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越来越多的国内高技术企业通过建立跨国技术战略联盟的方式进行技术创新与合作。本文通过量表设计、问卷调查并收集国内325家建立了跨国技术战略联盟的高技术企业有效研究样本,对提出的研究假设和理论框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第一,我国高技术企业在建立跨国技术战略联盟过程中,高效的合作机制的建立和具备一定的战略动机来安排联盟过程尤为重要;第二,有效的战略联盟动机可以正向调节跨国技术战略联盟合作机制和联盟稳定的关系;第三,在控制变量的检验过程中,越是市场化的企业、联盟合作时间越长,联盟的制度越稳定和成熟。高技术企业与合作联盟成员的文化距离和差异越大,联盟越不稳定。高技术企业具备一定的国际化经验可以提升跨国技术联盟合作中的质量。跨国合作技术战略联盟的企业之间具有一定的战略资源互补性,可以提高联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战略联盟提供了一个在合作者的帮助下,通过将具有不同技能和知识基础的企业联合起来,提高其合作者和企业自身能力的独特机会.分析了影响联盟知识获取能力的不同条件,明确了有助于联盟成员学习的知识联系,讨论了为什么一些公司与其他公司相比在对联盟知识的提升和开发上更加有效,最后以UT斯达康与电信的战略联盟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3.
孙艳 《科研管理》2002,23(1):12-16
创新是工业企业持续增长的关键 ,而创新的动力来自于企业的R&D能力。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小企业R&D活动的特点 ,通过考察美国半导体制造技术战略联盟Sematech ,提出 ,应鼓励我国的中小企业与科研机构及大学之间建立战略技术联盟 ,以提高中小企业的R&D能力 ,进而企业的技术和产品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技术型企业从两个途径获得技术创新知识,一是通过企业内部过程进行知识的积累和创造;二是通过企业外部过程,与市场进行知识交换、建立技术战略联盟分享和传递知识。技术战略联盟间在知识转移过程中获得经济收益,但同时联盟企业之间的独立性、知识的特殊性不得不让企业考虑知识产权的自我保护问题。本研究通过文献讨论、问卷开发与调查和统计建模过程,结果发现:技术战略联盟之间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竞合"关系,无论企业与竞争对手还是与非营利性组织形成技术战略联盟,知识转移和交换均可以使企业提升创新绩效。并且,企业在与技术战略联盟进行合作过程中,可以采用技术成果的法律保护、竞争性保护措施以及在企业内进行知识产权管理实践,维护企业的核心能力,促进企业的创新效果。这种技术成果的保护过程在企业与竞争市场形成技术战略联盟的知识转移过程中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5.
基于与大企业联盟的技术创业企业成长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岑  张帏  姜彦福 《科研管理》2012,33(2):97-106
资源的匮乏常常是技术创业企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困难。而战略联盟为技术创业企业提供了一种以资源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为基础的合作和发展模式,成为技术创业企业把握创业机会、实现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首先针对技术创业企业与大企业构建的战略联盟,从资源基础观和"战略-结构"的视角,建立了技术创业企业构建战略联盟的"动因-行为-收益"整体分析框架;进而对高技术创业企业海兰信公司进行了深入案例研究,分析了其通过构建战略联盟获取资源、实现成长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技术创业企业选择联盟战略后,可以通过与伙伴企业进行组织间的合作、沟通和学习,使资源得到互补,战略更加明晰,组织结构更加完善,从而实现创业企业成长和绩效提升。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技术创业企业构建联盟的"动因-行为-收益"模型。  相似文献   

6.
《科研管理》2012,33(2)
资源的匮乏常常是技术创业企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困难。而战略联盟为技术创业企业提供了一种以资源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为基础的合作和发展模式,成为技术创业企业把握创业机会、实现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首先针对技术创业企业与大企业构建的战略联盟,从资源基础观和“战略一结构”的视角,建立了技术创业企业构建战略联盟的“动因一行为一收益”整体分析框架;进而对高技术创业企业海兰信公司进行了深入案例研究,分析了其通过构建战略联盟获取资源、实现成长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技术创业企业选择联盟战略后,可以通过与伙伴企业进行组织间的合作、沟通和学习,使资源得到互补,战略更加明晰,组织结构更加完善,从而实现创业企业成长和绩效提升。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技术创业企业构建联盟的“动因-行为-收益”模型。  相似文献   

7.
主要针对中国企业战略联盟中企业的IT能力与联盟能力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基于文献研究,界定企业的IT能力可以分为IT基础设施、IT无形资产、IT技术技能和IT管理技能四个维度;联盟能力可以分为联盟运营能力、联盟学习能力和联盟协调能力三个维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中国情境下企业IT能力和联盟能力的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8.
企业联盟研发:风险与防范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建立战略联盟谋求持续竞争优势,研发型战略联盟研发是其中的重要选择之一。联盟研发使企业对资源的配置跨越了自身的边界,促进了不同企业知识与能力的相互补充。同时,研发联盟不可避免地带来企业自身知识与能力的流失与扩散。企业在通过联盟推动研发的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这一战略形式本身具有的风险性,有效控制风险。  相似文献   

9.
发展中国家的专利战略:韩国的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是基于中国DVD和摩托车行业案例分析所做的研究。虽然在这些行业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但他们面临的状况并不乐观。最近同行的外国公司陆续指出中国厂家侵犯知识产权。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中国企业的技术能力薄弱。因而提高技术能力是根本的、战略性的解决方法。除此之外,中短期的策略也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主张,加强专利战略的研究和实施,并通过研究在专利战略方面很有成效的韩国的经验,导出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信任关系对战略联盟知识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加速了企业战略联盟的形成,有效知识转移是战略联盟获得核心能力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信任关系对战略联盟的影响,提出建立战略联盟信任关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企业如何走出技术收购后“整合”还是“自治”的困境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缺乏深入探究的问题。以高科技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收购前技术甄选、资源重叠以及收购后战略模式选择三者间的理论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所提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界内技术甄选对整合型战略选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自治型战略选择的影响不显著;跨界技术甄选对自治型战略选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整合型战略选择的影响不显著。技术重叠正向调节界内技术甄选与整合型战略选择之间的关系,而负向调节跨界技术甄选与自治型战略选择之间的关系;关系重叠负向调节界内技术甄选与整合型战略选择之间的关系,而正向调节跨界技术甄选与自治型战略选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从整体价值创造层面揭示了技术收购后收购方企业如何进行战略模式选择的内在机制,为我国企业有效解决技术收购后“整合”还是“自治”战略这一现实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企业技术创新与专利战略转换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信息技术跳跃式的发展加快了技术变迁的速度,缩小了技术的市场生命周期.作为企业专利战略转换客体的技术,它的变化必然推动着企业专利战略的调整.专利战略转换是企业匹配环境变化而实施的重要战略管理活动,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通过对企业技术创新与专利战略转换作用机理的探讨,为企业成功进行专利战略转换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技术创新对其发展至关重要。从产业技术生态的视角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问题,即从技术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生态的培育,目的在于从根本上把握产业技术发展的规律,从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推进,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塑造良好的产业技术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如何提高组织柔性推动技术创新是动态环境下企业关心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在组织柔性理论和创新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战略导向的分析框架,并在调研基础上对各假设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能力柔性和资源柔性对技术创新产生不同的影响。资源柔性对渐进创新起促进作用,但对突变创新反而有不利的影响;而能力柔性对突变创新和渐进创新均有正向的推动作用。顾客导向只能提高资源柔性,对能力柔性没有显著的影响;企业家导向会增强企业的能力柔性,但会降低企业的资源柔性。研究通过分析不同战略导向对企业柔性影响的差异,阐述了导向对技术创新的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企业频繁遭受西方国家的封锁和制裁,如何提升企业战略柔性应对复杂竞争环境成为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动态能力理论出发,以中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吸收能力与战略柔性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1)吸收能力与战略柔性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吸收能力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战略柔性;(2)组织合法性正向调节吸收能力与战略柔性的关系,在组织合法性较高的情境下,吸收能力与战略柔性的正向关系会增强。(3)创新氛围正向调节吸收能力与战略柔性的关系,即在组织创新氛围较好的情境下,吸收能力对战略柔性的提升作用更明显。本文结论对于中国科技企业应对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具有重要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6.
战略适应表现为战略行动,受到技术资源的制约,对基于科学的新创企业(New science-based firms,NSBFs)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采用184个于2016年以前在新三板挂牌的成长期医药制造新创企业作为实证研究样本,用技术深度和技术宽度来衡量企业的技术资源结构,战略行动的多样性和频次来衡量战略适应能力,探讨前因变量技术深度和技术宽度对战略适应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NSBFs技术深度对战略行动频次有负向作用,技术深度深,战略行动频次低,此类企业战略目标是窄细分市场,战略行动聚焦于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以满足特定的竞争性细分市场的需求;技术宽度对战略行动多样性有正向影响,技术宽度宽,战略行动多样性多,此类企业战略目标是宽细分市场,通过开发新生产和分销方法,研发新产品或服务等战略行动来拓展市场,以整个行业为基础,为顾客提供可接受的、独特的产品或服务。此外,基于技术宽度与技术深度的差异对企业进行分类,明确了NSBFs初创期技术资源与成长期战略适应的匹配关系。拓展和丰富了基于科学的新创企业战略研究,对新创企业发展实践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选择,高标准建设国家实验室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抓手,主动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国家需求、优化创新布局是国立科研机构在新时代担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使命的现实要求。文章重点讨论4个问题,即:什么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达国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举措和镜鉴;以国家实验室为抓手强化战略科技力量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国立科研机构担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任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8.
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战略联盟组织合作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质是知识的流动过程,提出建立基于知识合作的科技成果转化知识战略联盟组织模式,分析科技成果转化知识战略联盟组织合作效果评价的准则,构建基于知识视角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复合DEA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提供了一种对科技成果转化知识战略联盟组织运行绩效考察的新思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只有准确把握科技创新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其成因,才能有的放矢并精准发力地提升科技创新效率。本文在数据包络分析框架下,构造超效率EBM模型评价中国重大国家战略区域的科技创新效率,采用泰尔指数方法揭示科技创新效率的区域差异,运用QAP方法识别科技创新效率区域差异的成因。研究发现:样本考察期内,重大国家战略区域的科技创新效率呈现上升态势,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大国家战略区域的科技创新效率实现了快速提升。科技创新效率的区域差异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区域内差异是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而技术市场交易额的区域差异成为科技创新效率区域差异的决定力量。新时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准确认识重大国家战略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现状及其区域差异,对于全面协同提升中国科技创新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吕静韦 《科研管理》2020,41(6):47-55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主体动力要素和调节动力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结合波特竞争力理论和钻石模型,文章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动力机制模型及相应指标体系,并运用SPSS190,采用相关分析法、方差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等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技术创新和市场能力要素的发挥失常,而市场化环境下资本要素和人力资源要素的调节效应可以有效改善该非理想状态,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