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者须有“一桶水”。为了学生的“一杯水”,教师必须充盈自己的“一桶水”,有了“一桶水’,才有可能给学生“一杯水”。一、“有水”须会“倒水”有这样一些教师。业务修养不错,知识水平不低,“桶里的水”很满,但就是倒不出来。讲课,或平铺直叙,学生兴味索然;或艰深晦涩,学生难以理解;或杂乱无章,学生理不出头绪。出现这种情况,是教者只重视“有水”,而忽视或不善于“倒水”造成的,实际上这是教者没有把学和识很好结合起来。“学”一般指所任学科或与本学科相关联的知识,这些知识一般是从前人那里继承…  相似文献   

2.
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有这样一句话在教育界盛行: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这句话的初衷,我想大概要鼓励教师多读书,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这是不错的。但深入一想,这句话也有它不周全的地方。1.教育理念上,“桶论”强调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这使人立刻想到“灌输”的形象。似乎教师的作用就是要“给”学生灌输知识,而这种“灌”采取的是从上往下“倒”的姿势。我们有没有卖油翁的本领?不掌握教育科学,即使有了“一桶水”,也不一定能倒满学生的那“一杯”。教师的桶和学生的杯里装的都是“水”,老师桶中…  相似文献   

3.
刘永富 《教育文汇》2006,(12):38-38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讲篇析句,实际上只是端给学生“一杯水”。但仅仅给予一杯水显然是不够的,必须扩大“水量”,寻找“水源”。如果老师只是刻板地盯住一篇课文,盯住课文中的几个词、几个句子,教了,学了,考了,也就完了;学  相似文献   

4.
水的遐想     
水,乃五行之终也。   五行中又说:水为智,主聪明、敏达,定贤愚也。   贤者能也,能者师也。   所以,教师中有很多人喜欢用水来形容自己的知识多少、水平高低。比方,过去就有老师常说:“要想倒给学生一杯水,必须自己肚里先有一桶水。”当然,那只能是过去的老师这么说。如果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当老师的再说自己肚里只有一桶水方能倒给学生一杯水,那恐怕就不行了。因为你这一桶水太少啦,少得已经不够用的了。试想,一桶水又能倒出几杯呢 ?何况,装在桶里的水是有限的,是一桶死水,一桶无源之水。既然是一桶无源之水,也…  相似文献   

5.
一桶道德     
流行了一句很长远的话“要让学生拥有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现在几乎是听不到这样的声音了。是什么原因,让这句红红火火的校园流行语熄了火?我想是因为教学手段的改变使其然。从桶里倒进杯里的教学观现在不时髦了,再提桶与杯的关系,一定有不随潮流的感觉。实际上,教师桶里知识的多少与学生杯里水的多少并不成正比,有些教师的桶里水不是很多,但学生的水却要用大桶来装了。时代让每个学生都成为造水者。要救活关于桶与杯的这句名言,我想要改一改其中的几字就可,即:要让学生拥有一杯道德,老师要有一桶道德。时下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正被“大吹…  相似文献   

6.
做大你的桶     
2004年岁末,盘点绿茵英雄,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推出了“他们脚下的江湖”,贝克汉姆、罗纳尔多、齐达内等豪门巨星被悉数囊括,回放他们脚下的惊涛骇浪,不禁使人想起金庸迷们的一句口头禅“心有多大,江湖有多大”。移植武侠的观点看世界,世间的人情世故其实就是一段江湖,教育也当如此,只不过说法不同罢了,教书育人的口头禅是“要想给学生一杯水,就必须自己先有一桶水”,就这句话从形而上看,老师们应该多多地关注桶里的水,其实,洞穿本质,老师们更应该关注那个装水的桶,否则,桶小了即使水注入的再多、再快也很快会被舀干。当今时代,信息高速传递,…  相似文献   

7.
老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应该先有一桶水。不错,现在的教师身上都有几桶“水”。但是,我们更要进一步考虑怎样才可以把这杯“水”,甚至把这桶“水”全都送给学生,并让他喝下去,变成自己的水呢?一、循循善诱,为学生倒上一杯水我曾接手一个新班,面对没有一点英语基础的学生,他们只会跟我说中文。学生Tom跟我打招呼:“老师好。”我会指着自己说:“I‘m M iss Y ang.”并对他说:“H ello,Tom.“下次他就会说:“H ello,M iss Yang.”遇到语文、数学老师,他们也会用英语问好。进入课室时学生会有礼貌地说:“报告!”这时我会走到门口,跟他们一样行队礼,说:“M ay Icom e in,please?”下次,学生也会这样说了。有一次,有个学生说:“M ayI com e in,please?”我突然想起一个chant,就说:“One two threefour,com e in please and shut thedoor.”没想到记忆力不错的学生把它记心里了,下次就用上了。这样一点一点的积累,学生杯子里的水越来越多了。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自己喝下水在讲到Air这一课时,我做了一个小实...  相似文献   

8.
“要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自己须有一桶水” ,教师给学生“一杯水”的质 ,直接关系到学生身心能否健康的成长。那么教师“一桶水”的质应达到什么要求呢 ?首先 ,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 ,自己的“一桶水”必须是新鲜的。我们知道 ,“只有深入才能浅出 ,只有居高才能临下”。这都说明教师必须要精通所任学科及其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但是 ,如果满足于已有的知识 ,认为有了“一桶水”就能使学生源源不断地得到“一杯水” ,而不求继续学习 ,给自己的“桶”进行装水、加水、换水 ,那绝不会如愿以偿的。因为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 ,教师只有不断…  相似文献   

9.
“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王敏教学观探微王敏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组教学界曾经流行过这样一句名言,“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其言外之意似乎是教师只要拥有知识,就能把教学工作做好。当然,没有知识或知识不多,教师是无法完成“传道、授业、解惑”这一重任的...  相似文献   

10.
其一很多人鼓励师范生学习,总要以“杯水”和“桶水”为喻:教师有“一桶水”,才能教给学生“一杯水”。但是,有怎样的“一桶水”才能教给学生“一杯水”呢? 从现象上看,一桶是无数杯的集合量;一桶也可以分割成无数小杯。但是,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并非只是从自己成桶的知识库中一样一样地拿出未,奉献给学生,而需把“桶水”经过提炼、凝结、升华之后才能教给学生。  相似文献   

11.
平时我喜欢找学生谈心。面对面的方式,固然很好,但学生还是不太敢说真心话.尤其是关于老师的缺点或不足。这时,我总是鼓励学生:“你大胆说.老师不会计较.老师就喜欢听你们对我的评价.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只要是你们的真心话.尽管说!”在我的一而再.再而三的“怂恿”下.学生就会怯怯地说:“最不喜欢的是你喜欢拖堂.我们特烦!”一个人是这样说,三个五个也是这样说:男同学是这个意见,女同学还是这个意见;上届学生这样说,这届学生才开始教.就这样说了!  相似文献   

12.
在我们教育界,有这样一句大家所熟悉的话:若给学生一碗水,老师需要有一桶水。这意味着,要教好学生,培育人才,老师要有渊博的学识,力求精通所任课程的专业知识并具备娴熟的技能。老师的文化和专业知识越丰厚,就越能在教学过程中把知识教活,就能指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这是上好课的基础。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如果教师知识浅薄,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可以说,学识丰富的教师,远远不止“一桶水”,而是“一池水”“一湖水”。没有数量就谈不上质量,有了数量必须确保质量。教师给学…  相似文献   

13.
我是文革时期的高中生,自己原来那点知识远远不能胜任教学。“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得有自来水”。为了使自己有一汪泉水,我坚持教到老、学到老,  相似文献   

14.
我们曾提出: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要有一桶水。后来我们改变了提法: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要有长流长新的自来水。新课改期间我们提出:学生想要水,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去找水。从"水"的变化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教学的方式在发生着质的改变,由以前的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变为现在的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听一位年轻教师执教《葡  相似文献   

15.
谈到教师知识素养与教学效果的关系时,传统说法是:“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这在激励教师提高自身知识素养方面,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如果把这句话当做衡量教师合格与否的“标准”,则未必妥当。首先,衡量学生成绩需要正确的质量观,衡量教师合格与否同样如此。怎样确定“一杯水”或“一桶水”是需要深入研究的,有了“一桶水”是否就是合格教师同样要打个问号。其次,倒“水”还有个方法问题。你提一桶水往一只杯子里倒,很可能洒在外边的多,倒入杯中的少,浪费且不说,未必能把杯子倒满。况且,这样做难脱“注入式”…  相似文献   

16.
在我上学的时候,就听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当时我想老师真的很博学,要有比学生多m那么多的知识。后来,我在师范学校毕业,也走上了讲台。学校领导也经常对我提起这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后来这话又演变了,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光有一桶水是不够的,老师要成为小溪,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想想这句话无论怎么个说法,中心都是要教师不断学习,增加自己的知识贮备。  相似文献   

17.
<正>大学即将毕业的时候,老师曾送给我们一句话:"有人说,教师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但问题是,你们要指给学生们一条河。"这句话,我至今不敢忘焉。语文教师的备课,经常是要上什么,就准备什么。比如要教一篇课文,教师就会将课文和与课文相关的问题研究透彻,了然于心。这就有了一杯水,可以走上课堂,教授学生了。这样的备课,自然有其意义。但  相似文献   

18.
董琦 《河南教育》2004,(10):25-25
人们常把师生之间知识量的比例关系形象地比喻为“一桶水”和“一杯水”。意思是要教给学生“一杯水”的知识,教师本身必须要有“一桶水”的知识储备,才能居高临下,深入浅出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笔者以为,教师的知识储备固然重要,但它不是决定语文教学成败的惟一因素。要想培养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师就必须  相似文献   

19.
很早就听说老师与水桶有关系,所以不少人就愿意做一只水桶,并且在桶里装满水。这储备的满满的一桶水当然是为了浇灌那些幼苗,使其成长、成才、鲒硕果。在这幼苗的成长过程中,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仅仅靠这桶水行吗?这“桶水”在古旧的含义里好像就指知识,换言之,老师仅用知识去浇灌幼苗行吗?我的答案是肯定不行的。阳光、空气、土壤缺一不可,这阳光就是老师真诚的爱,把爱的阳光洒向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20.
人们常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说明教师教授学生知识的前提是自己要有丰富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游刃有余地“传道、授业、解惑”。于是,教师为了保证授课的顺利进行。积极地备教材.备教法,真可谓使出浑身解数来力求万无一失.总不能在“一杯水”面前丢了“一桶水”的面子。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面对生动活泼的课堂,又有谁敢保证一定会按备课计划进行。学生一定会按老师的想法去提问。所以难免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