的架构创新驱动了海尔集团创新生态系统 “以内部研发为中心的创新体系-以产业链协同为中心的创新体系-以用户为中心的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路径。(3)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实现机制突出表现在杠杆、协同和互利机制上,通过揭示系统的结构特征与实现机制的作用逻辑,提出杠杆机制呈现出重用“模块资源-平台资源-场景资源”的演化路径,协同机制使枢纽企业在系统中的角色沿着 “分解者-平台领导者-创新集成商”演化,互利机制呈现出“企业主导-开放市场机制”的演化路径。研究结论丰富和发展了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为传统制造企业的创新生态系统战略转型提供方案设计启示。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数字服务化变革兴起,服务生态系统多主体在有效互动、共创价值的过程中面临着价值共毁引发的系统破裂风险。为了深入揭示服务生态系统的多元交互机制和价值共创规律,本文采用纵向双案例研究方法,以小米和美的为研究对象,根据分阶段逐层编码结果构建案例研究框架;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分析不同转化阶段的证据链因素,归纳形成MI-SE-VCC整合机制,进一步剖析各转化阶段的联系与区别。研究发现:服务生态系统中多元交互实现价值共创的典型转化阶段主要有价值减少、价值修复和增强的价值共创。多主体通过识别服务生态系统所处的不同交互情形采取阶段性策略,从而实现价值共毁向价值共创的转化。本文完善了服务生态系统中多元交互的理论框架,也为多主体实现价值共创、规避价值共毁提供了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1.
王旭娜  谭清美 《科研管理》2021,42(11):34-42
互联网环境下的平台型商业模式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应用。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旨在探讨互联网背景下平台型商业模式的价值创造逻辑。聚焦互联网平台商业模式的构成模块及模块关系,构建了平台型商业模式价值创造的网络模型,并利用该模型研究阿里巴巴集团三个发展阶段的价值创造逻辑。研究表明:平台参与者在数量、类型、覆盖区域等方面的增长对平台价值提升有正向促进作用;对外部需求的动态响应有助于平台创造新价值;平台核心支撑性业务的发展要与时俱进;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的范围经济能够从多个方面驱动平台价值创造。  相似文献   

12.
熊爱华  侯德恩 《科研管理》2022,43(12):89-97
为探索多重条件并发对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基于机会资源一体观构建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模型,通过对193个样本进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发现: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形成依赖机会开发和资源联动层面要素的组合;机会开发和资源联动层面不同要素的组合形成两类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类型1强调模仿型机会开发与资源联动策略组合,类型2强调创新型机会开发与资源联动策略组合;机会开发适配的资源联动方式存在差异,其中模仿型机会开发与资源共享和资源编排匹配良好,而创新型机会开发与资源编排、资源拓展匹配良好。研究结论揭示了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多条等效路径,丰富了商业模式创新前因研究,也为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张培  李楠 《科研管理》2022,43(6):132-141
基于价值共创视角探索核心企业开放式服务创新平台构建过程,采用扎根理论对四组案例展开质性研究,建构开放式服务创新平台形成的前因-过程-结果理论分析框架,分析开放式服务创新平台关键要素,揭示资源整合情境引发差异性影响。研究表明:内向型资源整合情境下,核心企业整合上位资源更注重功能契合和资源多样性,易促进渐进式创新绩效提升;外向型资源整合情境下,核心企业整合下位资源更注重感知契合和资产专用性,易促进突破式创新绩效提升。  相似文献   

14.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企业如何快速协调机会情境与战略执行之间的关系从而突破商业模式既定框架以抢占市场先机成为实践界和学术界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选取“蒙草生态”进行探索性单案例研究,基于动态资源管理视角探究机会窗口驱动下主导逻辑指导商业模式创新的演进路径。研究发现:(1)主导逻辑作为管理者感知外部情境的认知桥梁,因其呈现较强能动性使得组织可以快速捕捉外部机会情境信息进行内部战略响应与更新,是组织将信息内化的重要媒介;(2)动态资源管理具体表现为主导逻辑指导下资源能力与资源行动交互产生瞬时行动驱动差异性战略结果生成的过程,其作为沟通管理者认知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组件,推动了管理层认知向组织战略执行层行为的跨越;(3)管理者与外界机会情境互动产生的主导逻辑指导企业改变资源能力与资源行动的协奏模式促使企业在创业过程中依次形成“市场适应型-技术引领型-共享开放型”的商业模式创新类型。  相似文献   

15.
郑帅  王海军 《科研管理》2022,43(11):73-82
如何揭开数字化转型提升枢纽企业创新绩效的面纱,既是创新战略研究的前沿课题,也是管理实践的难题。基于模块化理论,提出数字化转型影响创新生态系统枢纽企业创新绩效的杠杆机制(模块化产品架构)和协同机制(模块化组织架构),以“战略—结构—绩效”的研究范式,构建数字化转型作用于企业创新绩效的链式中介模型,通过跨层次的模块化架构演进动态分析,提出模块化架构与治理机制协同的双重演化路径。研究表明:(1)数字化转型对枢纽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促进作用;(2)模块化产品架构与模块化组织架构分别在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且在上述影响中起链式中介作用。(3)模块化产品架构及其镜像的模块化组织架构的演进,是现阶段枢纽企业应对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结构支撑。微观上揭示数字化转型的黑箱机制是对以往研究的丰富与补充,并启示企业的数字化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16.
数字经济的发展虽然孕育了众多以互联网为交易或交互基础的新兴零售平台,却破坏了传统零售平台企业赖以生存的商业模式和发展路径。在新冠疫情的进一步催化下,消费者拥抱信息技术的趋势迫使传统零售平台企业不得不进行转型。本研究通过对红星美凯龙和宜家两个案例企业的比较分析,探究了传统零售平台企业在数字经济冲击下市场优势的丧失和转型路径的选择。研究发现,当环境变化对商业模式的核心逻辑产生威胁时,传统零售平台企业倾向于采用探索式转型,提出新的价值主张和价值创造方式,改变底层活动系统,吸引新参与者并将原参与者在平台生态系统中的位置边缘化;当环境变化对商业模式的底层活动系统产生威胁时,传统零售平台企业倾向于采用利用式转型,维持原有价值主张和价值创造方式,仅改变底层活动系统,吸引新参与者但原参与者在平台生态系统中的位置更为核心。总起来看,平台企业与平台生态系统内部参与者之间的互补性、与外部消费需求之间的匹配性是转型的原因也是转型的目标。本研究探究了传统零售平台企业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不同的转型路径,指出了不同转型路径背后的原因,最终形成的理论框架对零售乃至其他平台企业进行转型都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数字平台赋能的创业受到业界关注,但创业者如何借助数字平台突破创业机会资源双重约束尚未得到揭示。本文从平台赋能与价值共创的整合视角,结合机会资源一体化开发理论,选取基于小米数字平台的4家创业企业为主分析单元做嵌入式多案例研究。研究发现:在需求识别阶段,创业者借助数字平台的知识赋能与数据赋能,促进与创业服务商的价值共创,实现机会资源一体化识别,突破机会资源识别约束;在产品开发阶段,借助数字平台技术赋能与供应链赋能,促进与技术开发商与供应商的价值共创,实现机会资源一体化利用,突破机会资源利用约束;在市场推广阶段,借助数字平台品牌赋能与渠道赋能,促进与用户及渠道商的价值共创,实现机会资源一体化拓展,突破机会资源拓展约束。本文揭示了数字平台创业突破机会资源双重约束提升创业绩效的过程“黑箱”,丰富数字情境下的创业理论。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创新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焦点企业需要审时度势地构建互补性资源。然而,这一过程中焦点企业需要克服强烈的集体不确定性。聚焦“创新生态系统焦点企业如何克服集体不确定性以构建互补资源?”这一核心问题,本研究通过对吉利和小米两家案例企业进行对比分析,紧扣创新生态系统的要素特征,解构分析了焦点企业在构建互补性资源过程中面临来自“主体维”和“功能维”的两种集体不确定性。基于此,本研究引入“塑造—顺应”两种企业应对不确定性的战略姿态框架作为中间解释机制,析出了知识基拓展、生态目标更新、系统知识定义、互补者关系引导四种资源互补策略。由此,本研究发展整合了“创新生态系统集体不确定性-战略姿态选择-资源互补策略选择”的分析框架,刻画了创新生态系统情境不确定性下企业构建资源互补性的独特路径,贡献于创新生态系统情境下企业资源互补以及集体不确定性的相关文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