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市场化、城市化的发展,广大彝族村落也发生着急剧转型,使得村落权威结构出现了深刻变化。原生型村落权威在村落生活中出现了种种不适应,影响力逐渐下降。次生型权威由于较能适应当地村落政治生态的需要,在村落政治生活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外生型权威影响力仍然较大并呈现恢复性强化趋势。由于新旧社会结构变迁的复杂性和长期性,村落权威多元化格局将会是长期存在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我国社会要转变为以前象征文化为主流的后现代社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正视并研究前象征文化中的教师权威,正是前象征文化面向未来的表现。今天的教育不仅要审视过去、适应现在,还要面向未来。教师权威需要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合理转向。这种转向要在批判分析的基础上对传统权威加以利用,同时要对以前象征文化为主的后现代语境中的教师权威在斟酌之后加以借鉴。教师权威的转向是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对创新型教育的需求,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超越能力的人。教师权威转向需要外在制度的保障、教师内在品质的提升,并体现在教育实践中师生的交往活动中。教师权威的转向是教育实践的合理期盼。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从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从统一规格的教学模式转向个性化教学模式,从教师权威的教授转向师生平等的交往与对话,从评价模式的单一化转向评价模式的多元化等。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尽快地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新课程的实施者和创造者。那么如何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转变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呢?  相似文献   

4.
略论教师权威的后现代转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权威问题,是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后现代主义对现代知识性质的解构以及后现代教育学对师生关系的重构,现代教师权威得到消解,教师权威出现了后现代转向.一种后现代意义上的教师权威与师生关系开始得以构建。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从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从统一规格的教学模式转向个性化教学模式,从教师权威的教授转向师生平等的交往与对话,从评价模式的单一化转向评价模式的多元化等.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尽快地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新课程的实施者和创造者.那么如何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转变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呢?针对这一课题,笔者从区域教研制度建设层面谈谈‘自己的一些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6.
顾客公民行为可以提高服务企业的竞争优势和顾客忠诚,减少顾客流失率,而受到国内外学者以及营销者的关注。本文基于顾客公民行为的现有研究,针对线上线下不同情境顾客公民行为定义、影响前因和后果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述,发现影响顾客公民行为的因素包括企业因素、顾客心理因素和顾客行为因素,以及顾客公民行为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一线员工幸福感和顾客忠诚等,并且顾客公民行为研究情境由线下转向线上发展的趋势,总结顾客公民行为的管理启示与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主义对传统封闭、简单、僵化的思想方法的彻底解构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和理解世界的新思路。在这一思路的指引下,我国的教育研究思想方法出现了思想方式由二元对立转向多元纷争、研究视角由唯理性转向非理性、价值取向由科学主义转向人本主义、话语结构由权威桎梏转向对话创新的四个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8.
传统村落作为我国农耕文明发展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以CiteSpace可视化解析方法为基础,系统梳理浙江省传统村落的相关研究成果。结果表明:研究对象多集中于浙江中部、南部地区,个案研究的数量远远大于区域研究;研究热点逐渐从民居建筑、人居环境等物质层面转向乡村振兴、非遗保护等非物质层面;研究机构主要集中于省内高校,尤其是园林类院校,机构之间的合作网络联系不够紧密;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基于浙江省传统村落的研究态势,提出了扩大研究区域、完善研究内容、优化研究方法等研究优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以城镇化和村落文化、乡村文化为关键词在CNKI、Emerald、ASC/BSC、Springer、中国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中外数据库资源进行检索,国内外关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色村落文化产业化的研究主要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色村落文化的内涵及分类;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色村落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色村落文化产业化;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色村落文化产业化典型案例等。未来研究趋势应该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色村落文化产业化评估和中国特色村落文化产业化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以海南岛北部地区的一个村落中的宗族为个案,细致描述了自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宗族权威主体、宗族财产以及宗族权威表达等三方面的过程,分析变迁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宗族重建及变迁具有一定的延续性,理解宗族在现代化过程中的重建及变迁就需要将社会环境的大背景与乡土社会中的日常生活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通过历史考察认为,在总体性社会时期村干部是政府代理人,在过渡时期演变为村民代理人,在乡政村治时期异化为谋利型代理人。农村制度变迁影响了村干部角色的演变,不同方式的制度变迁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村干部角色的走向。今后农村制度变迁必须考虑其可能对村干部思想与行为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农村教育绩效受诸多因素制约,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政府部门教育行为的目标差异,更重要的是教育行为中经济趋利性;二、农村教育资源分配的状况欠佳,农村教育在整个国民分配体系中地位不高,对地方政府挤占、挪用教育经费缺乏刚性制约;三、农村教育发展条件处于劣势,西部尤其明显;四、农村教育功能发挥的水平不高;五、农村教育投入保障的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3.
农村卫生体制改革问题日益成为卫生改革的热点问题,村卫生室作为农村卫生服务的重要提供机构,是农村医疗卫生保健网的网底,如何科学地对其进行定位将决定其在农村卫生体系中的生命力与所发挥的作用.基于社会角色理论,提出一种新的村卫生室定位方法.首先运用聚类分析方法,提取影响村卫生室定位的主要因素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成由某区域内的经济、地理、人口、服务需求指标形成的综合判别函数,再利用该函数定位到某类村卫生室,确定其规模、开展业务程度、人员配备等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4.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结合空间句法的轴线模型,从关系视角整合空间与社会研究,以福州林浦村为例,通过量化指标综合衡量村落公共空间网络的结构性、凝聚性、可达性、层级性问题,深入解读公共空间网络的特征及形成机制。结果表明:村落公共空间整体形成“三团、两带、多散点”的结构特征;村落公共空间网络具有较高的联通性并以某一公共核心区为中心向外圈层放射状发展;村落公共空间网络的形成受到交通骨架的主导、社会活动的型塑、宗法礼制的支配。通过对村落公共空间网络的量化分析,可以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干部的角色特征和行为方式不断发生变化。在一些地区出现了"能人治村"、"混混治村"、"恶人治村"、"富人治村"等现象。村干部角色变化反映了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变迁和乡村治理逻辑的嬗变。陕西关中Z村调研发现,该地区免税以来干部角色经历了从"好人治村"到"硬人治村"的转换。"好人治村"主要源于该地区"弱结构、强规范"的村庄性质;而"硬人治村"不同于学界所讲的"富人治村"和"能人治村",需要结合地方社会性质和免税后基层治理逻辑予以解读。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基督教传到中国西南地区,并渗透到了黔西北彝族地区的威宁县板底村。板底村是一个典型的彝族聚居村落,不仅有独特的民风民俗,还有自己特殊的宗教信仰体系。基督教作为一种外来信仰文化,势必会与当地的文化发生碰撞并相互调适。而基督教信仰文化所具有的动态性,也促使其自身的不断变迁。基督教信仰文化在板底村长期发展,既获取生存空间,也形成自己的特色。因此,只有研究分析板底村基督教信仰文化的形成、变迁、文化碰撞与调适等,才能全面了解板底村基督教信仰文化的体系以及其与当地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川东地区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孕育了当地浓郁的村落传统体育文化.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考察法对川东村落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器物层、制度层、行为层和精神层进行符号学透析.以建国初期、文革时期、改革初期、改革中期为序,对川东村落传统体育文化符号嬗变进行梳理.分析认为,川东村落传统体育文化符号发展困境集中在:传统经济结构断裂、组织功能不健全、劳动力人口的迁徙、现代文化的侵袭等方面.研究一并提出包含村落经济持续增长发展模式、村落传统体育社会组织管理模式、村落传统体育的多元文化生态园模式的救赎机制.  相似文献   

18.
长沙市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既有可喜的形势,又有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调研中了解到县乡村对此项目的宣传力度不大,对项目的理解不一,惠及面不广,财政缺乏有力支持,专业设置比较单一,这些恐怕都是全国性的问题。解决的途径是做好情况调研,与上级部门协调,加大项目宣传力度,扩大项目的社会影响力,做好三个延伸,让“一村一大”真正满足新农村建设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加强教学研究和教学创新,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升“一村一大”的品牌。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个案村的描述与分析,指出贫困山区的流动人口在挣脱土地和乡土规则的束缚之后,并未融入新的生活秩序之中,反而在异地处于边缘性的境地.这种无序的经历内化在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中,铸建成反秩序的行为"规则”.当他们回流后,这种"规则”进入乡村,冲击原有的规则体系.而目前的村级治理对此束手无策,从而导致村治秩序的震荡.笔者最后指出,只有将外出务工带来的利益期望内部化,将人口流动制度化、规范化,才能实现村治秩序的重构.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乡村发展面临新挑战下的战略选择,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村干部治理能力深刻影响着乡村治理成效。乡村振兴对村干部的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村干部治理能力的提升面临着认识理念滞后、工作任务繁重、基层党组织弱化、基层动员难度增加等挑战。为此,加强人才培养、优化村干部成长机制、坚持“红色领航”、重塑基层公共性,是提升村干部治理能力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