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应该把教材看作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教师不应该"教教材",应该在坚持教材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也就是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吃透教材、重组教材、以生为本、加强学习,实现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转变,促进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2.
在过去的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师沦为教书匠和教科书的奴隶,根本谈不上对教材的优化或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当前的新课程改革为每个教师开辟了解放思想、解放教育生产力的天地。教师应当积极关注自己的专业成长,使自己成长为教材的生产者和主人。理解和尊重儿童是优化教材的前提条件,教师如何处置教材是区分新、旧教学思想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倡导教师创造性地、个性化地使用教材。教师对历史教材“再开发”,不仅是使历史课程内容具体化的过程,也是使历史教材内容适应学生的过程,同时还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教师要深刻把握历史课程标准,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及时了解史学研究的新进展,不断加强自己的专业素质,提高对历史教材“再开发”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对教育日渐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更为人们所重视,职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也成为目前教育界的热门话题.然而目前教材还存在指导思想落后、内容上注重学科知识和空洞的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等问题,不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的发展,甚至严重阻碍了教师的学习.因此本文时目前职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材资源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希望能对教师的职后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杜威的教材观从教材目标观、教材功能观、教材结构观、教材内容观四个维度进行了分析.文章在系统梳理杜威教材观的基础上,就这四个维度分别提炼出对新课程教师"二次开发"教材的有益启示,包括: "让儿童的本性实现自己的使命"、把教材作为"对付现在的一种指导方法"、将教材呈现为"通过反省思维而构成的东西"、"使教材心理化".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后教材的变化,为教师有效整合教材内容提供了必要性的因素和可能性的空间.笔者结合自己的思考和实践,从确立基于学生的教学目标、厘清教材内容之间的关系、设置问题重组教材内容三个方面,阐述了基于学生认知的高中历史教材整合策略,以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学生的情意需求,培养其健全人格,需要把"物化的"教材转化为"人化的"情意.情意层面的教材转化面临着现行社会风气、教学进程、教师工作压力等的阻碍,需要教师克服困难,提升自己的情意素养,致力做一个教材的情意转化者.在教材转化过程中,情意和认知是有机结合的,应该寓情意提升于认知活动过程之中.也就是说,情意教育并不丧失知识的理智性质.  相似文献   

8.
十多年课改之后再看"用教材",仍可发现其价值.用教材的本质在于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特点,实现对教材的解构与建构,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对教材意图的把握,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把握.用教材首先是一个理念问题,其要在教学实践中加以锤炼,在反思中加以总结,在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基础上让自己的专业成长得更为坚实.  相似文献   

9.
提高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实效,需要教师依据统编教材,结合高职特点,以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为核心,以学生为德育主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将教材体系转变为教学体系,满足学生迅速成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广泛开展研说教材活动,能促进教师更新教学理念,规范教学行为,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师研读教材、把握教材、驾驭教材的能力,为学校的教学研究和教师专业发展开启新征程,为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科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