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师德建设的前提是对教师道德的认识,教师道德概念上的认识模糊影响师德建设的成效,通过对教师和道德在词源上发展变化来对教师道德进行释义,纠正师德就是教师职业道德简称的不正确说法,对教师道德概念进行界定,在对教师道德重新释义的基础上,阐释教师道德的内涵,进而提出师德建设目标要自我发展与道德发展同步、师德建设内容要个体道德与专业道德兼顾、师德建设方法要主体反思与团体互助结合和师德建设途径要规范制约与职场实践并重的主张,视师德建设为教师职业生命历程的理解与诠释,师德建设不是对教师道德的约束而是一种促进,是对教师职业生活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师德建设的现代性不仅是师德教育问题,而且与市场经济、学校教师管理模式、教师的资质、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以及整体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目前,在师德建设方面,学校普遍采取行政化管理模式,由此造成了众多弊端,表现出教师不应有的"消极被动性",这与以爱和创造性为核心的师德涵义渐行渐远。加强现代师德建设,必须着眼于教师管理模式的转变,开发蕴藏在广大教师身上的道德主体意识,即一种体现爱和创造性的师德智慧。  相似文献   

3.
自古以来,教师被认为是崇高而神圣的职业。然而,近年来,僭越师德底线的事件时有发生,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教师专业道德的意涵。师德“高标化”与“底线化”存在“两难”困境:教师面对过分理想化、崇高化的教师专业道德,道德楷模形象被过度拔高,使其背负起沉重的“道德枷锁”;现实中发生的僭越师德底线的事件也体现了一些教师希望挣脱“圣人”道德形象的桎梏,师德标准逐渐下移。应从正当与高尚、职业与个人、目的与义务三个方面分析教师专业道德本质上存在的两分冲突,进而从“责业”“敬业”“乐业”三个层面构建理想的教师专业道德意涵。  相似文献   

4.
教师职业道德意识基本结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职业道德包括教师职业道德意识和教师职业道德行为两大部分,教师职业道德意识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起着引导作用。教师职业的五种基本道德关系,即教师与自身的道德关系,教师与教育事业的道德关系,教师与教师的道德关系,教师与学生的道德关系,教师与家长的道德关系,它们各包含师德理性、师德情感、师德意志三个层面。教师职业道德意识的基本结构应该是五种基本的教师职业道德关系与教师职业道德意识三个层面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5.
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养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校和教师。作为特殊教育教师,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就是教师的"师德"。特殊教育教师师德建设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并持续研究的问题。师德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师道德的发展,师德建设既需要社会各界、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并制定具体措施,更需要教师自身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6.
师德评价在实践中存在着虚与实、主观性与客观性、实然与应然、功利与道义的内在矛盾。当前,师德评价伦理目标有所偏差,师德评价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师德评价中教育观念滞后。师德评价应在理念、目标、内容、方法及机制等诸多方面有所改进,以走上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应积极发挥师德评价对教育伦理发展和教育道德进步的推动作用,引领教师的德性状况朝着社会所期待的方向前行。第一,师德评价标准要体现完整性和层次性。既要反映社会普遍的道德要求,又要反映教育自身的特殊道德要求。师德评价标准的层次性,是基于教师德性状况的多样性和不一致性,教育伦理规范的设立应体现价值的等级性。第二,应明晰师德评价的范围和教育行为的道德类型。师德评价中的"师德"是对于特定的教育主体而言的,包含主体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两个方面。在教育伦理学的意义上,教育道德行为可分为善的(道德的)、恶的(不道德的)和亦善亦恶(既道德又不道德)三种基本类型。第三,师德评价应将"具体考察"与"总体判断"结合起来。第四,师德评价实践活动应辅之以一定的伦理教化和道德激励。  相似文献   

7.
张弦 《现代企业教育》2011,(16):208-209
师德是人民教师的灵魂,品德是师德的核心。本文通过论述教师品德对学生的成长过程的影响,以及对社会道德的影响,阐明了教师品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相似文献   

8.
不论是对师德内容进行层次解析、还是将师德融入几大关系范畴,或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进行分类归纳整理,都是解释对一名合格且优秀的人民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思想意识和职业道德准备,师德的内涵从本质上讲,论述的都是这样的三个本真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即:第一,一名合格且优秀的人民教师应具备哪些道德素质;第二,为什么要做一名道德高尚的人民教师;第三,怎样做一名合格优秀的人民教师。  相似文献   

9.
师德建设不能仅仅局限于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培养和道德要求,更准确的或者更实质性的建设路径应该是学校道德建设,即通过建设道德的学校,实现师德的高水平建设。教师职业道德本身就是学校道德的重要构成部分,所以学校道德一定程度上就是师德。对于学生来说,其面对的主要是学校道德,而不是简单的教师个体道德的叠加,因此,要实现立德树人、提升师德水平,基本途径和建设内容就是建设道德的学校。教师师德的培养与维护是两个层面,教师的师德培养仅仅是开始,更重要的是在具体而漫长的教育教学工作生涯中时时维护。  相似文献   

10.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引导作用和表帅作用,因此,师德建设是高校道德建设的核心,但由于肥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目前高校,师德建设方面还存在一系列问题,抓好师德建设,要完善制度规范,树立典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真正加强和巩固师德建设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1.
简论师德修养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师德在教师整体素质中占有统领地位,它既不是教师自我素质提高的导引和动力因素,又是教师自我素质提高的重要目标和检验标准。师德在学校德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师德的形成,发展和变化受个体一般道德发展水平的制约,师德的形成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动和谐统一的过程,它是在解决道德冲突中渐次发展起来的,其发展的基本轨道是由他律渐变为自律,师德修养一般经历职前和职后以及自发、自觉和自由等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师德修养的内容也有所不同,师德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是:学习与实践,尝试与自省,交流与慎独。  相似文献   

12.
师德建设的工作思路 师德的核心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师德建设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结合、互动、依存的实践体系。道德和职业道德与与师德,既有联系,又有不同。  相似文献   

13.
一、新时期师德的新特征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的总和,是教师素质的核心部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优良的师德,如当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为人师表,教学相长;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等等。  相似文献   

14.
试论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体系和内容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比较完备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应当涉及教师与教育事业的关系、教师与受教育(学生)的关系、教师与其他教师及教师集体的关系、教师与家长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关系等四种关系范畴和师德理想、师德原则、师德规则三个层面。其中,师德理想体现着教育专业至善至美的道德境界,具有激励功能;师德原则是指导教师职业行为的准则和依据,具有指导功能;师德规则是对教师职业行为的最低要求,具有约束功能。  相似文献   

15.
教师专业道德是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标志。但我国传统师德规范中的缺陷以及个别教师不道德行为的出现是我国教师专业化的绊脚石,因此,必须加强教师专业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6.
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的总和,是教师素质的核心部分.加强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重要的任务.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相似文献   

17.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师德体现了教师个人、教师群体与社会主义事业利益的一致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新的内涵.目前师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教师的敬业意识淡薄、示范作用欠缺、精力投入不够、重业务轻道德、育人意识淡化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既是教师师德修养的目标,又是教师教育活动中要遵循的行为准则,是学校师德建设的方向.完善的师德规范只有通过有效的途径才能内化为教师的师德意识,进而成为教师的师德行为.新时期教师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趋向多样化,学校的师德建设是一个塑造人格的系统工程,必须开辟新途径,探索新办法,创造新经验,从战略上、内容上、方法上有新的突破,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的师德观是广大教师的共同财富。师德的内容有它的时代特点 ,师德的建设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相似文献   

19.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此相一致,社会亦对教师提出了严格要求,促成师德的形成和发展。加强师德修养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核心,亦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之一。从师德修养的内涵入手分析论述当前加强师德修养的必要性、目标与方法,以及师德修养应当达到的三重境界。  相似文献   

20.
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后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和道德规范.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既是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教师队伍赢得社会尊重与赞誉的需要.具体表现为:政治思想——师德的方向;敬业精神——师德的核心;教书育人——师德的重点;为人师表——师德的基础.教育部强调加强师德建设,不仅对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理想、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中国未来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的发展同样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