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韩愈《师说》开头云:“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大学、中学和其他选注本均释“受”字为“通‘授’”或“同‘授’”。我认为这样注解是不妥的。这里的“受业”应是“援业”之误,应予改正。“受业”不同于“授业”。早在先秦就有“受业”的说法,即学生从师学习之意。《孟子·告子下》载,曹交对孟子说:“交得见于邹君,可以假馆,愿留而受业于门。”说的是曹交想在孟门当学生从师学习。《史记》多次用“受业”。《孟子苟卿列传》叙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孟子在  相似文献   

2.
孟夫子曾说:“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这位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是把人的食欲与性看成人的本性的,也即是说,它们乃是自然的人性。尼采也曾说:“我暗暗发现:那古老的人性和兽性,及至整个原始时代,一切有感觉的存在物的过去,在我身上继续思维着,继续爱着,继续恨着,继续推论着。”(《快乐的学识》第54节)看来,和孟老夫子同调的绝不止一个,也不仅仅是中国这块土地上。然而,承认这自然的人性是一面,用各种方法控制甚至扼杀自然的人性又是一面。控制、扼杀这自然的人性的最有力手段便是法律和道德。而法律和道德又永远属于强者的。撇开法律不谈,单就道德而言,霍尔巴赫就曾说过:“面对你的目的,这就是全部道德学的撮要。”武则天原本是唐太宗的“才人”,依照道德准则唐高宗是不能娶她为妻的,然而,一  相似文献   

3.
孟子是儒家人性理论的实际开创者。在他那里,儒家人性理论得到了比较完整的理论形式。人性论在孟子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孟子道性善”(《孟子·膝文公上》,下凡引此书者,均只注篇名)。孟子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告子上》),人的内在本性总是倾向于善的。他又说:“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这里的“情”是指本然的资质,不是自荀子以降人性研究者所说的人的感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说:“‘乃若其情’,非性情之情也”。“情,犹素也、实也”。这是颇合孟子原意的。他以为人  相似文献   

4.
孔子在教育实践中,他还非常注意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的发展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其主要论述有以下几点: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篇》) 孔子所谓“性”,是指人的本性,也是告子所说的“生之谓性”的“天性”(《孟子·告子篇》)。孔子在“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个命题中,既承认人的“天性”,又重视人  相似文献   

5.
孟子     
《史记·孟荀列传》:“孟轲所如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这七篇有:(一)《梁惠王》上、下;(二)《公孙丑》上、下;(三)《滕文公》上、下;(四)《离娄》上、下;(五)《万章》上、下;(六)《告子》上、下;(七)《尽心》上、下。《孟子》是记录孟轲言行的一部著作,也是儒家最为重要经典文本之一。孟轲(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邹(今山东省邹县)人。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史记·孟荀列传》“: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於事情。”从上述记载来看,我们可以…  相似文献   

6.
李瑞 《文教资料》2014,(16):94-95
在孟子所处的时代,有三种关于人性的论断: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论、有性善有性不善论及性无善无不善论。孟子跨时代地首次提出“性善论”,指出人生而有行善的倾向,这对中国道德文明乃至中国人的信仰精神有深远影响,《孟子·告子上》中孟子与告子对人性的辩论亦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7.
对于《孟子·告子》中“富岁子弟多赖”的“赖”,焦循《孟子正义》认为不应按照赵歧的说法训作“善”,而应按照阮元的说法训作“懈”。作者认为此处“赖”应训“懈”。  相似文献   

8.
《初中生》2015,(16):18-20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原文: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舜不告而娶,是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孟子》 解读: 孟子评价舜结婚的事情时所说.意思是,不孝有三种,以不守后代之责为大.舜没有告知父母就结婚了,这就是无后,但君子以为,和告知了差不多(因为舜出门在外,而且是尧要把女儿嫁给舜).另外,也有学者认为“三”可能是虚指.  相似文献   

9.
饮食小道     
正饮食虽是小道,在中国却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并非仅仅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自古以来,儒道两家,道不同不相为谋。儒家讲为生,道家讲养生,却都是从吃说起。孟子云:"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三礼"之一的《礼记》也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礼运》)吃饭睡觉出于本能,关涉生命保持和后代接续,自然不可忽视,上述这些话也就不是什么深刻的大道理。但《礼记》又说:"礼之初,始诸饮食。"认为当人们意识到不能像动物一样茹毛饮血,撕咬抢食,而是讲规矩,讲熟食烹饪,礼就产生了。可  相似文献   

10.
《文汇报》2002年1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已经明确地把我们的观点告之了日本政府的有关方面。”《北京晚报》1999年11月22日:“记者拨通了该公司的电话,一位女士既不肯告之公司的名称,也不肯报出自己的高姓……”“告之”是文言文里的常用词,有动词“告”和代词“之”构成。如《孟子·告子下》:“夫苟好善,则四海之内皆将轻千里而来告之以善。”这是孟子与公孙丑谈论乐正子能治理国政的一句话。句中“告之”的“之”,即指乐正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乐正子爱好善言,那么四面八方的人都会不远千里赶来,把善言告诉…  相似文献   

11.
“穷而后工”说的正式提出 ,一般认为是北宋欧阳修的《梅圣俞诗集序》。其说源于中唐韩愈的“不平则鸣”说。其实此论盖源于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不过 ,在司马迁之前 ,屈原、宋玉、刘安已导其先。而在此前 ,更有《孟子·告子下》又导其先。最后 ,此说之远祖似可举出《易·系辞》来  相似文献   

12.
孔子的弟子,号称三子,其贤者号有七十二人.司马迁《史记》有《仲尼弟子列传》一文略述其要,后世学者亦多有论及.孟子,被尊为“亚圣”,其行事颇类孔子,其弟子亦有数百.《孟子·滕文公下·彭更问曰章》载:彭更问曰:“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不以泰乎?”彭更的问话,概述了孟子周游列国的情形,也说出了孟子弟子之多.但对孟子弟子,后世研究者论及甚少.《孟子》一书中提及的孟子弟子有十八位:充虞、高子、孟仲子、子叔疑、季孙、乐正子、彭更、桃应、万章、咸丘蒙、匡章、陈臻、陈代、陈仲子、屋庐子、滕更、公孙丑、公都子.现据《孟子》一书,对这十八位孟子弟子略作介绍,为“先秦儒家师承关系”和“中国古代教育史”的研究提供一点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3.
《鱼我所欲也》(以下简称为《鱼》)选自《孟子·告子上》,是《孟子》中的名篇,属中学语文传统篇目。人教社将其编入义务教育标准试验教材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2003年12月第1版)。长期以来,对此文的论点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理解和阐述,其一为“舍生而取义”说,其二为“人皆有‘本心’,应保有‘本心’”说。各种教参在这两种观点中或取其一,或兼而有之。即便是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2003年12月第1版)在“整体把握”和“问题探究”中对《鱼》文的论点也存在前后矛盾未置可否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有些成语不用数词表数,本文想谈谈这类成语的表数方式和作用。一这类成语的表数方式有五种: 第一,省说数词“一”。如“杯水车薪”,语出《孟子·告子上》:“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为了凝成四字格成语,省去了“一”和其他成分。  相似文献   

15.
孟子,名轲,本是鲁国人,但由于家族没落,迁居邹地。他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学成后游说诸侯施行仁政。晚年退居立说,编撰《孟子》七篇,给后世留下巨大的精神财富。孟子的文章,笔挟锋芒,长于辩论,善用譬喻,说理精辟,文字流畅,颇富雄辩家气概,对后代散文发展有很大影响。笔者仅撷取《孟子》中的几个例子,谈谈他的思辨艺术。一、善用比喻。比喻是孟子进行辩论或阐述道理的最有力的工具,也是他运用得最多最纯熟的方法。《告子篇》中,孟子阐述舍生取义的道理时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代对教师,不称“老师”,而称“先生”。“先生”一词,有多种含义。《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先生”,指的是父兄;《孟子·告子下》:“先生将何之”?“先生”,是对年长者的尊称;《韩诗外传》:“古谓知道者曰先生,何也?犹曰先醒也”。“先醒”,即先知先觉者之谓。这些都不是指  相似文献   

17.
张稚丹 《教学随笔》2010,(10):15-16,21
《孟子·告子》中有段家喻户晓的名言,几乎中国每个中学生都能默诵于心:“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相似文献   

18.
一、文气说 “文气说’”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早在先秦时期,孟子就提出了“养气说”,他在《孟子·公孙丑上》中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何谓浩然之气?他解释道:“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同上)孟子提倡养气主要是强调作家要注意自己的道德修养,要以“义”养气。《淮南子》中对气的认识则进一步发展,认为气可以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今人之所以眭然能视,营然能听,形体能抗,而百节可屈伸,察然能分黑白,视美丑,而知能别同异,明是非者,何也?气为之充,而神为之使也《淮南子·原道训》,这里认为人之所以能“视美丑”、“明是非”是因为有气充实于其中,气使人具有了审美的感觉。真正把气引入文学理论则始于曹丕。他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他把“气”视做文学作品的灵魂,并从创作主体所具有的独特的“气”来考察文学气有阴阳,则有清浊,因而文学作品之“气”也有刚柔。文学作品之“气”的产生依据于作家本性,是不能强制使其改变的,曹丕在这里讲的“气”主要指作家的气质,而这种气质是自然禀赋的,它决定着作家的创作风格。后来,刘勰和钟嵘继承了这种理论,进一步充实  相似文献   

19.
三、“辟二氏":《原善》、《绪言》、《孟子字义疏证》的撰写旨趣《原善》、《绪言》、《孟子字义疏证》是戴震谈“义理”的三部代表作。三部书的撰述年代不一。在钱穆看来,对戴震这三部书著作年代的确定,实关系到可据此“继是而求”“东原哲学之大体”。钱穆指出,段玉裁《年谱》说戴震丙戌(1766)年作《孟子字义疏  相似文献   

20.
《春秋》不过是孔子编写的东周时期一段历史大事记,有什么值得这么神秘地“一瞥”呢?因为《春秋》本身有莫测之涵容。如范宁在《春秋谷梁传》中说:“成天下之事业,定天下之邪正,莫善于《春秋》。”孟子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孟子·滕文公下》)岂不神秘么?正因为《春秋》如此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