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崔华娴  梁敏 《内江科技》2011,32(10):47+50-47,50
本文首先简要进行了词汇衔接理论的研究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复现和搭配这两类词汇衔接方式.并从语篇连贯、文体效果和主题解读三方面分析了词汇衔接在英语语篇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林萍 《科教文汇》2014,(17):87-88
语篇衔接理论是进行语篇分析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从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两个方面分析了衔接理论与英语语篇阅读的内在联系,以此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语篇的衔接手段,学会分析句子间和段落间是怎样通过衔接而达到连贯的,提高阅读能力和技巧。  相似文献   

3.
词汇衔接通过选择和运用意义上存在关联的词语,建立贯穿语篇的语义链,以实现语篇的连贯性和整体性。词汇衔接是英语语篇的重要衔接手段之一。本文以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理论为基础,探讨词汇衔接手段在《我有一个梦想》一文中的运用以及其在语篇连贯建构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周彦涵 《科教文汇》2009,(17):170-171
目前,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语篇自身的一些特征。通过分析、举例等形式,分析词汇衔接理论,则可以较好地说明词汇衔接理论对英语阅读教学的指导意义,并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左辉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4):132+87-132,87
词汇衔接手段在语篇的构建中不仅赋予话语篇章性,同时还起着组织语篇结构的作用。语篇中的某些词汇成分可以通过他们之间的重述或搭配关系体现出自然的衔接。即以韩礼德的篇章衔接理论为主要依据,对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及杨宪益、戴乃迭所译之英文本Adream of Red Mansions中使用的各种词汇衔接手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比较,旨在揭示英汉语篇在衔接现象上体现出的各自特点。  相似文献   

6.
李晓梅 《科教文汇》2012,(16):141-143
衔接手段是语篇分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语篇,语言精练,形式多样,其衔接手段也非常独特。本文以《西风颂》为例,从韩礼德衔接理论指称、替代、省略、连接、词汇衔接和语音衔接手段出发,探讨英语诗歌的衔接特征,试图使篇章分析的内容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7.
阅读可以说是是英语听说读写四大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环.与以往注重掌握语法规则和扩大词汇来提高阅读教学不同,本文从语篇中衔接和连贯的定义范畴出发,分析衔接和连贯在阅读中的作用,提出以语篇为中心进行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8.
周娟 《科教文汇》2008,(32):56-57
衔接即存在于篇章内部,能够使全文成为语篇的各种意义关系。衔接在每个语言层面上都有所体现。本文试图将英语中的修辞格置于篇章之中来探讨修辞格组句谋篇的衔接作用。文中以英语中语音、词汇、句法层的几种主要修辞格为例分析了他们在语篇中起到的衔接作用及其在英译汉中的再现。  相似文献   

9.
语篇的衔接对英语阅读理解的作用和对英语阅读教学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以语篇衔接理论为支撑,构建衔接分析模式。通过对语篇衔接手段的分析,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本文通过语篇衔接理论应用于具体教学的实证研究,从实证的层面来验证语篇衔接教学是否可以切实有效地提高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0.
齐瑞敏  史向红 《科教文汇》2014,(6):50-50,52
语篇的衔接对英语阅读理解的作用和对英语阅读教学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以语篇衔接理论为支撑,构建衔接分析模式。通过对语篇衔接手段的分析,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本文通过语篇衔接理论应用于具体教学的实证研究,从实证的层面来验证语篇衔接教学是否可以切实有效地提高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1.
Halliday和Hanson的语篇理论涉及的内容很广,包括语篇结构,语言结构,语篇组织,语境学,及语用学等等。本篇论文讲的是语篇衔接这一方面。语篇由情景相关的句子组成,为了使得读者与听者能把语篇与句子的任意组合相区别,这些句子与句子之间需要一种纽带,这种纽带关系就是句子的衔接,衔接的结果便是连贯。对衔接手段进行分析,能帮助我们理解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语义关系,从而有助于我们把握整个语篇的结构以及作者的意图。对于语篇的衔接功能,胡壮麟教授是这样定义的:"The textual functional refers to the fact that language has mechanisms to make any stretch of spoken or written discourse into a coherent and unified text and make a living message different from a random list of sentences"(胡壮麟,1992:395)。语篇的衔接在不同层次都有反映,本文只涉及在语法层次的体现。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引进语篇衔接的概念,使学生的语言行为受到理论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水平。本文要论述的是结构衔接,逻辑衔接及词汇衔接这三种最基本的语法层的衔接。  相似文献   

12.
曹佶 《科教文汇》2012,(22):128-128,132
衔接是篇章内标记不同句际关系的形式连接,一个完整的篇章就是靠句中的衔接成分一句句组织或创造出来的,衔接是语篇的重要特点之一。在英语教学语篇分析中,应该重视运用衔接理论。本文首先介绍了衔接的概念,然后接着论述了英语语篇中衔接的主要手段,最后论述了衔接手段在英语语篇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李景 《科教文汇》2014,(28):126-127
本文以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理论为理论框架,尝试对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中国成人学习者在汉英写作中衔接手段的使用进行对比分析,旨在发现学习者的汉语语篇知识是否迁移到他们的英语写作中,以及有哪些衔接手段发生了迁移,是正迁移还是负迁移。  相似文献   

14.
孙琦 《科教文汇》2013,(19):112-115
韩礼德和哈桑提出的衔接理论对语篇分析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对英汉语篇的衔接手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从总体上看,英语语篇衔接手段的使用多于汉语语篇。这一现象与英汉两种语言各自的语法结构有关,同时也与两种语言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联系紧密。本文通过分析英汉语篇衔接手段的不同,试图找到出现这些差异的深层原因,从而促进跨文化交际,提高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运用英语衔接手段的水平,并为英汉汉英翻译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5.
Lexical cohesion is a property of text, achieved through lexical-semantic relations between words in text. Most information retrieval systems make use of lexical relations in text only to a limited extent. In this paper we empirically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degree of lexical cohesion between the contexts of query terms’ occurrences in a document is related to its relevance to the query. Lexical cohesion between distinct query terms in a document is estimated on the basis of the lexical-semantic relations (repetition, synonymy, hyponymy and sibling) that exist between there collocates – words that co-occur with them in the same windows of text. Experiments sugge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lexical cohesion in relevant and non-relevant document sets exist. A document ranking method based on lexical cohesion shows some performance improvements.  相似文献   

16.
黄曼  肖洒 《科教文汇》2011,(19):120-121
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阅读理解教学又是英语教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将对比分析这一方法应用于语言教学当中,是由于对外语教学的迫切需求从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本文就对比分析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别从词汇层面、句子层面以及语篇和文化层面辅以实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7.
王俊丽 《科教文汇》2012,(35):131-132
通过对高中英语学习错误的量化统计,并对其施以错误分析,结果发现:词汇错误中所占比例最大的类型是词性的掌握,其次为同近义词混淆,单词拼写和词汇搭配分列第三和第四位.动词及时态的使用和复合句的错误率均分别是语法和语篇中出错比例最高的一类.  相似文献   

18.
Traditional Information Retrieval (IR) models assume that the index terms of queries and documents are statistically independent of each other, which is intuitively wrong.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incorporation of the lexical and syntactic knowledge generated by a POS-tagger and a syntactic Chunker into traditional IR similarity measures for including this dependency information between terms. Our proposal is based on theories of discourse structure by means of the segmentation of documents and queries into sentences and entities. Therefore, we measure dependencies between entities instead of between terms. Moreover, we handle discourse references for each entity. It has been evaluated on Spanish and English corpora as well as on Question Answering tasks obtaining significant increa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