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具有横向化、多样化、理性化、精神化等特点,使部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极易产生认知偏差和交往障碍,从而产生认知、情感和人格等方面的心理障碍。因此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要纠正交往中的认知偏差,学会自我调适,保持良好心态,掌握交往艺术,克服交往心理障碍,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学生个人方面、家庭教育方面、学校教育方面、社会环境方面提出相应的人际交往障碍调适策略,进行干预和调适,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人际交往障碍,完善他们自身人格,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3.
梁胜 《文教资料》2007,(33):154-156
人际交往障碍已成为影响高校大学生正常学习、生活和交流主要问题,产生交往障碍的主要因素是认知、情感、人格等。大学生除了学习知识外,还应该培养各种能力,特别是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将来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从人际交往的定义、交往的原则以及人际交往障碍的类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了产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并且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对于大学生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人际交往关系不良是影响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中国女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总体上不是很理想,给她们的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学习效率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认知偏差、情绪因素、个性缺陷、能力欠缺引发女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心理调适方法有:培养良好个性品质,建立理性认知观念;开展人际交往技巧训练,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指导女大学生正确运用心理防御机制,提高抗挫折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承载着社会和家长高期望值的大学生群体中,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情绪上、人格上及认知上的人际交往障碍,这对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极为不利。全对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成因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6.
当前女大学生的心理失衡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的障碍和恋爱认知偏差方面,如何帮助他们进行心理调适呢?根据女大学生的身心,,笊以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的作用,指导人际交往的技巧,帮助摆正爱情的位置,开展多方位教育,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将有助于女大学生心理调适和健康心理的维护。  相似文献   

7.
当今,大学生面临的不仅仅是学习和就业的问题,还有人际交往问题.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常常因为一些客观因素以及主观认知、情绪、人格等心理因素的偏差而走入心理误区.以至出现自卑、孤独、嫉妒、报复和异性交往障碍等问题.对此,大学生应从学习交往的原则,掌握交往技巧和培养多种能力入手,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健康的个性.  相似文献   

8.
论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排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是大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轻松和谐地度过大学生活时期的需要,也是将来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的需要。由于心理、阅历等方面的限制,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可能会出现情绪、人格等方面的障碍。排除这些障碍,需要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使之具备健全的人格,具有正确的认知方式和正常的情绪反应能力,掌握相应的交往技能和技巧。  相似文献   

9.
人是在不断调适自我的过程中逐渐走向成熟的。时于步入高等院校的大学生来说,主动调适自我,适应全新的大学生活是十分必要的。人生目标和态度、人际交往的范围、个人的经历与认知水平、自我认知与自我定位、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等影响着大学生的自我调适。分析影响大学生自我调适的因素,则有利于培养其自我调适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以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不平衡,致使一些大学生因教育缺失心理健康出现障碍.利用正确路径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和谐的人际交往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从而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着一些负面因素,本文从人格、认知、情感三个方面探讨了影响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因素,并指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人际交往障碍已成为困扰和影响大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自我为中心、自卑心理、恐惧心理、嫉妒心理、多疑心理是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常见障碍。充分认识这些障碍,并正确地加以自我调适,对促进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人格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贫困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受经济和学业的双重影响,在人际交往方面容易出现障碍。本文探讨了引起高校贫困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并就如何改善高校贫困生人际交往障碍的问题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王红卫 《教育与职业》2007,(36):162-163
人际交往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的人生活动,由于每个人成长环境不同,成长经历有差别,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反映出的个性心理差别很大。文章对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误区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调适措施,旨在促进当代大学生认真体验、分析个人的交往心理,纠正不良心理,促进人际交往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和谐与否关系到和谐社会能否顺利实现。针对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出现的人际冲突、交往恐惧、沟通不良和沉迷网络等障碍,进行自我调节,就一定会建立和维持大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一名人际交往障碍大学生的临床心理辅导,对其不良认知结构与情绪变化的规律进行了较深入的探索与诊断分析,通过对其认知结构的调整以及潜意识情绪反应行为的积极塑造,使长期困扰来访者的交往障碍问题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摘要:由于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对新环境的不适应、人际交往问题以及青年期闭锁心理等方面的影响,大学生常受到孤独感的困扰。需要大学生客观认识自我,树立正确自信;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谐人际关系;培养广泛兴趣,参加校园文化活动;改变认知态度,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提高认知和调控能力等,及时进行心理调适。  相似文献   

18.
人际交往障碍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顺利完成学业、适应社会的重要因素.通过对人际交往障碍原因分析发现留守经历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对个体人际交往障碍的诊断和分析形成原因,可以帮助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纠正认知偏差、进行心理调节、创造交往机会、提高交往能力等办法,助其实现“二次诞生”.  相似文献   

19.
高校特困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理矛盾多,思想负担重,其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均出现程度不同的偏差和异常,严重影响他们心理健康、阻碍人格发展、延缓全面进步。调适特困生的不良心态,不仅是其愉悦身心、和谐个性、健全人格、全面与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一、高校特困生不良心态透视 (一)认知偏差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拮据,时常感受到日常学习与生活用品的窘迫,经受“贫困”所导致的种种矛盾和痛苦,承受“缺钱”带来的重重压力与困境。久而久之,其认知不可避免发生偏差。  相似文献   

20.
心理契约作为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对于彼此的期望和自我认知,为大学生人格培育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通过对济南400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心理契约的角度初步探索了大学生人格培育的维度和内容。从心理契约的角度出发,根据因子分析法得到,大学生人格培育维度由道德发展支持、情绪管理支持、人际交往支持和社会环境支持等四个维度构成。因此,可以通过加强道德文化教育、开设有针对性的情绪管理课程、鼓励人际交往和团队协作、增强大学生环境适应能力等途径开展大学生人格培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