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克服学习上的“高原现象”点滴做法黄贵珍学习上的“高原现象”是指;在学习的一定阶段产生效率降低.进步的速度减慢甚至停滞的现象。从学习规律来看.“高原”阶段是学习四个阶段(开始阶段,迅速进步阶段,高原阶段.克服高原阶段)中一个必由阶段。但由于此阶段学习进...  相似文献   

2.
很多学生在高考复习进入后期时.常出现一段时间学习和复习效率停止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有时头脑昏沉,心情烦躁,感觉学习无法向前推进的现象。其实,这是高考复习过程中的一定阶段,这种学习效率降低、学习进步的速度减慢甚至停滞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高原现象”。心理专家通过反复模拟实验发现,人们在技能练习中,成绩并不是直线上升的。“高原现象”是高三复习中的规律性现象。出现高原现象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大多数学生经过近一年的紧张复习,学习动机弱化、兴趣降低、情绪厌烦、身体疲劳;其次是在各门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知识结构、学习方法.一时很难找到突破口。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数学总复习教学中,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对于同一知识点或同一题型,当练习次数达到一定程度时,学习效率不再提高,而是保持当前这一水平,甚至还会有所下降,心理学上将这种劳动的单调性和重复性造成的低效率现象叫做“高原现象”。“高原现象”的产生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因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与心态不尽相同造成了数学复习阶段出现的“高原现象”的原因也不完全一样,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认知结构不完善,知识不系统。(2)复习方法不当,没有根据复习内容和进度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与策略。(3)过度练习导致生理、心理疲劳,  相似文献   

4.
青年教师“高原现象”的心理分析及自我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虹 《青年教师》2004,(1):35-38
青年教师“高原现象”的分析:“高原现象”,也叫“高原期”。这种现象是指在工作学习过程中成绩的进步并非直线式的上升,有时在一定阶段会出现暂时的工作学习效率降低,工作学习进步速度减慢,工作学习成绩停滞不前和职业倦怠情形,甚至是倒退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5.
董建民 《现代教育》2005,(11):76-77
在学习的过程中,特别是到了复习备考阶段,许多考生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即使学习很努力,也难以提高学习效果,甚至学过的知识也变得模糊不清。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为“高原现象”。遇到这种现象,如果考生不能及时进行调整,将严重影响学习效率与考试成绩。  相似文献   

6.
相当多的考生在中考、高考复习过程中会出现一段时间学习和复习效率停滞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其实这是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常见现象,称为“高原现象”。“高原现象”客观存在,但走出高原期后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还是会提高的,因此,“高原现象”并不意味着学习到了极限  相似文献   

7.
钱静 《现代教育科学》2009,(1):114-114,126
在进入高三复习后期,很多考生反映在这一阶段出现了学习效率下降的现象,没有信心、头脑昏沉、心情烦躁。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高原现象”,而这一段关键时期则被称为“高原期”。那么,“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如何尽可能缩短高原期,减少它的负面影响呢?  相似文献   

8.
徐岫茹 《新高考》2004,(4):64-64
在心理学中通过实验证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少人会出现一种“高原现象”:表面上考试成绩难于提高,其深层原因却是因为对自己评价偏低,而出现“学习无力症”。所谓“高原现象”,就像人们在高原上一样,由于身体“缺氧”,造成行动迟缓,难以突破现状。考生在高考备考中难于提高考试成绩,实质上是一种“心理缺氧”,导致无力、  相似文献   

9.
相当多的考生在高考复习过程中,会有一段时间学习效率不高,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心理学称此为高考复习期间的“高原现象”。“高原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但走出高原期后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还是会提高的,因此,“高原现象”并不意味着学习到了极限、成绩到了极限。不少考生学习出现“高原现象”时就感到束手无策,甚至影响心态,影响学习。有的考生误认为自己的脑子不行了,记不住,脑袋里一团浆糊,因此,失去了对高考的信心。有的考生在产生“高原现象”期间,情绪波动很大,产生焦虑、紧张、不安甚至恐惧的情绪。由于考生对“高原现象”不了解,又…  相似文献   

10.
“高原现象”是美术特长生专业学习进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阻碍了学生学习的继续深入,如果不及时加以解决,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阻碍其专业的发展.通过对“高原现象”进行界定,并理性分析“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突破策略,包括教师调整教学策略使学生正视“高原现象”的存在,优化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李胜利 《高中生》2014,(2):59-59
1.高原现象 相当多的高三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会出现一段时间学习成绩和复习效率停滞不前,甚至感觉学过的知识模糊的现象。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高原现象”或“瓶颈效应”。  相似文献   

12.
高三的学生在高考复习的过程中几乎都遇到过这样的一种情况,即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复习之后,学习成绩就再难有较大的提高,学习效率低下,甚至前面学过的知识都感到模糊不清,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普遍存在于高考复习中的“高原现象”。“高原现象”一词源于教育心理学中动作技能学习的练习曲线。动作技能学习的练习曲线显示:练习者开始进步快,曲线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或长或短的进步停顿期,后期进步慢。中间的停顿期叫高原期或高原现象。我们把在复习中出现的学习成绩学习效率停滞不前的现象称之为高考生的“高原现象”。教师要让学生明白“,高原现…  相似文献   

13.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出现或长或短时期的思维迟钝甚至停滞不前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高原现象”。“高原现象”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低谷”,是人的生理、心理发展中出现的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14.
学习中"高原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身体向度、心理向度、教育向度、主体向度是学生学习素养的4个重要方面,亦是学习过程的4个支柱,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要素。学习中“高原现象”的产生与学习素养的缺失及发展的失衡密切相关,学习过程中的“短板”制约着学习平台的提升,形成学习上的“高原地带”。克服学习中的“高原现象”,关键在于均衡发展和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相当多的考生在高考复习过程中会出现一种学习和复习效率停滞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的现象。这种现象心理学称为“高原现象”。  相似文献   

16.
郭宏伟 《求学》2004,(11):48-49
高三是高中学习冲刺阶段,在这一阶段许多学生会在英语学习中出现测试成绩曲线暂时停顿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高原现象”。本试图从复习方法人手,与广大高三学生一起探讨怎样尽快地跨越这一学习上的“高原”,早日步入“成绩曲线”上的上升阶段。  相似文献   

17.
不容漠视的“高原现象”罗腾根初学围棋者,长进神速,一旦入门,棋艺便停滞不前,总是“老样子”。学书法,学弹琴,都有类似感受。这便是人们学习某种技能,中途会出现且又是难以逾越的“高原现象”。“高原现象”在青年教师的教学业务上也较为常见,究其形成的原因,主...  相似文献   

18.
“高原现象”一词源于教育心理学中动作技能的学习曲线。动作技能学习的练习曲线显示:练习者开始进步快,曲线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或长或短的进步停顿期, 后期进步慢。中间的停顿期叫高原期或高原现象。我们把在复习中出现的学习效率停止不前的现象称之为考生的“高原现象”。这段时期被称作学习的“高原期”。这时,学习者倍感焦躁,忧心如焚,却又手足无措。若不了解它的规律,不及时改善方法,学习者则容易灰心丧气,注意力分散,身心疲惫,甚至自暴自弃,从而影响学习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在高考复习中.往往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当复习深入到一定程度.或掌握了教材上的基本知识和框架,大体能应付考试之后,要想进一步探索创新.深入发展.提高知识水平.就会感到大脑疲劳和精力不支,学习效率降低,进步速度减慢,处于一种“停滞”或“半停滞”状态。尽管每天都在勤奋复习。大作练习,但收效甚微。这就是历史复习中的“高原现象”。  相似文献   

20.
<正>"高原现象"是指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学习成绩与学习效率停滞不前的现象。当"高原现象"出现时,不少学生常常感到束手无策,影响心态,影响学习,甚至失去了对考试的信心。那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克服"高原现象"并快速走进中考化学复习的良性循环呢?1.夯实基础。基础知识不牢的学生在学习上往往"欠债"太多,容易遇到"高原现象",因而克服"高原现象"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找出"弱点",夯实基础。在熟悉化学教材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