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前我国硕士生入学考试中英语科目考试模式存在很多问题,如对英语的过分重视导致对专业课的严重冲击,题型设计不尽合理,命题的模式化对正常的英语学习产生了不良导向作用等。为此可以用大学英语六级或相当水平的专门资格证书形式的考试,取代传统的硕士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并在复试时强化对专业英语能力的测试。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现行硕士生入学考试办法提出了三点改革设想。一是统一考试,分开划线。即五门课仍实行全国统一时间考试。其中三门统考课由教育部划定统一合格线;另两门业务课由招生单位划定初选线;二是改现行的复试为面试。面试的内容要紧密结合硕士生培养目标的规定,侧重考核考生的思想、品德和能力等全面素质;三是面试成绩计入录取总分。同时对本改革设想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提出了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中存在着诸多矛盾与弊端:全国统一划线与各校自主命题之间的矛盾、考生诚信缺失而导致的公平问题、复试过程形式化、不透明以及重专业理论轻综合素质等。可通过实行两段制考试、建立规范诚信系统、规范复试程序、强化复试效果以及全面考核,了解考生综合素质等方式逐步消除入学考试过程中存在的弊端。  相似文献   

4.
要更深层次、系统地了解现行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制度,不仅需要探究其历史发展脉络,更要深入调查研究其制度运行中现存的问题,这也是对现存问题进行原因探析的前提条件。本文运用问卷调查和制度分析法对复试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归纳分析,认为现存问题是由制度设计缺乏理性、制度执行中缺乏刚性和制度改革中存在惰性等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及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的硕士生招生制度经过2003年的改革仍然存在诸多的不足,本文通过对硕士研究生招生原则、限制条件、考试科目设置和研究生复试等方面的分析,对硕士研究生招生的几个方面提出了若干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硕士生招生制度是整个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关系到国家高级科技人才的水平,关系到国家教育、科技水平。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根据各自的国情建立了具有不同特点的硕士生招生制度。美国注重对考生的全而考核,苏联是挑选优秀大学本科毕业生报考,并注重招收在职人员。日本注重入学考试成绩,择优录取。法同、德国的研究生阶段是大学本科的自然延伸。我国是实行考试为主、复试为辅的招生制度,具有我国的特  相似文献   

7.
研究生入学考试是选拔研究生人才的基本方式。文章主要梳理了我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制度的发展历程及现行特征,主要经历了探索阶段(1978-1983年)、稳定阶段(1984-2002年)和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概括了复试制度所表现出的现行特征:全面性与直观性、实践性与创新性、多样性与灵活性、稳定性与规范性。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研究生入学考试采取初试和 复试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将两项分值加权, 从高分录到低分,一直到录满计划招生名 额为止。对于这种考试录取制度的优劣, 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特别是2003年实行 差额复试以来,人们对复试中的公平,录 取的合理性等问题更为关注。抛开制度层 面的讨论,仅就考试和录取本身而言,通 过调研,笔者以为有两个环节亟需改进和 完善。 复试现场应开放 增加考生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高考制度改革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而研究生招生制度,自1978年恢复招生以来,除了先后增加了免试推荐和单独考试以外,既有的全国统一考试则20多年基本未变。随着社会、个人对研究生教育需求的扩大,研究生尤其是硕士生招生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也日益凸显出来。 一、我国现行的硕士生招生制度存在的弊端 我国现行的硕士生招生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招生计划的制定缺乏科学依据,不能根据市场需要作出及时调整,对本科教育的负面影响和冲击较大。 现存的录取办法是仅凭一次考试成绩决定是否录取,考试着重考查的只是学生…  相似文献   

10.
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制度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日两国同属东方文化圈,都是以考试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因此两国的入学考试制度有很大的可比性。在梳理二战后日本国立、公立大学入学考试制度历史沿革的基础上,分析现行的以中心考试和高校自主考试相结合的考试形式,并指出其在考试形式多样化、评价标准多元化、考试过程人性化等方面对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借鉴,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闻  宋大伟 《高教论坛》2005,(4):160-163
研究生自我教育是研究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而研究生干部在研究生群体自我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研究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研究生干部为着眼点,着重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研究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性;研究生干部在研究生群体自我教育中作用发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生干部在研究生群体自我教育中作用的具体表现;研究生干部在研究生群体自我教育中作用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2.
促进研究生科学研究是研究生教育的一项重要使命,更是研究生教育的本质体现.促进研究生科学研究是研究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是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动因与核心,是研究生教育的本质要求,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在分析促进研究生科研的应然和必然的基础上,高校应落实建立全新的研究生教育理念、改进研究生培养制度、完善研究生的科研条件的实然之策.  相似文献   

13.
研究生科研环境包括科研硬环境和科研软环境。当前我国研究生科研硬环境存在研究生导师数量、实验室建设和图书馆资源以及科研经费相对短缺等问题。科研软环境存在研究生奖助机制欠完善,研究生竞争与淘汰机制欠缺,课程与教学体系落后,导师遴选机制不公平等问题。强化科研硬环境建设需要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升级研究生科研设施和保障科研经费等措施。通过完善研究生奖助体系,建立研究生竞争与淘汰机制,改革研究生课程教学体系,严格导师遴选机制,改革教学模式等手段改善科研软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4.
根据我省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发展研究生教育是我省形势发展的需要;扩大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招生规模是我省研究生教育之急需;调整学科结构,加快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我省研究生教育今后发展的侧重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研究生二级管理模式的产生,仅仅依靠学校层面的宏观管理,远远不能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对于研究生的培养进行督导越来越迫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监控体系越来越需要完善。为此,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成立了研究生督导组,制定了《研究生督导工作条例》,保证了研究生培养各环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是整个研究生培养的核心,关系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升,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文章从自动化专业研究生培养现状出发,通过调研研究生培养环节的各个方面,梳理了现阶段研究生培养的问题,并结合本单位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的经验体会,基于OBE理论,对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的机制进行了研究,对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以期能对后续研究生培养的规范化和可操作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研究生素质评价是研究生培养中一项必要的管理环节。本文在研究生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发展观点的研究生评价方法,探索一种既考虑历史积累又关注未来发展的研究生素质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18.
核心竞争力在当今竞争型社会日显重要,研究生核心竞争力的提出,是深刻的现实性选择;而学术能力是研究生竞争力的核心与本质要求,也是研究生之成为研究生的本质所在。通过培养研究生的理性批判思维能力提升学术自由个性、引导研究生开展创造性阅读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等途径,不断提高研究生学术能力尤其是学术创新能力,进而提升研究生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对于研究生教育健康快速发展至关重要, 而准确把握研究生培养质量,关键在于构建科学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在对相关文献梳理基础上,本文基于流程管理提出了划分研究生培养流程的四个阶段以及各阶段的评价内容, 构建了研究生培养质量三级评价指标体系,为我国快速发展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实践提供具体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Little work is being undertaken in South Africa to systematically and intentionally prepar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to pursue postgraduate studies. This is concerning given the shortage of postgraduate students and the small scale of postgraduate studies. The few programmes and endeavours that exist to prepare students for postgraduate studies are not necessarily evaluated to assess their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This paper provides an evaluation of an academic year-long postgraduate preparation programme, and is specifically concerned with examining subsequent postgraduate enrolment and improvement of participants’ marks. The study draws on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data.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majority of programme participants proceeded to subsequently enrol in postgraduate studies immediately after completing the programme and that the programme played a role in the pursuit of postgraduate studies. However, the findings also indicate that overall participants’ marks did not improve after participating in the programme. The study brings to light that, while some achievements are possible, the limits of the programme must also be acknowledg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