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基于行为偏好的相关理论,将成员的互惠行为偏好纳入到团队合作过程中,构建互惠偏好影响下团队成员行为决策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成员的互惠偏好程度、产出能力、利润分享系数等因素对行为选择的影响;分析成员行为选择的演化稳定策略,旨在为厘清成员互惠行为的产生与演化机理,提高团队合作绩效提供理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选择互惠合作的团队成员比例与成员的互惠努力贡献度和团队利润分享系数成正比,与成员的产出努力贡献度、成员产出努力和互惠努力的冲突系数成反比;成员的互惠偏好程度对成员行为选择存在不确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基于行为偏好的相关理论,将成员的互惠行为偏好纳入到团队合作过程中,构建了互惠偏好影响下团队成员行为决策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了成员的互惠偏好程度、产出能力、利润分享系数等因素对行为选择的影响;分析了成员行为选择的演化稳定策略,旨在为厘清成员互惠行为的产生与演化机理,提高团队合作绩效提供理论建议。结果表明选择互惠合作的团队成员比例与成员的互惠努力贡献度和团队利润分享系数成正比;与成员的产出努力贡献度、成员产出努力和互惠努力的冲突系数成反比;成员的互惠偏好程度对成员行为选择存在不确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引入电商效率系数比较研究是否具有公平偏好的两类条件下的供应链激励机制,发现在无公平偏好下零售商所付出的最优努力水平与合同激励系数正相关、与产品批发价格无关、与零售商风险规避程度和商品销售量波动程度负相关,制造商给予零售商的最优激励系数与产品批发价格正相关、与零售商销售产品边际利润负相关;而在无公平偏好下激励系数对于零售商的正向激励作用未变,当激励合同中固定收入满足一定条件时,零售商的努力水平就会大于其在无公平偏好下的努力水平,并且固定收入越多其为销售产品付出的努力就越多。同时发现在电子商务背景下电商效率系数的引入对制造商和整个渠道的收益具有明显的正向关系。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电子商务背景下的供应链激励机制,本文引入电商效率系数对是否具有公平偏好的两类条件下的供应链激励机制做了比较研究。发现在无公平偏好下,零售商所付出的最优努力水平与合同的激励系数正相关,与产品的批发价格无关,与零售商的风险规避程度和商品销售量的波动程度负相关,制造商给予零售商的最优激励系数与产品的批发价格正相关,与零售商销售产品的边际利润负相关。而在公平偏好条件下,激励系数对于零售商的正向激励作用未变,而当激励合同中的固定收入满足一定条件时,零售商的努力水平就会大于其在无公平偏好下的努力水平,并且固定收入越多,零售商为销售产品付出的努力就越多。同时发现在电子商务背景下,电商效率系数的引入对制造商和整个渠道的收益具有明显的正向关系。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了公平偏好下的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收益以及整个供应链总收益相比无公平偏好下的收益存在帕累托改进,验证了电商效率系数的提高对渠道总收益的正向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5.
运用委托代理理论,以服务商的服务创新努力投入水平最大化为目标,设计考虑制造企业参与的特殊合作服务创新契约并分析其性质。研究结果表明:服务创新最优契约的存在以制造企业服务创新预算足够大为前提,且最优契约条款随着预算增大而增加,服务商保留收益增大倒逼制造企业增大服务创新预算;制造企业参与投入对服务商的服务创新最优努力投入水平产生正向影响,服务创新固定支付对最优服务创新条款产生负向影响;服务商的最优服务创新努力投入水平与服务创新的价值系数及其分享服务创新产出份额正相关,与其投入成本系数及制造企业参与努力成本系数均负相关,与外生随机变量对服务创新产出的影响系数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基于双重努力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价值链利润分配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到产学研协同创新价值链的整体利润和利益主体的利润受到利益主体的努力程度和合作程度双重因素影响,利用博弈论、冲突经济学的思想和方法,构建了基于双重努力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价值链利润分配模型,并利用优化模型求解不协调和协调情况下的最优努力程度和最优合作程度,并以实际案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与合理性.结果表明,调整产学研利益主体的努力程度和合作程度,能够实现协同创新整体利润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针对企业师徒间隐性知识共享激励机制设计问题,考虑师徒风险规避特性,重构了隐性知识共享分权激励机制,分析了师徒风险规避度对企业最优激励机制、师徒双方工作努力程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分权激励下企业制定的总的收益共享系数与师徒双方的风险规避度负相关,师傅制定的对徒弟的收益共享系数与师傅的风险规避度正相关,与徒弟的风险规避度负相关。师傅完成本职工作的努力程度仅与自身风险规避度负相关,但徒弟工作的努力程度与师徒双方的风险规避度均呈负相关关系。进一步深入分析师傅知识共享帮助徒弟的努力程度,当师傅的风险规避度低于阈值时,师傅努力程度与其风险规避度负相关,当师傅的风险规避度高于阈值时,师傅的努力程度与其风险规避度呈正相关关系,且师傅知识共享帮助徒弟的努力程度始终与徒弟的风险规避度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殷辉  陈劲  谢芳 《情报杂志》2012,(9):185-190
运用演化博弈的方法,建立企业和高校之间合作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开放式创新下产学合作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和高校均选择合作策略的概率与合作创新收益的增值系数及企业的合作投入成本正相关,与合作的风险系数及高校的合作投入成本负相关,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当创新成果商业化收益分享比例达到一定值时,企业和高校相互合作的可能性最大.在此基础上,从博弈主体、政策环境和知识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提出了激励企业与高校开展合作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供应链环境下面临双边道德风险时制造商与零售商协同获取客户知识的契约设计问题.首先分析了制造商与零售商协同获取客户知识的双边道德风险与客户知识绩效,然后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建立了合作契约模型并得出结论:客户知识协同获取的最优收益分享比例与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努力及其成本系数无关,但与他们的努力弹性系数及其成本函数的指数相关;当制造商增加努力对客户知识获取绩效贡献较大时,制造商将分配给自己较大的收益份额,而当零售商增加努力对客户知识获取绩效贡献更大时,制造商将给零售商较高的收益分享比例,这激励了双方合作,降低了双边道德风险.最后,通过实例进一步说明了契约设计及其变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宋寒  王越  代应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1):120-127
针对师徒隐性知识共享激励机制设计问题,建立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分析师徒风险规避度对组织收益、激励系数以及师徒努力程度的影响。研究表明,组织制定对师徒最优激励系数仅与其各自风险规避度负相关,而组织收益与师徒双方风险规避度均为负相关。进一步比较师傅完成自身工作和共享工作的努力程度表明,当师徒产出系数比大于上阀值时,师傅会更加关注自身工作,当产出系数比小于下阀值时,师傅会更加关注对徒弟的知识共享帮助,而当产出系数比位于上下阀值之间时,具备较低风险规避度的师傅才会更加努力帮助徒弟完成共享工作。  相似文献   

11.
在消费者具有绿色选择偏好和政府提供绿色补贴情况下,考虑农产品绿色度对农业生产经营效益的影响,建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非合作与合作情形下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微分博弈模型,基于HJB方程求得博弈均衡解。研究发现:无论是非合作还是协同合作情形,消费者的绿色偏好和政府的绿色补贴越高,主体产生的污染量越少、治污努力程度越高;政府补贴激励作用在非合作情形下失效,但在合作情形时效果显著;从非合作情形到合作情形,当政府补贴系数一定时,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治污努力及个体收益和总收益、农产品绿色度均实现了帕累托改进  相似文献   

12.
刘克寅  宣勇  池仁勇 《科研管理》2015,36(10):35-43
论文在借鉴匹配理论和博弈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两阶段的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创新模型。模型显示,成功的合作创新有赖于校企双方各自进行较高水平的技术研发努力和设备投资。但是在两阶段合作过程中,协调失灵可能导致双方的投入激励较低,致使合作失败,再加上较高的合作再匹配成本,会进一步抑制合作创新发展。论文利用省际的中国工业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创新数据检验了本文的主要推论。计量结果显示,当一个地区从事新技术开发或投资的校企比重越低时,该地区的合作创新"市场厚度"越薄,合作分离后的再匹配成本越高,该地区的合作创新将朝着恶性循环方向发展。不过,政府对合作创新的支持会降低分离风险,提高合作协调性。  相似文献   

13.
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是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必由之路,是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多方共赢、整体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选择。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通过建设协同创新平台,推进了各学科专业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及地方政府深度合作,三位一体,推动产学研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实现在平台建设中解决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转型时期,不但小企业采用团队创业模式的数量在增多,而且大公司高层也在不断导入团队决策模式.集体创新和协作进取是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的内核,也是创业团队成员间合作行为的集中表现.实证研究发现,创业团队内认知冲突与合作行为、公司绩效均呈显著正相关,创业团队内合作行为与公司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并且,合作行为作为中介变量,对创业团队内认知冲突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起完全中介作用.这一发现有助于创业团队合理地利用认知冲突来传承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和促进企业成长.  相似文献   

15.
基于服务外包的企业间互惠合作创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服务外包已成为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也是企业进行价值链式合作竞争并创造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文章从企业间合作互惠的研究视角,运用价值链、演化和互惠理论对服务外包的合作机理进行璃示,提出服务外包也是企业间进行合作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推动力。在此基础上,对企业间互惠合作发展的创新模式进行设计与研究。  相似文献   

16.
基于技术风险的并行研发联盟成员投资策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孟卫东  黄波  李宇雨 《软科学》2008,22(6):88-92
研究了存在技术风险时,平均分配和按投入比例分配方式下并行研发联盟成员的投资策略,并分析了技术风险和利益分配方式对联盟成员投资策略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市场收益较高时,技术风险和市场收益均能提高并行研发联盟成员的期望投入,因此并行合作研发适合于市场收益和技术风险均较大的新品研发;按投入比例分配比平均分配获得的联盟成员期望投入多,所以并行研发联盟应尽可能按投入比例分配收益,促进合作研发的成功。  相似文献   

17.
发现协同创新网络类型、分析网络整体结构特征及其创新绩效影响因素,为提高协同合作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协同创新视角,以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共同专利权人为研究对象,用Louvain算法识别协同创新网络。根据网络整体结构特征,用K-means聚类算法划分协同创新网络类型,并深入分析每种网络。用专利数量和专利质量衡量网络创新绩效,以合作强度和网络整体结构特征为条件属性,网络创新绩效为决策属性,用CART决策树分析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新方法以数据驱动为视角,借助数据挖掘技术深入剖析网络结构特征、合作强度和创新绩效之间的非线性知识规则。研究结果表明:(1)共有四种协同创新网络,即二元协同创新网络、星型协同创新网络、完全协同创新网络和复杂协同创新网络,不同网络类型的整体结构特征和创新绩效差异化明显,证实了分类讨论的合理性与科学性。(2)二元协同创新网络和完全协同创新网络没有明显的核心成员,星型协同创新网络和复杂协同创新网络存在核心成员。(3)在不受其他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复杂协同创新网络和星型协同创新网络的合作强度分别对网络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和负向影响;在二元协同创新网络中,过高或过低的合作强度均有助...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07—2018年我国信息通信技术(ICT)产业上市公司专利合作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我国ICT产业合作创新网络的整体特征、演化路径及合作模式进行系统分析,以期为我国ICT产业应对数字经济新阶段的挑战提供启示。研究表明:合作创新已成为我国ICT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但ICT产业合作创新网络整体仍较为稀疏;我国ICT产业合作创新网络演化经历了3个阶段,随着时间推移,参与合作主体的关系数量持续扩大、核心企业地位越加突出,且网络具有明显的区域集中特征,创新主体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从组织视角看,我国ICT产业合作创新模式选择与企业发展阶段、技术实力及其所在业务领域的特点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合作科研、团队攻关已成为现代社会生产条件下科学技术研究活动的内在要求,不同学科科研产量和科研质量的提高,与合作模式、团队的规模、学科结构等密切相关。研究通过对114位不同学科带头人的科研论文合作规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一、不同学科的合作模式存在较大的差异,合作方式上,管理学和人文社科类倾向于“个人独著”以及“小规模的团队合作”,理、工、农、医存在较大的相似性,更加倾向于多人合作的方式,且更倾向于“大规模的团队合作”;二,在合作过程中,合作人数的增加并不能显著提高科研产出。研究发现,合作模式是影响科研产出的重要因素,学科特性是决定合作模式的重要影响因素,合作模式和学科特性二者共同作用,影响着不同学科科研合作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高校科研团队合作程度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治  陈丽玉  王思卉 《科研管理》2015,36(5):149-161
科研团队是大科学时代最基本的科研组织形式,但现实中科研团队缺乏有效合作却成为中国科技发展痼疾。论文从科研团队合作网络角度分析对科研团队合作紧密程度的影响因素,并以华南地区部分高校92个团队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小规模团队(10人以下)在合作网络密度与合作强度上均优于大规模团队(25人以上),且成立时间短的团队合作程度最高;(2)样本团队成员中不同学科背景对学术合作没有显著影响,也反映现实中团队成员跨学科合作并没有有效实现;(3)团队角色的完整性与均衡性对合作网络密度、合作强度有显著正向作用,表明团队角色完整性与均衡性对团队有效合作至关重要;(4)团队冲突对科研合作有负向作用。为此,在推动高校科研团队发展中应尽可能控制团队规模;尤其要注重团队中角色的完整性与均衡性,团队成员需要有明确的角色与功能分工;建立规则化解冲突机制,减少合作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