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杰 《考试周刊》2012,(46):21-22
伊迪丝·华顿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纯真年代》是其代表作,描写19世纪70年代末至20世纪初即老纽约时代中个人与纽约社会之间的矛盾与抗争,反映了在冲破旧文化束缚、创造新文化的转变时期上流社会成员面临的各种社会矛盾,揭示了老纽约时期上流社会的偏执,通过对人物的心理状态变化过程的描写,深刻而透彻地剖析了当时美国人的人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嘉莉妹妹》以真切的现实主义为鲜明特征,真实地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兴起的消费热,以及人们的观念如何随之转变,由过去的清教思想强调的克制、勤俭,变为现代的注重欲望,张扬和享乐。本文从消费文化与身份建构的角度分析了女主人公如何从一位天真的农村少女成为喜剧明星的过程,以及女主人公身上所反映出来的美国20世纪消费文化的流变及其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美国现代大学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中充满了激烈的观念竞争。关于大学基本问题的观念竞争就是美国人寻找其现代大学逻辑、界定其现代大学概念,并最终形成独特的大学组织目标、内涵和行为方式的过程。深入探究这一过程发现,现代大学的发展建设需要立足本土,优先澄清有关大学的基本问题,并以此为依据建设制度,而非简单模仿别国经验或进行技术性改造。  相似文献   

4.
邱涛 《教师》2010,(21):123-123
埃德温·阿林顿·罗宾逊是20世纪美国诗坛上第一批重要的诗人之一,曾获得过三次普利策奖。他也是美国诗歌从19世纪向20世纪过渡的一个重要的承接人。正如露易丝·博根所说,埃德温·阿林顿·罗宾逊的诗正像一根铰链,把美国诗歌从19世纪的多愁善感带向了20世纪的残酷现实和真实内心。  相似文献   

5.
邱涛 《教师》2010,(18)
埃德温·阿林顿·罗宾逊是20世纪美国诗坛上第一批重要的诗人之一,曾获得过三次普利策奖.他也是美国诗歌从19世纪向20世纪过渡的一个重要的承接人.正如露易丝·博根所说,埃德温·阿林顿·罗宾逊的诗正像一根铰链,把美国诗歌从19世纪的多愁善感带向了20世纪的残酷现实和真实内心.  相似文献   

6.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民族主义、帝国主义、国际主义思想交汇碰撞,这些思想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西奥多·罗斯福对国际局势的理解与判断。西奥多·罗斯福早期是积极的帝国主义者和扩张主义者,后来受到新兴国际主义思想的影响,有限度地支持仲裁,倡导成立某种形式的国际组织,是美国外交思想从19世纪孤立主义向20世纪自由国际主义转变中重要的一环。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作为西奥多·罗斯福外交思想中有代表性的两个方面,互相交织,体现了美国外交思想转型期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要适应21世纪的发展,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而在教育观念的转变中,教育管理观念的转变又是其中的关键。近20年来,美国高等教育有了长足的进展,考察其教育管理观念,不乏可资借鉴之处。一、美国高教管理的经济观念贯穿美国高等教育管理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  相似文献   

8.
果戈理和乔伊斯笔下的人群是卑贱的,又是伟大的;即是必死的,又是永恒的,创们都致力于完整地揭示人,揭示完整的人,试图解开“人是什么”这个古老,永恒的谜,果戈理对乔伊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应该被列为现代派文学的先驱,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同与差异,可以帮助我们认识19世纪到20世纪人类思想意识和艺术观念的发展转变轨迹。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文学史的视角对美国表演诗歌及其美学特征进行梳理。本文认为,美国现代表演诗歌源自19世纪诗歌朗诵之风,20世纪的表演诗歌经历了从集体方言到个体方言的转变,并促成了诗歌文本结构与形态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儿童观的转变、儿童研究运动的兴起、新的儿童教育理念的传播以及改革学校呼声的不断高涨,为"儿童中心"论在美国的兴起准备了条件本文旨在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理,考察这一时期美国教育界的相关思潮,分析"儿童中心"论的兴起和在早期阶段的主要含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公立学校课程改革的论争中,帕克运用赫尔巴特学派"集中"的概念较早明确提出了儿童是学校中心的观点,儿童研究运动的代表人物霍尔提出了"儿童中心的"学校理想,而杜威则通过比较新旧教育的差异,将"儿童中心"作为新教育的基本特征。在同样使用"儿童中心"概念的教育家的思想中,这个观念所指陈的问题不同,其含义也存在明显差异。对"儿童中心"论兴起背景与过程的探讨,有助于更合理、更充分地把握这个观念的准确含义及其历史价值。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1.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儿童观的转变、儿童研究运动的兴起、新的儿童教育理念的传播以及改革学校呼声的不断高涨,为"儿童中心"论在美国的兴起准备了条件本文旨在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理,考察这一时期美国教育界的相关思潮,分析"儿童中心"论的兴起和在早期阶段的主要含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公立学校课程改革的论争中,帕克运用赫尔巴特学派"集中"的概念较早明确提出了儿童是学校中心的观点,儿童研究运动的代表人物霍尔提出了"儿童中心的"学校理想,而杜威则通过比较新旧教育的差异,将"儿童中心"作为新教育的基本特征。在同样使用"儿童中心"概念的教育家的思想中,这个观念所指陈的问题不同,其含义也存在明显差异。对"儿童中心"论兴起背景与过程的探讨,有助于更合理、更充分地把握这个观念的准确含义及其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是数字化生存的世纪,这不仅意味着科技的发展,而且同时意味着与此紧密相关的人文发展,人的生活包括人类文明观念,将由此产生本质性的转变。也正如美国未来学家、“互联网教父”尼古拉·庞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探讨现代派文学巨擘乔伊斯《尤利西斯》与果戈理小说的相同或相似之处,以理清二者之间的承传关系,探讨乔伊斯对果戈理的继承与创新,有助于我们认识19世纪到20世纪人类思想观念和艺术观念的发展转变规律。  相似文献   

14.
一、研究性学习的内涵理解1.概念的提出世界范围内大规模地提出“研究性学习”的概念有3次。第1次在19世纪的欧洲,主要倡导者是卢梭(J.J.Rousseau)等人;第2次在20世纪初的美国,主要倡导者为杜威(J.Dewev)等人;第3次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遍及美、欧、亚洲等多国,主要倡导者为布鲁纳(J.Bruner)和施瓦布等人。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性学习成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一种教学模式,教育学家们认为:教学不是追求“结论”,而是“解释”材料,学习者“通过自主地获得知识的过程,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须的探究能力;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  相似文献   

15.
美国高等教育,根植于北美殖民地初期,发展于19世纪,经过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调整和二战后半个世纪以来教育改革向深度和广度的推进,已经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在此过程中,美国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为适应国家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美国高等教育进行了改革,由此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时期,并最终形成了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体系。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科学课程是在传统的自然常识课程的基础上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演变而来的,是传统的自然常识课程的延续和发展。从“常识课程”到“科学课程”,这一提法的改变,本身就表明了人们对幼儿科学教育的重视和教育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爱默生是19世纪美国超验主义的杰出代表和领袖人物,他的《论自然》被称为19世纪美国文艺复兴的宣言。就《论自然》中出现的爱默生的语言观,即他的关于语言的三重设想,提出笔者的个人阐释,并借此指出爱默生的语言观虽然是超验的、唯心的,但也是颇具深意的,因为对直觉的重视和对人内心意识的强调给我们以启示,告诉我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美国建国初期没有专门培养教师的师范教育机构,小学教师一般由没有受过专门教育训练的神职人员担任。最早开设专门的小学教师培训班的是1823年在佛蒙特康考德市由教士霍尔创设的私立师资培训班。1825年在美国出现了第一个教师资格证书。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更新了教育观念传统的小学教师培养主要依托师范院校的教育专业输送人才。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  相似文献   

19.
美洲体系观念在美国独立前后生成,经门罗主义的出台以及门罗之后历届当政者的重申发展,成为美国政治观念中一个重要的观念。美洲体系观念以及美国文化中的“理想主义”和“天定命运”观念为美国向美洲扩张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国内舆论支持。以日渐上升的国力为后盾,经过一系列扩张活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洲体系最终确立。美洲体系得以确立一定程度上是当时国际环境的产物,它确立后又对国际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从此,美国开始以美洲为根据地,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下半叶随着美国经济的腾飞,一批强取豪夺、被称为“强盗大王”的人企业家出现在美国舞台。人们对其敛财行为有所非议,但他们对财富的一通看法无疑在美国引发了一场价值观革命,有助于转型时期美国人的价值观转变。其代表人物是钢铁大王卡内基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