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散文是文学作品中文情并茂、充满诗情画意的一类美文,要创造散文的诗情画意,一要所写情景真实,二要对情景描绘具体,三要选取的画面精炼,四要画意深远,文词含蓄,富有文采。  相似文献   

2.
季羡林是一位善于创造散文意境的作家,他的散文意境显示出“淡”而“雅”的特征。由于季羡林散文的题材内容的不同,其散文的意境构造也有所不同。首先,他在散文的意境构造中力避内容上的虚假和感情上的矫情,不但注重真情与真景的融入,而且特别的真实与真诚。其次,季羡林在散文意境的营造中还注重生命的情调贯注,这使他的散文具有充满鲜活生命力的情景世界。第三,季羡林在散文创作中的意境创造中,除了真实与真诚,有生命情调的贯注外,而且还注意营造有灵趣的意境。  相似文献   

3.
散文的概念在演变中不仅有散文与非散文的区别,也有文学性散文和实用性散文的区别,在文学领域内,后者的区别更为本质,但常为人忽略,虚构作为一种创作技法,在大学性散文中的存在是由文学的形象性要求和话语叙述的特点决定的。虚构与真实并非不相容的概念,合理的虚构以生活真实为基础,使散文走向更深层次的真实。  相似文献   

4.
周晓枫以其独特的极具痛感的文字尤其是众多信手拈来、云谲波诡的修辞和对世间万物极其细腻的体察与感悟.为我们提供了大量颇具先锋意识的散文文本和真实、新鲜的人生经验。因此,阅读周晓枫的散文,成了一件很愉悦。然而又很痛苦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先生在1926年创作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按照生活的原型,采用白描手法,真实地再现了鲁迅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阿长是一个旧式劳动妇女的典型。作者穷其形、尽其相,使人物形象呼之欲出,鲜活动人。这主要得益于作者“抑”和“扬”写作手法的成功运用。  相似文献   

6.
读的内容: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是一篇记实性的回忆散文。文章几乎是按生活的原样,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鲁迅童年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人物,她饶舌、多事、有许多繁文缛节,但又爽朗、热情、乐于帮助别人,有着淳朴、宽厚、善良、仁慈的美德。作者通过回忆童年与长妈妈相处的几件軎.表汰了自己对玟样一个劳动妇女的深深地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7.
散文创作的真实性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很长的历史时期内被定位于赋予社会性、时代感、真实生活等方面的描写,散文真实的精神向度被置换为经验向度的真实,真实性的内涵外延受到很大的限定。随着对散文本体创作的不断反思,这种走向真实的反方向的现象有所改善,面对散文创作在坚守心灵真实与汲取创作自由的寸度,仍有待我们认真思量。  相似文献   

8.
情景教学法是一种基于真实环境、强调学习与应用相结合、合作学习和知识重构等特点的学习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它强调学习过程需要在真实环境中进行,将学习与应用紧密结合,通过模拟真实情景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文章围绕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究,阐述了情景教学法的基本原则和应用策略,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真实的距离——谈张爱玲散文的精神世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张爱玲小说与散文的比较 ,揭示作者真实的精神世界和独特的美学追求。从比较小说和散文中人物活动的主要场景——空间意象的不同入手 ,分析她的小说和散文思想内容的异同 ,指出散文中的“我”与真实的张爱玲之间的距离 ,理解她在尽情享受物质文明的背后所潜藏着的深深的悲凉与绝望。  相似文献   

10.
韩少功的散文以思想内涵的丰富性与深刻性独树一帜,厚重与真实.是其作品总的艺术风格。概括地说,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一.教材内容 《月光启蒙》是一篇淳朴优美、感情真挚的散文,选自苏教版第十册。文章生动地讲述了作者回忆自己童年时,在夏夜月光的沐浴下,母亲唱民谣、童谣和讲神话故事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感激、怀念之情。作者孙友田是一位知名的当代诗人,他的诗歌充满了诗情画意,  相似文献   

12.
作为抒情小说家的萧红,同样以真情创作散文,演绎人生,每一篇散文,都是其人生轨迹的记录,有血浓于水的亲情,有至真至纯的友情,有苦多乐少的爱情,有深沉挚烈的思家爱国之情,通过情感世界显示自己的人格精神,创造了情景交隔、意境优美的独特的审美品格。  相似文献   

13.
鲁迅先生曾在散文《风筝》中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玩具,总是伴随着儿童成长的每一个历程,在与玩具的“心灵共舞”中,儿童成为了梦幻中的天使。玩具见证了天真烂漫的梦幻童年,见证了幼小身体的逐渐强壮,也见证了心灵的日益丰满成熟。  相似文献   

14.
中学语文散文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多种教学媒体作为教学的触发点,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教材提供的散文佳作,教师可采用创设情景、课件演示、配乐朗诵等方法进行散文教学。一、创设情景,唤起学生的情感在散文课堂  相似文献   

15.
二十年代女性散文作为二十年代散文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感应着“五四”时代的脉搏,具有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核,作为一种女性书写,它从女性的独特视野,观照着社会人生与女性自我,以富有女性质感的语语,表现了女作家独特的人生体验和生命感悟以及审美追求,展示了一个真实而灵动的女性世界。  相似文献   

16.
真实是课堂情境的生命、灵魂和基础。课堂真实应包括教材、环境、多媒体等设备的真实性,也包括生活事件、思想感情、情景氛围的真实,等等。教师通过教学过程和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走进教材,走进情境,走进生活。课堂教学呈现生活情景的逼真性与师生感悟教学情景的真切性的统一,使学生有一种眼见其物,耳闻其声,心感其情,身临其境之感。但仅仅有真实性,  相似文献   

17.
迟子建的一系列童年散文,带有浓郁的东北地域特色,显现乡间劳动的温暖和忧伤,充满童真童趣,勾画了纯朴、敏感、灵动十足的童年形象。她的童年散文是对现代文明社会的一种委婉抨击。  相似文献   

18.
周立军 《考试周刊》2010,(34):57-57
散文的“景”是客观存在的自然景物,散文的“情”是作者的主观感情。因此,情景类散文的阅读应围绕散文的情与景展开。要能快速阅读情景类散文,就要先了解一下情景类散文的创作过程。作者有某种情感,这种情感撩拨着作者的心灵,从而产生一种要把它写出来的冲动。作者把情感借助景物表达出来的手法就是移情于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刘勰,《文赋》),睹物生情,然后才能“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陆机,《文赋》),  相似文献   

19.
散文是创作主体面对接受主体抒发情怀、感叹人生、诉说忧乐的艺术。散文的“真实”之感,首先来源于散文创作主体的真诚之心。这种真诚,不仅仅是能在散文中再现真实的自我,而且要做到说真话、言真情、展真性、道真趣,在审美层次上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引起读者的共鸣,发挥散文陶冶性情的美感作用。散文创作中所强调的真情,不能仅仅满足于一般的真实,应把真实的情感写得情真意切,达到强烈感人的程度,要能找到“真挚”之点,只停留在一般真实的程度意义不大。另外,散文创作主体在创作过程中应该注意情感的陶养,既要注意情感的深沉、真挚,又要注意抒情的度,不矫情,也不滥情,同时,还要使表达出来的情感合乎健康的审美情趣,不媚俗、低俗。  相似文献   

20.
移情与散文阅读杨开果中国古典文论历来重视情感在写作和阅读中的能动作用。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心雕龙·知音》)。散文的突出特点是情与景相交融,因此,散文的阅读教学应围绕这一突出特点展开。散文教学自然应该引导学生体会“情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