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反思型教师职前培养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思型教师教育是当前教师教育改革的国际潮流。在我国进行反思型教师的职前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这表现在:反思型教师职前培养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促进职前教师内隐理论的科学转化;为入职后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在反思中职前教师实现对教育和自身角色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教师成长和发展的第一步,把教师培养成反思型教师是教师专业化的最好切入点。本文借鉴国内外教师教育的研究成果,构建了职前反思型教师教育模式,即“全程——协作——互动——反思”教师教育模式,从师范生自身和外部环境的创设方面,提出了培养师范生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的对策和建议,对于职前教师教育培养反思型教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满足残疾儿童发展的需要,美国越来越重视全纳型教师的培养。美国要求普通教育教师和特殊教育教师必须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拥有较好的合作技能,才能成为合格的全纳型教师。在全纳型教师的职前培训中设计培训合作技能的研讨会,以培养即将入职的全纳型教师的合作技能,为入职后实施合作教学策略提供了参考结构和框架,为今后的合作教学提供方法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美国和澳大利亚中小学师资培训体系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和澳大利亚是两个有很多相似点的国家,它们的教育发展都经历过从单纯模仿英国模式到形成独具特色的蜕变过程。本文拟从两国中小学师资培训体系入手,探讨两国教育并对照我国的情况,以期得到对我国师资培训方面有益的启示。   职前培养阶段   培养机构及方式 职前培养制度一般包括定向型和非定向型。定向型是指由独立师范系统来培养教师,非定向型是指没有师范学校系统,一切类型的学校均可培养教师。我国以定向型培养制度为主,美国和澳大利亚采用的是非定向型培养制度。美国的中小学教师是由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士组成的,师资…  相似文献   

5.
反思型教师的职前培养是新课程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我国反思型教师职前培养应采取如下对策:强化职前教师自主发展意识和反思意识;合理设计职前教师教育类课程;加强职前教师实践知识的积累与获得;注重职前教师反思人格的塑造与培养。  相似文献   

6.
在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关怀是幼儿教师所需的重要品质,而我国教师培养缺乏必要的关怀素养关照。基于内尔·诺丁斯的关怀理论,培养关怀型的幼儿教师,需要从培养体系的改善和职后教育入手,在国家层面建立起关怀型教师的培养系统;在幼儿教师层面,促进幼儿教师关怀自我、关怀认知和关怀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在教师教育一体化背景下,为进一步深化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反思型教师培养从职后向职前推进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在反思型教师的职前培养过程中,主要采用"大学教师示范—激活缄默知识—强化教学实践—加强交流与研讨"等模式,建构反思实践共同体,提升高师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学生的反思能力,为其入职后成为反思型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英国教师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进修的一体化及其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探讨了英国教师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进修的一体化及其基本特征,以期对我国当前建立教师职前培养、入职辅导和职后培训一体化的师资培养体系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看我国高师教育改革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高等师范教育改革必须面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近年来,我国快速发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高师应创建创型综合专业,统筹安排职前与职后教育,提高学生的课程理论修养,拓展学生的学术视,培养学生的课程开发能力。  相似文献   

10.
对当前我国职教师资培养的新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正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职教师资仍是制约职业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如何培养符合时代所需的高质量职教师资是我国职教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难题。本文对我国职教师资培养现状作出简略分析,并结合中德政府合作在同济大学职教学院开展的职教师资格培养项目,提出了我国职教师资培养的一荐策略和方案。  相似文献   

11.
初中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的模式假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是教师终身教育体系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但是,我国的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则表现为一种人为的分割,两者缺乏相互沟通的机制,这一现象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是对初中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实践的模式假设,对于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我国中学历史教师的培养是由两个相对封闭的模式--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独立完成的.两种模式因承担不同的培养任务,且管辖归属不同而严重脱节,各行其道,日益暴露其落后与弊端.面向21世纪,培养中学历史教师,必须摈弃"一次性师资培养"的传统观念,以"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理论为基础构建整体型师资培养新模式,深化高师历史教育改革,培养具有高素质、健全人格的中学历史教师,以适应知识经济和学习化社会对基础教育发展变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莆田学院学报》2017,(6):100-104
阐述"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内涵,从剖析目前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构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结构的培养模式:将"具有丰富的实践经历或从业经验"作为"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入职必备条件、自主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扩大兼职教师队伍规模等;同时还提出建立"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结构优化的机制以资保障。  相似文献   

14.
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地区技职教育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发展到70年代形成了包括初等技职教育、中等技职教育和高等技职教育三部分在内的台湾技职教育体系。经过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的改制,现在台湾技职教育已经达到相当规模,其中高等技职教育占据了绝对主体,培养了大批高级应用型人才,对台湾经济的促进作用为台湾舆论界所公认。  相似文献   

15.
反思型教师的培养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应前移至职前教育阶段。加强对师范生反思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培养反思型教师的需要,也是优化师范生思维品质、实现现代教育目标的需要。职前教师教育者应充分利用教育类课程、反思性教学、教育实习、指导撰写反思日志等途径培养师范生的反思能力。  相似文献   

16.
台湾高等技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与借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鲍洁 《教育与职业》2006,(18):47-50
1997年以来,台湾本科层次以上的高等技职教育得到了较大发展,成为高等技职教育的主体,为经济建设和职场培养了优秀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受到企业的欢迎。而以就业为导向,重实务、重能力培养也成为高等技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主要特征。大陆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本科层次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提出了要求。发展应用性高等教育,培养大量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成为一些本科高校从学术性高等教育向应用性高等教育转型的探索。因此,对台湾高等技职教育进行分析,可以为大陆的改革探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职前教师教育(Pre-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是教师培养的重要工作范畴,其根本目的在于为教育系统提供和培养合格的教师队伍。在我国,通常把职前教师称之为师范生,并主要由师范院校来承担培养工作。在信息化背景下,职前教师教育受到了世界各国教育部门的普遍重视。通过分析世界各国在职前教师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发展,将有助于探讨我国职前教师教育的信息化发展方向和策略。  相似文献   

18.
张茵 《教师》2019,(2):104-105
发展农村教育是时代的需要,培养全科教师则是适应我国农村欠发达地区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是适应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综合性教学的要求。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对提高素质教育水平、提高全民族艺术素质起着重要作用。文章结合当前我国偏远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就此展开全科型农村小学教师音乐教学培养策略分析,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完善、音乐教学硬件设备的配置、均衡师资力量、优化考核标准和职后学习与培训五个方面探讨了具体的实施措施,希望可以借此给全科型农村小学教师提升音乐教学能力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通过对海峡两岸高等师范教育现状的分析比较,提出了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在办学层次,对基础教育师资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培养渠道以及毕业生就业等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师范精神的演变、本质的特征。“师范精神”回归校园是现代教育工作的业务之急。在师范教育方面,详细分析了师范教育目前流行的定向型、非定向型、混合型三种办学模式的利弊。我国的高等师范教育,一旦条件成熟,必然从定向型、非定向型转向混合型建制。从师范教育的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互相分割的视角出发,提出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一体化”建制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