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50年中国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发展的变化特点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哲敏 《资源科学》2007,29(1):27-35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状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食物消费额增长减缓,占消费支出比重快速下降;食物消费结构由单一型食物消费向多元化方面发展,由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向动植物性食物并重的食物消费模式转变。分析发现,我国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发展历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它划分为贫困期→温饱期→结构调整期→营养健康期等4个阶段,且这些阶段与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相对应;居民的食物消费需求已从追求温饱向营养健康科学转变。今后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是我国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转变的关键时期应引起重视。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发展中存在的食物生产结构不够合理,食物质量、安全与卫生存在隐患;食物消费结构和饮食行为缺乏有效的引导;食物工业落后,加工品种类不多;食物消费的差距在拉大等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健康发展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食物生产及消费系统的变革,可持续的食物消费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议题。1978—2017年中国人均食物消费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导致人均食物消费的水资源消耗量、耕地资源需求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均呈增加趋势。因此,本文利用多目标规划方法,在满足膳食营养需求的基础上,探讨经济及资源环境成本最小的食物消费结构。研究结果表明:①在仅考虑热量、蛋白质及脂肪等宏量营养素约束时,得到的食物消费结构较为单一,而加入微量营养素约束时,食物结构多样性显著增加,但食物消费比例仍需优化;在营养组成和食物结构双重约束下所得的食物类别及消费量均趋于合理。②优化的食物消费结构与中国当前消费相比,畜禽肉类在热量和蛋白质供给中的比重显著下降,豆与坚果类和奶类在蛋白质供给中的比重增加。③与中国当前及其他典型食物消费结构相比,优化的食物消费结构在满足营养的基础上,经济及资源环境成本均较低,表明该优化结构满足可持续食物消费的目标。④优化的食物消费结构将使中国人均食物消费的水资源消耗量、耕地资源消耗量、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分别减少312.2 m3/年、256.0 m2/年、425.1 kg/年。中国的现状是农业资源日益稀缺,通过倡导合理的膳食结构,不仅能够有效减轻资源环境压力,而且对食物消费引发的各类健康隐患具有改善意义。  相似文献   

3.
许菲  张彩萍  白军飞 《资源科学》2018,40(1):104-116
本文通过食物消费在收入增长、老龄化和水足迹之间建立了有机联系,从收入增长与人口老龄化角度考察了中国居民食物消费水足迹现状,并对其未来趋势进行预测,回答了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是如何影响食物消费水资源需求的问题。基于10个城市2023个城市居民家庭7天记账式调研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居民食物消费水足迹随收入上升呈现递减式上升的发展趋势,这意味着,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由食物消费所带来的水资源供需压力将会进一步加大,在2027年左右逐渐缓解并达到水资源需求的最高点。与收入增长作用相反,中国人口老龄化对食物消费水足迹有显著负影响,因此,认识并利用这一自然趋势,将十分有助于更加科学动态地应对水资源压力。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被忽视的居民在外饮食消费在城市居民食物消费水足迹估计中占有显著地位,忽略在外消费量及其与在家食物消费结构上的差异都会造成对食物消费水需求的显著低估。  相似文献   

4.
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演变及政策启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孟繁盈  许月卿  张立金 《资源科学》2010,32(7):1333-1341
以1995年-2006年我国各省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统计数据为基础,从食物消费量、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地域差异等三方面分析了我国各省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的演变特征,并应用居民人均食物消费量—收入消费模型,对各省城乡居民食物消费发展动态进行了预测,由此得到一些保障我国食物消费安全的结论与政策启示。结论表明:①近10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对粮食消费有所减少,鲜菜消费基本稳定,而猪牛羊肉、禽类、水产品等动物性食物消费在增加;②城镇居民动物性食物消费明显高于农村居民,而农村居民只有粮食消费高于城镇居民;③我国食物消费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不同食物种类均存在消费地域性;④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后,动物性食物消费尤其是家禽类和水产品的消费将会显著增加,而粮食消费将会明显减少,鲜菜消费趋向稳定,其中农村居民对动物性食物消费需求增长幅度大于城镇居民。政策启示:①确立"大食物"新观念,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扩大食物来源,满足居民食物需求;②根据城乡居民不同的食物消费阶段,制定相应的食物安全策略,努力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改善其食物消费水平;③针对不同地区食物消费趋向,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保障区域食物安全。  相似文献   

5.
许菲  白军飞  李雷 《资源科学》2021,43(12):2490-2502
价格工具在改善居民膳食结构与降低食物生产用水压力两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1781户微观家庭的记账式调研数据,构建了2-Step QUAIDS食物需求系统模型,估计了中国城市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之上,模拟了不同价格方案对膳食结构和水资源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中国居民膳食结构将持续以肉类消费占比上升为主要特征的变化趋势。一方面,这种变化将进一步推升居民家庭的食物消费水资源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对当前消费占比本就偏低的蔬菜以及包括乳制品在内的其他食物的挤出,居民膳食结构的失衡程度将进一步加大,影响健康水平。②肉类食品合理的价格管理方案在降低水资源需求的同时,将推动城镇居民膳食结构的均衡化。在家消费的肉类价格上升10%,将会使城镇居民食物消费水足迹期望值下降5.32%,此情境下,消费者通过减少肉类消费,增加蔬菜以及其他食品(包括乳制品、豆制品等)消费,使得其膳食结构偏离均衡模式百分点数由24.80减少到19.61,居民膳食结构得以改善。面对快速增长的超重及肥胖发生率和持续增加的农业水资源压力,科学探求并合理利用食物价格机制,以此实现改善居民膳食结构并减少农业水资源压力的双赢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居民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指数因素分解法,从居民最终能源消费方式(产品层次)入手分析了1993年至2007年,影响居民能源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研究认为:居民购买力增强、消费结构向能源密集型产品的转变是导致居民能源消费快速增长的最重要原因;能源消费产品结构升级则促进了能源消费节约;能源价格变化对居民能源消费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制约因素及其策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我国目前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消费政策等因素制约了消费结构的升级,间接影响了经济的发展现状,对制约我国消费结构开设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从国外食物消费的发展进程看中国小康社会的食物消费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史登峰  封志明 《资源科学》2004,26(3):135-142
文章以恩格尔系数、人均国民收入、食物消费结构与膳食营养水平为主要指标,分析了部分国家食物消费的发展历程及其处于小康阶段的食物消费水平,讨论了中国食物消费的发展阶段及未来小康社会的食物消费与粮食需求.中外对比研究表明:中国刚刚跨入小康生活的门槛,与中下等发达国家相比,恩格尔系数和人均国民收入差距较大,由小康社会走向富裕生活,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中国的食物消费数量已基本能够满足需要,但就膳食结构和营养水平而言,动物性食物比重过低、优质蛋白质不足;无论是能量、蛋白质,还是脂肪,与发达国家相比都处在一个较低的层次.研究认为,中国人多地少、粮食紧张,农业自然资源利用面临人口增加与消费扩张的双重压力,日本的动植物并重型食物发展模式更具借鉴意义;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改善膳食结构、提高营养水平完全有赖于中国土地资源综合生产能力的建设与提高.  相似文献   

9.
近20年来中国食物消费变化与膳食营养状况评价   总被引:34,自引:6,他引:34  
文章分析了1978年以来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量和消费结构的变化,结合弹性系数分析探讨了中国食物消费的变动趋势,并估算了1978年~2001年中国城乡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水平。在估算中,提出了利用食物消费支出和营养素摄入之间的关联来订正营养素摄取量估算值的方法。研究发现,城乡居民间接粮食消费持续增长,已经替代直接粮食消费成为粮食总需求增加的主要因素;城镇居民的食物消费正向动植物并重的方向发展;参照2010年中国营养发展总体目标,目前中国城乡居民摄入热量均已达到要求,但是城镇居民蛋白质摄入尚欠,脂肪摄入量超标较多,食物消费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优化;农村居民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都偏低,食物消费水平和膳食营养水平尚需进一步提高;不论从食物消费结构还是人均摄入能量、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素的状况来看,农村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都较城镇居民要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水平的全面提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方海云 《内江科技》2010,31(4):133-133
本文通过对河南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历年统计数据资料的整理考查,从实证的角度出发,建立经济模型,对城镇居民的消费进行综合分析,发现河南省消费结构呈优化升级趋势,但居民消费仍存在不合理环节。最后,提出了改善消费结构的可行对策。  相似文献   

11.
江文曲  李晓云  刘楚杰  孙倩 《资源科学》2021,43(8):1662-1674
随着收入的持续增长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不断发生变化,整体向增加高耗水的动物性食物消费趋势转变,不断加剧中国本已稀缺的水资源的压力。本文基于水足迹理论,利用城乡居民人均食物消费量和单位重量食物虚拟水含量数据,首先测算了城乡居民实际食物消费模式(S1)与膳食指南推荐的平衡膳食模式(S2)下的食物消费水足迹,比较分析两种膳食结构水足迹的构成和变化特征;然后基于两种膳食模式(S1、S2)和两种人口规模(2018年、2030年)构建了4种情境,估算未来人口规模和膳食结构变化下的城乡居民食物消费水足迹。结果表明:①1985—2018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食物消费水足迹均呈上升趋势,具体表现为人均植物性食物耗水量的减少和动物性食物耗水量的增加;②人口规模和膳食结构是食物消费水足迹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实现平衡膳食模式的膳食结构对食物消费水足迹变化的作用超过人口规模;③营养均衡目标下膳食结构变化将导致城镇居民食物消费水足迹增加1094.9亿m3,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水足迹增加907.1亿m3;人口规模变化将导致城镇居民食物消费水足迹增加929.4亿m3,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水足迹减少615.4亿m3,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将导致城镇居民食物消费水足迹总量增加2024.3亿m3,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水足迹总量增加291.7亿m3,食物生产水资源的短缺局面进一步加剧。本文为未来通过调整食物消费结构途径降低食物生产水资源消耗提供了初步的研究视角,同时对引导中国城乡居民均衡营养饮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居民膳食结构演变的中国粮食需求量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辛良杰  王佳月  王立新 《资源科学》2015,37(7):1347-1356
利用"粮食转化率"概念将居民消耗的主要食品转化为原粮,并利用实际调查数据对官方的城乡居民食品消耗数据进行了订正。结果发现,2012年中国居民人均粮食消耗量为327.5kg,高出统计数据20.8kg。至2030年,中国口粮消费量将持续减少,但减少速度会逐步放缓,尤其是城镇居民,原粮消费会维持在105kg左右的水平上,农村居民口粮的消费水平将达到120kg左右,全国居民平均水平将下降到110.3kg。禽类、水产品、奶类的消费品将会明显增长,牛羊肉的增长比例也在50%以上。2030年中国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会达到386.5kg,较2012年增长18.0%。如果纳入工业用粮、损失浪费用粮、种子用粮,2030年中国居民人均粮食需求将会超过517.3kg,如果再纳入政策性收购量与出口量,那么2030年中国居民人均粮食需求总量为551.4kg。为保障粮食安全,中国必须持续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整体产出水平;农业生产结构也需要向畜牧业倾斜;同时要减少损耗与浪费,提高食物的二次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中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农户福利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苗珊珊 《资源科学》2014,36(2):370-378
本文基于1978-2011年中国粮食生产与消费的相关数据,在对粮食供需弹性以及粮食收益率估计的基础上,运用Minot福利效应模型,对粮食价格波动中农户福利的变动进行了测算与分解。结果表明:粮食价格波动的农户福利效应由两方面组成,包括农户作为净生产者的福利变动和其作为净消费者的福利变动。生产福利变动与粮食生产价格变动具有同向作用关系,粮食生产价格平均每提高10%,农户的短期生产福利将增加2.17%,长期生产福利增加2.19%;而消费福利变动与粮食销售价格变动具有负向作用关系,粮食销售价格平均每提高10%,短期消费福利减少1.44%,长期消费福利将减少1.34%。粮食价格变动引起农户收入与粮食消费支出变化的相对值决定农户总福利效应。最后本文分析了这一结论的政策性含义。  相似文献   

14.
丁志华  李文博  何凌云  刘振华 《资源科学》2014,36(12):2540-2548
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有重要影响。基于计量经济模型和时变状态空间模型,采用我国2000年6月-2014年5月的时间序列数据,就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长短期影响效力、影响时滞和动态时变效率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期和短期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均造成正向影响,且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效力更为显著;石油价格波动对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平均影响时滞分别为5个月和4个月;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对石油价格变动的时变弹性起伏较大,且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对石油价格变动的时变弹性在总体上要大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对石油价格变动的时变弹性。并就上述研究结论,从调整石油定价机制、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和加强对居民的政策扶持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袁正  闵庆文  焦雯珺  李静 《资源科学》2012,34(1):98-104
本文讨论了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居民食品消费的水生态占用计算方法,认为水生态占用计算应当包括食物生产过程中所能提供的各项生态服务功能水体总量,食物运输过程中的水资源消耗,再加工过程的水资源利用量以及浪费或废弃食品的自然消纳所需要的水资源量四个部分。基于这一理论,本文以太湖流域上游常州市为例,计算出该市城乡居民人均食物消费生产过程的水生态占用,分别为999.4m3和1108.1m3。本文通过对常州市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生产过程的水生态占用结构分析,证明了改进的水生态占用计算结果完善了水生态占用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各组分进行分析,更为明确的说明了水资源在各项生态服务功能中贡献的差异性及产业过程中各环节对水生态的影响,有助于理解城乡水生态环境变化发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
柯新利  孟芬  马才学 《资源科学》2014,36(8):1572-1578
从武汉城市圈全局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案例区内各县域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采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的人口总量结合人均粮食消费水平测算得到武汉城市圈耕地需求总量,并运用层次分析法测算各区域建设用地需求优先度,进而构建分区异步元胞自动机模型,可为基于粮食安全与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重要的方法支撑。研究发现,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区际优化配置结果能满足武汉城市圈粮食安全对耕地的需求,同时也兼顾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土地资源区域间优化配置须同时考虑全区域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为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