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散文代表作《沙乡年鉴》中,奥尔多·利奥波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提出土地伦理的概念,土地伦理彻底改变了人在自然中的角色,使人从土地共同体的征服者转变为共同体中的普通成员。利奥波德土地伦理思想主要体现在颂扬生态整体意识、反对人类中心主义、肯定人类的独特性和生物进化论、倡导可持续农业观、呼吁生态良知等五个方面。巧合的是,这五方面的内容在芭芭拉·金索弗的小说代表作《纵情夏日》中也得到了具体而生动的体现。《纵情夏日》和《沙乡年鉴》尽管体裁不同,但在表达和传递土地伦理思想方面是相得益彰的。  相似文献   

2.
利奥波德被誉为"美国的先知"和"生态伦理之父"。在《沙乡年鉴》中,利氏提出的土地伦理从根上拓展了传统伦理的内涵和外延,改变了人在自然中的角色和地位。利氏的土地伦理思想具有极大的丰富性,主要体现在土地共同体、土地健康、土地金字塔和生态良知等四个方面。本文结合《沙乡年鉴》,论析利氏的土地伦理思想在上述四个方面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3.
郭伟  熊晓青 《现代语文》2008,(9):112-113
1935年,美国威斯康星州大学教授,被称为“生态伦理之父”的利奥波德,在州河之畔的“沙乡”买下了一个因滥用而几乎沙漠化的农场。在这里,他带领家人种草植树,度过了无数个周末和假期。在体验荒野和修复土地的过程中,利奥波德写出了代表作《沙乡年鉴》,有力地证实了农场经历的意义和价值。高中语文读木选录的散文《大雁归来》即节选自这部备受称誉的名著。笔者不揣浅陋,试图对此作一番抛砖引玉式的解读。  相似文献   

4.
一、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解释功能,引导人们树立环境保护的生态意识面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所带来的人类生存的新危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冲破原有的功能局限,拓展其功能领域,促进社会的生态和谐,这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工作的全新价值。公众生态意识高低与否,是反映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也直接关系到人与自然能否和谐相处。首先明确提出生态意识概念的是环境伦理学的创始人利奥波德。他在《土地伦理》一文中的用语是“生态学意识”,并称它是人们保护环境的内在根据。他说:“如果在我们理智的重点上,在忠诚感情以及信心上,缺乏一个来自…  相似文献   

5.
基于生态伦理学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的土地伦理理论,分析研究琳达·霍根的《太阳风暴》这一力作,分别从土地伦理理论的三大方面:人与土地、人与动物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联出发,探讨作品蕴含的伦理关系和生态危机,同时指出处在白人殖民者权利主导下的印第安民众的生存困境,从而揭示了印第安人民遭受的苦难和为构建自我生存空间所做出的挣扎与努力,体现了其中的哲学思想和对印第安人民的深切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伦理传统思想史上,“居敬”既是一种传统的道德修养的方法,又是道德修养过程中所要保持的一种持久的心态。“居敬”在本质上是敬畏伦理的必然要求,它既基于主体对普遍道德法则和义务的敬畏,也是基于主体对人之为人的内在本质的敬畏。在道德价值被蔑视、道德信仰被忽视的当前社会,德育应当以“居敬”为中心,实现修养论德育的当代复兴。从而构建起一个因敬畏而自律的道德社会。  相似文献   

7.
行政伦理责任的研究基于一定的哲学理念。民主、主体性、主体间性、批判性思维是西方思想家所强调的理念;稳定与和谐是中国思想家所强调的理念;中西思想家对“正义”与“平等”理念有着相似的理解;从行政伦理责任的理念到行政管理实践中的实施,不仅需要在法律体系中的渗透,而且需要来自于行政管理内部对于雇员实施的有关行政伦理责任的监督,以及对行政管理者和公民实施行政伦理责任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网络伦理问题,网络伦理问题主要有四种表现的形式。其产生有理论根源、技术根源、法律根源和主体根源,但网络主体是网络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本根源。传统文化中“内省”、“慎独”思想在调控和规范网络伦理问题中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性伦理教育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一生幸福,也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问题,意义重大.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当转变教育理念,构建包括综合的内容模式、“四位一体”的主体模式、全方位的载体模式在内的大学生性伦理教育的系统模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性伦理教育,使大学生性伦理教育真正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10.
责任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热门概念。从伦理视角来看,全球化与科技化的现状、伦理学自身的发展、道德责任的独特性等都要求加强对道德责任的研究。面对“权利”与“责任”双重缺失的当下,我们应当认识到:人不仅仅是作为不同于自然的“权利”主体而存在,更是作为高于自然的“责任”主体而存在。  相似文献   

11.
教师的学生观影响着师生间交往、沟通、理解的程度。列维纳斯的"异质性他者"伦理观反对"自我的同一性",强调"他者的异质性"。教师需要摆脱"自我同一性"的学生观,关注作为"异质性他者"的学生,从而有利于教师更深层理解教育本质并重视自我反思。  相似文献   

12.
A philosophy of action consists of a theory about how and why we do things and what motivates us to act. By juxtaposing the theory of environmental action implied by the works and life of John Muir with the philosophy of action suggested by Aldo Leopold's Land Ethic, we will illuminate the importance of a philosophy of action in determining one's approach to environmental decision making. This discussion is important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the ethics these experiences inspire because both philosophies advocate very different visions of environmental action. In short, Muir demonstrates an ethic guided by the expected results of actions, an approach parallel to the 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model (REB)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whereas Leopold, demonstrates the role of intention and emotion in ethical decision making through the lens of community.  相似文献   

13.
与30年前的改革将农村土地的经营主体进行了分散不同,如今农村土地的改革是要解决土地的适度集中以利规模化经营的问题,也因此被媒体冠以“土地新政”。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土地新政”改革模式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法律风险,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等职业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注重提升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中职德育教学职业素养的培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以上内容可通过德育课程教学、专业实践课以及日常生活管理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老子具有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天人合一"的生态世界观、"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生态价值观、"自然无为"的生态方法论、"小国寡民"的生态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田野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我国达斡尔族传统体育项目"波依阔"的历史文化生态变迁展开研究,并对其健身价值和民族文化价值进行了初步的探究,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发掘及其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校大学生德育创新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德育创新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主线,通过建立科学健康、宽松和谐的德育管理,主辅结合、双向互动的德育途径,依据科学、有效的德育评价体系培养显示的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18.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探讨民族学校特色创建对于发展民族地区教育、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形而上学与存在主义的思维方式,可以把“学校特色”理解为学校的精神理念与办学哲学以及学校中存在的“人-人”结构与“人-物”结构,把“民族学校特色”理解为这些因素所具有的民族地区特征。建构民族学校特色具有三类重要的教育伦理价值,即形成文化多元共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创新学校教育途径。建构民族学校特色可以采取复杂适应模式,基本环节包括:通过需求分析来确定民族学校的变革愿景;通过系统诊断来明晰民族学校的现存问题;通过结构优化来提升民族学校的系统效能;通过成效审议来调整民族学校的变革过程。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在制定和落实民族政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表现为:民族政策的不同类型区分不清,功能发挥"表里不一";民族政策的科学依据不足,政治取向明显;民族政策制定与落实缺乏协同创新研究,重大民族问题解决乏力。相关建议主要包括:第一,民族政策体系既要体现优惠性的一面,又要展示特殊性的一面,优惠政策是"表",特殊政策是"里",民族政策应"表里如一";第二,加强民族政策制定与落实的多元性依据,尤其是历史性依据、时代性依据、科学性依据、现实性依据、民族依据、比较性依据等;第三,分别成立国家层面的"西南民族问题协同创新研究中心"、"西北民族问题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协同创新研究国家急需解决的重大民族问题,为国家战略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20.
政府管的过多、治的过深,是我国城镇化历史上的一大特点,政府的过多干预使得我国的城镇化陷入了窘境:发展不均衡、土地城镇化过快、大兴造城运动、市民化受阻,低质量的城镇化难以持续。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重于速度,政府要以"大历史观"的视角来建设我国的城镇化。城镇化的过程也是政府职能再构的过程,政府需对自身职能进行准确的定位,由原来的"主导"向"引导"转变,重点在于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按照以实现"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标准重塑政府职能,从人、地、业、房、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完善政府职能,推进城镇化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