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国传统社会,“宽容”是包裹政治专制的“乌托邦幻想”,政治权力的垄断性压抑着社会自主性地位的提高,窒息了公共领域的生长空间。在现代社会,健康发展的公共领域是现代生活的重要标志,在这种境域.中宽容成为人们社会政治生活的实际需要,其丰富的内涵与意义也才获得了真正而充分的展现。政治宽容的生成,显示出对传统政治巨大的改造功能:打破政治中心原则促进国家与社会分立,为公共领域的生长创造条件;塑造公共领域的构成要素,发展、更新着公共领域的存在形态。当前生成与培育现代政治的宽容品质,需要将传统的宽容精神予以整合,与现代化进程保持一致,以推动公共领域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关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话题,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知识界持续而热烈讨论的话题。直到今天,这场讨论似乎仍在继续,并且有了更加丰富而深刻的意蕴。这次演讲我想谈谈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关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讨论的背景;二是如何理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三是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意义。一、关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讨论的背景首先,我们回顾一下关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讨论的背景。关于“人文精神”的讨论大约是从1993年开始的。发表在《上海文学》1993年第6期题为“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也许是最初…  相似文献   

3.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及其现代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哈贝马斯“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发生发展及其瓦解的过程,揭示了哈氏关于“公共领域”的基本内涵。借此反观当下中国社会“公共领域”的缺失状况,分析知识分子在构建中国社会“公共领域”中的主体性角色和存在的问题,“知识性”与“批判性”二应不可或缺,并且是中国知识分子构建“公共领域”及对社会进步贡献创造性智慧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国城市出现的公园,是时人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从民国时期宁波公园可以发现,公园在某种程度上展示了彼时公共伦理生活的真实状态,同时也成为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地方精英等进行风俗改良与道德规训的重要空间。他们虽然对公共利益有所关注,但这种自上而下的尤其是过于强势的公权力量下,公园对近代中国公共伦理生活的作用是有限的,广大民众更多时候也停留于“空间”享有上,处于“被教育”“被规训”“被启蒙”的地位,对公共伦理观念、道德意识等的认同与遵循表现不足。因而,以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的公共伦理生活的形成并非易事,充满着诸多挑战和考验。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后社会公共空间逐步开放,业主维权运动开始兴起并成为探索中国市民社会建构和民主发展的学术试验场。小区公共领域成长,公共利益扩大,但积极的业委会,与大部分意愿未得到充分表达的业主的沉默消极,形成了鲜明对比。业委会特殊的选举和运作方武。展现了一种独特的民主——“民本式民主”。其可能是公民社会空间被打开过程中公民民主自治发展初期的一个否定式推进环节。  相似文献   

6.
21世纪的中国,经济日益发展,艺术信息与资源呈百花齐放之势,而公共艺术作为联系时空与人文精神的纽带,更是异军突起,枝繁叶茂。针对广西城市公共空间的公共艺术品的符号化和一些当代公共艺术家个性化的艺术语言,分析其优点与弊端,从而为完善广西公共艺术创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花鸟画不是简单地对自然的摹仿,它浸透了中国人文精神,“天人合一”的思想使它超越了生命的空间,是画家的追“神”造“境”“寓物情以人情”的产物,是水墨翻化中极具表现力的活生生、寓灵气的画种。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化有优秀的人文传统,其核心是关注人。中国人文一词最早的出现不是针对宗教,而是对应天文。中国的人文精神是一种内在的人文主义,即面对人类社会和个体自身的。中国文化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了“重人”、“敬德”的观念。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把“知命”看得十分重要。中国人文传统十分注重人的主体意识和精神追求,并且将其与崇尚群体利益和谐地统一起来,十分重视人的情感体验,注重浸染、陶冶和激励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质是人文主义。传统人文精神,其主要体现是:以传统士阶层为主体,以传统经学教育为载体的“循天道,尚人文”的人文倾向;“致中和,得其分”的中和境界;“崇礼乐,赞化育”的教养工夫。传统人文精神在科举考试中得以强化,科举制的遽废是摒弃传统人文精神的明确信号。通常认为,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背离传统人文精神的端始;1905年之科举遽废,则是中国在制度层放弃人文追求的明确表示。传统人文精神的消退,主要表现在作为传统人文精神象征的士阶层的瓦解,作为传统人文精神载体的经学教育的削弱,与传统人文精神相对立的“黩武主义”之兴起等三个方面。传统人文精神之消退与科举制之遽废有莫大的关系。作为人才培养与选拔的科举考试的“制度设计”不应遽然取消,而应通过渐进改革的方式,淘别其不符合时代发展的“僵化形式”与“空疏内容”。  相似文献   

10.
"公共领域"理论是在西方"市民社会"理论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解释模式,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的历史学家便将其引入中国问题研究,在伴随争议的同时为研究中国社会演进开辟了新的指向,提供了更加有说服力的解释框架。本文从国内外对"公共领域"的研究入手,并进一步从公共空间、社团组织、公共传媒三方面对中国近代"公共领域"进行了具体探究。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不同时空中,一方面,公共意识呈现萌动与异化、觉醒与混沌、理性与勃发的历史嬗变;另一方面,公共意识促进着“国家-社会”关系的新型重构、公共生活参与的主体互动体系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领域的形成,从而推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基于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演进,国家与社会关系不仅可视为一种历史的解释范式,也可视为一种实体建构的规范范式,从而得出公平正义的社会结构是公共意识生长的轴心空间。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坛出现了一股写“另类文学”之风,因其表现形式的“庸常”而迎合了一部分青年人的媚俗心态。从“另类文学”中折射出在社会转型期,我国的人文精神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中国的前途和青少年的前途,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重建。  相似文献   

13.
人文精神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创造的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而高校中的公共音乐教育则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音乐艺术独特的表现形式、审美特征及其与教育之间关系的分析,阐述公共音乐教育对塑造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作用,指出开设人文性、综合性与多元化的公共音乐课是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4.
回顾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看到,一切人类文明的成果都是自身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厚重积淀。这种人文精神,不仅反映了人类对自身生命的感悟,也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后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15.
什么叫人文精神?人文主体是人文精神的核心,人文一词在《辞海》里是这样解释的: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精神”一词源于西方,又称“人文主义”。人文精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人文精神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有三:一、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对人的价值;二、张扬人的理性;  相似文献   

16.
人文精神的真正内涵我曾在语文教育界首先大声疾呼要“张扬人文精神”(见拙作《限制科学主义,弘扬人文精神》,载《语文学习》1993年第1期),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同,同时也有一部分人并未真正理解。我尤其要指出的是,在认同我的“张扬人文精神”主张的人中,也有的对我所说的“人文精神”并没有真正理解。他们之所以认同我所说的“弘扬人文精神”,只不过把我所说的“人文精神”当做“政治思想教育”。这种误解不自觉地捎带着极左印迹。若按这种误解进行语文教育,那么终必会回到以极左“群性话语”、“公共思维”,来压抑学生个性生命、…  相似文献   

17.
吴海栓 《考试周刊》2009,(21):228-229
本文提出汉语词汇中的“民间”与当代西方学者哈贝马斯所提出的“民间社会”(civil society)和“公共空间”(public sphere)并非同一个概念。汉语中“民间”概念与中国本土传统有着直接的联系。中国传统的“民间社会”,本身不具有西方“市民社会”的自律性。  相似文献   

18.
在马克思“国家—社会”动态平衡结构中探寻公共行动生成的中国密匙,既是研究该论题的一个学术观察点,也是需要深化的一个学术生长点。考察公共行动的中国生成,国家与社会的互构谐变、自我与他者的文化互动、权力与权利的互构生成,构成公共行动生成的中国要素;公共行动生成的虚妄与式微、萌醒与隐忧、传承与再造,展现公共行动生成的中国历程;拓展公共领域、培育公共精神、彰显价值正义,是推进公共行动生成所需要的空间正义、主体品质、文化引领,预设着公共行动生成的中国进路。  相似文献   

19.
论儒家文化对中国人文精神的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儒家是以“立功、立德、立言”的形式完成对社会的关怀的,始终以百折不挠的精神积极入世,实现个体的社会价值。而这种内在精神是西方人文意识无法否定和替代的,也正是中国现代人文精神的基础,是儒家思想对人文精神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东盟博览会蕴涵有人文精神的主题,人文精神赋予博览会新的灵魂,提升博览会的内在质量和外在形象。确立“人文博览”战略思想,是时代的呼唤,人文博览是历史文化发展的必然。人文精神是推动博览会的原动力,博览会又以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为弘扬人文精神做出新的贡献。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互动发展,打造“中国-东盟”文化交流的新格局,制定科学长远而切实可行的“中国-东盟”文化合作发展规划,以文化产业拓展和深化文化交流合作,使人文精神发扬光大,永驻博览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