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我国公立高校内部管理的模式、效率分析及模仿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公立高校的内部组织机构从一开始就是与政府部门“对口”设置的,因此从管理模式上看,公立高校更像一个政府机关,而不能体现高校供需市场化的企业特征和本质。如今,政府机关普遍存在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等弊端,在公立高校内部也同样存在。将这种“政府型”内部管理模式向“市场型”模式进行转变已势在必行。本通过对这两种高校管理模式的结构和特征的比较,指出了我国公立高校现有内部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低效率问题,并对其模仿创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我国公立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管理存在很多问题,体现在大学的领导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的权力失衡与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失衡,校院、系权力分配的不合理等。笔者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公立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目标模式,并且从大学章程的角度,构建出我国公立高校内部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3.
论现代大学制度下高校内部运行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大学制度的历史演变来看,它具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就国外大学而言,现代大学制度下的高校内部运行机制主要包括院系设置和内部运行两个方面。院系设置主要有“美国模式”和“日本模式”两种模式。大学内部管理可划分为学术(教学、科研)事务管理和非学术事务管理。我国高校构建内部运行机制的努力方向是转换思想观念,架构全新制度,调整院系设置,优化权力运行,改革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构建了美国公立高校分层管理的四种模式,这四种模式分别反映了政府、市场和公立高校三个作用力在不同阶段的相互关系.在公立高校分层管理模式中,政府、市场及公立高校三者之间既共生共荣,又彼此独立.政府扶持、调控公立高校分层定位的走势,同时,政府也依赖市场调节和市场竞争制约着公立高校分层定位格局的形成,政府、市场及公立高校三者之间体现的是利益博弈和角色互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我国公立高校内部权力研究——基于治理理论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理理论为我国公立高校内部权力研究提供了独特的分析视角,公立高校治理所要关注的问题是什么样的权力分配制度能有效保证大学目标和理念得以实现。政治权力、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是公立高校的三大权力存在形式,通过从权力资源配置的角度切入,形成公立高校“三权”三维研究空间,解构和构建中国公立高校权力整合机制,提出公立高校内部权力中心下移,三权分立及“三A”的优化重组原则,以及三权权力资源重新配置整合的路径和框架。  相似文献   

6.
通过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立高校政府投入模式的沿革,发现中国公立高校政府投入存在模式不科学、政策导向失衡两方面的问题,借鉴英国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HEFCE)对英国公立高校的投入模式,从投入产出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社会公平角度出发,建议中国公立高校政府投入构成应该有明确的划分,适时建立公立高校政府投入中介机构,在合理的成本分析基础上建立以投入为基础的公式拨款机制,改革公立高校政府投入模式,建立公立高校财政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7.
闵琪 《教学研究》2007,(4):288-293
通过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立高校政府投入模式的沿革,发现中国公立高校政府投入存在模式不科学、政策导向失衡两方面的问题,借鉴英国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HEFCE)对英国公立高校的投入模式,从投入产出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社会公平角度出发,建议中国公立高校政府投入构成应该有明确的划分,适时建立公立高校政府投入中介机构,在合理的成本分析基础上建立以投入为基础的公式拨款机制,改革公立高校政府投入模式,建立公立高校财政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8.
我国当前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存在四大困境:内部机构改革压力大、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阻力大、后勤社会化和市场化难推动、高校外部环境与政策不配套。因此,解决目前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困境的唯一出路就是要对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思想、机构、人事、管理和机制进行相应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内部治理结构去行政化是推进公立高校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权力结构关系与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必然会遭遇"官本位"行政文化、行政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内部行政化管理惯性、既得利益集团及高等教育政策治理思维等各种阻力,但其也具有政府治理方式转型、高等教育治理发展趋向、高等教育去行政化国家战略、师生内在需要等基本动力支持。当前,从宏观层面来看,由于阻力大于动力,我国公立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去行政化应采取以强制性变迁为主、诱致性为辅的制度变迁模式,通过重塑大学精神、破除政府行政化管理模式、改革内部权力配置机制,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和推进高校教育法治等基本策略推进改革。  相似文献   

10.
产权残缺是公立高校产权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缺位对我国公立高校内部产权效率的实现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探讨了我国公立高校产权残缺的涵义、原因、以及对公立高校产权效率的影响,并从产权激励方面提出一些产权制度安排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公立高职院校在领导体制、内部组织机构设置、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为此,就公立高职院校组织管理机制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完善公立高职院校组织管理机制的对策及建议:一是改进院校领导体制,完善多元治理机制;二是优化内部组织机构设置和功能,提高机构运行效率;三是推行目标管理模式,充分激发基层潜能和创新活力;四是完善绩效管理制度,改善组织效率。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高校行政化趋势日益明显,严重制约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文章从改革政府对高校的管理模式、改变高校内部治理模式两个维度入手,结合我国国情,主张重构政府、高校和教师三者的职能和权限,提出了政府放权、高校分权、教师享权的高校去行政化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从高校主体性和自主发展规划、内部管理的权限分工和机构设置、内部管理体制的运行机制、高校内部各项激励和保障制度完善四个方面分析,指出了目前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并对其成因做了初步的分析。并以高校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因素两个方面为切入点,提出进行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社会发展和高校自身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公立高校“转制”能更好地解决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经费不足、效率低下、供求矛盾等困境,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公立高校“转制”可选择的模式有:国有民营模式、全民营模式、国有与民营混合的所有制模式。  相似文献   

15.
创业型大学与营利性大学是20世纪后期世界高等教育领域兴起的两种新型的教育机构,二者既有差异,也有共同之处.从组织性质、产生背景、大学职能、办学目的四个方面分析了这两类大学的不同之处,同时也指出了二者的共同之处:对“额外收入”或“利润”的追求以及企业化的运作方式.创业型大学模式为我国公立高校中具备条件的研究型大学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实践范式,而营利性大学模式则启示我国应实行“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分类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近十年来,部分公立高校“转制”实践已在我国不断涌现。在理论界,公立高校“转制”则成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着重就学者们对公立高校“转制”的意义和必要性,基本概念和性质“,转制”高校的模式和范围以及实施保障等进行了梳理综述,并提出要深化对公立高校“转制”体制变革的若干根本性问题的研究,以期促使“转制”高校这一“新事物”得以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高校主体性和自主发展规划、内部管理的权限分工和机构设置、内部管理体制的运行机制、高校内部各项激励和保障制度完善四个方面分析,指出了目前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并对其成因做了初步的分析。并以高校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因素两个方面为切入点,提出进行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社会发展和高校自身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施小平 《高教论坛》2006,(4):159-161,222
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是涉及到政府与高校的关系以及高校内部管理的问题。本文从政府与高校的关系分析了高等教育管理的主要模式,论述了香港高教管理模式:1.政府通过法律管理院校;2.政府通过缓冲组织调控院校;3.政府通过校外学术监督机构控制院校。以期对中国大陆深化高教管理模式改革、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中行政权力泛化、学术权力弱化的现象,提出我国高校学术权力的回归要从内外两方面做起:一方面,政府要切实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另一方面,在高校内部管理中实行“学术权力决策,行政权力执行,其他权力监督”的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20.
对公立民营办学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立民营高校是在我国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随着教育民营化思潮而出现的全新办学模式。本文对公立民营办学模式产生的背景、理论基础、实质进行了分析,较深刻地认识到公立民营办学模式的特点。并通过比较,认为公立民营办学模式可以避免原有办学模式的一些弊端。最后指出应妥善处理政府与公立民营高校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