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课程改革需要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支撑课程改革。凡是有利于课程目标实现的因素都可以称为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分类多种多样,根据课程资源的功能,可以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素材性课程资源是指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  相似文献   

2.
一、语文课程资源的内涵 语文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语文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语文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语文课程资源按空间分布,大致可以分为校内语文课程资源和校外语文课程资源,校内语文课程资源又可分为课内与课外语文课程资源,如教材、教师、教学设施、学生等;校外语文课程资源,有校外图书馆、博物馆、网络、社区文化、家庭等。语文课程资源与语文课程的德育功能关系十分密切,没有语文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语文课程的德育功能就很难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3.
从评价理论态度系统出发,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纳兰性德13首词及William Schultz(舒威霖)英译本情感资源、判断资源和鉴赏资源的分布和使用频率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舒威霖在英译纳兰词时,增加态度资源的同时,基本保持情感资源、判断资源与鉴赏资源原有比例,保留了原作含蓄婉约的词风以及真切自然的情感。舒威霖采取保留鉴赏资源、灵活转换情感资源与级差资源的翻译策略,将意象美学与情感传真深切融合,再现中国传统诗词中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为民族典籍外译翻译策略选取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历史课堂生成性资源流失现象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在教学情境中的各种状态和表现都可能成为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有重要意义的课程资源。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理论及推广性、发展性研究中,提出了把学生当作教学资源进行深度开发的观点,并将其分为基础性资源、互动性资源、生成性资源、原始性资源、方案性资源和研究性资源六类。其中,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与建议及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随后,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学科出现了不少文章,对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进行研究.但历史学科还缺乏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每个教师都“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实际上,在课堂教学中,随时都会生成新的课程资源,即动态生成资源。这种资源不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而是在教学中随机产生的,它包括学生的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是课堂生命的“活水”,有效地利用能让课堂更加灿烂,更显生机。  相似文献   

6.
目前基础教育的资源体系很多,有互联网上的松散资源、各类企业资源库产品、网上同步课程资源、中小学网校资源、国家各类资源课题项目的研究成果等。从实践应用层面来讲,大多数地区面临两大难题:其一,如何从“资源海洋”中快速定位,通过筛选过滤,找到一个最适合本地使用的动态资源库,且该资源库的结构编排与本地教师的需要和使用习惯一致。资源内容应不断更新,呈现出来的资源以精炼、实用、够用为目标。基于知识管理的动态同步资源是目前的普遍需求。其二,基于资源的教学与学习模式如何最简单化体现,其效果如何评价,即在实际应用中如何体现资源的应用效果,如何实施基于资源的教与学。针对上述难题,我们拟打造一个主题资源学习社区,探索一套资源应用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可持续发展模式下新的资源观与资源产业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经济模式否认自然资源的资产属性、价值属性,产权界定不明晰,致使资源浪费和破坏十分严重;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依赖自然资源的永续支持,这一新发展战略的贯彻与实施,需要树立起自然资源的资产观和价值观,明晰资源的产权归属,进行资源资产核算,并将其纳入产权管理范畴。与此相对应,培育资源市场、发展资源产业,有利于运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资源,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从根本上保证资源有效增值和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8.
资源开发、环境安全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资源开发、环境安全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是资源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经济与社会新秩序,协调资源与环境间的矛盾,寻求解决资源短缺的途径,探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对策,厘定不同地区、不同类型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域限,明确产品的生态与环境成本和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即自然成本),是实施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9.
就资源而言,在教学方面,资源可分为两种,即内容资源(信息和知识等)和形式资源(或称手段资源),前者是资源的主体组成部分,但是后者却决定了主体部分生产、传播、发展的质与量。要实施“基于资源的学习”,必备的条件是资源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其中,内容资源需要丰富、多样,不可忽视的是取得内容资源的途径,也就是所说的形式资源也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资源科学与地理科学、区域科学的理论交叉为依据,从论述县城资源科学内涵及其在区域资源─—经济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入手,对县域资源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与概括,可为县域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高等学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中,文献资源的采集,文献资源组织工作中的采购原则,文献资源采访的信息采集途径,普通文献与特色文献资源,印刷型文献与电子型文献、网上文献与印刷型文献的协调等予以论述。  相似文献   

12.
作为广东省唯一全域纳入原中央苏区的地级市,梅州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增强盘活用好红色资源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特别是要坚定信心,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处理好资源运用与文化保护、事业铸魂与产业引领、红色资源与绿色生态、红色文化与历史文化、文化赋能与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特色发展与区域联动的发展任务和逻辑关系,科学统筹红色资源的保护、管理和运用,持续推进红色资源开发与梅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动,奋力开创新时代老区苏区振兴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论文介绍了电子信息资源的类型、特性及在高校中的作用,探讨了电子信息资源的建设与服务工作。文章认为高校图书馆工作,必须加强对电子信息资源的整合,建立统一的资源检索平台,为读者了解与利用图书馆的电子信息资源和纸质资源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14.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我们要先理解课程资源的意义,才能理解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才懂得怎样来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一、课程资源的意义(一)课程资源的概念含义课程资源这个概念的含义很广,可归纳如下:课程资源:①课程的要素来源———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目标等(特点作用于课程,是课程的要素)。②课程的实施条件———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环境、对课程的认识等(特点:作用于课程,但不是课程直接来源)。通过上述,…  相似文献   

15.
何建勋 《教育家》2004,(9):44-45
课外学习资源是课内资源的引申和发展,与课堂教学资源相互配合,相互映衬、相互补充、殊途同归。课外学习资源如此重要,那么应怎样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多种课程资源,更好地实现课程改革目标。下面谈谈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学科资源的界定为起点,从学科资源建设的意义、学科资源的内容及存在形式、学科资源的建设主体、获取与加工方式及学科资源的组织与管理着手进行研究,以期对学科资源的建设做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第四部分提出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实施建议,建议明确要求: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改变仅仅依靠教科书开展生物教学的传统做法,并着重阐述学校资源、社区资源、家庭资源、媒体资源和隐性资源等五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实施,建议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理念中特别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其中课堂生成性资源作为课堂教学资源中的一个亮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种资源不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而是在教学中随机产生的,它包括学生的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对企业资源关系与母子公司进行了描述与界定,分析了基于资源关系的母子公司性质,通过对企业资源扩散机理的分析,明确了提高相互间资源的匹配性、位差以及提高扩散资源携带信息的完整性与健全资源扩散机制有利于提高母子公司间资源的扩散价值,从而提高母子公司管理的价值创造力。  相似文献   

20.
学校信息资源,即与学校教育教学有关的信息、资源的总称,在信息化社会,对于信息资源的整理、检索科学与否,直接影响着其资源效率的发挥。随着计算机在学校的普及,利用计算机对信息资源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已显得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