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随着公司治理的引入,中国的公司治理实践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虽然举措不少,但收获一般,这不由引起我们思索其原因。本文认为,公司治理作为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有着强烈的文化背景。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本文试图揭示治理文化的内涵,并从中分析治理文化建设的内容和要求。  相似文献   

2.
大学文化治理之所以可能,根本原因在于文化本身具有"治理性"。大学文化的"治理性"是大学文化与大学治理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彰显出来的独特治理属性和治理功能。大学文化与大学治理的基本关系主要体现为嵌入、制约和促进三种关系形式。当前,大学文化治理的困境集中表现为大学内部管理的行政化倾向、大学学术本真精神彰显不够和大学社会责任意识功利化追求。大学文化治理的关键是要凸显大学精神在大学治理中的重要价值,保障大学文化自觉转化为大学治理行为实践,并建构一种以参与、沟通、包容与信任为核心特征的大学治理文化。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文化自信思想的形成主要有三个逻辑:历史逻辑、价值逻辑和实践逻辑,坚持新时代文化自信思想,就要将公共文化建设成为巩固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纽带。现如今城市公共文化建设正朝向多元化共生的发展模式转变,应通过建立城市公共文化动态协同治理体系,优化主体的资源有效配置,提高主体的治理创新能力。通过协同治理体系下主客体的良性互动形成协同治理创新机制,多层次、多维度地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城市公共文化治理中存在的错综复杂的各类问题,实现治理的有效成果,为新时代的文化自信建设开辟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文化的重要性入手,提出乡村文化治理的目标是构建和谐的乡村文化,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我国乡村文化治理的困境,并且得出城乡二元经济政策正是造成乡村文化治理困境的根源。最后,结合我国现实,为我国乡村文化治理的路径选择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这有利于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和促进农村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5.
6.
文章从宏观的角度探讨全球化时代大学治理的理念,内容涉及对大学本真的理性认识、文化对治理的意义以及文化视野下大学治理方略。同时提出"文化基因"的概念,并在具体的治理中将"文化基因"融入到各项决策中、融入到育人实践中、融入到学术繁荣中、融入到对社会的引领中,做到既不泛化,也不虚化。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公司治理之所以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后仍然问题不断,其深层次的原因是在治理的主客体背后的文化依赖问题,简单的复制一种外国的模式并不符合中国的实际。只有在把握这种依赖的基础上通过培养新的后向文化,辅以制度建设才是解决之道。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正义问题是当代政治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无论政治学、伦理学或是社会学都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在西方国家,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而当代多元文化主义对此问题给予了不同的回答。文章主要从多元文化主义者对公民权利与集体权利、文化差异与普遍价值、简单平等和复杂平等等几个方面探讨入手,分析其中公民身份与文化身份之间的张力,指出西方国家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逻辑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在完善和提升现代大学治理的进程中,文化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中国大学文化治理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推动大学文化治理现代化成为"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一环,必须紧扣对象、形式与组织的三维向度,强化以人为本,重视多渠道多方向提升文化治理水平,实现高等教育的协调与善治。  相似文献   

10.
大学文化治理是大学文化、文化治理、大学治理三个概念的交集。大学文化治理的理念可以从行政性——学术性、物质——精神、继承——创新、封闭——开放等四条主线进行描述。大学文化治理的研究内涵则有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两个层面。  相似文献   

11.
现代大学的内部治理急需开展基于文化治理的体系构建。大学治理和文化治理在建设目标和治理内容上高度契合,可以协同发展。当前,我国大学在文化治理嵌入大学治理方面,仍面临文化本质缺失、文化自信不足等问题。只有将以人为中心的文化治理嵌入大学治理,才能为解决我国大学内部治理问题找到新路径,形成中国大学内部治理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2.
儒家治理文化在整个儒家思想中占有非常突出的位置,充分体现了儒家的人本精神和实践品格,至今具有重要的资鉴作用.整观儒家治理文化,不难发现儒家治理以善治德治为魂、治己以修身正心为本、治民以仁政民生为务、治君以内圣外王为要、治国以礼法刑政为方.儒家治理文化从个体与社会、精神与方略、核心与要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抓住了治理的目标、主体、内容、根本、方法等关键问题,实已兼备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城市的文化治理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制约我国城市的文化治理主要因素有文化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社会成员参与意识薄弱、文化需求与供给矛盾突出、城市的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提高我国城市的文化治理,需要健全文化管理机制,提高社会成员参与意识,优化城市的文化供需结构,合理利用城市文化资源,让文化成为城市竞争力的灵魂。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城市更新的机制因素和文化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进程中,城市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角色。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使城市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城市更新承载着城市的历史文明与现实发展、存量财富与增量财富、社会各阶层利益的矛盾与冲突。围绕我国目前城市更新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从机制因素和文化因素的角度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主张从公众参与、健全评估机构、推进官员问责制和增强文化意识等方面着手,促进城市更新的健康发展,实现城市治理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15.
山区文化贫困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区贫困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本文运用社会学原理,采用实证调查与理论分析的方法,指出了山区文化贫困的基本表现,分析了造成文化贫困的主要原因,论述了治理文化贫困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6.
现代治理理论的兴起,推动了学术界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多维度研究.而政治文化在不同的国家治理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现代政治文化能够通过理性启蒙、法治熏陶、民主包容等途径树立现代公民角色,提高社会和民众的国家认同,从而降低国家治理成本.中国应立足当前的发展现实,构建以现代理性公民、软治理、法治精神为基础的现代政治文明,重塑现代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17.
从教育管理到教育治理,虽然仅仅只一字之差,内涵却有很大的不同。教育治理要"以人为本",教育治理背景下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要充分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从班级文化的特点开始分析,进而提出教育治理背景下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19.
中国银行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国有银行,它有着与其他3家国有银行一样的沉疴。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国银行应该将培育中国银行企业文化作为建设良好治理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银行的企业文化必须突出体现守法经营、以人为本、不断创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20.
米歇尔·福柯的治理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成为政治学和经济学领域的显学,其理论旨趣为探讨新自由主义政府如何运用知识技术塑造现代主体、实现主体自我管治。但福柯的治理理论与美学、文化研究的关系并未得到充分的阐释。联系福柯后期的生存美学观点,可以推论福柯治理理论是一个趋向美学分析的文化政治概念。托尼·本尼特在考察了美学学科诞生、美学知识型的出现与政府治理需求之间的时间上同步和内涵上的协同关系之后,提出从治理实践的角度来研究治理理论,将治理理论延伸到文化机构、文化政策、文化代理人等文化实践运用中,这种物质化研究美学的方法迥异于超然批判性立场的审美现代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